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創造性問題解決

創造性問題解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是將創造思考(Creative thinking) 和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兩個領域整合而成的一個複雜過程(葉玉珠,2006),問 題解決的活動是人內在的心智衝突及人與環境間的互動,屬於一種高層次的思考活動

(董家莒,2000)。而我國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 程設計上,強調培養學生批判、創造等能力,使其獲得處理事務、解決問題的能力(教 育部,2008)。本研究希望學生除了透過科學遊戲獲得科學知識與樂趣之外,還能促進 其創造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因此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理念於科學遊戲的設計中。

本節就創造性問題解決的發展歷程、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原則兩部分做進一步的說 明。

壹、創造性問題解決的發展歷程

CPS 模式之所以能發展出來,是因為人們開始認為創造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湯 偉君、邱美虹,1999)。Wallas 在 1926 年所提出創造性成就行動模式,包含準備期

(preparation)、醞釀期(incubation)、豁朗期(illumination)及驗證期(verification)

四階段創造歷程(葉玉珠,2006)。綜合學者專家的看法,說明如表 2-2。

21

表 2-2

Wallas (1926)提出的創造性成就行動模式

資料來源:洪振方(1998)。科學創造力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學報,9,282-302;葉 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頁 126-127)。臺北市:心理。

Wallas 之後也有許多人提出創造歷程模式,但分析起來在基本思想上都與 Wallas 相差無幾(張玉成,1995)。這影響了當時教育者的觀點,當時原本以為創造力是天生 而無法靠後天培養,因此 1940 年代之前被視為是創造力培養的前歷史時代(pre-historical

age)。但 Wallas 則指出無論是人類或猩猩等動物,創造的起點都是由「問題解決」開始。

當個體在面對問題時,認知結構會開始形成,將舊有基模(schema)重新同化(assimilation) 或調適(accomodation)以產生新基模,認知結構因此可能會擴大或重組,所以解決問題的 過程對解題者而言是一個新的經驗,也可以說是創造(葉安琦,2001)。

後來學者逐漸發現,可以刻意使用一些方法或步驟來刺激醞釀期的「個人思考」

運作,而增加靈光一閃(aha)的機會,因此 1950 年代開始「提升創造力」的培養計畫,

Torrance (1972) 針對 142 篇有關促進創造思考技巧的教學方案進行分析,發現有四種最 有效的創造力訓練策略,其中成效很好的是 Parnes 所提出的 CPS 模式(引自湯偉君、

邱美虹,1999)。觀察過去的研究,CPS 模式逐年演進可區分成六種版本,每個階段都 階 段 思 考 運 作 說 明

準備期 (preparation) 認知記憶 從問題的發現開始,確定問題才開始蒐集 解決問題的相關資訊,並從前人經驗獲取 知識。

醞釀期 (incubation) 個人思考 冥思苦索階段,並長期進行各方面的嘗 試,對於問題做各種試探性解決。

豁朗期(illumination) 擴散性思考 從上一個階段靈光一現、豁然開朗,對於 解決問題的關鍵有所頓悟,會產生新觀 念、新思想。

驗證期 (verification) 聚斂性思考 靈光一現時所得到的創造雛形,經檢驗與 證明,逐步修正達其合理性或可行性。

22

有其主要的內涵與當代發展趨勢,分別說明如下:

一、第一版本 (1942-1967):Osborn 創造性的七階段

此階段給予創造歷程一個明確的定義,為 CPS 模式的前身。Isaksen 及 Treffinger

(2004)引述 Osborn 於 1953 年在「應用想像力(Applied Imagination)」一書中,首先提出 七階段 CPS 歷程,七步驟的創造歷程分別如下:

(一)定向(Orientation):指出問題(pointing up the problem)。

(二)準備(Preparation):蒐集相關的資料(gathering pertinent data)。

(三)分析(Analysis):打散原始資料,改以有關的主題分類資料(breaking down the

relevant material)。

(四)假設(Hypothesis):多發想並累積所有可能的方法(pilling up alternatives by way

of ideas)。

(五)籌畫(Incubation):在愉悅的氣氛下,接受所有的可能解釋(letting up to invite

illumination)。

(六)綜合(Synthesis):將相關的部份進行結合(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

