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

身體活動是指人體透過骨骼肌的收縮,造成關節角度發生變化,進而 產生能量消耗的身體動作(教育部,2009a)。換句話說,只要是藉由肌 肉骨骼的活動產生能量的消耗,就可以稱為身體活動。對於青少年而言,

身體活動可以是體育運動、家務勞動、遊戲、學校或社區的玩耍、交通 往來、娛樂、體育課或有計畫的鍛鍊等(WHO,2010)。身體活動對健 康帶來許多好處,不僅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還可以提高生理和心理 的健康程度,減少因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的負面結果(黃元玉,2009),

可惜國內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量確實有明顯不足的現象。本節收集青少年 與身體活動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身體活動與健康

在過去研究青少年健康的文獻中指出,青少年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增 進許多身體上的機能,例如:心肺功能、免疫系統及骨骼肌肉系統等。

運動除了可以增強生理機能外,還可以減少身體上的疾病,如:降低冠 狀動脈性心臟病、降低血壓與減少肥胖等(吳姿瑩、卓俊伶,2005; Armstrong et al., 2015;McAuley et al., 2014;O'Donovan et al., 2014),國 外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在認知及腦部的發育有正面之影響(Hillman, Ericson, & Kramer, 2008)。

17

(一)身體活動與心肺功能

Andrade, Britto, Lucena-Silva, Gomes 及 Figueroa(2014)以 33 位 6-17 歲患有中度哮喘的兒童及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n=14)與控 制組(n=19)進行為期 6 週、每週 3 次、每次 20-30 分鐘的有氧訓練,

運動強度維持在最大心跳率的 70-80%,比較有氧訓練介入對於哮喘改善 的狀況,雖然研究結果發現有氧運動對於患者的血漿因子(plasma cytokines)沒有變化,但可以促進患者的最大呼吸壓力(maximal

respiratory pressure)、功能容量(functional capacity)、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與無哮喘天數(asthma-free days)。一份系統性的回顧研究包含 16 篇論文與 516 個哮喘兒的文章中也發現,有氧運動確實可以增進心肺適 能(cardiopulmonary fitness)(Crosbie, 2012),且青少年接受耐力訓練來 增加尖峰攝氧量(peak oxygen uptakes)的效果會比成年人好(Armstrong,

& Barker, 2011),另一項加拿大研究也證實青少年在身體活動、心臟能量 代謝(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及尖峰有氧能力(peak aerobic power)

之間是有關聯的(Banks, Wells, & McCrindle, 2014)。我國學者蘇昭銘、

黃誌祥、許志強、吳文鴻(2011)以臺中市某國中 2 年級生為研究對象,

參與課後活動每週 3 天以上及每週 1 至 2 天者,心肺功能明顯優於未參 與課後活動者,顯示從事高身體活動的青少年,對於提升心肺功能有顯 著之影響。

18

(二)身體活動與免疫系統

運動免疫學(Exercise Immunology)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學科,早期 研究結果已經顯示,長期且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免疫系統,並且可以讓 人體遠離上呼吸道感染的威脅(Nieman, 1994)。一項以 8 位年齡介於 15-18 歲的高中女生為研究對象的文獻指出,1 小時的越野訓練(cross-country training)可以增加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白血球與 血小板的數量(Nemet, Eliakim, Mills, Meckal, & Cooper, 2009)。另一項美 國研究發現,只要 3 分鐘高強度的運動就可以增加青春期男孩的白血球

(leukocytes)、淋巴細胞(lymphocytes)及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的數量(Boas, Joswiak, Nixon, Kurland, O'Connor, Bufalino, Orenstein, &

Whiteside, 1996)。

(三)身體活動與骨骼肌肉系統

Waugh, Korff, Fath, & Blazevich(2014)以 10 位男孩和 10 位女孩(年 齡為 8.9 ± 0.3 歲)為實驗對象,進行 10 週、每週 2 次的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發現實驗對象在課程結束後,肌腱強度有顯著增加。另一項研 究是在學校課程實施每天 60 分鐘的身體活動並且持續 3 年,研究對象為 223 位兒童(年齡在 6-9 歲),發現從事中等費力身體活動的兒童具有良 好的肌肉平衡、良好的姿勢控制與降低骨折的風險(Detter et al., 2014)。

Nogueira, Weeks, & Beck(2014)以 151 位前青春期的女孩(pre-and

19

early-pubertal girls)為對象(年齡在 10.6 ± 0.6 歲)的研究中發現,每週 實施 3 次、每次 10 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可以增加骨骼的強度與促進 代謝。國內學者林麗娟、塗國誠(2004)以 20 名 15-20 歲的健康女性為 研究對象,發現長時間且規律從事高的身體活動量,有助於女性提高骨 質密度。

(四)身體活動與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隨著生活與飲食型態的改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發病年齡有逐漸下 降的趨勢。一項美國的調查研究,在 18-24 歲的青壯年人口中,超過一半 的人有一個以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冠狀 動脈粥狀硬化的徵兆(Arts, Fernandez, & Lofgren, 2014)。一篇加拿大研 究,以 304 名 14-18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不同形式的有氧訓練或 阻力訓練,發現以上 2 種訓練都可以降低受實驗者的體脂肪率和腰圍,

