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除依上述四項作為評量根據外,並考量量表本身的信度、效度等相關因素。將 參考下列六項因素,作為選擇測驗工具的依據:1. 可接受的信度與效度;2. 容易評分;3.

使用手冊完備;4. 容易購得;5. 施測使用時間恰當;6. 為多數研究者所使用。

經上述考量,本研究使用林幸台、王木榮(民 87)所修訂的「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作 為評定創造力的工具。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一、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

創造思考教學,是教師透過課程的內容以及有計畫的教學活動,在一種支持性的環境 下,激發及助長學生創造行為的一種教學模式(毛連塭,民83)。創造思考教學是以學生 為主體,在創造性的情境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得以盡情發揮其思考力、想像力,以 及潛能(洪榮昭,民91)。換言之,創造思考教學即教師藉由課程和活動,提供一種支持 的創造性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考,表現出創造性行為,以增進其創造的才能的教 學模式。

Sternberg(1988)認為創造思考是一種智力的抽象活動,其活動狀態易於常模,有時 表現如同小說、詩詞、歌賦、美術作品那樣的微妙生動,有時會帶領人進入另外一個境界,

此乃屬於創造性的產品。毛連塭(民87)提出創造思考教學是給予學生一種支持的創造性 環境下,學生由於本身的或被助長出的潛能、人格特質、動機強弱、技能與知識的影響作 用,激發其創造思考歷程或激盪出創造的行為而產出創造品。此所謂創造品,並非狹隘的 限於是一樣新產品,而可能是一個新奇的構想、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設計、新方 法或是新的模式。事實上,創造思考教學從學習的種類來看,乃是屬於思考的、問題解決 的。從創造思考的本質來看,是流暢的、變通的、獨創的、精進的、敏覺的。所謂創造思 考教學並非是一種特定的教學法,而是與傳統的教學法不相衝突,而能相輔相成,互增效 果的,它應該說為是一種原理原則,只要在傳統教學法中,加入一些能啟發學生創造思考 的歷程,就可以表現出創造思考教學的特徵(陳龍安,民87)。

創造思考教學,就教師本身而言,乃是鼓勵教師能夠因時制宜,變化教學的方式,以 啟發學生創造的時機,鼓勵學生創造的表現,以增進學生創造才能的發展(陳龍安,民87)。

李錫津(民76)認為創造思考教學,係透過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於習得學科概念、能力 的同時,能熟悉創造性思考的原則和策略,對生活週遭的事物,能觀察入微、精心思考、

產生新穎、獨特、切實可行的新觀念、新看法、新方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得學科的 基本概念、動作技能和情意的內涵。所以創造性的教學,可以說是指導學生發展創造的才 能,鼓勵學生經由創造的歷程,學習作有效創造性的活動。

綜合上述,創造思考教學是教師掌握整個教學情境的變化性,針對各種不同的課程內 容,採取適切的創造思考教學策略,提供學生無限想像與自由發表意見的空間,期培養學 生具有創造力特質的思考能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的思考活動為主體,教師的引 導為輔,使學生從思考、發表與包容中學習,亦就是兼顧學生創造思考能力與學習成效的 一種教學方式。

二、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

創造思考教學的主要目標乃在於激發和助長學生的創造力。它是利用創造思考的策 略,配合課程,讓學生有應用想像力的機會,以培養學生流暢、變通、獨創及精密的思考 能力。而教師在生動的教學中也能享受到快樂、充實與成就。因此,教師在進行創造思考

教學時需把握激發創造思考的教學原則,才能達到創造思考教學的最大成效。

Torrance(1965)指出創造思考教學的實施原則即是要重視學生不尋常的意見,並留意 學生所提的不平凡觀念;不任意批評學生,對學生表示他們的觀念是具有價值,並且也鼓 勵自發性的學習及提供不做評價的練習或嘗試。教師在創造思考的教學中,應把握的教學 原則有六項:

(一)重視學生的看法。

(二)重視學生想像的和特殊的觀念。

(三)讓學生知道他們的觀念是有價值的。

(四)提供不予置評的練習機會。

(五)鼓勵主動自發的學習。

(六)連繫因果關係的評價。

比嘉佑典(民84)指出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創造性思考,教師應注意下列的教學原則:

