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研究動機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文本時間來看,導言(第一段)先簡述車禍,即酒後騎車的老人遭中市警 局長撞傷後迄今(指該新聞之截稿時間)尚未脫離險境。次段補充老人送醫情況 及局長反應,第三段才寫出警方調查之車禍發生前後過程,四、五、六段則是 局長對此事的補充說明。

而由報導內容即可推知,外在時序上,應是局長返鄉團聚(第五段),於前 往用餐途中撞上老人發生車禍(第六段與第三段),然後才是老人受傷(第一及第 二段),最後是局長對事情的反應(第二和第六段)。此外在時序排列的次序應為 (五)、(六)、(三)、(四)、(二)、(一),而非新聞文本所出現的一至六段順序。

以是,一直以來曾經標榜客觀的新聞文本敘事時間其實並不「客觀」,而 是如同其他文類無須照著「外在時間順序」卻猶能「順理成章」。值得注意的 是,新聞寫作者常以倒寶塔邏輯安排新聞,但在其新聞文本內部標誌出各時間 點之餘(如某時某分、某月某日),讀者也不易思及眼前之報導並非等同於外在 時間,只是簡單「反映曾經發生事件」的文本。由此觀之,時間在新聞敘事中 似不可或缺,卻很可能同時受到製碼(記者)/解碼(讀者)者雙方忽略。

本文之旨並非批判新聞報導之「中立客觀原則」,或要求敘事盡量向外在 時間靠攏,而是想在這個由真實事件轉為文字報導的轉喻系統中,探尋新聞如 何在文本中表達出對某個事件同樣的時間感;此處暫稱其為「時間想像」。

第二節、問題意識

接下來,請看另兩篇新聞:

連戰抵南京 為兩岸找出路

59年後重踏斯土 有相見恨晚之感 希望兩岸共同推動「交流新世紀」

【報系採訪團/南京報導】

國民黨主席連戰昨天率團抵達中國大陸南京,受到大陸極高規格接待。連戰說,五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九年後重新踏上大陸的土地,第一站就是南京,這是歷史的第一步,他有相見恨晚的感 覺,希望此行,「能為兩岸人民找出路,為歷史盡責任。」

連戰在停機坪簡短致詞說,台北到南京雖不算遠,但他在間隔約一甲子才重踏這塊 土地,看到接機的朋友,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南京對兩岸人民、對國民黨,都是歷 史聯結的地方。」

連戰說,南京是國父陵寢、也是過去國民政府的所在地,他將以肅穆的心情,在今天 帶著國民黨主要幹部及親友,向孫中山先生致敬。

連戰抵夜宿的金陵飯店,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委副書記兼省長梁保華、中共中 央台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甲等都來歡迎。

李源潮致詞說,加強交流、對話,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連戰此行對兩岸在經濟、

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對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對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制止台獨勢 力的分裂圖謀,有重要意義。

連戰說,重回南京,他有些高興,也有些感傷,畢竟相隔太久了,希望兩岸共同推動

「交流新世紀」,理性、互相尊重,共謀福利。南京對他個人、對國民黨,都有歷史情感 的聯結,這裡更是中山先生的陵寢,長久以來,中山先生影響中國人深遠,有「天下為 公」、「博愛救國」的精神,在彌留時,更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令人敬佩。

席間,主客談得很愉快,李源潮向連戰介紹江蘇的經濟發展,有備而來的連戰說,江 蘇確是人才薈萃之地,地理便捷,一向是兩岸經濟重心,未來更要進一步互利互補

(聯合報,2005.4.27,A2)

以上報導是前副總統,時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在 2005 年 4 月首訪大 陸 第 一 天 到 達 南 京 時 的 聯 合 報 「 現 場 報 導 」(嚴格說來是延遲的實況報導

(delayed live),亦即事件發生次日見報的現場報導)。在這個事件上,新聞 報導如何帶給讀者一個共同時間想像?這個時間想像理應包括決定此事件的

「縱深(歷史感)」(照此報導來看,可能涉及長達 60~80 年的歷史),以及這個 事件的行進速度(文本的節奏)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再看另一個歷史感更強的新聞報導:

抗日英雄王光復:為保衛國家而戰無上光榮 記者陳鍵興、張勇

抗戰時期著名飛行戰鬥英雄王光復3日在此間說,抗戰勝利已經60年了,撫今追 昔,我更加懷念當年一同浴血奮戰的戰友們。一切榮譽屬於千百萬抗日戰士,我為身為他 們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王光復在抗戰中曾先後擊落日軍飛機8架半(其中一架是與美軍飛行員一起打下

