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市及高雄市的環境行動簡介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台北市及高雄市的環境行動簡介 台北市及高雄市的環境行動簡介 台北市及高雄市的環境行動簡介 台北市及高雄市的環境行動簡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指出,預計到 2025 年,全世界將有 61%的人口住 在城市裏(台北健康城市,2005),但城市排放的溫室氣體同時也佔了全世界總排 放量的大部分(葉欣誠,2006)。由於台北市及高雄市是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兩大 城市,而高雄市由於工業的發展,是台灣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高雄市 政府環境保護局,2006);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也是台灣的政治、經濟及商業發 展中心;根據《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 2005-2006》,台北市及高雄市是全台灣唯一 入圍的 2 所城市(李國盛,2007),同時也是國際上知名的城市,因此了解北高兩 市居民對全球暖化的認知概念及環境行動,可能影響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更有助 於台灣目前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參考。

一、首都台北市

台北市於民國 38 年成為首都(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07),民國 56 年正式升格為直轄市,所有重要的政府機關,全都設在台北(吳育昇,2002),市 內共分為 12 個行政區(林少雯,2005)(圖 2-5-1)。

圖 2-5-1 台北市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2007)

台北市由於地處台北盆地且高樓林立,加上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使用習慣仍 以汽機車用量最大,每逢氣候不佳,水平風速太低,加上時有逆溫層產生,使空 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局部污染濃度有偏高現象,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報告指出北 部地區臭氧濃度屬於危險級,較高屏地區臭氧濃度高出六至七倍。對於台北市居 民當地的生活環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行政院環保署,2007)。

臺北市歷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穩定成長(見圖 2-5-2),其中,住商部門、運 輸部門及廢棄物處理佔台北市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大部分,以 1995 至 2003 年期間 的資料顯示,運輸部門增加 13.2%、住商部門增加 39.2%,而廢棄物處理則因市 府實施掩埋場甲烷回收及垃圾費隨袋徵收等減量措施而減少 37.8%(台 北 市 政 府 環 境 保 護 局 , 2005),若分析台北市民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形,可發現使用率最 高的交通工具為機車,其次為自用車,目前台北市雖有完善的捷運系統,但大眾 運輸使用比率(火車、捷運、公車、計程車、長途客運等)仍然只有 43.1%(世新大 學公共管理顧問中心,2005)。

圖 2-5-2 台北市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圖 資 料 來 源 : 台 北 市 政 府 環 境 保 護 局 (2005)

綜合以上分析,台北市雖為台灣的首都,然而經濟的繁榮,商業的發展,導致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亦逐年增加,市內雖有完善的大眾捷運設施,但居民的使用率 仍有加強的空間(43.1%),由改善廢棄物處理方式,導致溫室氣體減量的情形可發 現,若市府主動採取行動,對於溫室氣體的減量將有助益。而台北市府相關單位 採取了哪些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台北市民的政治行動力是否展現在溫室氣體減量 行動上?是研究者接下來要進一步探討的。

(一)政府的行動

台北市政府推行市內的環境行動,包括垃圾車、工務車隊改用生質柴油,

或是天然氣引擎,公務機關添購腳踏車工務車等(吳韻儀,2007),為鼓勵民眾 搭乘大眾運輸,達到 60%之目標(市民發聲-台北願景 13 談,2006),政府有幾 項政策:包括提高路邊停車費率、取消重要路段停車位,並加強取締、推動汽 機車禁行區域或時段、隨油徵收空氣污染費、加強公車運輸、規劃捷運路線及 建設、推展悠遊卡等(世新大學公共管理顧問中心,2005)。為進一步達到溫室 氣體減量目標,除了舉辦各項研討會,商討城市住商部門二氧化碳減量措施,

量(

Gg

噸)

西元(年)

更計畫研訂《台北市工商業節約能源自制條例》,最快於 2008 年針對冷氣外 洩、溫度設定 26 度以下、燈具不節能的業者訂出罰責(台北市環境保護局,

2005;林麗玉,2007)。

(二)民間的行動

近年來因環境污染,台北市的環境抗爭運動十分熱絡,因水污染、水資 源破壞引起的抗爭事件、由於大巨蛋開發案砍伐老樹,居民起而抗爭目前面臨 的紫外線威脅,要求不要百貨商城,還我公園運動場等訴求、青年樂生聯盟抗 議台北市捷運局錯估樂生地下水壓與斷層帶開挖危機、焚化爐事件的運動抗爭 等(環境資訊中心,2007),由於居民的生存利益受到威脅,居民大多透過集體 抗爭運動,迫使政府保護環境,台北市民的政治行動力不容忽視。

台北市民的環境行動除了透過政治行動、法律行動外,也包括了社區的 環境行動。台北市十大環保社區的環境行動主要是清潔、資源回收及綠美化,

行動大多起因於政府的刺激與壓力,本身自覺的發動較少(王順美,1998),若進 一步針對其中自發性的社區探討其環境行動的歷程,發現社區的環境行動,主 要包括生活環保、認識河川水質、自然體驗的教育活動,引發社區內外的打掃、

公園、河川的維護以及資源回收等生態管理行動(王順美、沈珊珊,1999);台北 市民輝社區的環境行動主要是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等(劉潔心、邱詩揚、晏涵 文,1998)。