(一)讓學生在刺激的環境下敏感地思考。

(二)教授學生不同主意,並且有組織的檢討。

(三)給予學生適當的提示,並培養學生對點子的包容性。

(四)使用建設性的批評,避免使用強制固定的形式。

(五)製造創造性的教室氣氛,給予準備活動的時間。

(六)防止學生之間相互的壓迫。

(七)給予創造過程的資訊,增廣學生的領域知識。

(八)去除學生對創作的畏懼感,培養其冒險和自動學習的精神。

(九)製造困難事件,引導學生創造性思考。

(十)培養學生瞭解想法的意義,並使學生有說出的勇氣。

陳龍安(民87)認為實施創造性教學時,就學習環境應提供學生一個自由、安全、和 諧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輕鬆中學習。就學生所提的意見,也應增強學生各種 與眾不同的構想,鼓勵學生嘗試新經驗,多從課外活動中,養成獨立的習慣,並充分的利 用語言、圖案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張志豪(民89)認為教師在實施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時,首應建立良好互動的 和諧氣氛,使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能消弭於無形,方能引導學生放開思緒,激發學生想像

能力,並表達出來。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應注意以下十點原則:

(一)教師應隨時變化教學內容,以建立靈活、多變的教學歷程。

(二)教師應提供學生問題的刺激,引導學生能進行創造思考。

(三)教師應具有包容心,以建立和諧、自由的教學情境。

(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以學生為主體,並適時給予學生提示。

(五)教師應以建設性的評論,代替壓迫性的批評。

(六)融入學生的討論,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七)提供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時間,營造刺激性的活動氣氛。

(八)隨時注意學生反應,避免學生產生活動參與的挫折感。

(九)教師要能引發學生發表意見與想法的勇氣。

(十)以遊戲、競賽的方式,活化教學活動。

綜合上述,創造思考教學是經巧妙安排的一種教學活動,無非是希望提供學生一個民 主、開放的支持性環境,建立良好的教學氣氛;教學過程重視並接納學生不同意見;時常 鼓勵學生去聽、看、想、嘗試、探索及操作;經多方討論而不立刻下判斷,延緩對學生的 批評;在教學同時老師亦能分享學生創造的喜悅,進而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學習的習 慣,激發學生創造思考的潛能。

三、創造思考教學的策略

自從Osborn(1953)倡導腦力激盪術以來,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提出有關創造思考的教 學策略甚多,茲歸納並整理各種可供創造思考教學使用的方法以作為本研究實施創造思考 教學時的參考依據,如表2-3.1所示。

表2 - 3 . 1 創 造 思 考 教 學 策 略

創造性教學不宜視為某種特定的教學方法,而是泛指各種融合創造思考原理原則所設 計的教學活動歷程(林寶山,民87)。因此,在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需要兼採多 種的教學方法,方能有效的啟迪學生創造潛能。心理學家證實創造力是可以經由訓練來培 養,運用方法、技術和學習型態可以使創造力增長,由於研究策略的眾多,茲就本研究所 採用的教學策略摘述如下:

(一)十二思路法

陳龍安(民87)指出十二思路啟發法的原名叫「十二個聰明的辦法」,是上海市的 創造教育工作者在指導和田路小學進行創造力啟發教育的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來的。而十 二思路的項目和大意分別是:1.加一加;2.減一減;3.擴一擴;4.縮一縮;5.改一改;6.變一 變;7.學一學;8.搬一搬;9.代一代;10.聯一聯;11.反一反;12.定一定。

此一法則是建立於對問題的旁敲側擊,尋找線索以求得答案或改進事物的方法上。也 就是先將問題列成一張分析表或像書目的大綱,然後寫出大綱中每一項所需要處理或解決 的要點,最後逐一考慮每一點可供改變的方向,利用這些問題來激發構想和開拓思路驅使 想像力,引導著我們如何去思考,如何激發創意的點子出來累積更多的創意。

(二)腦力激盪法

Torrance(1967)和 Parnes(1976)認為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須借助一些技巧,其中 以腦力激盪貫穿整個訓練過程(陳淑絹,民 80)。腦力激盪法是運用開會方式,將與會人 員對問題的主意聚集起來,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創造性問題解決產生大量觀念的重要 方法(郭有遹,民72)。

在腦力激盪的使用,Johnson(1972)提出腦力激盪術的兩個心理假設(psychological hypotheses),一是團體思考(group thinking),此乃以團體互動的交互作用來引發流暢觀念 的產生,成員在沒有批判的融洽氣氛下,經由自由聯想引發連鎖反應,激發大量觀念。二 是延後評鑑(deferred judgment),在進行思考時,若能分開創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不僅 能產生大量的觀念,而且可因觀念豐富而產生許多良好的觀念,此即是Osborn 所稱的「由 數量孕育質量」。

Osborn(1963)以為腦力激盪術的運用,應遵守下列四個原則:

1. 延遲判定(criticism is ruled out):延遲批判可產生大量概念或主意,增加創造力的

效果。

2. 奇野觀念(wildness is welcomed):思想自由運轉,海闊天空翱翔,觀念愈新奇愈好。

3. 多多益善(quantity is wanted):觀念或主意愈多愈好,以數量來產出質量。

3. 多多益善(quantity is wanted):觀念或主意愈多愈好,以數量來產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