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參考文獻:

李文林 主編 (2000).《數學珍寶:歷史文獻精選》,台北:九章出版社。

李詠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生傳 (1995).《概念教學的實驗研究-概念學習與發展的階次理論模式(二)》,

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 84-2413-H-017-002。

林福來 (1987).〈數學教育研究的趨勢〉,《科學發展月刊》第十五卷第十期,

頁1354-1363。

洪萬生 1996. <數學史與代數學習>,《科學月刊》27 (7): 560-567.

洪萬生 (1998).〈HPM 隨筆(一)〉,《HPM 通訊》1(2):1-4。

洪萬生 (2001).《古代數學文本在課堂上的使用》,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 果報告,編號NSC 89-2511-S-003-031-; NSC 89-3511-S-003-121-。

陳鳳珠 (2000).〈虛數 −1的誕生〉,《HPM 通訊》3(2、3):14-20。

黃淑華(2002).<高中生複數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玉(2000).《認知與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蕭文強 1992.<數學史和數學教育:個人的經驗和看法>《數學傳播》16 (3):

23-29。

蕭文強(1993).《1,2,3……以外-數學奇趣錄》,香港:三聯書店。

蘇意雯 (1999).〈數學哲學:柏拉圖 VS. 亞里斯多德〉,《HPM 通訊》2(1):4-6。

Barbin, Evelyne (2000).“Integrating history: research perspectives”in Fauvel, John and Jan van Maanen (eds.),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63-90.

Cobb, P, & McClain, K. (2001). An approach for supporting teacher’s learning in social context. In F. -L. Lin & T. J. Cooney (Eds.), Making Sense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pp.33-52).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Fauvel, John et al. (1997)." The Role of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Discussion Document for an ICMI Study (1997-2000)," BSHM Bewsletter 33: 46-53.

Furinghetti, Fulvia (1997)." History of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chool Practice: Case Studies in Linking Different Domain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7 (1) (February): 55-61.

Grugnetti, Lucia & Rogers, Leo(2000).`Philosophical, multicultur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issues' in Fauvel, John and Jan van Maanen(eds.),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pp.39-62).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Kleiner,Israel (1988).Thinking the unthinkable: the story of complex numbers (with a moral)Mathematics Teacher(October):583-592。

Nahin, P. J.(1998). An Imaginary Tale: The Story of −1.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dford, Luis 1997." On Psychology,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Towards a Socio-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7 (1) (February): 26-33.

Radford, Luis 2000."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in Fauvel , John and Jan van Maanen(eds.),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pp.143-170).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Rogers, L. 1993.’The assessment of mathematics : society, institutions, teachers and students’,Didactics of mathematics,Erasmus ICP-92-G-2011/11,603-613 Kline, M.,1983,《數學史》,台北:九章出版社。

Skemp,R. R. 1987,《數學學習心理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七、附錄

學習工作單一、數學家們對虛數的看法

十六世紀身兼醫生和數學家身分的卡丹諾(Cardano,1501~1576)對方程極有研 究,在1545 年的著作《大術》裡,他盡量避免涉及虛數根,只有一次在第三十 七章中,卡丹諾提到一個這樣的問題:「把十分為兩部分,其乘積是四十。」他 的答案是5+ −15和5− −15,但他的注解卻帶有道歉的口吻:「不管會受多 大的良心責備,把5+ −15和5− −15相乘,便得到25−(−15),即是40。可見 算術是怎樣神秘地發展下去,正如我先前說過,它的目標既精緻但也是不中用 的。」

法國哲學家暨數學家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認為虛數根是虛幻的,不 能接受。英國數學家暨物理學家牛頓(Newton,1643-1727)也覺得虛數根沒有 實際意義。

同時期的德國哲學家暨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1646~1716)則說:「聖靈在 分析的奇觀中找到超凡的顯示,就是那理想世界的端兆,那個藉乎存在與不存在 之間的兩棲物,那個我們稱之為虛幻的負1 的平方根。」

