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我們所生活的今天是個知識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每天從 我們起床到就寢,我們都被迫不斷地接觸到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人、事、物,而其中沒 有一項不是時時在變動,沒有一項不衝擊著我們的生活。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既然無法 置身事外,便需不斷地激發自己的創造力以適應如此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已經無法以不 變應萬變,時勢所趨,有時候必須以萬變應萬變。

由資訊科技所帶動的技術變革,已澈底改變了人類生活與生產的模式,現今從製造業 為主的經濟型態,即將轉變為以知識為主的經濟體系。知識經濟並非侷限於高科技或資訊 科技,而是運用知識的激發、擴散與應用。睽諸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一個國家能否在經 濟、科技、社會、文教發展的激烈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端視這個國家是否重視創造 力。知識經濟時代乃是知識創新的時代,尤其網際網路的發達,更使得知識化時程與知識 傳播的速度成倍數增加,這種快速的變動對當前的教育活動產生極大的衝擊;事實上,知 識與教育乃是一體兩面,因此,知識經濟時代成功的關鍵乃在教育的成功發展,為了提昇 個人與國家在知識社會的競爭力,台灣的教育亦應有所變革。

長久以來,台灣教育體制受升學壓力影響,導致考試為主的填鴨式教學甚為興盛,而 較少實施啟發性、創意思考的教育方式,致使一般學生缺乏創新與在學習的能力。同時,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創新人才需求成長快速。因此,教育的革新,實為國家競爭力 的核心關鍵所在,唯有加速推動教育革新,激發學生的創意,達到培育創新人才,提昇教 育效能之目標,方足以因應之知識經濟社會對知識創新能力人才日益成長之需求。而教育 革新的關鍵,主要乃在教師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之多元化及彈性運用。換言之,學校教師 當更致力於運用提升學生創造思考力之教學策略;多元創意教學思考策略可激發學生潛 能,培養創新的精神,此即台灣教育革新的當務之急,也是教師們在思考如何提昇教育效

能時所需深切關注的。

一個民族或社會能否打開僵局開發前程,端賴其是否朝著創造的方向邁進,沒有創造 力的民族或社會將無法面對「未來的衝擊」,亦不足以適應近的世界動盪。人類科技的進 步,文藝的創作,以及社會制度和人際關係的發展,都是人類創造能力具體表現的成果。

創造思考是人類所獨具的稟賦,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人類的進化、文明的躍昇、

國家的強弱、民族的盛衰,都與創造力的發展息息相關;近代的工業革命、知識爆發、科 技革新與全民福祉的增進,更是創造力開發的結果(張世彗,民92)。

近年來興起了開發右腦的風潮,許多的資源及人力都投入其間,更多的文章著作也蜂 擁而出,在在顯示了現代人追求右腦革命的渴望。創造力的產生,不單單依賴右腦便可達 成,尚須左腦的配合運用;而奠基於以往我們所受偏重左腦的教育訓練,再加以如今我們 對於右腦學習開發的努力,若能夠融會貫通左、右腦的資源,這樣對於創造力的啟發將具 有幫助。

傳統強調記憶的教育方式備受詬病,學校的教育開始求新求變,更具前瞻性,其主要 任務不僅止於傳遞固有文化為滿足,更積極強調對未來充滿挑戰性、暫時性、多樣性及新 奇性的社會。敎師已無法用過去所學的,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世界。只靠傳統的注 入式教育已無法適應這個變遷的社會,要求承襲傳統更希望推新出新。因此,近二、三十 年來,培養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的趨勢,我國已邁入開發中的國家,

要求工業升級,提昇國家競爭力,配合科技的研發與創新,根本之計應從教育著手,教育 是國家發展的主軸,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方法必須擺脫傳統權威的束縛,提倡以開放及創造 思考的教學,激發學生擴散性思考,培養學生創造力,使學生能邁向卓越的未來。

