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

研究者將科學遊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經歷兩階段的教學歷程,綜合教學札記、

上課錄影記錄、協同教師及學生訪談等相關研究資料,針對二次教學活動,提出教師專業成 長的歷程。本節就教學活動設計能力、實務教學能力與教師研究能力三方面進行討論,

說明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教師專業成長。

壹、教學活動設計能力之成長

研究者根據「重心」主題,以科學遊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在活動設計上獲得以 下的專業成長。

俯視圖 側視圖

A

B

B A

109

一、能將「重心」的生活事例設計到課程中

在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雖然沒有重心單元,但物體重心卻是生活中常遇到 的課題,因此研究者將生活事例設計到課程中,希望能讓學生多觀察日常生活中有關「重 心」的現象與應用。首先研究者必須廣泛蒐集生活案例,理解各案例的概念與原理後,

將其適切安排在課程中,這對研究者來說需要多花心力練習。

以主題二「百變平衡鳥」為例,以馬戲團或劇團表演人員在身上吊鋼絲的位置,討 論人身體的重心,瞭解身體重心的位置後,再引「女兒牆」的高度建置,說明其高度限 制也是考量人體重心,以免人們在高樓發生意外,參見圖 4-16。在此過程中,研究者不 但對於重心相關議題有更深刻的認知,提升了研究者教學設計的能力,也使課程更貼近 學生生活。

圖 4-16 研究者在課堂中融入「重心」生活事例

二、能將 CPS 理論與教學實務結合

研究者根據 Isaksen & Treffinger (1987) 所提出 CPS 三成分六階段,配合科學遊戲 素材,設計成教學活動。為了讓學生「發現困惑」,研究者製造認知衝突的情境,使學 生產生困惑,例如主題三「雙錐體爬呀爬」單元中,研究者示範先以衛生紙捲筒從木棍 高處滾向低處,接著再將雙錐體擺放在低處,卻看見雙錐體由低往高處滾動,學生皆感 到相當驚奇,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增加了學生探究原因的動機,例如訪談協同教 師時談到:

我覺得一開始你用紙軸滾,告訴學生哪邊高?哪邊低?,證明一端是低的以後,你把雙錐 體從低的地方放,小孩很驚訝,它竟然往高處滾!產生認知衝突後,學生就開始慢慢想,

跟什麼有關,他最後發現跟開口大小、高低差別等等有關係。(T2-IT-T3)

110

另外在教學情境上的引導也符合理論基礎,兼具擴散面和聚斂面指導,例如主題一

「平衡一線間」,針對「改造中空的墊片」問題,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集思廣義組內 可能的想法,如圖 4-17 所示記錄在小白板上,再評估選擇一個方法,動手操作,嘗試 是否能成功。研究者將 CPS 理論與教學實務結合

透過理論轉化而成的遊戲教學讓學生 產生更多學習興趣。

圖 4-17 學生先寫出可能作法(擴散思考)再擇一方法操作(聚斂思考)

三、能精進教具設計能力

研究者從訪談學生及協同教師的意見中學到教具設計,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任務時 應考量的地方,例如「百變平衡鳥」的鋁線材料較容易斷裂或分解,影響學生的觀察。

因此,研究者根據訪談學生的回饋而改良,使用較粗的鋁線材料,經修正後的教具確實 更易操作,也讓「重心在支點下方」的現象更利於觀察,使教學活動更易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第一次教學學生訪談回饋如下:

因為那個鋁線太軟,所以我想掛墊片但是鋁線都會分開,所以我沒有操作到平衡的樣 子。(TB1-IS-S1-17)

由上述顯示,研究者因學生的回饋而將實驗教具改良後,學生在操作上更易操作,

使得研究者在教學時更能達成教學目標。

貳、實務教學能力之成長

研究者實際進入教學現場後,透過反思與他人回饋,在實務教學能力得到以下的專 業成長。

111

一、說明原理時能配合示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研究者發現教學中進行「原理說明」時,以操作搭配講解,能幫助學生瞭解原理,

例如第二次教學主題二「我有一隻平衡鳥」,研究者以「花生號」自編故事,如圖 4-18,

在船(鐵鉛筆盒)下方未加重時,船長登上瞭望台船會翻覆,但若船下方加重(吸四個 圓形磁鐵),因重心降低,船長即能安穩站在瞭望台上,之後學生操作平衡鳥時,知道 如果要使平衡鳥平衡,應將兩端(A 與 B)下壓,將重心降低,較容易平衡,如圖 4-19。

圖 4-18 鐵船下方吸磁鐵使船體重心降低

圖 4-19 學生操作平衡鳥使其平衡(將 A 與 B 下壓)