棣摩根(De Morgan,1806-1871)在 1831 年說:「我們已經證明了 − 是沒有a 意義的,或者甚至是自相矛盾和荒唐可笑的,但通過這些記號,代數中極有用的 一部分卻建立起來,它依賴於一件必須用經驗來檢驗的事實,即是代數的一般法 則可以應用於這些公式而不導致任何錯誤的結果。」

哈密頓(Hamilton,1805-1865)在 1852 年一月十三日給棣摩根的信中談到:「我 認為你或我-但我希望是你-選個時機寫下 −1的歷史。」五天後棣摩根回信 說:「有關於 −1的歷史,要從印度以降好好寫起,可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在數學思想的進程上, −1的發展相當的艱辛,數學家們從漠視、否定、懷疑 到接納,歷經重重曲折和迂迴,同學們!現在請一起搭乘時光機器,讓我們悠遊 於時間的長河,回溯這一段 −1的歷史。

討論:

1. 請描述你心中的虛數。

學習工作單二、邦貝力的解釋

(1) 加法:(a+bi)+(c+di)=(a+c)+(b+d)i (2) 減法: (a+bi)—(c+di)=(a—c)+(b—d)i (3) 乘法: (a+bi)˙(c+di)=(ac—bd)+(ad+bc)i

(4) 除法: i

學習工作單三、尤拉的說明

尤拉(Euler,1707-1783)是十八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尤拉於 1770 年在德國印 行的《代數指南》,是18 世紀相當重要的代數著作。書中有下面一段話:

All such expressions as −1, −2, etc., are consequently impossible or

imaginary numbers, since they represent roots of negative quantities; and of such numbers we may truly assert that they are neither nothing, nor greater than nothing, nor less than nothing, which necessarily constitutes them imaginary or impossible.

討論:

1. 上述文字,用現代數學符號表示,就是 i 既不是 0,i 也不大於 0,也不小於 0。

你能加以證明嗎?

2. 承上題,你覺得 2i 和 3i 可以比較大小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3. 同學們!若 n 是任意自然數,你能不能由 n=1、n=2、n=3、n=4、…推算出 in 的值?

學習工作單四、複數的威力

出生於法國,長期在荷蘭工作的數學家基拉德(Girard,1595-1632)從形式上接 受了虛數根,他說:「你會問,這些不可能的解有什麼用?我回答:它有三方面 的用途-一是因為藉著它我們肯定一般法則;二是因為它們有應用;三是因為捨 此外別無他解。」。虛數 −1發展至今,在處理代數、分析、幾何與數論的問 題上,皆可看到複數的蹤跡。以下讓我們觀察兩個恆等式:

(22+32)(42+52)=533=72+ 222 = 232+ 22,以及

(172+192)(132+152)= 256100 = 642+ 5022 = 82+ 5062。 這是數論的 一個定理:兩組兩個整數平方和的乘積,總是可以用兩種不一樣的兩個整數的平 方和來表示。在1225 年斐波那契寫成並呈獻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菲特烈二世

(FrederickⅡ,1194-1250)的《平方數之書》(Liber quadratorum)中,共用了五 頁的篇幅才得到結果。現在我們有了虛數的概念後,很快就可證明出來。亦即:

(a2+b2)(c2+d2)= A2+B2 = C2+D2。其中A、B、C、D 皆為整數:

(a2+b2)(c2+d2)= [(a+bi) (a-bi)] [(c+di)(c-di)]

=[(a+bi)(c+di)] [(a-bi)(c-di)]

= [(ac-bd)+(ad+bc)i] [(ac-bd)-(ad+bc)i]

=(ac-bd)2+(ad+bc)2

(a2+b2)(c2+d2)= [(a+bi)(a-bi)] [(c+di)(c-di)]

=[(a+bi)(c-di)] [(a-bi)(c+di)]

