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邁向復原

6.1.2 書寫陰性歷史

女性在歷史上是沈默的。女性觀點的缺席,一方面是因為男性為保有控制權,對 女性的歷史刻意壓抑,以及抗拒透過女性觀點看世界,而另一方面,也是女性尚 未找出傳達女性觀點的方式。300女性主義者便認為,女性身分若要現身,必須用 女性的語言、女性的經驗,書寫自己的歷史。

戈丁對於個人歷史的堅持,從她認為「人們活著應該要保護自己的歷史。」301的 態度中可獲悉。對於歷史的需要凸顯戈丁不願被遺忘的渴望。18歲便開始攝影的 戈丁,自述她被持續記錄生活給迷惑,但她發現其實最深層的動機在於失去姊姊 曾經真實存在的證據:

「在離家的過程中,我重建自我,因此失去對於姊姊的真實記憶。我記得的是我 的版本,她所說的一切,她帶給我的一切。但我不記得她確實的感覺、她的在

場、她的眼睛長得如何、她的聲音聽來如何等。」302

柏格曾指出,人們藉由攝影保存生活經驗,重建一個「時間永恆不變」

(timelessness)的領域,以強調對永恆(permanent)的堅持。永遠(for ever)經驗的角色 從一種超越性(transcending)的定位,轉變為孤立隔離的定位。303對應到戈丁將攝 影視為日記並賦予其歷史的真實向度:「我持續寫日記,不論是書寫或是攝影。

他們照顧我的過去,並允許我活在當下。我拍攝這些照片,因此鄉愁不會對我的 過去染上色彩。……我想要製作一個關於我人生的紀錄,沒有任何人可以更動,

不是安全、潔淨的版本,相反的,是一個事情真實樣貌的紀錄。」304戈丁的攝影 實踐,是她企圖以掌握敘事確認存在的歷史。

戈丁藉由描繪他人和自我的經驗,定位自己的處境,是將自己從環境中現身。將 無法解答的問題,透過鏡頭記錄下的人與空間、人與人間關係的捕捉,從中找出

300 穿越花朵: 一個女性藝術家奮鬥,Judy Chicago著,陳宓娟譯,p.186

301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1996: p.143

302 Goldin, 1986: p.9

303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著,張世倫譯,p.111

304 Goldin, 1986: p.9

生活的意義,透過記錄即將過去的記憶,作為解釋當下與意向未來的慰藉。在 此,照片也記錄了戈丁的創傷歷史。赫曼指出,唯有對創傷失落進行哀悼,才得 以從創傷失落走出來。透過回顧照片,戈丁得以進行哀悼創傷的儀式。透過戈丁 的攝影語言,賦予傷痛新的敘事意義,使得超越傷痛成為可能。

戈丁的攝影日記,並非以個殊性的記憶取代他人之記憶,而是喚醒當代女人「如 何生活」的感知。在此,戈丁的照片成了提供慰藉的歷史。羅洛.梅曾說,當代 文化欠缺提供女性生活意義的神話和儀式。305而自戈丁著重描繪關係的攝影實踐 中,實為賦予女性生活經驗喪失已久的意義。因此透過戈丁的攝影,女性的性慾 望可以被言說;女性可以藉由表達不同的感官語言,如觸覺式的描繪、對光的感 召等,提供異於男性的、視覺化的觀看可能;女性可以透過處境的描寫,定位自 已的身份,投射自己的嚮往。正如羅洛.梅所言,只有當完全現身於對方面前 時,當事人才算是找到真正的自性。306透過戈丁的攝影實踐,女性意象不再僅是 主流文化中的女人意象,可以有缺陷、表達慾望以及言說失落,照片在此書寫了 屬於女性的生活經驗的歷史。

6.1.3 喚起社會關懷

美國是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在創國與拓荒的過程中,單槍匹馬進出險境的孤寂 印象,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神話。由於個人主義的信奉,也意味著文化精神並不 崇尚信仰。當宗教、家庭、國家的認同都失去影響力時,面臨人生問題的個人,

