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邁向復原

5.3.2 公開創傷

284 Wonjnarowicz, 1996: pp.380-382

285 成立於1987年紐約的組織,以公開對抗當時阻礙預防和愛滋治療的團體而成立。

286 ArtForu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268/is_7_41/ai_98918665/

287 Heiferman, 1996: p.280

「因為社群的失落,也是種自我的失落。但仍有種這個部落需要繼續的感覺……

隨著死亡的降臨,我們的生命走向一個對生存的真實意志,並且互相幫助生存,

為互相露面。」288

藉由在公開場所看到與自己經驗相符的相片,尤其是被社會視為邊緣經驗的人而 言,是相當具有認同度的。289透過這些照片,緩解了社會邊緣人面對社會主流所 展現的不友善,更讓其因為圖像的多元性,認同自己所屬的團體,更確信了自我 的存在。

沃基納羅維茲(David Wojnarowicz, 1996)更以戈丁的幻燈秀連結公眾(public)

與私有(private)的關係,透過將私有記憶的公眾化,來凝聚不同團體的認同。

此外,將對朋友、家人、愛人和陌生人因為愛滋的失落與哀悼公眾化,將有助於 扭轉大眾將愛滋與同志連結的錯誤概念,以及揭穿社會保守勢力並未搶救同志團 體背後的仇視心態。赫曼(1992)曾指出:「群體的團結是對抗恐怖和絕望最有 力的防衛機制,也最能減輕創傷經驗所造成的傷害。創傷使人產生疏離感,群體 則使人重獲歸屬感。」 沃基納羅維茲(1996)指出透過戈丁記錄其朋友對抗愛滋 的過程公開,以及辦展為愛滋發聲,是相當重要的記憶儀式,將私有悲傷轉為標 示族群的共有經驗。

透過攝影實踐,戈丁不僅是記錄周遭朋友對抗愛滋的歷程,也是戈丁面對愛滋毀 滅性創傷的療癒手段。透過呈現因家族朋友的大量死亡所造成的個人創傷,也是 邀請社會對特定族群的傷痛歷史的正視,唯有確認此傷痛的歷史位置,才有療癒 的契機。此外,正如羅洛.梅(Rollo May, 1991)所言,文明、藝術的誕生來自 於愛與死的衝突之中。在戈丁出於愛的攝影實踐中,面對朋友歷經愛滋的死亡威 脅時,正面、向上、溫暖的力量,隨著戈丁著眼於關係的描繪中浮現。而就是這 股愛的力量,展現的是不同於社會保守、歧視的眼光下的愛滋關懷。戈丁的多年 好友雪倫(Sharon)常會表達對其作品的敬意。她多次在觀眾前表示,感謝戈丁

288 Goldin, 1986: p.145

289 Wonjnarowicz, 1996: p.382

的照片支撐著她們,並保持著朋友間的活絡。且重要的是,藉由這些照片,戈丁 帶著敬意地描繪了好友的歷史。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6.1.1 掌握敘事的權力

根據赫曼的創傷復原階段,第一階段便是安全機制的建立。安全機制的建立是從 身體的掌控開始,向外擴展到對環境的掌控。從文獻中可確認戈丁成長歷經中不 同階段的創傷,包括因性開放的衝擊造成其姊的自殺與自己被誘姦的傷害;在親 密關係中遭受男友的暴力相向;毒品的濫用;愛滋重創其視為家人的家族朋友。

對戈丁而言,攝影是她復原創傷的方法。每當其感受到害怕的時候,她便會拿起 相機拍攝,相機讓她鎮定。對戈丁而言,攝影是她找回自我控制的方式。戈丁認 為:「攝影是一種開始讓我恢復自信的手段。 一旦感覺到恐懼了,我就拍攝照 片。我覺得這麼一來,總能把這種恐懼給化解了。」291攝影實踐成了戈丁的記憶 方式,影像就是記憶本身。赫佛曼描述:「照片將確認她的思考、反射她自我認 同的改變、她的經驗、她的感覺,藉由攝影式的記錄,這些將不會受到他人的控 制或重寫。」292透過照片存在,關於戈丁的記憶也排除了被審查、消音、遺失,

甚至消逝的可能,安撫戈丁的存在的危機感。換言之,透過掌握攝影機與照片的 實存,戈丁得以面對創傷記憶,從中找回對自身、自身與關係間的安全感。

此外,如柏格所言人們記憶中的影像,是連續(continuous)生活經驗中的殘餘物 (residue),照片則是將時間裡斷裂(disconnected)的瞬間面貌孤立出來。人生在 世,各種意義並非在瞬間片刻(instantaneous)產生。意義,是在各種聯繫與關聯中 出現,並且總處於一種不斷衍生發展的狀態下。沒有一套故事架構,沒有一些推 衍發展,也就毫無意義可言。293敘事治療便將此意義的建構轉化為療癒的手段,

透過外化人生所面臨的問題,將個別經驗建構為不同的敘事,從新的脈絡下重新 解讀各種問題。然而,在此便有「誰可以界定何謂問題」的權力考量。根據敘事

291 Goldin, 1996: p.451

292 Heiferman, 1996: p.278

293 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著,張世倫譯,p.94

治療的主張,建立新的敘事須跳脫專業知識的權力,亦即將敘事、詮釋的權力從

295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1996: p.143

296 Goldin, 2004:176/Fall: p.65

297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1996: p.141

298 空間詩學,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譯,p.132

299 從創傷到復原,Judith Herman著,施宏達、陳文琪譯,p.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