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 世紀中葉以來,國家大多面臨來自全球競爭的壓力與衝擊,這時 決策者的主要考量往往是在經濟面,以追求更大的競爭力作重要發展政 策。台灣也同樣走過這段路程,如此發展確實帶來經濟快速如奇蹟般的 進展,然背後伴隨著的反效果,區域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公平、社 會高齡化、人口緊縮、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也逐漸彰顯並益 發嚴重。從 1992 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推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後,為維護世代內及世代間的公平正義,追求「永續發展」的理念已 成為 21 世紀國家生存與發展的主要潮流。許多人類活動,包括各部門 的政策活動、開發行為和運作經營行為,都會對永續發展有不同程度的 影響。因此如何評估這些影響的程度,並確保朝永續前進,就需要有一 套完整的評量系統來執行。

臺灣在永續發展規劃上面臨有限的土地資源、頻仍的天然災害及高敏 感度之特殊生態系統,「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已於2000 年5 月擬定「廿 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作為台灣推動永續發展之 策略依據,並陸續完成「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台灣永續發展宣言」、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以及「台灣21 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 略綱領」,並揭櫫台灣永續發展的方向為:重新界定發展願景建構永續 發展指標,建立永續發展決策機制及加強永續發展執行能力。在永續指 標訂定方面,1996 年完成第一版之台灣永續指標系統,於2009 年更進 一步參照聯合國第三版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面向、議題及指標架構,並 以現行永續發展指標為基礎,參考國際永續發展相關評比指標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ESI;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EPI)及其他先進國家相關規劃,發佈新版永續發展指標,裨益 與國際接軌。

就台灣目前永續發展規劃現況而言,國家永續發展指標已然成型,為 落實對指引邁向永續有更直接的作用,進而有效地瞭解台灣永續發展細 部結構之組成與模式,可縮小研究單位的空間範圍,以最基層的自治單 位進行研究。地方居民是邁向永續發展行動的核心,於二十一世紀議程 中第28章之「地方議程」(Local Agenda 21, LA21)受到許多地方權責機構 重視,並依此議程中之要求制定出行動計畫。在二十一世紀議程的地方 永續發展中特別指出:「任何為達成永續的作為皆必須包含在地居民、

及他們對於未來的擔憂、期望、和需求」。因此,地方發展決策以及權 力必須轉移至最簡單、最低的社區層次,尋求在地居民的幫助,找出他 們對於在地的認識及貢獻,以及在未來發展上所應扮演的角色;對於環 境以及發展問題則更需要增進大眾的覺知、加強其解決問題的參與性、

並強化個人對於環境的責任感及行動力以邁向永續發展(UNCED, 1992)。

近年來各縣市紛紛提出生態城市、健康城市、永續城市等願景,但較少 提及循環型社會之建構與評估,因此,可能產生部分城市基於區域環境 特性之優勢,在永續指標上表現亮眼,卻對資源循環利用之程度欠佳,

然而循環型社會理想的實踐成效實為永續發展中關鍵的要素。

上述各項問題均具有涵蓋層面廣泛、相互關聯性強及不確性高等特性,

發展目標之達成,最後藉由績效評估之機制將可展現各城市在循環型社 會目標之努力成效。因此本研究訂定以下之研究目標:

1. 考量城鄉尺度及區域特性,以排除其可能產生之優勢,著重於城市資 源利用的表現,擬定循環型社會評估指標系統。

2. 建立績效評估方法,用以確定資源利用現況之績效情形,並找出能提 升績效之改善策略。

3. 運用系統動態模型,分析城市資源循環系統遭受經濟衝擊時,對資源 利用狀況產生之影響。

資源的有效利用實是永續發展不可忽視之要點,透過細部著重此點的討 論改善,建立起發展的基石,期望對台灣各城市邁向永續之目標有所助 益。

圖1.1 研究架構圖 研究目標設定

文獻回顧

確立指標架構與項目

資料蒐集

結論與建議

指標系統建立與分析

績效評估 動態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