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創新擴散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創新擴散理論

一、創新擴散定義

創新擴散理論之相關研究始於1960 年代初期,當時係針對新產品進入市場 之生命週期研究,希望能夠透過一個理論的產生,來描繪及預測產品從市場導 入到退出市場的成長模式。自1962 年 E.M. Rogers 在“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中 提出創新擴散理論的概念後,創新擴散之相關議題被學界廣泛地討論和延伸,

而創新擴散理論發展至此,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諸多不同的領域與學科中,例如 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及行銷學等等。

創新擴散理論為一發展相對成熟的理論,Rogers (1962)最初將擴散定義為:

「創新的事物經過一段特定時間,在社會群體中溝通傳遞的過程,而傳遞的過 程中會蘊含新的想法」。由於在訊息擴散的過程中,會涉及訊息內容的新穎性,

因此在擴散過程中常伴隨著不確定性和感知上的風險。創新擴散包含四個重要 的要素(Rogers, 2003),分別為:

1. 創新因素(Innovation):對於採納的個人或是群體來說,創新是一種新 的想法、技術或是實踐的解決方案。

2. 傳播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指創新的概念從個人或媒介傳遞 至另外一個個體的過程。大眾媒體對創新知識的傳遞最有效率,但個 體間互相傳遞資訊的方式較能形塑創新的觀念和影響主觀評價。

3. 時間因素(Time):時間因素的之要件包含創新擴散過程、創新性及創新 採用率,且在創新決策的過程中,每個個體將創新知識轉化為採用態 度的時間不同,因此創新無法在同一時間被所有社會群體接受採納。

4. 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社會系統指一組相互連結的單位,系統成員 會共同解決問題及實現共同目標。該系統的社會結構和通信技術會促 進或是阻礙系統中創新的傳播效果。

過去有許多學者針對創新擴散的程序提出不同的假設和情境,進而延伸出 創新擴散模型,雖然模型假設不同,但學者們對於創新擴散的本質皆有相同的 看法:創新擴散的模式隨著時間推演,其累積採用人數會呈現一 S 型曲線的樣 貌,如圖二-8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圖二-8 創新擴散累積採用曲線 資料來源:Mahajan and Peterson (1979)

二、創新採用者分類

Rogers (1962)認為消費者在決策是否採用一創新概念或產品的過程中,會經 過五個決策流程,分別為察覺(Awareness)、興趣(Interest)、評估(Evaluation)、試 用(Trial)與採納(Adoption),且根據個體差異,每個消費者歷經此五階段的進度 也有所不同,因此 Rogers (2003)依採用者的心智差異及採用時點落差,定義了 不同的族群類型。假設採用者的分佈會遵行 S 曲線成長且趨近於常態分配,創 新採納會依據常態分配的兩個特徵—平均值和標準差,將這些族群類型區分為 五個採納類型,分別為創新使用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及落後使 用者。以下詳述之:

1. 創新使用者(Innovators):創新產品且能夠接納新的觀念和,願意在產品 尚未穩定時先行採用。

2. 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採用者在創新使用者後的 13.5%,普 遍在創新產品之生命週期起始就決定採用,此類型的採用者相較於創 新使用者較關心社會的規範和價值觀,多屬於意見領袖,其採用決定 對於其他社會成員有重大的影響力,會促進創新產品的擴散狀況。

3. 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早期大眾佔總採用者之 34%,此類型的採用 者屬於理性決策者,在比較市場上的資訊和評價後,跟隨早期使用者 購買,社會體系中這類型的採用者眾多,約佔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累 積 採 用 人 數

時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晚期大眾在早期大眾後的 34%,此類型群體 的採用行為較早期大眾保守,通常會等到社會大眾對於創新產品或概 念有較強烈的認同感時,才會逐漸被群體壓力鼓勵而採用,這部分的 採用者在一社會系統中也屬多數,亦佔了約三分之一的比例。