陷入只能與自己商量的孤寂中。307因此轉而向性與毒品中尋求慰藉。儘管性開放 的主張,讓人有理由與不同的人進行性行為,然卻因沒有愛的基礎而無法獲得滿 足,陷入更大的空虛之中。吸食毒品雖讓人忘卻現實生活的苦難,卻可能因無法 忍受清醒後的世界,選擇繼續沈溺。由是,性與毒品的氾濫顯示的是那個時代,

人的孤寂與無法建立關係的共通創傷。

戈丁透過攝影,不斷與人、物、空間建立關係,然而藉著性與毒品認識的世界,

305 哭喊神話,Rollo May著,朱侃如譯,p. 351

306 Ibid., p. 350

307 Ibid., pp. 115-118

就如同照片提醒人們的是永遠無法返回的過去,喚醒的是無限的失落創傷。在一 個充滿自戀、個人主義的主流文化中,戈丁的照片超越社會邊緣人的框架,引起 的是當代人深層的寂寞共鳴。因此,戈丁拍攝的人、物與空間,可以不具名,可 以不知道在何處,因為他們可以是任何人自我經驗中的反射。透過空虛經驗的呈 現,撫慰社會上曾有此共同經驗的靈魂,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在戈丁的攝影日記中,處於社會弱勢的處境也被標示。戈丁試圖用其攝影的真 實,呈現該族群不同的面向。而當主流文化強調對自我的關注時,也意味著對於 廣大社會脈絡視而不見。308尤其當愛滋肆虐時,對被傳染的恐懼更加強了美國社 會的自利文化。309而當戈丁拍攝社會邊緣族群生活時,她不帶偏見的鏡頭也意味 著其拍攝目的並非為了獲取他人的同情,而是喚醒當時社會所缺乏的關懷眼光。

海德格(Heidegger)認為關懷(sorge)為存有的基礎,失去關懷,我們的本性也 因此收縮,我們失去意志的能力,也失去我們自己的本性。310由於失去關懷的能 力,無法了解對方深刻的需要與感覺,也無法緩和人類的殘酷無情。311對社會邊 緣族群的排斥與恐懼,來自於社會對其缺乏關懷,排斥思考並抗拒傾聽他們的需 要與聲音。而透過戈丁的攝影與敘事,邊緣族群的故事有了新的解讀:同志族群 呈現的是不同於主流的愛情選擇;扮裝皇后族群也可以擁有組織家族成員的溫 暖。

如赫曼從歷史的歸納,三段社會創傷療癒契機都需要有喚醒創傷意識的舉動,唯 有透過喚醒社會對於遺忘的歷史再度關懷,傷口才有復原的契機。而戈丁的攝影 與展出,便是藉由標注歷史,不斷提醒社會對創傷事實的正視,如同照片的存在 事實,戈丁企圖提醒觀者創傷並不會因復原而消失,也意味著戈丁的攝影實踐也 會持續。

308 Ibid., pp. 115-118

309 疾病的隱喻,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p.161

310 May, 1969: p.290. 引自哭喊神話,Rollo May著,朱侃如譯,p. 146

311 哭喊神話,Rollo May著,朱侃如譯,p. 14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貢獻

本文限於探討戈丁透過攝影實踐,進行創傷敘事與療癒的過程。然戈丁的作品中 還含有那個時代對於部落文化的推崇、扮裝皇后的歷史沿革、記錄東南亞國家中 性工作者、將描繪私領域帶入時尚攝影等議題仍是可繼續探討的主題。

然透過此篇研究,希望能藉由戈丁的攝影,提供一個不同於主流的觀看視角,喚 起社會對於邊緣族群的關懷。台灣與美國的歷史背景並非一致,然當主流族群面 對異己時,便會貼上社會邊緣族群的標籤,再以異樣的態度與眼光對待這群弱勢 族群的模式,是每個社會皆有的現象。