(七)驗證(Verification):評斷合成產出的想法(judging the resultant ideas)。

此時期由於需要詳盡且清晰的創造力流程,因此產生了 CPS 的最初模型與最初的 指導方針。

二、第二版本 (1963-1988):Osborn-Parnes 五階段 CPS 模式

Parnes 受到 Osborn 的影響提出 CPS 五階段,在 1967 年和其夥伴 Ruth Noller 以圖 示法表達 CPS 發散式與聚斂式思考過程,五個階段的訓練方案主要說明如圖 2-2(湯偉

23

君,邱美虹,1999)。

(一)發現事實(Fact-Finding):利用 5W1H(Who、What、Where、When、Why、

How)的策略,蒐集有用的訊息與資料。

(二)發現問題(Problem-Finding):當出現問題的線索時,可以開始分析問題的每 一個成份,清楚地界定問題。

(三)發現點子(Idea-Finding):確定問題後,我們可先想像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點 子,輔以書面畫圖或條列方式幫助整理。

(四)發現解答(Solution-Finding):進一步從這些構想中,找出最合適的解決之道。

(五)尋求接受(Acceptance-Finding):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法之後,必須實際執行 此構想,確認此方法是否有效,如果無效還得繼續找到合適的構想並付諸 實行。

CPS 提出在選擇與實行解決方法之前,和一般問題解決不同的是需盡可能思考出 更多變通的可能方案,以求得更好的想法,此時期因應有效的創造力教學活動設計需 求,Chang (2011)指出由 Ruth Noller 和 Sidney Parnes 等人在紐約州立大學的 Buffalo State College 開始試行的兩年形成「創造力研究計畫(The Creative Studies Project)」,且出 版了一套 CPS 的教學教材,使得這個階段有許多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案誕生。

24

疑點或目標 計 畫 新挑戰

發現

事實

發現 問題

激發 點子

尋求 接納 發現

解答

問題敏感性 行 動

圖 2-2 Osborn-Parnes 五階段 CPS 模式。資料來源:"Celebrating 50 year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Version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by S. G. Isaksen and D. J. Treffinger, 2004,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8(2), p. 75.

三、第三版本 (1981-1986):Isaksen 和 Treffinger 六階段 CPS 模式

Isaksen 和 Treffinger 在 1982 年把聚斂思考的重要性與技巧提升至與擴散思考並重

(湯偉君,邱美虹,1999)。1985 年 Isaksen 和 Treffinger 在商界與教育界的運用經驗 後,進一步修改 CPS 模式成為六階段(圖 2-3),此階段模式發展的目標,在於呈現個 人因素與情境差異對學習與運用 CPS 的影響,與上個版本比較,主要修改的部分如下

(Isaksen & Treffinger, 2004):

(一)新增第一個階段:發現困惑(Mess-Finding)。

(二)將第二版本 CPS 模式中,第一個步驟「發現事實 (Fact-Finding)」修改為「發 現資料 (Data-Finding)」,認為有效的問題解決,不只是考量事實而已,更 需考量相關資訊,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三)發展出聚斂思考的指導原則,主要原則是「找出重點 (locating hit and hot

spots)」,以配合原本發展完善的擴散思考,輔以文字說明,找出每個階段 的重要功能。

(四)將 CPS 的圖示從上一版本的橫式改為直式,不過仍是單一方向的發展,有 FF PF IF SF AF

25

初始 (MF)和結束 (AF)的階段。

圖 2-3 1985 年版的六階段 CPS 模式。資料來源:"Celebrating 50 year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Version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by S. G. Isaksen and D. J. Treffinger, 2004,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8(2), p. 75.

四、第四版本 (1987-1992):三成份六階段 CPS 模式

此階段模式的發展主要在回應創造性問題解決在教學現場實務運用的結果。1987 年時,Isaksen 和 Treffinger 發現人們在解題過程中時不會總是依序使用這六個階段,而

擴散思考

聚斂思考

新挑戰 New Challenges

找出、分析與歸納重要 Convergent Phase 擴散面

Divergent Phase

問題敏感性 Problem Sensitivity

發現困惑(MF)

26

是喜歡以自然、方便的方式運用 CPS(湯偉君,邱美虹,1999),整體來說,可以把人 類的解題活動傾向組合成三個主要成份:瞭解問題(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激發點 子(generating ideas)、計畫行動(planning for action),而此時仍是以線性為主,如圖 2-4 (Isaksen & Treffinger, 2004)。

圖 2-4 1992 年版的三成份六階段 CPS 模式。資料來源:"Celebrating 50 year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Version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by S. G. Isaksen and D. J. Treffinger, 2004,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8(2), p. 75.

