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創造力的類型

創造力係以不同角度,更加廣泛的思考方式去處理所遇到的問題,提出獨特、

新穎的解決方案(Torrance, 1993; Hasanzadeh & Imanifar, 2011),而這樣的創造過 程並非只在解決高深問題時才會發生,而是日常生活的範疇中隨處可見(Torrance, 1969)。所以「解決問題」為創造力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對於許多領域而言,創造 力即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題。

綜合Gardner(1993)、Kaufman 與 Beghetto(2009)根據影響範疇大小,將創 造力區分為:大C(big-C)突破性創造、專業 C(pro-C)專業但未達卓越的創造、

小C(little-C)日常生活的創造、 迷你C(mini-C)個人的創意萌發階段。其中天 才型的大 C 在人類歷史上往往代表著重大突破,要獲得並深入研究、分析如此稀 少的大C 樣本難度相當高,所以許多研究者們的研究主題,不侷限大 C 的範疇,

更包含專業C、小 C、迷你 C 所有創造力的表現,以及影響創造力的因素。

而根據各自不同的研究目的,主要理論可以分為以下十項類型(潘裕豐,2014): 發展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心理計量論(psychometric theories)、經濟論

(economic theories)、階段與建構過程論(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認知期(cognitive theories)、問題解決與專家知識為基礎的理論、問題發現理論

(problem finding)、演化論、類型論(typological theories)、系統論(systems theories)。 因理論眾多,且各個理論並非完全與其他論述毫無關聯,Rhodes(1961)整合許多 有關創造力與想像的定義,將創造力內容歸納為四 P(4-Ps):個體(person),探 討個體所展現出來有關創造的能力或特質。歷程(process),探討個體從事問題解 決或創造活動時,其心理歷程(動機、思考、知覺等)及結果。產品(product),

探討何為創造性產品,以及如何界定它的水準等。環境或壓力(place or press),探 討社會、文化、組織或日常生活中一些助長或抑制創造行為的情境因素。其中,與 創造力表現最為緊密相關的因素為「個體」與「歷程」。

16

Runco(2007)將 Rhodes(1961)提出的創造力四 P:個體、產品、歷程、環 境或壓力,擴充為六P (6-Ps),新增說服力(persuasion)與潛能(potential)。於2008 年Runco 認為「創造力」是多層次的表現,應將創造力面向再組織化,於是進一步 將創造力內容整理為:創造表現(creative perfomances),指的是更為明確、具體的 創造行為,包含過去四P 中的產品、說服力等。創造潛能(creative potentials),為 尚未實現的創造可能性,受到個體(性格特質、能力)、環境等因素影響。在創造 力的相關研究中,因最終的創造力產出不一定完全屬於新奇、卓越、具有社會價值 及重大突破貢獻,尤其在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大多數皆屬於未成熟的 創造表現(小C、迷你 C),所以創造力研究中更著重於擁有何種特質或身處何種 環境最有利於創造力的發展,而當中涉及的個體創造歷程與性格特質部分,應歸類 為創造性的潛能較適當。

其後,Williams(1969)將創造性歷程及個體特質區分為兩種特質組型:前者 是智能的,指個體從事創造活動時,所展現的知覺、學習、思考與溝通行為;後者 則是與創造力相關的態度或動機,指個體的人格、智力、氣質、習慣、態度、自我 觀念。Williams 據此建立用於創造力教學情境的「認知-情意交互作用(cognitive

-affective)架構」,將創造力分為創造力思考與創意傾向,創造力思考屬於「認知」

向度,創意傾向則為「情意」向度。實徵研究皆顯示創造力思考的發展趨向與創意 傾向截然不同(Chang, Chen, Wu, Chang, & Wu, 2016; Claxton, Pannells, & Rhoads, 2005)。據此,可知創造力思考與傾向雖然具有正向關聯,但在概念與發展上又呈 現歧異,因此將創造力區分為兩個向度進行探討實有必要。以下即依照「認知-情 意」的區分架構,分別介紹創造力的認知及情意兩個向度。