就如台灣主流群眾,以歧視、恐懼、有色眼光看待不僅是身障、同志、扮裝族 群,還有近年的外籍勞工與配偶、性工作者、檳榔西施等族群時,其實便已將他 們定位於社會邊緣的位置。當操控著群眾思想的主流媒體,以一言堂的發聲姿態 描繪該族群時,不僅可能以主觀認知造成迫害,甚至加深外界對其的歧視眼光。

因此透過戈丁的攝影分析,期望從其對社會邊緣族群不帶批評眼光的拍攝,能提 供以關懷的視角來看待社會邊緣族群的可能。希冀能藉此擴展了解社會邊緣族群 的面向,使社會能跳脫歧視眼光,給予這些族群不同的歷史定位,並以此開啟創 傷療癒的可能。

參考文獻

余德慧(2002)。這個人,還有他的天命 -談維克多 .法蘭可的存在。載於Viktor E. Frankl

(2002),意義的呼喚(鄭納無譯)(頁26-31)。台北:心靈工坊。

Bachelard, Gaston(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Berger, John(2005)。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麥田出版。

Berger, J., Mohr, J. (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張世倫譯)。台北:三言社。

Cavallaro, Dani(2007)。文化理論關鍵詞(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Carnes, Mark. C(1970)。幻影與真實(下)史家眼 中的好萊塢歷史片(王凌霄譯)。台北:

麥田。

Chicago, Judy(2003)。穿越花朵(陳宓娟譯)。台北:遠流。

Crossley, Michele.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 、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吳芝 儀、蔡欣志、康萃婷、柯嬉慧譯)。台北:濤石。

Herman, Judith(2004)。從創傷到復原(施宏達、陳文琪譯)。台北:遠流。

May, Rollo(2003)。哭喊神話(朱侃如譯)。台北:立緒。

Pollock, Griselda(2000)。視線與差異 :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陳香君譯)。 台 北:遠流。

Pultz , John(2005)。攝影與人體(李文吉譯)。台北:遠流。

Sontag, Susan (2000)。疾病的隱喻(刁筱華譯)。台北:大田。

Turner, Graeme(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林文淇譯)。台北:遠流。

White, M., Epston, D. (2001)。故事.知識.權力: 敘事治療的力量(廖世德譯)。台北:心 靈工坊。

Young, Iris Marion(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 性身體經驗(何定照譯)。台北:商周出 版

Barthes, Roland (1972). Mythologie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nnette Lavers). New York : Hill and Wang.

Carr, D. (1986). Time, Narrative and Histo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s cited in Crossley, Michele.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吳芝儀、蔡欣 志、康萃婷、柯嬉慧譯)。台北:濤石(原著出版於2000)。

Danto, Arthur C. (2001). The Madonna of the fu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yer, Richard (1986). Heavenly Body: Film Stars and Society.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as cited in Turner, Graeme(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林文淇譯)。台北:遠流。

Goldin, Nan (1986).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Aperture.

Goldin, Nan (1995). The Other Side. New York: Scalo.

Goldin, Nan (1996). My Number One Medium All My Life. In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Nan Goldin: I'll Be Your Mirror (pp.135-145). Scalo Publishers.

Goldin, Nan (1996). On acceptance: a conversation. In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Nan Goldin: I'll Be Your Mirror (pp.447-454). Scalo Publishers.

Goldin, Nan (1999). In the time of AIDS. In Portfolio, no.11(pp.48). Hamburg : Stern.

Halberg, Margareta (1992).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 Impossible Project. In S. Hall, D. Held and D.

McGrew (Ed.),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as cited in 蘇紅軍,柏棣主編

(2006)。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 主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Heiferman, Marvin (1996). Pictures of Life and Loss. In Sussman E., Goldin, N., Armstrong, D., Holzwarth, H. W (Eds.), Nan Goldin: I'll Be Your Mirror (pp.277-). Scalo Publishers.

Maurice Merleau-Ponty (196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New York:

Maurice Merleau-Ponty (196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