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前測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按照敘事理論,新聞同樣有次序、頻率與節奏三方面的安排。比較不同的是,

除單純文學手法外,報導還有倒金字塔新聞體裁與要求,使其時間安排也同時 帶有新聞價值的考慮,呈現出比其他類文學文本更為複雜的錯時與跳躍。雖然 目前為止,專門討論新聞時間的研究與學術著作不多,本節仍然整理了已有研 究的分析方式,以為下章討論資料分析步驟的基礎。

第二節回應了第一章及第二章時時觸及的「想像」。本文認為藝術創作與 文學作品缺不了想像,想像並非憑空捏造,乃是整合表象與經驗的創造過程。

新聞寫作敘述經驗不可虛構,必須是「曾經發生」而非「合理可能」,然其過 程仍要使用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及聯想(或少量創造性想像),方能造就佳 作。

第一節末尾曾經提到,「此時此刻」的觀念與分析模式,新聞文本通常先 提到的都是一個此時此刻的事件。作為本研究的主題之一,歷史約是在於回敘 的他時他刻。預敘的他時他刻在新聞中不常出現,但若結合 Ricoeur 摹仿三的 觀念,某種程度上並不在文本之中,而是直指研究問題三的緬懷過去、想像未 來。是以,此模式之觀念,應對本研究有相當之指引與啟發。

下一章為研究方法,依序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問題與概念分析,將本章 探討之各理論概念應用至研究對象,並回應研究問題。第二節樣本選擇與研究 方法,說明本論文第四章分析資料時選用文本的標準與理由及分析的方式。第 三節研究次序與分析層級,整合理論與研究方法,具體敘述分析進行的步驟。

第四節前測,以第二、三節所述,擇少量文本試加分析,測試研究的可行程度 及不足之處。第五節為此章小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繼前章討論有關敘事學及與其相關的語用學觀念,本章仍循理論脈絡依次 界定概念,包含分析單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第一節簡述研究 問題與分析概念,應用前章理論至研究對象以回應研究問題。第二節說明選擇 樣本理由、標準。第三、四節擬定研究進行時的具體分析步驟並輔以前測,以 了解研究工具的效能及問題,最後以第五節總結本章。

第一節、研究問題與分析概念

如前章所述,新聞文本是講述故事的敘事文體。而參考圖 2-1 可知,敘事 學常由素材、故事、敘事文本(Bal, 1997)等三個層次著手分析文本。本節依此 理論架構首先討論素材層次的概念,包括事件、行為者、場所,當然還有時 間。其次論及故事層次的時間概念,敘事文本層次則留待下節討論樣本選擇時 說明。

一、新聞敘事的元素

研究問題一言及「新聞文本中的歷史故事/現在故事的時間元素是哪 些」,以敘事角度問之,即是探尋哪些素材為材料,經過創意變形後成為新聞 故事。相較於第二章只特別提及素材中的時間,此處除了基於敘事學理由而對 素材層次輔以全面說明外,也要藉此扣連新聞報導言說模式(參見圖 2-7)中的各 項成份。

(一)事件

事 件 作 為 素 材 , 可 界 定 為 「 由 行 為 者 引 起 或 經 歷 之 狀 況 轉 變 」 (Bal, 1997)。此句引述之「引起或經歷」指出,如欲分析事件,則應將其置於一個序 列觀之,單獨出現而與其他事情沒有關聯的素材不須分析。同句中之「狀況轉 變」則強調事件應是一個有變化的過程,而非只是一定狀態的描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例:

a. 甲病了。

b. 甲病倒了。

c. 甲在清理房子。

d. 甲在清理房子,他病了。

e. 甲在清理房子,他病倒了。

f. 甲在清理房子,但他病倒了,不得不停下來。

(以上例句改寫自 Bal, 1997: 183)

句 a.只是狀態描述,並不涉及變化,句 b.的病「倒」(falls ill)則含有變 化,由此可以考查由甲病倒了所開展的一個序列。在句 d.與句 e.中,甲生病或 病倒表明變化,與句 c.的清理房子或有隱含關係。在句 f.中,這個關係才明確 地表達出來,亦即甲病倒打斷了原要清理房子的工作計劃。病倒這個狀況變化 在序列(清理房子—病倒—停止清理)之中,所以句 b.「甲病倒」是一可資分析 的事件,且是一個「功能性事件」,意謂這個事件在不同的可能性中開啟選擇 並使其得以實現,或揭示某種選擇的結果,隨著選擇而決定了素材發展中事件 的過程(Bal, 1997;Barthes, 1977)。

試將上面的事件序列繼續延伸:「甲在清理房子,但他病倒了,不得不停 下手邊的活兒,讓人送到了急診室……」,便可明顯看出「甲病倒了」是序列 中的變化,而且它有開展後面「停下手邊的活兒」、「讓人送到急診室」的功 能。若與「甲在清理房子,一小時後,他完成了手邊的工作」相比,後句既無 變化也沒有功能,偏向描述性質。

描述當然也可能有某些意義,如甲為什麼在清房子?這是他的工作嗎?這 種工作是不是表示他的地位?他在什麼時間清理?清的是誰的房?以上俱顯示 了甲的某些特徵或整個故事的背景,但這個文本片段與其他素材無關,只是關 於素材發生的世界,因而就不是必須分析的功能性事件。

