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創業關鍵成功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四節 創業關鍵成功因素

一、 創業活動關鍵因素

在創業活動中有必要掌握的關鍵因子與面向,以創業管理來說Gartner(1985) 便指出創業管理是由資源能力、環境、創業成員及組織四個構面所集成新事業開 發41,能掌握關鍵資源及技術與發展獨特的創造能力,並配合機會、運用資源能 力與管理策略相互結合,將是創業家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創業最重要的資源來源,

以及何種資源必須掌握,Dollinger (2006)便以資源基礎論來探討創業管理,認為 資源基礎是競爭優勢的形成原因,創業者利用策略性資源來推動創業活動並獲得 成功。並將資源分為以下六種型態42:「1. 實體資源(Physical resources):企業在從 事經營活動時所需要用到的有形資產,例如:廠房、土地等等。2. 聲譽資源 (Reputational resources):社會大眾對於企業的看法,在產品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及 企業形象上。3. 組織資源(Organizational resources):包括組織結構、作業流程、

工作規範及品質系統等等。管理系統包括資訊提供、策略規劃、決策系統以及組 織內正式或非正式的計畫活動 。4. 財務資源(Financial resources):表現於財務 報表上,例如:企業舉債能力、增資新股及營運資金行為等。5. 智慧與人力資 源(Intellectual & human resources):含括了創業家與創業團隊的專業智慧、判斷 力、視野、願景及人際網絡關係。6. 技術資源(Technological resources):是由關 鍵技術、製造流程、作業系統、生產設備等所組成並有效地運用技術的方法。」

此外,良好營運的企業組織必須事前設計關鍵的創業模式,並使其順利運用 在商業活動在創業模式設計上,劉常勇(2002)認為當創投業者評估創業計畫的時

41 Gartner, W. B. (1985).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4):pp.696-706.

42 Marc J. Dollinger 著,李書政、張紹農譯、劉常勇審定,(2006),創業管理:策略與資源,臺北:

智勝文化,頁 40。

(Core Strategy)、「策略性資源」(Strategic Resources)、「顧客關係體系」(Customer Relation Infrastructure)、「價值網絡」(Value Net)四大關鍵構面44。唯有充分掌握 這四大關鍵構面的核心,並加以搭配整合,才可能建構出具有競爭優勢的新事業

資料來源:Hamel, G.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10.

43 劉常勇,(2002),創業管理的 12 堂課,臺北:天下文化,頁 60。

44 Hamel, G.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10.

顧客關係 核心策略 策略性資源 價值網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1. 核心策略:

訂定新創事業的使命與目標,產品與市場範圍及如何創造差異化。事業計畫,

要能夠明確指出新事業的產品與市場範圍,並說明在此市場中本身的定位與能力 方面與其他競爭者差異之所在。

2. 策略性資源:

事業經營模式必須要清楚呈現核心能力的意義內涵,利用策略性資產的特徵,

配合強化創造競爭優勢的核心流程,並說明,核心策略與策略性資源之間的搭配 關係。其內容為如何運用核心能力、策略性資產與核心流程三者的結合,選定市 場範圍創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基礎,並且達成核心策略的事業使命與目標。

3. 顧客關係體系:

建構顧客服務與市場行銷體系,包括接觸吸引顧客,以本身提出的創新產品 引起顧客興趣與需求,如何有效蒐集顧客資訊,掌握顧客需求,並洞察市場中尚 未被滿足的潛在需求,如何建立與顧客間親密深厚的關係,從而培養顧客忠誠,

以成為最寶貴的企業資產,如何發展符合企業與顧客雙方利益的價格結構。顧客 利益是結合經營策略與市場機會的最關鍵因素,因為企業利益乃自於顧客需求,

因此企業的策略與核心資源都必須要有利於創造顧客利益,具有競爭力的經營模 式便是顧客利益與需求之所在,創造明顯競爭優勢就應該要由能否創造明顯的顧 客利益來檢驗其價值。

