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基於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本節將歸納以下幾點研究結論,並回應至研究問 題。

壹、 創業機會從何而來?

本研究的三個創業團隊,在不同階段都曾辨識到不同的創業機會。同時,創 業團隊最後創業成功的機會,在創業初期並不存在。本研究認為,創業機會並非 客觀存在某單一時空環境下,而是創業家在一連串嘗試、摸索並累積自身資源的 過程中,與外界一次次的互動下逐漸被辨識出來。許多創業機會在創業初期可能 因外部或內部因素而無法辨識。相反的,許多在創業初期看似正確的創業機會,

在有可能在展開創業行動後遭遇瓶頸。但隨著創業歷程的發展,創業團隊獲得了 其他資源,或因產業發生了變革,都能讓創業團隊重新調整,並逐步辨識到正確 的創業機會。

貳、 在創業過程中,影響創業機會辨識過程的關鍵要素為何?

創業是一連串嘗試、摸索的過程,但嘗試的選項往往受限於創業團隊自身的 背景與經驗。因此,如何在創業初期建造多元背景的創業團隊,並確保創業夥伴 有著共同的理念與願景,並且在經過一次次地嘗試、摸索後仍選擇留下一同奮鬥,

是影響創業機會辨識過程的主要原因(研究發現一、二)。產業的創新代表的是新 的應用領域的出現,既有廠商不多。此時,創業團隊因發展較為彈性,且開發速 度較快,沒有過去發展的包袱,較容易在新的產業中找到合適的發展機會(研究 發現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創業家如何將一個創業機會發展成完整的商業模式?

創業是一連串嘗試、摸索的過程。但嘗試需要資源,如何在找到合適的創業 機會以前,保有資源繼續生存下去,並設計嘗試的方法,使得失敗後不會造成太 大的影響,是創業團隊發展時必須關注的重點(研究發現三)。同時,要想在最短 時間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唯有透過加速每次嘗試所需要耗費的時間與資源。相 較於科學化的商業理論,透過實際打造產品或潛在客戶的實際推廣,可以在最短 時間得到最正確的回饋,並從中發現錯誤快速因應(研究發現五)。在創業團隊累 積到一定程度資源後,機會辨識的內涵也將產生變化,從機會創造演變成機會發 掘。創業家會在不同階段選擇較有效率的方式進行機會辨識模式(研究發現六)。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壹、 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以及次級資料蒐集取得研究對象相關資料,從個 案的選取到分析雖力求嚴謹,但仍有以下限制與缺失:

1. 由於時間限制,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皆以網路或行動產業中的新創團隊為主,

未對其他產業中的新創團隊進行分析與比較。

2. 本研究雖採半結構式訪談,針對新創團隊成員進行深度訪談,但因時間久遠,

受訪者未必能清楚回憶並描述創業過程中的細節。受限於取得資料完整性,在研 究深度上仍有不足。

貳、 後續研究建議

1. 本研究個案後續追蹤。

2. 選取網路或行動產業之外的個案,作為研究對象,並與本研究結論進行比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1. Ardichvili, A., Cardozo, R., and Ray, S., (2003).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8(1), 105-123.

2. Eckhardt, J. T., & Shane, S. A. (2003). Opportun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Management, 29(3), 333-349.

3. Kirzner, I.M., (1973).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4. Kirzner, I.M., (1997).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5(1), 60-85.

5. Koller, R.H., (1988). On the source of entrepreneurial ideas, Babson College, Wellesley, MA: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78–85.

6. Shane, S., (2000). 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1(4), 448-469.

7. Shane, S. &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217-226.

8. Shaver, K. G., L. R. Scott. 1991. Person, process, and choice: the psychology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Winter 23-42.

9. Sigrist, B., (1999).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UIC/AMA symposium at Marketing/Entrepreneurship Interfa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Venkataraman, S., (1997). 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 editor’s perspective, In: Katz, J., Brockhaus, R. (Eds.), 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 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 13, 119-138.

11. Von Hippel, E., (1994).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Manage. Sci., 40 (4), 429–4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文文獻

1. 溫肇東 (2005)。「《科技創業聖經》從事科技創業的查核表」。工商時報。

2. 謝如梅 (2010)。創業認知觀點下的機會辨識過程:以創業警覺能力為中項 變數。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3. 楊貽叡 (2012)。新創公司機會辨識模式探討-以龍彩科技為例。國立政治大 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 張玉利、田新、王瑞 (2010)。創業決策:Effectuation 理論及其發展。研究 與發展管理,23(2),頁 48-56

網路資料

1. 溫肇東 (2012)。創業的實踐。

http://jtwen0106.pixnet.net/blog/post/163733252

2. 創意 X 科技 X 藝術 Fandora 陳俊穎、蘇晏良打造夢想平台

http://webap.rsh.ncku.edu.tw/mag/article_view.php?mcateid=123&serno=113 3. 成熟,但別長大

http://mrjamie.cc/tag/fandora/

4. 不甘如此平凡人生而迸發的創業能量—Fandora 要與創作者繽紛你我生活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1589

5. 從推薦餐廳到社交聚餐 食我創辦人吳崟睿專訪

https://www.aplustart.org.tw/story/story.aspx?id=IyFaz7D2%2FO4%3D

6. 打造餐廳優惠懶人包——專訪「EatMe 食我」創辦人 https://www.inside.com.tw/2015/10/05/eatme-app

7. StrongStory.始創故事—食我餐飲顧問公司創辦人 吳崟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lpxCVVcLw&t=431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回首創業 10 年:慘跌兩次再起,比的是這 2 個關鍵

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61&nid=9337

9. O2O 與 LBS 完美結合,Qbon 優惠牆打造三贏生態系 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23436cea3

10. 遠傳旗下時間軸科技再推電商平台「friDay 加購」,以創新經營模式保證最 低價

https://technews.tw/2016/10/13/hiiir-plusopening-friday/

11. 「從創業成長到創新生存」演講紀實 https://alumni.ee.ntu.edu.tw/?p=2267

12. 時間軸創辦人葉建漢的三次創業天堂路

https://tw.alphacamp.co/2015/11/12/demo-day-john-yeh-speech/

13. 葉建漢創業逾十年,攜手遠傳續創「好時光」

https://www.inside.com.tw/2013/07/08/hiiir-ceo-john-yeh-interview

14. 【卓爾不群】時間軸科技共同創辦人 李佳憲鄉民創業 打造行動平台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34935

15. 8 人新創公司如何成為 300 人企業 時間軸靠標準融合不同 IT 文化 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8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