五、第五版本 (1990-1994):Isaksen 和 Dorval 三成份彈性循環模式

1993 年,Isaksen 和 Dosval 考量個人不同的需求,將 CPS 先前使用線性流程表示

擴散:考量執行過程中可能的助力與阻力 聚斂:找到最適當的構想,擬定計畫並加以執行 擴散:找出各種評估構想的標準與方法

聚斂:選擇一些標準評估解決問題的構想

成份三:計畫行動

擴散:列出問題之所有可能的解決構想 聚斂:選出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構想

成份二:激發點子

擴散:從已知的資料發現所有可能的問題

聚斂:選擇一個特定問題並具體且明確的陳述問題 擴散:蒐集不同的資料了解事實的情境

聚斂:整理、分析與歸納重要的資料

擴散:從生活經驗與情境中尋找各種問題解決的機會 聚斂:決定一種挑戰,並建立一般性的問題解決目標

成份一:瞭解問題

發現困惑(MF)

發現資料(DF)

發現問題(PF)

發現點子(IF)

發現解答(SF)

尋求接納(AF)

27

激發點子

計劃行動 瞭解問題

的模式改為「暸解問題」、「激發點子」與「行動計畫」三個區塊(成份),以幾何圖 形彈性循環的架構表示,如圖 2-5 (Isaksen & Treffinger, 2004),不過區塊之間是以虛點 連接,代表流程並沒有固定的方向性,是可彈性調整的,且各區塊內的空白處,可依個 人、任務或是情境的不同,選擇需要執行的階段(MF、DF、PF、IF、SF、AF),運用在 問題解決情境中(湯偉君、邱美虹,1999)。

圖 2-5 1993 年版的三成份非線性 CPS 模式。資料來源:"Celebrating 50 year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Version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by S. G. Isaksen and D. J. Treffinger, 2004,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8(2), p. 75.

六、第六版本 (1994-至今):CPS 四成份八階段模式

此時期追求系統化的方法,以有效地整合任務評估與歷程規劃兩個面向發展

(Isaksen & Treffinger, 2004)。Isaksen、Dorval 和 Treffinger 在 2000 年將任務的評估與歷 程規劃整合於 CPS,並將 CPS 修改為一個系統化的架構,參見圖 2-6(湯偉君,邱美虹,

1999)。同時,為了讓 CPS 的使用更加友善與清楚,Isaksen 等人也將 CPS 各流程的用

28 形成問題

激發點子

建構機會

搜尋點子 建立接受

發展解答 設計流程

評估任務

瞭解挑戰

激發點子

準備行動

規劃方法

詞做了些許的修改,把原來的三大成份改為四成份八階段,改為瞭解挑戰(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激發點子(generating ideas)與準備行動(preparing for action)、規劃 方法(planning your approach),且瞭解挑戰又分為建構機會(constructing opportunities)、

形成問題(forming problem)與搜尋點子(exploring data);準備行動分為發展解答

(developing solutions)與建立接受(building acceptance)(Isaksen & Treffinger, 2004);

規劃方法的組成部分包括評估任務(appraising tasks)和設計流程(designing process)的階 段作為一個綜合組織,處在 CPS 的中心範圍,將規劃方法作為一種「管理」的綜合組織,

能指導解決問題的分析和選擇階段流程。

圖 2-6 2000 年版的 CPS 四成份八階段模式。資料來源:"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 " by S. G. Isaksen, K. B. Dorval, and D. J. Treffinger, 2000, Buffalo: Prufrock Press Inc.

29

綜合對 CPS 的發展歷程的討論,從 Osborn、Parnes 等人發起,到 Isaksen、Treffinger 等人持續投入發展,可將其主要的發展及運用整理如表 2-3。

定向(orientation)、

準備(preparation)、

分析(analysis)、

假設(hypothesis)、

籌畫(incubation)、

綜合(synthesis)、

驗證(verification)

文字說明

Treffinger

第三版本 CPS六階段

1.新增發現困惑(Mess Finding) 2.將發現事實(FF)改為發現

Treffinger

第四版本 CPS三成份六 階段

三成份與六階段:瞭解問題

(MF、DF、PF)、激發點子

(IF)、行動計畫(SF、AF)

垂直圖示

(圖2-4)

1992 Isaksen &

Dorval

第五版本 Dorval &

Treffinger

第六版本 教育月刊,223,2-20。

綜觀上述各版本的 CPS 模式發展中,不難看出其共同特色與精神,研究者希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