的),被人們稱為抗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中國空軍英雄。在海內外愛國人士、抗日將領及 遺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座談會上,王光復講述了自己投身對日空戰的經 歷。

我從小立志當空軍。王光復說,當年日本已侵佔了中國東北三省,並時刻窺視著整

個中國,幾乎每天派飛機低空通過北平示威。每當我抬頭看到日寇飛機肆無忌憚地在自己 國家上空盤旋時,心裡就暗下決心:這些鬼子飛機簡直可惡可恨極了,總有一天我要親手 把它們揍下來

1936年,王光復考取了杭州空軍官校,並於1939年畢業。在新疆伊寧空軍基

地受訓後,被分配到空軍第3大隊第7中隊。在談到自己的戰績時,王光復說,雖然我曾 經流血負傷,但我覺得自己只是盡了一個軍人應盡的一份責任和義務。”…

(新華社,2005.9.4)

2005 年是二次世界大戰(也是中國對日抗戰)結束六十年。此篇報導便是 依託在這樣的大歷史背景下,文中只用短短兩句「抗戰時期著名飛行戰鬥英雄 王光復3日在此間說…」與「在『海內外愛國人士、抗日將領及遺屬紀念中國 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座談會』上…」提及「現在」 (指 2005 年 9 月),

其餘篇幅都在講述六十年前的老故事。讀來不難觀察到,它幾乎未提一般新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必得強調之「現在時空下的事件」,卻仍也寫成了一篇很好的新聞故事。與 上篇聯合報新聞相較,它更著重於六十年前發生了哪些事,而非提及分離一甲 子之重逢而已。

從歷史事件與新聞的對應關係來看,這兩則報導之軸線位置不同、方向不 同:前者針對現在事件而與以前的歷史扣連,新華社的報導則從歷史事件出 發,將它寫成一個現在的新聞。兩者相同之處則是,它們都使讀者在閱讀時感 到身處一個和自己,也和其他讀者同樣相關、相聯的敘事大時間歷史感。或謂

「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新聞是未來的歷史」,新聞在此可說是部份紀錄與再現 了世界的共同筆記(也就是「共筆」),讓讀著共筆的人們得以一起由此來想像 它所記述的事件。雖然傳統上,新聞理論與其專業義理鮮少討論想像與新聞的 關係,甚至不接受與之相關的美學與文學討論,但較新的研究指出,從新聞敘 事角度來看,想像是所有作者不可避免的創作起點,因此記者如何想像、想像 如何引起新聞寫作、新聞閱聽人讀過新聞後如何想像(蔡琰、臧國仁,2008),

都屬重要議題。

於是,本篇論文的問題意識乃在探問:新聞如何帶起歷史感?如何揉合歷 史(強調過去)與新聞(強調現在、即時)之時間端點,將文本編織在與外在時間未 必相仿的敘事時間中,且在這個過程裡,寫作者講了什麼?如何講?

先以前述聯合報的文本來看。2005 年 4 月 27 日發生的、記者所看到的、

還有連戰一行人,乃至大陸官方陳雲林、李源潮等人所經歷的主事件,便應是 連戰到訪大陸、地主方迎接等當天發生的真實事件。而報導所引,連戰所言之 一甲子後重履斯土、南京與國民黨的歷史連繫,則非當時當地可見的情境,其 是否見報、如何被引述,則端看記者手筆。

再看新華社的稿,其時間共筆似較聯合報更為明顯,甫開頭便直接引述:

「抗戰勝利已經 60 年了,撫今追昔,我(按:指王光復)更加懷念當年一同浴血 奮戰的戰友們」,而不是先說某時某地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大部份篇幅也都在 寫當天新聞事件(座談會)之外的、王光復五六十年前從軍抗戰的故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兩篇報導表面上看來時空切換,好像講了許多跟連戰訪問本身或跟紀念座 談會不直接相關的東西。不論是聯合報間接引述連戰的寥寥數語,或是新華社 多所著墨在王光復的飛行事蹟,都不是發生在新聞當時當地的「第一線」事 件。那些故事不是記者當下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卻反能建立起閱讀時的心理 時間共感;透過文本的描繪,作者們某種程度地體現了這些事件的歷史坐標與 意義。所以連戰訪問不只是走下飛機或是接受宴請,而是兩岸多年來的重要突 破;老飛行員參加座談不只是來閒嗑牙,而是在回憶中國的關鍵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