5. 落後使用者(Laggards):落後使用者為最後的 16%,他們對於創新產品 的接受程度非常保守,不容易受到社會壓力及媒體傳播影響採用決策,

且通常要等到該創新產品已在產品生命週期的衰退期時才會採用,是 在社會體系中最難被改變的一群人。

三、創新擴散基本模型

創新事物的擴散方式有其規律性,其中Mansfield (1961)認為創新擴散的累 積過程為遵循 S 曲線成長,但創新的類型和其他變因,會對擴散之速率有很大 的影響。過去關於創新擴散的研究相當豐富,諸多先驅學者以不同切入點來研 究,以不同的語彙(Terminology)及判定模型(Deterministic Model)闡釋創新擴散 之現象,以下介紹於各領域廣為使用的三種經典模型:(一)Gompertz 模型

Benjamin Gompertz 為猶太裔之數學家,於 1825 年時改進 Malthus (1798)之 人口成長模型,將成長曲線應用於預測英國人的死亡率而聲名大噪,後人將其 發展出的模型命名為Gompertz Curve。Gompertz 模型認為擴散之用戶分佈情形 會對該產品之擴散速率有所影響,並且假設在產品擴散的社會系統中,最大成 長極限為一固定值,不會隨時間變化(Gompertz, 1825)。其數學表示式如下:

𝑁(𝑡) = L𝑒()*+,- (2.2.1) 𝑁(𝑡):𝑡時之採用人數或人口數

𝐿:成長極限 e:自然對數 ab:模型係數

目前研究除了將Gompertz 模型應用於預測死亡率外,也將其延伸應用至其 他領域的預測上,例如新車銷售(Franses, 1994)、網路擴散(Kiiski & Pohjola, 2002) 及產品生命週期預測(Trappey & Wu, 2008)等等,近期國內也將 Gompertz 模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應用於討論行動電話擴散(朱文伶,2010)、國家寬頻擴散(林茂雄,2015)及 微信活躍用戶預測(楊超、危懷安,2016),並且進行多模型的比較和配適分 析。

(二)Logistic 模型

Logistic 擴散模型最早是在 1838 年時,由比利時之數學家 Pierre Francois Verhulst 所提出,但當時並不多學者針對此模型做延伸和討論。直到 1920 年 Pearl 和Reed 在研究生物繁殖時偶然發現 Logistic 模型(Pearl & Reed, 1920),並將其 延伸應用至人口成長的預測上(Pearl, 1924)而成名,因此 Logistic 模型又可稱為 Pearl 模型。式(2.2.2)為 Logistic 模型之數學表示式:

𝑁(𝑡) =01)*/+,- (2.2.2) 𝑁(𝑡):𝑡時之採用人數或人口數

𝐿:成長極限 e:自然對數 ab:模型係數

Logistic 模型假設決定採用人數與已採用人數成正比,也就是網路外部性的 含義,因此此擴散模型往後被諸多學者肯定並加以應用,尤其是生物學、經濟 學等領域,例如玉米栽種技術之擴散(Griliches, 1957)及行動通信擴散研究 (Farrell & Saloner, 1985)。並且,近幾年關於創新產品的擴散預測,也經常使用 Logistic 模型,例如全球電動車市場預測(杜偉娟,2011)、晶圓需求量預測(黃 惠綺,2011)及網路採用者的擴散(張彬、楊國英與榮國輝,2002)。

(三)Bass 模型

Fourt and Woodlock (1960)研究食品雜貨並發表「首購擴散模型」,其模型 主張在創新產品的擴散中,採用者的決策僅會受到大眾媒體的傳播影響,表示 式如式(2.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𝑛(𝑡) =34(5)35 = 𝑝[𝑚 − 𝑁(𝑡)] (2.2.3) 𝑁(𝑡):第𝑡期之累積採用人數

𝑛(𝑡):第 t 期之採用人數

𝑝:大眾媒體影響係數(創新係數)

𝑚:市場潛量

Mansfield (1961)針對產業中的科技替代創新,發表式(2.2.4)之模型,他認為 潛在消費者的採用決策,僅受到採用者之間的口碑行銷所影響,進而促進創新 產品之擴散,其數學式為:

𝑛(𝑡) =34(5)35 = 𝑞𝑁(𝑡)[𝑚 − 𝑁(𝑡)] (2.2.4) 𝑁(𝑡):第𝑡期之累積採用人數

𝑛(𝑡):第 t 期之採用人數

𝑞:口碑行銷影響係數(模仿係數)

