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發現

從此次研究的個案資料中可以發現,映雲科技因為有了具設計專長及電商背 景的共同創辦人加入,使過去專注在網路技術的創業團隊能夠辨識到電商領域的 機會;食我餐飲因為具有程式背景的共同創辦人加入,使原先只有一人的創業團 隊有機會辨識到行動應用 APP 的創業機會。

在創業初期,由於發展方向尚未確立,創業團隊必須針對不同可能進行嘗試。

然而,這些嘗試的選項,往往受限於創業團隊自身的背景與能力。因此,在創業 初期如何延攬多元背景角色互補的夥伴加入,為創業團隊能否進入到成長期的重 要原因。

在訪談過程中,多位創業家皆提到過去曾有過因團隊造遭遇到瓶頸,準備轉 型之際。員工因轉型後的發展方向與原先不同,而選擇離去的經驗。由於創業初 期資源不足,團隊成員都是互補的角色居多,一旦有團隊成員離去時,團隊的進 度往往就會停滯不前。

研究發現一

創業團隊於創業初期,是否能夠延攬不同專長的夥伴加入,為創業團隊能否辨 識到不同創業機會的重要原因。

研究發現二

相較於因對單一創業機會有興趣而加入的利益關係人,因理念結合而加入的利 益關係人,通常能維持較長遠的合作關係,不會因辨識到其他創業機會就離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崟睿說:「員工的離開或加入影響滿大的。因為初創的時候人比較少,走 了一個影響都很大。當初在食我中後期的時候要準備轉型的時候,因為不知 道要往哪個方向走,團隊滿迷惘的,氣氛不太好。那時候就走了一批人,整 個開發團隊都走了,當初大家是衝著第一個題目來的,但因為第一個題目沒 有成功,所以後來都離開了。後來公司要轉型的時候,這些人不會陪著你轉 型,所以就遇到了一些認同跟溝通上的問題。」

李佳憲說:「那時候轉型的很痛苦,每兩個禮拜就是一次陣痛,離職率很高。

因為員工覺得從作自己的產品變成代工跟他們原想的想法不同。」

蘇晏良說:「R 俊當初就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初期在招募其他人的時候,就 像是在賣一個產品,所以往往進來團隊的人,是為了這個產品,而不是這個 團隊。」

創業初期,由於發展方向尚未確立,創業團隊必須針對不同創業機會進行嘗 試。在此階段,不論是創業夥伴、客戶或是投資人,任何因單一創業機會而選擇 付出承諾的利益關係人,都很有可能在轉換創業機會後,選擇離開。在利益關係 人的選擇上,因理念相同而結合的,往往能維持較長遠的合作關係。

吳崟睿說:「我會從可以最快看到獲利的模式開始做起。不會去作那些要投 入很多資源或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機會。會去做一個案子就是一個案子或是 一筆訂單就是一筆訂單那種。等到規模逐漸發展起來,再去想後面有什麼商 研究發現三

創業初期,創業團隊發展重心應以生存策略為主,並在最小可接受的損失限度 內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業模式可以發展。就像一開始作汽車業務,賣一台算一台,等到賣的數量夠 多忙不過來,了解市場就是缺乏這樣的業務,再去想是否可以發展成網路或 是其他商業模式。而不是要透過投資人融資才可以進行的模式,雖然速度會 慢一點,但可以穩扎穩打進行。」

李佳憲說:「THINK BIG DO SMALL,從小處著手。想的不大沒辦法作出任 何創舉,但想的大不見得一開始要做大,從基本著手。」

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必須透過不斷摸索、嘗試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但嘗試需 要資源,如何在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以前,保有資源繼續生存下去,並且設計嘗 試的方法,使得嘗試失敗時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是創業團隊發展初期,必須關 注的重點。

李佳憲說:「當時所有廠商都看到行動這塊會是未來的主流,所以有滿多大 企業都來談併購或投資。法人投資的目標是比較明確的,就是對於產業上的 趨勢覺得是需要的。法人在乎的是你能不能幫我發展這個領域而已。」

產業的創新,代表的是新的應用領域的出現,既有廠商不多。此時,創業團 隊因發展較為彈性,且開發速度較快,沒有過去發展的包袱,因此較容易在新的 產業中找到合適的發展機會。同時,當大型企業觀察到新的產業趨勢成型後,也 會希望在新產業中保有一席之地,但透過自行開發的方式緩不濟急,通常會選擇 以投資或併購的方式與創業團隊接洽。

研究發現四

產業創新較容易在創業機會辨識歷程中帶來偶發事件,創業團隊較容易辨識到 合適的創業機會,也較容易吸引到企業投資人投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李佳憲說:「這就是你問的最後一題”面對一連串未知,如何應對?”的答案,

就是透過彈性跟敏捷的方法去面對。當你面對前方有一顆大石頭,你可以選 擇鑿穿他,鑿穿他可能會成功,但也可能受傷很重。所以我寧可繞路。面對 未知的狀況,如果選擇計畫性的方法去作,除非資源很雄厚可以這樣搞。但 如果你是創業團隊,可能搞一次就死了,所以必須用很彈性的方式去因應。」

創業機會辨識是一段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要想在最短時間找到合適的創業 機會,唯有透過加速每次嘗試所需要耗費的時間與資源。相較於科學化的商業理 論,透過產品的實際推廣,可以在最短時間得到最正確的回饋,並從中發現錯誤 快速因應。

在此次研究個案中,映雲科技與食我餐飲在擴張期階段,都選擇以消費者訪 談與市場分析的方式,進行新的機會辨識。隨著創業團隊在摸索期至擴張期的創 業過程中逐步累積一定程度資源後,創業機會辨識的內涵也由過去的機會創造,

逐漸轉變成機會發掘。科學化的方法相較於 Effectuation 的機會辨識方式,在此 類型的創業機會辨識中顯得較有效率。隨著創業歷程的展開,創業機會隨著不同 的環境而改變。面對不同的創業機會內涵,創業團隊會選擇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 辨識。

研究發現五

在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創業團隊應以敏捷、彈性的方式,快速發展可行目標,

並在實際推廣、測試的過程中,累積經驗並修正原來的構想。

研究發現六

隨著創業團隊規模逐漸擴大,團隊會逐漸以科學的方法取代 Effectuation 的方式 進行創業機會的辨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