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科技課程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科技課程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ㄧ、生活科技課程的發展

我國生活科技課程的發展是先從「手工技藝」(handcrafts)開始,後來轉變為「工業 技藝」(industrial arts),亦即所謂的「工藝」。工藝教育取代了勞作教育,其課程內容則 來自美國的工藝教育。民國八十六年時,工藝課程的名稱又更改為生活科技課,主要亦是 受到美國科技教育改革運動的影響,其教育目標由原本重視工藝技能態度的訓練,改變為 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認識及運用科技的基本能力,以增進在科技社會中生活調適與問題 解決的能力(侯世光,民86)。

工藝課程名稱調整後,課程目標與內容都有所改變,因而在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乃 至於教師心理與認知也都隨之調適。而教育部在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三十日公佈了「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將「生活科技」課程與「自然」科合併為「自然與生活科 技」學習領域。在綱要中強調「國教階段的科技教育目的在協助學生察覺和試探,以便具 備科技素養,能善用各種科技,便利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培養學習科技的興趣」(教育部,

民89)。

二、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內涵

近年來,由於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行,將課程分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

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生活課程及綜合活動等八大學習領域,其中生活科 技課程與自然合併成為一大領域,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二年所修訂的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 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規畫出新課程的新藍圖, 以下就其內涵來分別闡述:

(一)基本理念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在於經由適當的教學方法與對事物的探究活動,獲得科學及 科技素養的增進。自然、科學、技術三者一脈相連,前後貫通,我們對其有以下四點基本 認識:

1. 自然與生活科技之學習應為國民教育必要的基本課程。

2. 自然與生活科技之學習應以探究和實作的方式來進行,強調手腦並用、活動導向、

設計與製作兼顧及知能與態度並重。

3. 自然與生活科技之學習應該重視培養國民的科學與技術的精神及素養。

4.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應以學習者的活動為主體,重視開放架構和專題本位的方法。

(二)課程目標

經由科學性的探究活動,自然科學的學習使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同時,也由 於經常依照科學方法從事探討與論證,養成了科學的思考習慣和運用科學知識與技能以解 決問題的能力。經常從事科學性的探討活動,對於經由這種以探究方式建立的知識之本質 將有所認識,養成重視證據和講道理的處事習慣。在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時,持以好奇與 積極的探討、了解及設法解決的態度,統稱以上的各種知識、見解、能力、態度與應用為

「科學與科技素養」。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主要目標,可說在於提昇國民的科學與科 技素養(教育部,民89)。

根據基本理念規劃出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其課程目標有:

1. 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 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和基本知能,並能應用所學於當前和未來的生活。

3. 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4. 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5. 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開展潛能。

6. 察覺和試探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三)教學節數

依照新課程的規定,全年授課日數以二百天、每學期上課二十週、每週授課五天為原 則。學習總節數分為「領域學習節數」與「彈性學習節數」。在七到九年級的學習節數中,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應佔學習領域的10-15%。也就是說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每週所佔 的節數應當是四至五節。而生活科技課程在領域中也有五分之一的份量,因此生活科技每 週至少也要有一節課。

(四)教材選編

1. 教材的選編應依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提示之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之 達成為考量原則。

2. 各校教師在依循課程綱要的原則下,可自主的做教材選編及教學活動規劃。選編教 材,應依各地區學生的需要和能力、興趣和經驗,來作適當的調節,以調適各地區、各校 的特殊性,各地教材可具歧異性,但培養之基本能力,其目標則一致。

3. 選編教材時,應掌握統整的精神,以自然與生活科技為一個學習領域來規劃。在各 學習階段,應注意到概念做有系統、有層次的縱向發展,以及同一問題可由不同學科、以 不同角度去了解的橫向連繫。

4. 教材的組織可依生活上及社會上關心之議題、鄉土的題材來選編,也可依學科概念 展延的方式來發展,也可用幾種基本大概念,如演化、能的轉換等來統合,或以自然現象 的表徵分類,如時空變化、平衡驅動、溫度與熱等分項來探究。其組織形式可有多樣選擇,