𝑚:市場潛量

Bass (1969)針對 1920 年至 1961 年 11 項家電類產品進行擴散研究,整合了 上述兩篇研究之理論差異,以及參考 Rogers (1962)針對採用者的五種分類,將 採用者改分成創新者(Innovator)和模仿者(Imitator)。創新者之定義建立在 Fourt and Woodlock (1960)的理論基礎下,在創新擴散的過程中受到大眾媒體影響,也 就是Bass 模型中的外部影響(External Influence);而模仿者遵循 Mansfield (1961) 的假設,對於新產品的採用與否受到人與人間的口碑傳遞影響,為模型中的內 部影響(Internal Influence),圖二-9 為 Bass 模型的概念圖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圖二-9 Bass 模型基本概念圖示 資料來源:Mahajan, Muller, and Bass (1990)

從圖二-9 可以得知 Bass 擴散模型蘊含了內、外部兩種訊息傳播的途徑,創 新者會持續存在於整個擴散過程中,且對於初期的產品擴散有很大的影響力,

隨著時間推移創新者人數會漸漸下降。以量化模型角度來說,Bass 模型之發展 來自於傳染病學中的「危險函數」(Hazard Function),危險函數旨在探討特定時 點前,未遭病毒感染者在當下時點會遭受感染之機率,而Bass (1969)將此模型 應用於產品生命週期及銷售量之預測,主張「在尚未採用創新產品者中,決定 採用之機率是已採用者之線型函數」,故其數學式可表示如下:

𝑃(𝑡) =0(>(5)=(5) = 𝑝 + 𝑞𝐹(𝑡) (2.2.5) 𝑃(𝑡):在第𝑡期新加入採用者的機率

𝐹(𝑡):在第𝑡期採用的累積機率 𝑓(𝑡):在第𝑡期採用的機率 𝑝:創新係數(外部影響)

𝑞:模仿係數(內部影響)

從式(2.2.5)可以看出,第 t 期之採用創新產品的條件機率,隨著累積採用者 增加而提高機率,且創新係數在模型中代表創新者不會受到已採用者的增加而 影響決策;反之模仿係數代表模仿者會有學習行為,會隨著累積採用人數的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加而加強其擴散效果。若將m 表示為一社會體系中的最大市場潛量,則在 t 期 的採用人數及累積採用人數分別可表示為:

𝑚𝑓(𝑡) = 𝑛(𝑡) (2.2.6) 𝑚𝐹(𝑡) = 𝑁(𝑡) (2.2.7)

因此,式(2.2.5)可以根據式(2.2.6)及(2.2.7)改寫成:

𝑛(𝑡) = 𝑝[𝑚 − 𝑁(𝑡)] +CB𝑁(𝑡)[𝑚 − 𝑁(𝑡)] (2.2.8)

當𝑡 = 0時,𝑛(𝑡)為𝑝𝑚,表示為創新產品一開始之採用人數,也就是創新採 用者。另外 Rogers (1962)認為創新產品在一社會體系中擴散的主要因素在於大 眾媒體傳播及人與人之間之模仿行為所形成的口碑效應,Bass (1969)亦承襲其 看法,將模型中的大眾媒體傳播效果設為創新係數𝑝,口碑效應設為模仿係數𝑞,

以上述兩個參數描繪創新產品在社會體系的擴散因子;故若創新係數和模仿係 數值有所不同時,代表該創新產品在社會系統中的擴散模式也有所差異。因此,

觀察產品之創新擴散過程可以透過其模型參數值大小關係來判斷,如圖二-10 即 為因創新係數和模仿係數相對大小比較所造成的擴散模式差異,表示當𝑝、𝑞之 大小有所不同時,對擴散模式會有不同的影響。

當內部影響大於外部影響時(𝑞 > 𝑝),初期採用人數會隨著時間增加,到達 高峰後再慢慢衰退,如同一般理想的產品生命週期曲線;但若當外部影響大於

當內部影響大於外部影響時(𝑞 > 𝑝),初期採用人數會隨著時間增加,到達 高峰後再慢慢衰退,如同一般理想的產品生命週期曲線;但若當外部影響大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