= [(ac+bd)+(ad-bc)i] [(ac+bd)-(ad-bc)i]

=(ac+bd)2+(ad-bc)2。 討論:

1. 請找出滿足等式(32+22)(22+12)= A2+B2 = C2+D2的四個正整數A、B、C、D。

2. 同學們!你想知道 i 的平方根到底是什麼嗎?何不動筆求求看。

學習工作單五、複數平面

雖然數學家做了不少關於虛數的工作,在高斯之前人們對複數還是抱著懷疑的態 度。尤拉(Euler,1707-1783)在 1777 年以 i 這個字母表示-1 的平方根。雖然尤 拉等人在十八世紀前半期已經知道以平面上的點(a,b)來表示 a+bi,但明確地以幾 何語言描述複數的四則運算這件工作,是十八世紀末在挪威出生的測量員威塞 (Wessel,1745-1818)所完成。

威塞自學數學,以向量的想法來描述複數的加法和乘法。一個複數z=a+bi 表成 一個向量(如圖一),z1z2可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得到(如圖二)。z1z2就是把z2逆時 針方向再轉一個x 角,長度是 z1和z2長度的乘積(如圖三)。威塞把他的論述發表 在丹麥皇家學院的刊物上,但極少人知道它的內容,至1897 年他的作品被譯為 法文重新發表之前,威塞的論文一直未受到重視。瑞士的阿甘德(Argand,

1768-1822)在 1806 年也發表了有關複數的論述,看到負數在數軸上是以相反於 正數的方向來表示,啟發了他們多加一個垂直於實軸的方向來表示虛數。

使複數增加可信度的,高斯居功厥偉。高斯在研究工作裡嫻熟地運用複數,又公 開宣揚複數的幾何表示,並在1831 年引進複數以別於虛數。哈密頓(Hamilton,

1805-1865)在 1837 年的論文中,建議把複數 a+bi 定義成有序實數對(a,b)。這樣 做使複數有更清晰的邏輯基礎,因為i 就是有序數對(0,1)。

a,b 皆為實數,形如 a+bi 的數,叫做複數。其中 a 稱為實部,b 稱為虛部。若 虛部b=0 時,則 a+bi=a+0i=a 是一個實數。實數以外的複數,稱為虛數。當實部 a=0 時,bi 稱為純虛數。

討論:

1.根據複數與複數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係,試問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1) 3+ i, 1-3i, -3-i ,所對應的三點與原點等距。

(2) 2+2i, -1-i, -6+8i, -3+11i 所對應的四點形成一平行四邊形。

(3) 1+i, -2i, 2i 所對應的三點形成一等腰三角形。

(4) 2, 1+i, 2i 所對應的三點共線。

學習工作單六、複數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複變函數是一門重要的數學分支,它的應用是廣泛的,並不只限於流體力學,還 經常用於熱力學、電磁學、彈性理論等。近代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Von Neumann,1903-1957)喜歡講一個這樣的故事,他說在十九世紀初應用科學上 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避免發生航海事故,因為當時航海事故導致的人命財物損 失數字驚人。很多人嘗試使用各式各樣的辦法,效果都不大。然而當時數學家埋 首研究的一門理論,卻為日後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幫了大忙。這門理論就是複變 函數論,它的應用之一就是通訊理論,尤其在雷達探測和無線電通訊這兩方面,

大大地減低了航海事故招致的損失。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必須通曉複變函數,天天 與 i 這個東西打交道。我們還能說 i 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虛幻之物嗎?同學們!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開關電燈或者使用電話時,就已經不知不覺與 i 扯上關係 了!

討論:

1.經過了上述的介紹,同學們對於 i 是否有另一種體會呢?請寫下你的心得。

2.這種上課的方式你喜歡嗎?把數學史融入數學課程中是否能幫助你更能掌握 虛數的概念?不管答案肯定與否,請說明你的理由。

附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