以降低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尤其同時結合有氧訓練與阻力訓 練的成效更加顯著(Sigal et al., 2014)。我國學者陳益民(2007)分析 15 篇國內外關於運動與心律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之影響的文 獻中發現,如果從事長期、高強度或耐力型的運動訓練,可以增加心律 變異度,並減少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

(五)身體活動與血壓

偏高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源頭,而高血壓也是

20

造成冠狀動脈性心臟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良好的血壓控制可以避免 許多生活習慣病( lifestyle related disease)的發生。國內學者林瑞興與方 進隆(2000)以 22 名安靜血壓偏高的專科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成 3 個組別,並且介入 12 週不同方式的快走訓練課程,發現快走訓練可以有 效的降低血壓。一篇智利研究以 13 位兒童(年齡介於 10 ± 1.9 歲)和 13 位青少年(年齡介於 14.3 ± 1.5 歲)為研究對象,介入 60 分鐘騎乘自行 車訓練(車速小於 15 公里),發現 60 分鐘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也可以有效 的降低血壓(Á lvarez et al., 2013)。蔡孟書、吳英黛、高宓憶(2008)整 理國外 9 篇關於運動介入影響青少年血壓變化的文獻中也發現,運動介 入對於降低青少年血壓的效果非常好。

(六)身體活動與肥胖

環境的快速變遷,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機械化,連帶著飲食和 生活方式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飲食方式轉變成快速且高熱量的速食,

生活型態也改變為久坐不動的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因此也 增加了許多青少年慢性疾病的風險(Jain, Pant, Chopra, & Tiwari, 2010)。

在拉丁美洲研究中,調查 991 位年齡介於 14-18 歲巴西青少年與 933 位年 齡介於 11-17 歲阿根廷青少年,發現巴西青少年腹部肥胖率為 32.7%,阿 根廷則有 11.1%(Moraes et al., 2014)。雖然目前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

但可以透過增加身體活動與飲食的規畫獲得改善,一項美國研究中發

21

現,在學校 3 年的課程中介入增加學生的身體活動量與飲食習慣的改變,

可以明顯改善學生的體重(Cadzow, Chambers, & Sandell, 2015)。我國學 者陳錦偉、黃朝嘉、薛永和(2007)年調查澎湖縣某高職的學生中發現,

肥胖組的學生在身體活動量方面有較低的表現;蕭偉成、張瑞泰(2013)

回顧國內外有關於青少年身體活動量的文獻中也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越 高的青少年,其身體活動量則越低。

(七)身體活動與學業表現

在人類成長的過程中,兒童及青少年腦部的結構與認知能力發展得非 常快速,且透過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大腦的認知能力(Hillman, Erickson, &

Kramer, 2008),也可以幫助學習及提升學業成績(Scudder et al., 2014),

另一項研究的結果發現,有氧運動可以縮短兒童的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更好的自制力(inhibitory control)以及更佳的專注力(Scudder et al., 2014)。在臺灣有許多家長會擔心過多的身體活動會耽誤到學業上的 表現,但美國的一項研究中指出,把部分學校學科課程改為運動課程,

不僅不會降低學業成績,反而還會提升學習效率及課業表現(Sallis, 2010)。我國學者王中邦(2013)的研究發現,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可以對 學業表現可以提供更高的助益,另一位我國學者吳漪涵(2011)的研究,

雖然無法直接利用身體活動量來預測學業成績,但適度的身體活動與學 業成績有關。表二-1 為身體活動與健康的相關研究。

22

23

24

25

26

二、青少年身體活動建議量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 2010 年出版的

「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中明確指出 5-17 歲的兒童和青少 年每天至少要累積 60 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其中也說明每天 的身體活動量超過 60 分鐘將會帶來更多的健康效益,而且大多數的身 體活動應該要是有氧活動,同時每週至少要進行 3 次高強度的身體活 動,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等。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積極進行身體活動的 兒童及青少年具有更高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與肌肉力量,也可以減少 體脂肪、減少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相關疾病的危害,並增進骨骼的健康與 減少憂鬱的情況。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在 2008 年建議美國的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要從事中等到費力的 有氧身體活動至少 60 分鐘,且每週至少要有 3 次以上費力的身體活動,

而身體活動還要包含每週 3 次的肌肉增強運動與每週 3 次的骨骼增強運 動,重要的是這些身體活動必須要適合兒童及青少年,並且要多樣化與 有趣。針對體重過重的青少年,美國學者 Adams 等人(2009)建議每天 要走路 10000-11700 步,才能符合青少年每天 60 分鐘中等費力的身體活 動量;美國學者 Tudor-Locke 等人(2011)同樣建議 12-19 歲青少年每 天也要走路 10000-11700 步,才能符合每日的身體活動量。

27

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在 2012 年公布了最新的 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活動建議量,他們將兒童定義為 5-11 歲,青少年定義 為 12-17 歲,而二者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基本上是一樣的,希望兒童及青 少年每天能從事中等費力的身體活動(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至少 60 分鐘,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週至少 3 次,骨骼 肌肉的增強也是每週至少 3 次,制定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就

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在 2012 年公布了最新的 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活動建議量,他們將兒童定義為 5-11 歲,青少年定義 為 12-17 歲,而二者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基本上是一樣的,希望兒童及青 少年每天能從事中等費力的身體活動(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至少 60 分鐘,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週至少 3 次,骨骼 肌肉的增強也是每週至少 3 次,制定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