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業機會的本質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過去學者在創業機會辨識上所提出理論進行回顧與探討。第一節探 討創業機會的本質,並將創業機會分為客觀存在與主觀存在論述。第二節針對過 去學者提出創業機會辨識的內涵進行論述。第三節整理過去多位學者提出的創業 機會辨識模式,藉由將創業機會辨識切割成不同構面的方式,以利後續研究。最 後,將依據以上文獻進行此次研究的論述。

第一節、 創業機會的本質

創業始於一個機會,而機會的定義隨著不同的時代背景,有著不同的詮釋。

不同的機會性質所對應的創業活動也不同。本節依據謝如梅 (2010)的觀察與整 理,將創業機會分成「主觀存在」與「客觀存在」,並整理 Shane (2000)針對創 業機會的定義分成新古典經濟學派、心理學派以及奧地利經濟學派。

壹、 機會是客觀存在

機會是主觀存在的,主要是來自於經濟學不同學派所提出的不同觀點。從最 早期的新古典學派,直到近代的奧地利學派。以下針對理論發展過程進行整理。

一、新古典經濟學派

新古典經濟學派主要的核心內容為「均衡價格論」,認為市場上存在著為數 眾多的廠商,並透過這些廠商的集體決策決定了市場的均衡價格。由於市場價格 是公開且透明地,所以市場上的所有機會都已被開發利用,並透過市場機制導致 創業家無法從中獲取額外的創業利潤。在此架構下,機會與訊息是公平且公開存 在市場上的,且創業機會是均衡且公平的存在所有人身上。在此假設下,創業家 之所以成為創業家,並不是因為創業家辨識到了新的創業機會,而是創業家有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高的風險承受能力與不確定偏好。換句話說,新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創業機會是 均衡且客觀存在市場當中,所有人都能辨識到創業機會。而創業家之所以選擇創 業,是因為創業家個人的人格特質使然,與機會辨識能力無關。

二、心理學派

隨著理論的演進,心理學家進一步專注探討創業家的個人特質與能力。心理 學家認為,創業家之所以決定成為創業家的原因,是因其擁有相對一般人更為特 殊的某些特質,而創業家的意願及能力,將影響創業家對於機會辨識的差異 (Shane & Venkatatraman, 2000)。Shane (2000)整理創業家的人格特質,包含成就 需求的高低、對風險的忍受程度、自我效能控制以及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等重要 因素。換句話說,心理學派認為,個體的意願及確認機會的能力,將影響個體對 於機會辨識的差異。換句話說,心理學派主張,是個人意願以及能力決定個體是 否成為創業家,與機會無關 (Shane, 2000)。

三、奧地利經濟學派

到了近數十年,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理論開始受到挑戰。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學 者如 Kirzner 等質疑市場均衡理論,認為均衡理論無法解釋市場的動態程序。同 時,每個人因成長背景及所處環境不同,不可能取得所有的市場資訊,因此,市 場供給與需求是取決於個人的主觀認定,而經濟則是取決於個人而非集體 (Shane, 2000;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

奧地利學派的基本假設為,市場是由不同的資訊所組成,且這些資訊是不對 稱的,因人們不可能掌握到所有的資訊。而創業機會則受限於所掌握資訊的多寡。

由於人們無法掌握到所有的資訊,導致每個人對商品或服務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 點,並願以不同的價格進行買賣。在此動態過程中,創業家憑藉著自身所擁有的 資訊發現商品定價上的缺陷,進而賺取創業利潤。Kirzner (1997)認為市場是處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變動的過程,並強調市場本身的活動性以及不斷違反均衡的特性。市場從一開始 的不均衡狀態轉向均衡,再由均衡轉向不均衡。在此過程中,創業家透過自身所 擁有的資訊,發現市場定價上的差異,進一步引導市場從不均衡的結構移動到均 衡的市場結構。總的來說,該派學者認為,機會是外在環境的變動所產生的缺口,

而創業家自身所擁有的態度與能力,是能否發現創業機會的主因。

貳、 機會是主觀存在

除了經濟學派認為機會是客觀存在的觀點之外,亦有多位學者提出機會是主 觀存在的。這些學者認為,機會並非全然已經存在,而是須透過有系統的創造而 來。並強調創業家會透過自身所擁有的知識與經驗,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評估與 發展。在不斷調整與創新的過程中,機會才會逐漸浮現。以下整理過去學者所提 出的創業機會概念。

表 二-1 創業機會概念研究整理

作者與年代 機會機會概念

Schumpeter (1934) 產品選擇、供給選擇、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市場 選擇等要素的綜合函數

Kirzner (1973,1979) 創業過程中發現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Drucker (1985) 行業結構的變化、流程變化的需求、無法預見的成 敗、突發事件等變化所引發的創新需求

Christensen, Madsen, Peterson (1989)

對創建一個業務的可行性知覺,以及有效提升公司 利潤可能性的知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ygrav, Hofer (1991) 知覺到一個機會並創建公司來追尋機會

Herron, Sapienza 創業者積極搜尋的結果

Churchil Muzyka (1994) 開發一個機會並將它轉化成有效產品或服務

Bhave (1994) 引發商業概念的點子

Kourilsky (1995) 知覺新業務營利的可能性

Hill, Lumpkin (1997) 新業務存在的可能性程度,以及創業者可以影響其 活動成敗可能性程度

Ardichvili,Cardozo (2000) 在某重要時點上,在深入追蹤某個特定機會,還是 放棄這個機會之間所做的決策

Baron (2003, 2004) 面對多樣化的刺激和事件,創業者對商機存在與否 的一種模式知覺

資料來源: 楊貽叡 (2012)。新創公司機會辨識模式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整理本研究認為,過去的理論皆有其存在的背景與價值。在新 古典經濟學派主張的均衡理論中,機會是客觀存在市場上的。且因在均衡的市場 架構下,創業家無法辨識到他人尚未辨識到的機會,因此個人特質決定了誰能夠 成為創業家。隨著理論的演進,心理學家進一步分析創業家的個人特質,並發現 創業家的個人意願以及能力也在創業的實踐過程當中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同於 新古典經濟學派認為機會是客觀存在市場當中,奧地利經濟學派質疑均衡理論,

認為市場是由不同資訊所組合而成,且資訊是不對稱的散佈在市場當中,強調市 場的動態過程。在此過程中,創業機會是主觀存在並受限於創業家自身所擁有的 資訊的可被利用程度。

依照現實中的經驗,新古典經濟學派均衡理論認為市場資訊是公開且平均的 存在市場當中,每個人都可獲得同樣的資訊與機會,似乎與現實狀況較為不符。

心理學派認為機會取決於創業家自身的意願與能力,但在許多實證研究上仍未有 顯著的一致性 (Shaver and Scott, 1991),且未考慮外在環境的變化,似乎過於簡 化。同時,考量到機會可能在初期並不存在,而是在創業過程中逐漸創造出來,

因此本研究將採取機會是主觀存在的觀點進行後續研究。

Identified Unidentified

Undefined

Defined VALUE

CREATION CAP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