美國學者Sternberg(1988)主張學校並非灌輸學生知識的場所,而是培養學生學習如 何求知的地方。傳統上,教學的終極目標不外乎單純的知識傳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 臨,更應重新定位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知識轉而為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求知,使學生不 僅得以充實知能並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重心置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利用提出問題的 方式,激發學生的知識火花;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充分發揮創意潛能,成為符合知識經 濟時代所需的人才。同時,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具備充沛的創意能量,其對知識的接 受,與以往注重強記、接受外顯知識之灌輸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不同,惟有配合多元創意的 教學方式,方能開發學生的潛能;學校教師要思考如何藉由教育革新之推展以提昇教育效

能,迎接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李乙明、李淑貞,民94)。

目前在美國也以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此種方案有的實施長期的教學 計畫,亦有實施短期的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而所提供的訓練材料多為成套的系統教學活動 設計或作業練習,其結果都有高的成功率(Mansfield,Busse & Krepelka, 1978)。在國內一 般人都有「升學第一與唯一」的觀念,致使學生一直在從事呆板而乏味的考試準備,而教 師在家長「望子成龍」的壓力下,也不得不以填鴨方式指導學生反覆練習,未考試而背誦 記憶,終至教成一群只會聽人吩咐,不會思考也不願思考的學生。此種機械式的教學,要 想培養出許多富有創造思考能力之人才,談何容易。像美國那種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 思考的教育環境與教學方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二、研究動機

我國的教育向來皆以考試為重,更是只強調智育一項,德智體群美的五育並進徒為一 種口號而已;所以,面對如今知識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以往只強調背誦知識 的教育方式不斷受到各方嚴厲的抨擊,而教育改革的聲浪也一波波地襲來,無不要求教育 的方式及內涵,除了在充實學生的基本知能之外,更要能夠給予學生生活適應上所需的應 變解決能力,並培養其獨立思考、積極創新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各個學生其所具有的潛 能,以協助其面對未知的未來,為人類開創出更多彩、更進步的世界。

國內在近幾年大力進行教育改革,修訂國民教育課程,強調課程架構統整連貫,內容 簡單實用。九年一貫課程為培養學生具備「帶著走的基本能力,拋掉背不動的書包與學習 繁雜的知識教材。」其基本能力就是: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規劃 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規劃組 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等。教育是企業的領 航者,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要為企業提供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優質人力;而九年一 貫課程的目標就是來培養學生具備創造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曾志朗,民89)。

陳龍安(民94)提及這麼一個笑話,把孩子弄笨的高招就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越教就越笨!」。雖然這也許只是隨口說說的話,卻暴露了目前學校及家庭教育的最大弊 病,只重視知識的灌輸與考評,忽略了創意的啟發與培養。如此一來,老師教得辛苦,學 生學得痛苦。學習的效果是背誦記憶,即學快忘,我們的教育怎麼能趕得上時代的趨勢,

學生好一點的像「飼料雞」般只會讀書考試不會做事,功課跟不上的有的像「鬥雞」只會 玩樂鬥狠;更糟的是出現太多的「四眼田雞」,這種教育下的學生,怎能適應未來多變的 世界及生活的問題。

九年一貫新課程分為七大學習領域,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併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生活科技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科技社會中的適應能力,其課程除授與相關的科技知 識外,更應給學生創作的動機及環境,以培養學生創造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面對未來 多變的社會環境才能有良好的適應能力。面對新課程的實施,身為生活科技教師,除了培 養學生具備科技素養之外,更須兼顧學生創造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研究者休假日在家消遣時間就是喜歡看電視,尤其對與生活相關且具創意的節目內容 更為喜愛,像日本節目的「超級變變變」、「電視冠軍王」及美國節目的「動手完創意」

等。其中「超級變變變」是個人或團隊發揮創意將生活週遭所接觸到的任何人、事、時、

地、物等意境及精髓重新變造一番,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創意及巧思讓人稱奇讚賞。「電視 冠軍王」是以團隊的組合參與競賽,主辦單位出一個主題,各組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 工具材料,發揮團隊精神完成創意作品。至於「動手完創意」是節目主持人教大家如何從 日常家中的回收材料再搭配顏色多樣的廣告原料,就可創作出創意且新奇的生活裝飾品。

諸如此類的電視節目皆是創造力的展現。所以,研究者希望將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生活

諸如此類的電視節目皆是創造力的展現。所以,研究者希望將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