研究者體會到對學生說明原理時,除了口述之外,搭配具體的操作示範能幫助學生 理解,後來學生操作平衡鳥時,也會類推到之後的實驗。

二、使用學生可理解的語詞教學

研究者進行重心的科學遊戲教學時,對於科學原理的說明與講解,應讓學生瞭解到 怎樣的深度,對研究者而言是重要的課題,例如「討厭重力的鐵鎚」中,鐵鎚與尺因為 受棉線綁住而結合成為一個系統,系統的重心較為抽象難以理解,而學生討論時會提到

A B

A

B

(鐵鉛筆盒)

四個圓形磁鐵

瞭望台

112

鐵鎚的重心、尺的重心等,研究者因為上課時間有限,無法將抽象的系統重心之概念呈 現給學生,只能點到為止,協同教師建議研究者依照目前學生能理解的科學概念程度,

著重在學生能觀察、可理解的現象,呈現並解釋給學生,因此,研究者在教學時,將「系 統重心」簡化解釋為「鐵鎚重心」,幫助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例如訪談協同老師時談 到:

鐵鎚相對有點難,因為像鐵鎚跟尺變成一個系統,重心有點轉移了,比較難理解,中上程 度的學生我發現可以瞭解,但其他很多孩子還是比較難懂。(T2-IT-T3)

研究者體會到課程的設計,除了應在教學前評估學生目前的先備經驗,也應考量他 們能負荷的知識量,在教學實施時選擇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詞進行教學。

參、教師研究能力之成長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反思與他人回饋,在教師研究能力方面得到以下的成長。

一、增進資料蒐集與分析整理的能力

研究者在整個研究計畫中,擬定幾種蒐集資料的方式,讓教學行動更完善,資料蒐 集包含專家教案檢核表、教學錄影、教學札記、協同教師觀察紀錄檢核表、單元學習態 度問卷、整體意見心得單、各主題學習單、協同研究教師訪談記錄、學生訪談記錄等。

每次教學結束後分析上述資料,透過討論、訪談與自省,找出哪些需改進的教學內容。

研究者也在進行不同資料的整理時,發現共同的問題需改進。以主題二第一次教學「我 有一隻平衡鳥」為例,研究者在教學札記中提及教學時,每人都有一組平衡鳥,易使他 們各自操作自己的,討論與合作的時間減少,同時協同教師在訪談時也談到這個問題:

學生在這邊少了討論交流,給他們共同想完成的目標,多讓他們討論互動。(T1-IT-S4)」。

所以此問題在第一次教學後即被重視而修正。

研究者體會到透過分析與比對多種資料,能發現共同的教學問題,例如訪談資料蒐 集與分析能幫助研究者得到許多重要的資訊,做為修改教學的參考依據。

113

二、提升察覺學生學習困難之能力

在本研究教學過程中,研究者以教學單元目標為指標,能督促自己掌握教學流程的 走向,並檢視進度的達成,同時也提高察覺學生問題的敏銳度,每次教學後與協同教師 的討論,更能幫助自身察覺學生學習困難之處,並自我提醒需多觀察、多與學生對話,

以掌握學生學習困難的根源,研究者每次教學結束後,即觀看教學錄影紀錄反思問題,

並與協同教師與學生訪談,從不同角度瞭解學生學習可能出現的難點。

以第二次教學主題二「我有一隻平衡鳥」為例,研究者在教學錄影記錄中發現,請 學生上台標記鐵鎚重心與支撐重物的點時,學生思量許久才作答;同時,學生在訪談時 也提出「鐵鎚很難耶!我知道是尺撐起重物,但是尺的哪裡,我就亂猜了(T2-IS-S2-24)」。

研究者由錄影記錄與學生訪談同時發現,從鐵鎚實驗中找出「支撐重物的點」對學生而 言是困難的,研究者察覺此點能立即針對學生難點給予回應與講解。

研究者瞭解到與協同教師討論、上課錄影記錄及與學生對話等方式,能幫助研究者 提升察覺學生學習困難之處。

三、提升尋找問題解決管道之能力

研究者在設計物體重心的科學遊戲教學時,為了使教學能達到預期成效,針對主題 蒐集相關資料,充實學科相關知識,並成為學習者,從網路、書籍及研習講座中汲取相 關知識與經驗傳承,以設計延伸補充教材或回應學生可能產生的迷思概念。例如研究者 在進行研究時,參與由新北市立圖書館土城分館所舉辦的「馬戲團-重心與平衡」親子 假日科學講座,從中獲得以「花生號」實驗來說明「重心越低越容易平衡」概念之靈感。

又如研究者從網路影片「生活裡的科學-穩如泰山的重心」獲得資訊,將生活中運用到 的「包包掛勾」與「物體重心在支點正下方則可平衡」概念互相連結,強化學生對概念 的理解,參見圖 4-20,包包掛勾其實與平衡鳥的原理相同。

114

圖 4-20 包包掛勾運用「物體重心在支點正下方」原理

研究者體會到,準備教學過程中也應成為學科相關知識的學習者,不斷從網路、書 籍及研習講座中汲取相關知識與經驗傳承,從中獲得某些概念的教學靈感。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