17

壹、 創造力的認知向度與其測量

創造力思考係指個體能生產出兼具新奇與適切性的想法(Jauk, Benedek, &

Neubauer, 2014),一些研究者認為此認知能力並非創造力本身,但可做為真實創造 力的預測因子(Runco & Acar, 2012),因此可將其視為一種創造性潛能(Creative potential)。過去在測量個體認知創造潛能的方式上,一般可概括區分為開放式

(open-ended)的「擴散性思考測驗」及封閉式(closed-ended)的「頓悟問題」。

以下就兩種創造力思考認知歷程的方式說明如下。

1. 擴散性思考測驗

源自Guilford 延伸 Thurston(1938)的智力理論,其綜合歷年研究(1956, 1967, 1977, 1988)提出的智能結構論(structure of intellect theory, SOI),將智力理論的七 大能力,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語文流暢(verbal fluency)、記憶(memory)、 數字(number)、知覺速度(perceptual speed)、空間視覺(spatial visualization)、推 理能力(reasoning)重新拆解組合分為三個向度:內容(content)、產品(product)、 運作(operation),將智能分為5*6*4=120 種,Guilford 於 1988 年重新分化「內容」

中的圖像分為視覺與聽覺;「運作」中記憶再細分為輸入與保留記憶兩種,將智能 結構論進一步擴充為5*6*6=180 種,如圖 2-1,三向度包含的詳細類別為:「內容」

向度包括視覺(visual)、聽覺(audio)、符號(symbolic)、語意(semantic)、行為

(behavioral)等智能;「運作」向度包含認知(cognition)、輸入記憶(memory recoding)、保留記憶(memory retention)、擴散性產出(divergent production)、聚 散性產出(convergent production)、評價(evaluation)等智能;「產品」向度區分為 單元(units)、類別(classes)、關係(relations)、系統(system)、轉換(transformations)、 應用(implication)等智能。

18

圖 2- 1 Guilford 智能結構圖(重繪自陳龍安、朱湘吉,1999)

運作中的擴散性產出為根據某項目的而產出大量構想的思維運作方式,被視 為創造力思考的重要歷程,Guilford(1975)提出擴散性產出以流暢力(fluency)、 變通力(flexibility)、獨創力(flexibility)、精進力(elaboration)做為評量創造力 表現的指標。「流暢力」:根據問題所能產出的想法量,提出的想法數量越多,即表 示流暢力高;「變通力」:產出的想法類別數量,能突破類型限制,提出越多不同類 別的想法,代表變通力越高;「獨創力」:想法的獨特程度,罕見、不尋常的想法越 多,代表獨創力越高;「精進力」:補充想法的細節,透過細膩的思考使想法更加完 整、精緻的程度。Guiford 於 1967 年發表將四項指標發展出擴散性思考測驗

(divergent production tests),為日後的擴散性產出的評量指標項目樹立標準、影響 深遠,使之後大部分的創造力研究皆使用擴散性產出的指標做其量化表現。將國外 早期重要的測驗量表整理如下。

19 production tests)

Guilford 1967 針對產品以流暢力、變通 creative thinking, TTCT)

Torrance 1962 1974 Packet, CAP)

Williams 1980 1993

Meeker & Meeker Meeker, Meeker, &

Roid

1982 1985

將Guilford 創造測驗修正應 用至小學階段。

20

資料來源:參考並整理自陳龍安(2006)、李乙明與李淑貞(2009)、張曉敏(2011)

從上表的測驗量表現許多研究採用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為主要評 量項目,學者們或是以此為基準發展、修訂出更適合不同受試對象的測驗。其中又 以Torrance(1966)的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

為一具代表性的擴散性思考測驗。國內研究者也多以TTCT 的構念與題目為基礎,編 製適合國內使用的擴散性思考測驗,國內相關的擴散性思考測驗整理如下:

