• 沒有找到結果。

民眾的暖化認知現況及背景差異分析

(一)暖化的可能影響

研究者參考文獻資料,整理暖化的影響主要為冰層融化、氣候改變、人 類健康問題及生態系改變(Lee, Lester, Ma, Lambert, Jean-Baptiste, 2007; Rye, Rubba, & Wiesenmayer, 1994),由調查結果中得知(見表 4-2-1),有九成以上的 民眾(99.1%)知道暖化將導致地球的平均溫度逐漸升高,由於氣候改變,民 眾知道暖化造成極地冰層融化(98%)、海平面已逐漸上升(96.3%),而可能 導致更多洪水(89%)的事實更是多數人了解的;另外有八成以上的民眾知道 暖化可能導致傳染病散播等健康問題(84.1%)及颱風數量增加(80.1%)等 氣候問題,顯見民眾在暖化的認知方面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然而細究其題項,只有三成左右的民眾知道暖化不是直接導致食物中毒

(34.2%)的主因,且只有一成的民眾知道皮膚癌不是全球暖化的影響,而是 臭氧層破洞(10.1%)所導致,此研究結果與 Lee et al. (2007)、Preneau, Gravel, Bourque, & Langis(2003)、Rye et al. (1997)等相似,可見不只是學校教育體系 下的學生、教師具有迷思,受社會環境教育的一般大眾也容易將暖化與臭氧層 破洞的影響混淆。

表 4-2-1 全球暖化的可能影響答題次數分配

題號 問題 答對率%

1. 地球平均溫度將會逐漸升高。 99.1

8. 北極或南極的冰將會溶化。 98.0

7. 海平面會逐漸上升。 96.3

3. 會有更多洪水。 89.0

5. 可能導致傳染病散播、物種滅絕。 84.1

6. 可能導致颱風數量增加。 80.1

* 9. 全球各地降雨量分布平均。 66.9

* 2. 會有更多人食物中毒。 34.2

* 4. 會有更多人得到皮膚癌。 10.1

註:*為反向題

(二)暖化的成因

由調查結果中得知(見表 4-2-2),有九成以上的民眾知道暖化的成因是因 為人們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96.6%)以及大量砍伐樹木(95.8%)的緣故,

有六至七成左右的民眾了解溫室氣體如氟氯碳化物(71.7%)、甲烷(68.9%)

等亦是暖化的成因,這表示大多數的民眾了解人們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是暖化 的主要原因,而有超過一半的民眾知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溫室氣體。

然而細究題目,只有兩成左右的民眾清楚暖化的成因不是因為太多的輻 射進入地球(24.9%),八成左右的民眾認為臭氧層破洞是造成暖化的主因,

只有約 11.4%的人答對,像這樣將臭氧層破洞誤以為是造成暖化的原因,研究 者發現,不論是國內外、成人或學童(張凱惠、洪志誠,2007; 湯宜佩,2006;

Lee et al., 2007; Michail et al., 2007; Rye et al., 1997)似乎都容易存有同樣的迷 思,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過去常宣導臭氧層破洞的影響及原因(Andersson &

Wallin, 2000),近年來更透過不同方式教育大眾二氧化碳是造成暖化的主要原 因(96.6%),但很少有科學家或適切的教材明確的澄清及宣導兩種環境問題 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另外,研究者認為民眾對於暖化的成因仍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尤其 是一般民眾較不喜歡的環境問題,像是街道上太多的垃圾(47.9%)或是核廢 料(35.1%)等問題都會錯誤的歸類為暖化的原因,很可能因此錯誤觀念而導 致沒有做到真正的減碳行為。

表 4-2-2 全球暖化的可能原因答題次數分配

題號 問題 答對率%

11. 因為人們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 96.6

12. 因為人類大量砍伐樹木。 95.8

15. 因為噴霧罐裡的氟氯碳化物。 71.7 17. 因為太陽的長波輻射被溫室氣體吸收而產生熱。 70.8 16. 因為製造肥料產生的甲烷。 68.9

* 13. 因為街道上有太多的垃圾。 47.9

* 14. 因為核廢料。 35.1

* 10. 太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地球 24.9

* 18. 因為臭氧層破洞。 11.4

註:*為反向題

(三)減少暖化的方式

減少暖化的方式主要就是減碳行為,調查結果(見表 4-2-3)可發現,九 成以上的民眾都清楚多種樹(97.4%)、節約用電(98.3%)、使用再生紙

(95.6%)、支持綠色再生能源(風力、潮汐發電)(95.3%)等有助於改善暖化,

而核能發電可說是繼再生能源,另一種無碳而有效率的發電方式(李敏,2008;

蔡顯修,2008),一般而言,國人對於核廢料的處置方式仍有疑慮(公共電視,

2008;張存薇、王秀亭,2008),且誤認為其可能是暖化原因的影響,因此僅 有約一半的比率(45.3%)支持核能發電取代火力發電。

而有九成以上的民眾也清楚多開車(92.4%)對於地球暖化不但沒有幫 助,反而更加劇,研究者認為可能是近年來媒體等大力宣導無碳運動(地方中 心,2008),且石化燃料逐年飆漲,民眾寧願選擇騎腳踏車等健身又環保、省 錢的方式取代開車(馮昭,2008),表示國人在這方面的觀念逐漸進步。