新聞報導通常都以新近事件為主體構成,變化(尤其是特別的變化)更是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聞的焦點。由新聞文本言說模式(圖 2-7)中亦可察知,新聞故事的素材便是事 件,而事件可以與其他新近事件共處序列,也可以與更遠的時空串連,成為富 有歷史感的報導材料。為了譜出文本的言說結構,也為回應研究問題一:「新 聞文本中的歷史故事/現在故事的時間元素是哪些?」,對報導進行分析時可 以事件為要,觀察並整理出其故事素材。基於研究問題二:「這些元素如何構 連起一篇或是一系列的報導文本?」,則應注意各事件之連結,尤其是時間與 事件之關係以及不同報導素材選擇之異同;此亦可展現出作者之傳播行為,以 呼應研究問題三:「作(記)者和預想讀者如何一同『緬懷過去、想像未 來』?」。

(二)行為者

行 為 者 在 敘 事 研 究 中 亦 稱 角 色 或 人 物 , 此 中 卓 然 有 成 者 莫 若 Propp

(1968)所作之俄國故事角色分類研究。Foss(1996)認為,牽引事件及動作以 推進故事之角色即人物。這個說法帶有「人物使事件發生」之意,但非所有事 件都由人物造成或都有明確的「始作俑者」,人物也不會只因造成某種結果才 成為故事素材。

所以廣義的說,引起或經歷事件的人物都可稱為行為者,分析時則只注意 上段所述功能性事件中的行為者。以新聞報導為例,行為者包括記者引述之消 息來源及新聞事件中的人物,但應格外注意素材中的行為者或與事件、時間、

文本結構有連帶關係。本研究以時間為主,故不擬詳論行為者間之關係。

(三)場所

事件在特定地點發生,雖然文本不一定提到確切地點因而必須推測或加上 一些想像,但如上述,此處分析時同樣可以關注場所與事件、行為者、時間等 其它素材的關係。

最常見的場所分類是對比關係(Bal, 1997),如城市與鄉村,而其對立的意 義則視不同情況而定,可能是藏污納垢與清淨田園的代表,也可以是繁榮奢華 與單調困窘的反差。更為抽象的對比則是空間關係的隱喻,如高與低的空間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比便常顯現順境與逆境。

作為新聞 5w1h 的要素之一,場所在報導中通常應為明指,這易於整理出 其言說架構及此素材與其它素材間之關聯。同上所言,場所在本研究中亦作為 討論時間之輔助,不擬深究。

(四)時間

第二章中已特別討論過素材中的時間。以時長與時序來討論,可以分為轉 折點與展開、中斷與平行,此處不再贅述。分析時間素材時除應注意它與其他 元素的相對關係,且因事件是依時間序列存在,更可探討時間素材本身:其 一,時間順序常與其他序列混淆,如時間先後常等同於因果關係,「因」固然 一定發生在「果」之前,但不表示早發生的「事件甲」一定是「事件乙」的原 因。時間關係也常被認為是優劣關係,先出現者優於後出現者。其二,文本在 故事層次呈現的時間次序與素材的時間順序常不一致,也就是前述之預敘與倒 敘。按外在時間順序排出事件可得出故事與素材間的差異,而這些差異的安排 當有其文本意義(Bal, 1997)。

二、新聞敘事的故事安排

對素材的討論有助於分析文本之元素並建立文本架構。在故事層次,時間 的安排如前所述可依順序、節奏、頻率三者來看。

最明顯可觀察到的故事時間安排是順序。以素材來說,事件都是照外在時 間依序發生,有固定地點也有固定時間點。一旦進入創意編排的故事層次時,

記者便須重新取捨並整理事件順序,因而時序安排不但可以顯露敘事特色,亦 凸顯了作者的敘事目的(Edley,2001;陳玟錚 2008)。在新聞文本中,素材的時 間線與故事的時間線是否有特殊的對應關係及改變素材原有順序的敘事目的或 其形成的敘事風格,都應是分析重點。

敘事者通常不會以「勻速」處理所有素材,新聞的節奏也不固定。敘述事件 所占不同篇幅,便體現出描述速度之場景、停頓、省略或概要的相對關係,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皆分析文本時的觀察要點。

頻率的安排則以重複敘事與反覆敘事為要。比起單次敘事,此二者更易彰 顯 情 節 安 排 或 故 事 結 構 的 敘 事 意 義(Genette, 1972/廖素珊、楊恩祖譯,

2003)。分析時可注意作者是否多次提及同一事件、屢次提起時又和其它那些事 件有關;反之,反覆敘事時亦然。

三、新聞敘事的言說結構及其它

前章已論及新聞言說結構模式並帶有具體分析方式(見圖 2-7 及相關說 明)。一般而言新聞報導分為三個部份:來源、摘要、故事。來源層次與後兩者 不同,它的消息來源、時、地均出自報導本身而非新聞事件中的各項要素。本 研究著重在新聞故事,係由情節(一組共享場景或行動者的事件)組成(Bal,

前章已論及新聞言說結構模式並帶有具體分析方式(見圖 2-7 及相關說 明)。一般而言新聞報導分為三個部份:來源、摘要、故事。來源層次與後兩者 不同,它的消息來源、時、地均出自報導本身而非新聞事件中的各項要素。本 研究著重在新聞故事,係由情節(一組共享場景或行動者的事件)組成(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