修訂Torrance 的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TCT)的量表:

表 2- 5 TTCT 的相關修訂量表

21

22

23

24

2. 頓悟問題

Kohler(1925)在觀察黑猩猩學習的實驗中發現學習並非完全依賴嘗試錯誤,

而是經過一段無任何作為的時間後,突然找到解決方法,Kohler 稱這個過程為「頓 悟」(insight),透過重構問題,以整體的觀點,跳脫平時思考模式來解決問題

(Ohlsson, 1992; Dominowski & Dallbo, 1995; Wagner, Gais, Haider, Verleger, & Born, 2004)。所以愈能突破固有的思維,就愈容易產生頓悟。

Wakefield 於 1992 年以開放性或封閉性的問題以及開放性或單一的解答作為 兩種向度,將問題思考歷程分為四種類型: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封 閉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頓悟性思考(insight)-開放性問題與單一解答;創造性 思考(creative thinking)-開放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邏輯性思考(logistic thinking)

-封閉性問題與單一解答。其中頓悟性思考則為藉由聯想(尋找更多資料)、再編 碼(重新解釋)、限制鬆綁(改變原始限制、突破固著)等三種方法重新建構問題

(Ohlsson, 1992),而解決問題的思考歷程屬於內隱,包含非言語過程(Schooler, Ohlsson, & Brooks, 1993)。頓悟思考歷程則以 Wallas 於 1926 年提出以封閉式提問 所產生的創意思考階段歷程最具代表性,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陳龍安,2006): 準備階段(preparation),發現問題、搜集有關的資料與訊息;醞釀階段(incubation), 在陷入苦思僵局時,潛意識中,大腦仍在思考各種聯結、方案;豁然開朗階段

(illumination),潛意識內了解解決問題的關鍵想法後,個體便會突然意識到或出 現靈感,即為頓悟;驗證階段(verification),針對頓悟產生的想法進行檢驗可行性。

關於頓悟性問題的類型可以分為三種(Dominoski & Dallob, 1995):運用物體 類(object-use)、空間類(spatial)、語文類(verbal),而這些問題都有相同的特徵:

具備不明確的問題狀態,但須解決的問題目標相當明確,在解題歷程中需要使用聚 斂性思考來得到唯一解答。

25

(Gestalt Psychology)

Kohler 認為重新建構問題是解題的重要步

驟,將頓悟定義為突然、無意識發 生,無法清楚說明內在認知歷程。

功能固著理論

( Functional fixedness)

Dunker 需要突破平時慣性的使用方式。

表徵轉換理論

(The Representational Change Theory)

Knoblich、Ohlsson 頓悟問題有無效問題表徵,引發受 試者無法順利解答,需要重新建構 問題。

連結論

(Association Theory)

Mednick 具創造力的人對於遠距事物產生的 連結較一般人多,所以高創造力者 對無效問題表徵連結也較強。

雙歷程取向

(Dual process approach)

Evans、Kahnemank

26

出來的人格傾向,包含動機、情緒、態度、興趣等。(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

林幸台,2000;蕭佳純,2014)。

許多研究者分析具有創造傾向的研究對象後,提出不同的代表性人格特質,例 如Davis(1992)認為創造力人格特質包含了覺察自身創造力、原創力、獨立、冒 險、動機、好奇、幽默、受新奇與複雜性吸引、藝術家感官、開放性、注重隱私、

感受力等;Feist(1998)也提出創造力個體具備自主性、內向、開放、懷疑常規、

自信、自我接納、動機、企圖心、強勢、敵意、衝動等特質。Williams(1969)認 知-情意創造力模式中,將創造力傾向整理為:好奇心、想像力、冒險性、挑戰性

自信、自我接納、動機、企圖心、強勢、敵意、衝動等特質。Williams(1969)認 知-情意創造力模式中,將創造力傾向整理為:好奇心、想像力、冒險性、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