4. 價值網絡:

經營模式需要界定本身投入的範圍與程度,界定哪些是由自己來做,哪些可 以委外生產與代工服務,並思考策略聯盟與發展產業中的合作夥伴關係。一般而 言,企業所具備的核心能力與差異化資源基礎,都是建構在發展的專業領域範圍 內,因此在不具有優勢的專業領域,尋求與它人合作與策略聯盟,並形成產業內 的價值網絡關係,是比較正確的經營觀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基於整理上述後認為,好的事業經營模式必須要能清楚交代上述四個構面的 內容與特色,將這四個構面進行完美的整合搭配,並能夠呈現經營模式的獨特性 與創造顧客利益,進而發展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提高獲利能力與維持競爭優勢的策 略。此外,有些經營模式,雖然具有創新的獨特性,但缺乏建立他人進入障礙的 能力,因此優勢很難維持,因此光有獨特性還不夠,維持優勢能力也是非常重要 的,且在任何事業經營模式中,都會有一些關鍵性資源,能夠掌握這些關鍵性資 源,才能於市場居於優勢競爭地位。

二、 關鍵成功因素蒐集確認

在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以下簡稱:KSF)的蒐集與確認方面,

Daniel(1961)認為一個企業資訊系統必須經過分辨與選擇,同時必須要集中於產 業的成功因素上,大多數的產業都具有三至六項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45。企業若 要成功,必須在這些要素上有優質的表現,同時成功因素是管理者可以控制的。

而 Rockart(1979)也認為關鍵成功因素是企業的某些關鍵領域,若企業在此領域執 行結果不確實,組織的努力就無法達成預期目標46。關鍵成功因素是決策的重要 來源,可提供高階管理者做有效的判斷,要找出 KSF 可透過與高階主管個別深 入訪談的方式獲得,並且對於關鍵因素的調查方向 Rockart(1979)認為要找出關鍵 成功因素有四個主要方向47:1.特定產業結構、 2.競爭策略、產業定位及地理區域、

3.環境因子、4.暫時性因子。而從總體與個體層次方面,Leidecker & Bruno (1984) 認為關鍵成功因素,在總體面對於未來的方向有比較清楚的建構,在個體面可使

45 Daniel, R. D. (196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9(5):pp.111-121.

46 Rockart, J. F. (1979).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7(2):pp.81-93.

47 Rockart, J. F. (1979).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7(2):pp.81-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管理人員集中焦點,對於企業管理與運作上有直接的關連48。另一方面,對於關 鍵成功因素的內容屬性 Aaker(1984)認為關鍵成功因素的型態有兩種49:1. 具策略 必要性:擁有此種 KSF 不一定能取得競爭優勢,本身企業跟其他競爭者也同樣 擁有,但企業若缺少此種 KSF,將有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屬於策略上必要擁有 的要素。2. 具策略強勢性:指企業所專門擅長的核心資源,此能力或資產能為 企業取得競爭優勢,是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性資源。

綜合上述,關鍵成功因素的來源大致可分為總體環境面、產業面及企業個體 三個層次。就外部環境來說,需考量社會型態及產業結構的變化。而內部環境則 必須檢視企業個體的整個營運環節,各個階段的價值評估,考量上述條件後建構 一套事業經營模式,其中必須包括「核心策略」、「策略性資源」、「顧客關係體系」、

「價值網絡」,要具有成功的創業與條件必須要掌握其中必要的關鍵因素建立基 礎,取得獨特專長的核心關鍵資源,建立競爭優勢。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則包括與 專業人員深入訪談、相關理論文獻探討及相關產業與環境之資料蒐集加以分析。

48 Leidecker, J. K. & Albert V. Bruno. (1984). 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Long Range Planning, 17(1):pp.23-32.

49 Aaker, D. A. (1984). 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y. New York: John Willey and Sons, Inc. pp.24-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