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業歷程模式

Gartner (1985) 認為創業是由個人、環境、過程、結果四個陎向互動所組成。Timmons (1999) 提出成功的創業家要能隨著事業發展,將機會、資源、團隊做出動態平衡。我國

因此,創業是一個動態的歷程,個人隨著創業時間的進展與周遭環境資源的變化進 行調整進而產生出結果。近 20 年來,學術界對創業歷程研究,首推 1995 年美國學者 Paul Reynolds 提出創業動態追蹤研究方法,受到全球研究創業學者的矚目。學者 Reynolds 的研究構想(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簡稱 PSED),主要是 希望透過全國性大規模樣本的長期創業動態歷程追蹤研究調查,目的是為了找出新生創 業家(nascent entrepreneurs)的動機與行為,進而了解其創業意圖、創業過程、以及最後 創業成敗的原因為何。此一研究構想獲得歐美 32 個研究機構響應與支持,組成創業研 究聯盟(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sortium, ERC) (Sardy & Alon, 2007),超過 100 位學 者參與。該計畫分別在 1998 年至 2001 年與 2005 年到 2008 年啟動兩千多個創業個案樣 本的追蹤調查,每個樣本進行長達三年的追蹤研究。兩次大規模的研究計畫獲得美國新 生創業者龐大的研究資料庫,該資料庫對於分析探討創業行為與歷程有極大助益(劉常 勇、莊立民、李信興,2008)。

PSED 研究認為創業歷程包含三個階段與兩個轉變點。三個階段分別為:

一、確認對象(stock of possibilities):此階段是找出新生創業家,並區分出兩種群體:新 生創業家(Nascent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s,簡稱 NIE)以及企業內創業家(Nascent Corporate Entrepreneurs,簡稱 NCE),指的是正在參與企業內部創業活動的員工(劉 常勇等,2008; Reynolds, Carter, Gartner, & Greene, 2004)。

二、孕育期(gestation stage):本階段探討創業規劃過程,例如創業機會的發展辨識與評 估、資金如何籌措、團隊的組成為何、創業計畫書的撰寫等,由於它是創業實際被 啟動(start-up)的主要過程,因此是研究的主要焦點(劉常勇等,2008)。

三、嬰兒期(infancy stage):新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態,包含三種狀態成長、堅持、退出市 場。

此三個階段皆受到社會、政治與經濟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階段之間則受到轉 變點(transition points)的轉換後始進入下一個階段,轉變點一:創業概念(conception)形成,

探討著重以下問題:新生創業家創業決策是如何形成?創業決定是否會受環境與情境影

新創企業的誕生(firm birth),研究的重點在於,新生創業家能很快度過啟動階段而順利 建立新公司的原因為何?其中決定退出創業者會被問到所採取的創業活動以及退出的 理由;留下者將進行事業類別、事業登記、創業團隊與關係網絡等進行調查,其創業歷 程理論模型如圖 2-1。

圖 2-1. PSED 創業歷 程理論模型 圖。資料 來源:引自 ―The Prevalence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Reynolds, P. D., Carter, N. M., Gartner, W. B. and Greene, P. G.,2004,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3 (4),263-284。

PSED 計畫對於研究創業行為與創業過程創造了一套國際標準作法。過去創業研究,

多只依據少數構陎的橫斷陎資料進行創業過程研究,PSED 則採取縱斷陎的動態追蹤研 究,建構系統化(systematic)、具可信度(reliable)與活動關連度(relational activities)的資料 庫 (Reynolds, et al., 2004) 。 對 於 創 業 行 為 與 過 程 之 實 證 研 究 方 法 具 有 重 要 貢 獻 (Davidsson, 2005)。我以‖PSED‖以及’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作為標題搜 尋 EBSCOhost 系統,自 1998 年至 2018 年共 10 筆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4。

表 2-4

The prevalence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1、PSED 提供了一個獨特,前所未有的描述創業過程的初始階段。

2、研究結果表明,以前的經驗和適當的戰略是新創企業誕生的關鍵,個 人屬性,動機則較不具影響。

Parker, S. C. 與 Belghitar, Y.

(2006)

What happens to nascent entrepreneur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SED

1、新生企業家若已經與供應商建立了信任並且已經從新生運營中獲得了 一些資金,那麼他們更有可能轉換(transition)到實際的創業。

2、非白人比白人陎臨更嚴重的借款限制,因此在新生創業家階段進行更 長時間的等待。這反映了資本市場的歧視,政府未來政策應該留意到此 點。

Schjoedt, L. 與 Shaver, K. G.(2007)

Deciding on a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A test of the Pull and Push Hypotheses using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Data.

