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深度訪談與問題設計

一、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之所以稱之為深度,乃因為訪談內涵包含的時間序列不可輕忽,因此深度 訪談觸及了受訪者的歷史性,從時空脈絡之來龍去脈理出事件發生的頭緒。有助於了解 研究參與者的完整創業歷程。Seidman (1998)以訪談的三系列(the three-interview series),

指引社會科學領域的質性研究者進行訪談。

(一)聚焦在創業家長的生命的歷史經驗描述(life history)

第一次訪談問題著重於受訪的創業家長創業前的背景與狀態。藉此了解當 初進入選擇踏入創業一途的原因,並順勢談至目前情況。 (高淑清,2008;

Seidman, 1998)。

(二)圍繞創業家長與輔導者目前創業經驗的細節(contemporary experience)

訪談目的在於蒐集創業者目前創業發展經驗細節的具體描述。例如:創業 過程的準備、創業過程中最困難與最順利的是什麼、創業後每天從採買、後場 備料、前場販售招呼客人的歷程描述。在此部分,並非要求對方給予意見,而 是請受訪家長提供發展經驗中具體的事件、經歷與故事(高淑清,2008;Seidman, 1998)。以輔導者的角度來看待創業家長所經歷的創業過程,期間提供了哪些 資源,如何協助創業家長運用資源。

(三)邀請創業家長與輔導者反思創業經驗的意義(reflection on meaning)

重點在於邀請創業家長反思前幾部分訪談所提及的創業經驗的意義,此時 意義並非單純指物質生活的滿意程度,而是牽涉到創業家長在生活經驗中對於 認知與情感上的連結,因此訪談問題在於尌受訪者已經建構的經驗裡,反問其 如何看待創業經驗或感想,該經驗對創業家長而言代表什麼,感受又如何等問 題。而輔導者如何看待過程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輔導過程中哪個階段最困難,

為何最困難,對於這些必要型創業者來說,輔導者認為最好的結果是什麼。研 究者要協助受訪者在此階段不斷思考「從過去到現在發生什麼關鍵的事件」。

而經驗再建構與描述的過程便是意義建構的過程,也是第三階段訪談中最要聚 焦的部分(高淑清,2008;Seidman, 1998)。

二、問題設計

我根據上述深度訪談問題設計邏輯以及研究目的、文獻回顧,同時考量研究受訪者 中創業者教育程度與對問題的了解程度(梁福鎮,2013)設計訪談大綱,所以我的問題會 直接切入,簡單明瞭。採「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問題的型式採取較具彈性的方式,

將視訪談狀況,不受限於題綱順序與文字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下表3-2 列出參與研究者之訪談大綱。

表 3-2

表 3-2 Islam(2012) 、 Eijdenberg 與 Masurel(2013) 1-5 當時為什麼選擇該行業(依研究參與者行業別置換)進行創

表 3-2

訪談大綱表(續)

對象 訪談大綱

深度訪談特質

參考文獻 生命的歷史

經驗描述

創業經驗的 細節

反思創業 經驗的意義

創 業 家 長

3-2 創業歷程中,你是如何走到這一步?這段時間你印象中遇到 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有想過放棄嗎?是什麼支撐你繼續走下 去?你如何看待這些困難?)最順利的是什麼?

 

蔡敦浩、林韶怡 與利尚仁 (2010) 創業產出

4-1 自己覺得創業後改善創業前的那些狀況?創業後最大的改

變是什麼?

4-2 這些年創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如果有機會再選擇一次,會

選擇創業嗎?為什麼?

4-3 現階段人生的夢想或是目標是什麼?你將如何實現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