但編輯所依循的原則,須在教材的組織結構中明白的呈現。

5. 選編教材時,應充分提供相關的圖表資料,供探究時參考。而這些資料若超出課程 範圍,則不應列入學習評量,或在評量時應提供該項資料,以免加重學習上的負擔。

6. 教材選編時,可融入科學發現過程的史實資料,使學生得以藉助科學發現過程之了 解,體會科學本質及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7. 選編的教材,其份量要適當,份量的多寡可由探究的深入程度、涉及的問題範圍、

學習活動的方式等來調節。

8. 教材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與情意的學習。

由以上可知,已於九十一學年度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的 生活科技指的就是科技教育。教師的角色也由教學者轉變為教學促進者。在課程內涵中,

除了基本要培養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尤其重視團隊合作、創造思考,同時須兼備人與 科技的互動關係。

在分段能力指標中,科技的發展、設計與製作是屬於生活科技教育的範圍。而隨著教 改新課程的實施,教師也應充分了解分段能力指標的內涵,並於教學設計時融入教材中,

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生活科技課程之教學策略探討

教學策略是教學途徑(Teaching Approaches)與教學方法(Delivery Systems)的組合。

教學途徑可定義為教材組織的方式,而教學方法則是教學呈現的方式(Kemp & Schwaller, 1988)。而在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的課程標準(教育部,民83)中指出,生活科技的教學應 廣泛採用各種教學策略,並靈活運用適當之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因此,面 對生活科技課程內涵的變革,教學策略的調整是必然的。黃能堂(民84)針對教學途徑與 教學方法這兩部份來探討生活科技適用的教學策略。茲分述如下:

(一)教學途徑

1. 概念學習(conceptual learning):

「概念」(concept)也就是具有共同屬性一類事物的總稱(張春興,民 82)。在科技 教育中的概念學習就是把科技系統或現象中的主要概念辨認出來,經由結構化的教學活動 讓學生了解這些概念,進而產生遷移,認識龐大體系中相似的事物或技能。

2. 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讓學生能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時,

教師可以選擇與生活相關的主題,融入生活科技課程內涵進行教學,同時將其他學科之相 關知識融入,使學生能將一般學科知能運用於生活中。

3. 社會文化(social/cultural):

生活科技課程強調從技術層次延伸至科技對個人、社會、文化及生涯的影響與衝擊,

有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科技、社會及文化間的關聯性,使學生在面對相關問題時,增強其決 策能力。

4. 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

問題解決能力為未來社會中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屬高層次的心理認知能力。在問題 解決教學策略中,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活動為核心,學生透過此一活動設計,實際獲取問 題解決的經驗,並且讓複雜的科技概念得到驗証,進而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5. 科技系統整合(integrating the system of technology):

國中生活科技課程涵蓋「科技與生活」、「資訊與傳播」、「營建與製造」及「能源 與運輸」四大領域,其內容實屬相連,相互牽引。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將科技 視為一個整體,而非單一獨立的科技系統,藉此讓學生了解各領域間的關聯性。

6. 工業詮釋(interpretation of industry):

在生活科技中,皆涵蓋了許多以生產或服務性的工業科技,事實上每個科技領域均離 不開工業的範疇。因此,生活科技的教學活動設計,應透過工業科技的概念來建構課程,

以親身體驗或模擬工業技術或活動,使學生能實際了解並學習相關的工業知能,以擴展學 生的科技領域。

(二)教學方法

Kemp 和 Schwaller(1988)亦指出科技教育適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與示範、群體互動、

遊戲和模擬、探究學習等。玆分述如下:

1. 講解與示範:

講解是一般傳統的教學法,適用於引起動機、說明學習的內容與相關知識。示範則用 於技能操作的教學(黃政傑,民86)。兩者可配合視聽媒體設備,作為教學輔助器材,使 學生對於教師所欲傳授的內容更加清楚。

2. 群體互動:

在合作式的學習情境中,以分組的方式共同獲致學習的結果。可以運用有技巧的討論、

辯論、腦力激盪、研討會等。經由小組成員的分享合作,從彼此的認同與尊重中獲得歸屬 感。學生除了可以發揮個人的潛能,更可以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

3. 遊戲和模擬:

在科技教育的學習環境中,可以經由模擬真實世界幫助學習。教師可以採用電腦模擬 的情境或E-learning 的方式,讓現代化的電腦軟體來輔助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