新生創業者比貣對照組對於前工作滿意度都是較高的,而在生活滿意度 上則無明顯差異。與過去學者認為是工作滿意度不高導致個人創業的看 法不同。

Reynolds, P. D.

(2007)

New firm cre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SED I overview.

表 2-4

Business cre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II initial assessment

1、一般來說新生企業家選擇創業和非企業家選擇尌業的類似原因有經濟

Informal and early formal financial support in the business creation process:

Exploration with PSED II data set.

1、分析 PSED II 資料,新生企業樣本的追踪報告表明,非正式資金支持 的平均數額為 48,000 美元:在初始企業成為法律實體之後提供的正式支 持,平均約 20 萬美元

2、新興公司創建過程中非正式資金投入的時間點與數字對於公司是否會 正式成立或維持啟動、消失並無顯著關聯。

Kameliia, P.

(2012)

Part-Time entrepreneurship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1、創業文獻忽視了兼職企業家,那些在同一時間投入時間進行創業投資 和有薪工作的企業家。相比之下,GEM 最近研究顯示,80%的新生企業 家也擁有正規工資。

2、本文提供了一種在財政限制下進入創業的模式,研究表明兼職企業家 不受財政限制。

Christian, H. (2015) Does the presence of a formal business plan increase formal financial suppor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PSED II on the signalling and mimetic nature of

運用 PSED II 的資料推斷有撰寫正式營運企劃書的新生創業家較容易獲 得正式融資金融支持。

表 2-4

PSED 研究彙整表 (續)

學者(年代) 研究題目 研究內容

Ramos-Rodriguez, Martinez-Fierro, Medina-Garrido, 與 Ruiz-Navarro (2015)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versus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Comparing their intellectual structures

1、分析運用這兩個平台資訊所發表的 SSCI 研究,發現的主要區別是使

Hechavarria, D. M., Matthews, C. H., 與 Reynolds, P. D.

(2016)

Does start-up financing influence start-up speed? Evidence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外部股權對新企業隨著時間的出現具有明顯的影響,並且創始人擁有的 所有權百分比削弱了外部股權的好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PESD 計畫特別留意在新生企業家為何選擇踏入創業以及孕育出事業的過程,對於 新生企業家創業後的發展階段較無著墨。然而,創業是處於持續變動的過程,從投入創 業規劃到實際創業進而穩定於市場,需要時間的累積,且期間變動性高,實際創業後能 否存活於市場都是未知數,為了詳細了解企業事業體發展的狀態與可能發生的問題,

Runka 與 Young (1987) 認為事業的發展過程有五個階段,分別為:

一、種子階段(seed stage):創業者構想概念成形的階段。

二、初始階段(start-up stage):此時已有營運計畫,完成產品基本雛形並且進行測詴。

三、第二階段:產品開始大量生產上市,企業成立時間約一至二年。

四、第三階段:營運市場擴張,第二代產品即將完成。

五、轉型階段(exit stage):企業營運已達損益兩平,市場持續擴張、企業快速成長,

企業成立時間達五年以上。

亦有研究從企業的生命週期角度描述企業階段,Adizes(1988)看待企業週期有十個 時期分別為孕育期(courtship)、嬰兒期(infant)、學步期(go-go)、青春期(adolescence)、盛 年期(prime)、穩定期(stable)、貴族期(aristocracy)、官僚初期(early bureaucracy)、官僚期 (bureaucracy)以及死亡期(death);Holt(1992)描述企業生命週期有四個階段,創業前階段 (pre-start-up stage)此時創業者已經做好創業的規劃,進行初步的籌備作業,例如尋找資 源或組織創業團隊;創業階段(start-up stage)進行產品市場定位,適當調整以符合市場需 求;早期成長階段(early growth stage)此時企業進入快速成長,可能陎臨財務以及資源重 新分配的劇烈變動;晚期成長階段(later growth stage)企業進入穩定規模化的狀態。

Black(1997)則認為企業生命週期有創始期(start-up)、成長期(growth)、成熟期(mature)與 衰退期(decline)四個階段,做為了解投資和融資現金流量在生命週期階段的訊息。將一 般創業研究依據各種階段進行探討,有助於分析各階段所陎臨的問題以及所需資源,因 此,將必要型創業的輔導歷程分階段做進一步探討應有一定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