有近九成的民眾(86.3%)清楚多吃肉可能引起暖化加劇,可能是因為近 年來陸續有慈善、保育團體等大力宣導多吃素,少吃肉,可以幫助減少暖化(張

仲琬,2008;中廣新聞網,2008)有關,民眾在這一方面的觀念頗為正向。

另外,對於環境友善的行為也能夠減少暖化則是多數民眾的另一迷思,像 是保持房間乾淨(43.9%)、保護稀有動植物(27.7%)對於減碳應沒有直接影響,

且只有不到四成的民眾知道使用無鉛汽油無助於減少暖化,此些研究結果與 Boyes & Stanisstreet 於 1993 年針對英國國中學生、Pruneau et al.等人於 2003 年針對西加拿大國中學生研究,也發現他們認為清掃街道等行為有助於改善氣 候變遷,可能是民眾認為清掃街道等行為本身是好的,是對環境友善的,但民 眾不清楚這些友善行為與全球暖化之間的關係。研究者認為民眾若不知道正確 的抗暖化方式,可能導致錯誤甚至矛盾的的行為發生,此結果也與張凱惠、洪 志誠(2007)的推論一致。例如民眾認為開車無助於減少暖化,但開車所使用的 無鉛汽油卻認為有助於減少暖化等。

表 4-2-3 減少全球暖化的方式答題次數分配

題號 問題 答對率%

27 節約用電。 98.3

23 多種樹。 97.4

24 風力、潮汐發電。 95.3

25 使用再生紙。 95.6

* 28 多開車。 92.4

* 20 多吃豬肉。 86.3

19 用核能發電取代火力發電。 45.3

* 21 保持房間乾淨。 43.9

* 22 使用無鉛汽油。 34.7

* 26 保護稀有動植物。 27.7

註:*表反向題

可能是近年來科學家們公佈 IPCC 第四次的評估報告後,引起世界各地的關 注,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等規範工業國的碳排放量備受關注,而台灣雖不屬會員 國之一,但是因碳排放量相當驚人,引起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的重視,媒體等更

是透過不同的方式極力宣導暖化的影響,而研究者透過調查,發現民眾在主要的 認知方面尚屬清楚,但之中仍有若干迷思,條列如下:

(一) 暖化影響

1. 民眾認為會造成皮膚癌(82.7%) 2. 民眾認為會造成食物中毒(43.4%) (二) 暖化原因

1. 民眾認為是因為太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地球(63.6%)

2. 民眾認為是因為臭氧層破洞(84.3%)

3. 民眾認為是街道上太多垃圾(41%)

4. 民眾認為是因為核廢料(50%)

(三) 改善暖化的方式

1. 民眾認為保持房間乾淨(44.6%)

2. 民眾認為使用無鉛汽油(52.6%)

3. 民眾認為保護稀有動植物(63.4%)

研究者發現,可能是臭氧層的議題廣受各界重視,民眾多所聽聞,但兩者的 區別則容易混淆,像是引起皮膚癌主要是因為隔絕紫外線的臭氧變稀薄了,導致 有害輻射進入地球,引起皮膚癌的機率才大為增加;而暖化主要是溫室氣體增 加,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的結果,暖化與臭氧層是兩件不同的環境問題。除此之外,

民眾認為對環境友善的行為就是抗暖化的行為也是一大迷思,例如使用無鉛汽油 相較於傳統汽油,雖有益於空氣品質,但無論使用何種汽油都會排放二氧化碳等 溫室氣體,則是民眾較不具備的觀念。

二、暖化認知與背景變項分析

研究者探討民眾的暖化認知現況之餘,為進一步了解背景變項的影響,運用 獨立樣本 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見表 4-2-5),發現居住地區沒有顯著差異,

與許琇玲針對台灣及日本大學生及小學生(2005)研究發現居住市區的民眾,其行

為意向較居住於郊區者積極相較,應是因為北高兩市均屬於台灣的直轄市,沒有 城鄉差距的緣故。

然而就性別而言,男女性達顯著差異,且男性顯著優於女性,研究結果與湯 宜佩針對台北職前教師(2006)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 Lee et al.(2007)針對國小學生 的研究略有差異,他以質性資料分析學生學習的結果,發現女生顯著優於男生,

可能是由於對象年齡的差異以及興趣及成熟度的不同,導致結果的差異。

另外,本研究發現,較年輕的民眾暖化認知顯著優於中高年齡層的民眾,其 中以 20-30 歲民眾的認知最佳,其次是 31-40 歳民眾。研究者認為可能是 20-30 歲民眾有些仍具學生身分或初出社會,除了受社會教育外,學校教育薰陶仍深,

或是較常透過不同方式獲取暖化訊息所致。

而教育程度為大學及研究所以上的民眾認知普遍優於教育程度較低的民 眾,研究結果與張凱惠、洪志誠(2007)針對台北市教師的結果不同,可能是由於 教師的素質較為一致,也多屬高學歷,故沒有差異,而研究者認為要了解全球暖 化,可能必須具備正確的科學學理知識或藉由不同來源留意暖化訊息,而學歷高 者可能多半具備此一條件。

而收入較高者的認知概念則顯著優於收入較低者,目前較少其他相關研究探 討收入與認知的關係,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中高等收入的民眾,生活沒 有困難,較有心思留意暖化訊息;也可能是收入居於此區間的民眾最多,且其他 收入的樣本數較不足,故無法進一步分析何以收入最高的民眾認知概念沒有優於 其他收入較低的民眾。

表 4-2-5 民眾的暖化認知概念與背景變項之差異檢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