由以上探討可知,台北市政府雖有責任要求政府機關先做好減量工作,

也陸續制定政策推廣至住商部門及一般民眾,但民眾配合的情形如何?實際履 行的情形又如何?台北市居於首都地位,不論是居民或外地來的抗爭活動均十 分熱絡,也透過社區帶動生態管理行動,若能了解居民的暖化認知,將有助於 相關單位鼓勵民眾採取行動來保護環境,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將更有幫助。

二、海洋首都高雄市

高雄市於民國 68 年升格為直轄市,高雄市共轄 11 個行政區(圖 2-5-4)。高雄 市是台灣的第二大都市,也是南部的工業中心與台灣最大的港口(維基百科,自由 的百科全書,2007)。近幾年,高雄市發展「海洋首都」,改造都市景觀,整治河 流、打造親水空間、形塑公共藝術,改變高雄的城市景觀,也改變高雄人的生活 風貌(劉建清、蔡幼華、洪美華主編,2002)。

圖 2-5-4 高雄市行政區域圖

資 料 來 源 : 台 北 市 政 府 環 境 保 護 局 (2005)

高雄市境內的工業區主要有中船、中鋼、台塑、中油、台電等勞力密集工業,

由於高雄市產業以重工業、製造業及港口為主,單單中鋼一家公司,溫室氣體排 放量達 1800 萬公噸,佔全國產業排放總量約 15%(葉欣誠,2006),加上高雄市民 每人持有的汽機車量為台北市的兩倍之多,高雄市每人每年就製造了 34.7 噸 CO2,是世界平均值的 8 倍,號稱是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蕭富元,2007)。

綜上所述,由於高雄市產業以重工業為主,加上民眾交通工具使用習慣的緣 故,導致高雄市每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十分驚人,高雄市政府面對此一情況,採 取哪些減量措施?民間又曾有哪些環境運動呢?是研究者接下來要探討的。

(一)政府行動

高雄市是第一個加入國際地方政府減量聯盟(ICLEI)的台灣城市,在 2004 年,率先在部分路段改用路標、路燈、紅綠燈三合一的太陽能共桿路燈(高雄 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06),全市的 428 輛公車均添加 2%能源作物產製的生質 柴油(何佩芬,2007),除了定檢汽機車還回收高雄中南區焚化爐的廢熱回收以 及綠化宣導(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06),並要求中鋼、中油等排放大戶減 量(蕭富元,2007)。交通方面,高雄捷運即將在 2007 年底陸續通車,為了鼓 勵大眾運輸,市府交通局汰換老舊公車,並補助民營公車加入捷運接駁公車的 行列;調高汽機車停車費、強化車籍管理等,希望能有效提升民眾搭乘捷運的 意願(王淑芬,2007)。

(二)民間行動

由於政府要求工業區的配合減量,中鋼將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熱及水蒸氣 收集並賣給附近的工廠,不只減少能源浪費,還可以減少約 18 萬噸二氧化碳 排放量(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06);而台電的減量措施包括:加強機組汰 舊換新、規劃一系列再生能源發電等(林日揚,2007);政府並協助再生能源業 者發展「西青埔沼氣發電廠」,收集沼氣(甲烷)發電,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碳達 345,429 噸(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06)。

大高雄工業區附近的居民曾因受到環境污染而發起集體抗爭運動(見表 2-5-1),以 1988 年「林園事件」為例,因石化工業廢水污染附近漁獲,由人民 抗爭迫使工廠停工,由政府出面協調,最後由工業區賠償當地民眾(台灣大百 科全書,2007;鄭南榕,1988),工業區周邊居民對於回饋金的爭取,大多居

(何明修等人,2005)。

綜合以上所述,在推展全球暖化的環境行動方面,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及企業 配合的減量行動,社區結合民眾推展的環境行動,以及民眾的抗爭遊行活動,然 而有研究(何明修等人,2005)顯示,工業區居民抗爭的原因是為了利益,而非真 正為了環境的永續,民眾的環境認知是否有加強的地方?北高兩市居台灣重要的 地位,但是當地居民在面對全球暖化的訊息時,是否感受到危機?若市民能正確 了解暖化危機,是否就能帶動居民採取行動,貢獻一己及群體之力?目前世界各 國的減量行動雖以已開發國家為主,相信不久之後,開發中國家也必須列入減量 行列中,台灣若能了解民眾的暖化認知,以及居民配合暖化行動的模式,相信對 於未來的發展有相當的助益,研究者擬運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台灣兩大都會區-台北市及高雄市的民眾在全球暖化方面的概念及環境行動,結果擬供相關單位參 考。

表 2-5-1 大高雄工業區環境抗爭案件(1980-1998)

工業區 環境抗爭案件數目

永安工業區 14

大社工業區 18

仁武工業區 10

鳳山工業區 3

大發工業區 10

小港臨海工業區 14

林園工業區 50

中油高雄煉鋼廠 8

資料來源:何明修等人(2005)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章將針對研究方法與設計加以說明,採用問卷調查法,先收集相關文 獻分析,並編製問卷加以調查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主要探討民眾的暖化認知現況及全球暖化 實際行動,並以此認知概念作為變項之一,並探討其他影響暖化實際行動的重要 變項。本研究透過前一章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探討、整理與分析,推導出本研究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主要探討民眾的暖化認知現況及全球暖化 實際行動,並以此認知概念作為變項之一,並探討其他影響暖化實際行動的重要 變項。本研究透過前一章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探討、整理與分析,推導出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