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青少年動態通學之現況描述

本節就青少年動態通學之現況進行討論。

一、 動態通學之現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受測學校的學生使用動態通學的比率偏低,百分 比只有 30.4%,雖然高於加拿大全國性調查的 22.1%及義大利佛羅西羅 內省的 20%(Bookwala et al., 2014;Falese et al., 2014),但與美國隨機 撥號研究的 47.2%相去甚遠(DeWeese et al., 2014),與巴西聖卡塔琳娜 州的 32.7%相差 2.3%(Silva et al., 2014)。另外,我國教育部體育署所 公布「102 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教育部體育署,2013)

的資料相比,我國青少年動態通學比率高達 49.1%,顯示受測學校的學 生動態通學比率明顯不足。

受測學校的學生動態通學比率不高,可能跟地理環境、交通狀況、

學校停放自行車環境、學校通學政策、家長態度及家長職業有關。在地

85

理環境方面,林口區屬於台地,學區範圍廣大,學生住家地點與學校距 離較遠,如果使用走路與騎自行車的方式通學,會增加許多通學時間,

且林口區目前還有許多地方屬於尚未建設且雜草叢生之空地,在安全上 會有較多顧慮,這將會降低學生動態通學意願。在家長方面,家長工作 地點大部分需離開林口區到外縣市工作,而受測學校地點剛好在交通路 線會經過的地方,許多家長為了方便性與顧及學生安全,在上下班途中 會接送學生上下學,這種方式也會降低學生動態通學比率。在學校方 面,學校政策並沒有針對學生動態通學給予實質上獎勵,對學生來說沒 有執行動態通學的誘因,且校園附近沒有設置通學步道,校園內也沒有 設置自行車停放地點,加上學校周圍正在興建 107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選 手村,常會有大型機具進出,增加學生通學安全上之顧慮,這些因素都 會影響學生動態通學比率。

但如果把本研究的受測學生,統計過去七天使用一次以上走路及騎 自行車通學方式的人數,比率可達到 56.1%,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學生 是有能力與環境使用動態方式通學,顯示受測學校有提升學生動態通學 的潛力。如果能制定完善的學校政策,如:制定獎勵動態通學的措施、

設置學校停放自行車區域及規劃完整的通學步道等,將會有效提升學生 動態通學之意願。

86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青少年動態通學之關聯性

本節就個人背景因素與青少年動態通學之關聯性進行討論。

一、 個人背景因素與青少年動態通學之關聯性

受測學生使用動態通學方式上下學的人數有 129 人佔 30.4%,混合 通學人數 238 人佔 56.1%,靜態通學人數 57 人佔 13.5%,利用多項式 邏輯斯迴歸來分析個人背景因素與動態通學是否有關聯,結果顯示,個 人背景因素,包含性別、年齡、父親教育程度及母親教育程度並沒有顯 著相關,因此,在本研究中所稱的背景因素並不會影響青少年的動態通 學行為,推翻研究假設一「青少年個人背景因素與動態通學之間有顯著 相關」。

在性別方面,加拿大研究發現(Bookwala et al., 2014),男性青少年 會比較傾向於動態通學,可能原因是男性的安全顧慮比女性較少,家長 對於女性獨自通學安全性有較多擔憂,尤其是晚上時間,但在本研究的 性別因素並不顯著。

在年齡方面,加拿大研究發現(Bookwala et al., 2014),年齡在 12-16 歲的青少年會比較傾向動態通學,可能原因是這個年齡層的學生比較活 潑好動,且正值青春期,希望有自己獨立生活空間,亦不希望父母對自 己的生活介入太多,所以偏向獨自通學,而此階段青少年可獨自通學的 方式是使用走路或自行車上下學,但本研究年齡的因素並不顯著,可能

87

原因是研究對象年齡只有 15 及 16 歲,研究範圍不大,因此,無法看出 顯著差異,建議未來的研究者選取年齡範圍可以更廣,例如:兒童(6-11 歲)、青少年(12-17 歲)等,以便觀察不同年齡層是否有明顯差異。

在父母教育程度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育程度跟動態通學沒 有顯著相關,其他學者的研究鮮少有針對父母教育程度對於青少年動態 通學之影響進行研究分析,但在葡萄牙研究中發現,如果父母鼓勵青少 年使用動態通學,青少年的達成率較高,研究也顯示父母的鼓勵是青少 年達成動態通學的重要指標(Silva, Pizarro, Garcia, Mota, & Santos, 2014)。另外,西班牙研究中發現,父母親有無工作也會影響青少年的 通學方式,父母親如果沒有工作與青少年的動態通學有顯著相關,其原 因是父母親沒工作可能會待在家或不在家,所以無法在上下學時間接送 青少年通學,同時,研究中發現,父母親使用動態方式上下班也與青少 年動態通學有顯著相關,其原因是父母親使用走路或騎自行車的方式上 下班,無法使用私人汽車與機車接送小孩,因此,小孩也必須使用動態 方式上下學(Rodriguez, Villa, Perez, Delgado, Ruiz, & Chillón, 2012)。根 據以上二項研究,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把父母工作狀態及上班方式列 入背景因素,探討其對青少年動態通學之關聯性。

除了性別、年齡、家庭的因素,美國學者把住家到學校的距離也納 入考量,並且發現住家離學校在半英里內,是青少年使用動態通學的重

88

要因素(DeWeese et al., 2014),在巴西研究中發現交通狀況、安全性及 街道美觀可能會影響動態通學行為,同時也發現住家到學校的距離將會 是一個重要因素(Silva et al., 2014),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把距 離、交通狀況、安全性及街道美觀納入背景因素中。

89

第三節 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關聯性

本節就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關聯性進行討論。

一、 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關聯性

身體活動對學生健康有深遠影響,充足的身體活動可以促進兒童及 青少年身體發育,減少疾病發生,甚至可以提升學業表現,國外許多研 究已經證實動態通學是一個很好提升學生身體活動量的方法。

本研究將身體活動建議量分成二個標準,第一個為國內標準,以每 週身體活動量是否達到 210 分鐘為分界;第二個為國際標準,以每週身 體活動量是否達到 420 分鐘為分界。受測學生總身體活動量平均值為 511.03 ± 600.97 分鐘,顯示受測學生身體活動量平均值達到國際標準 420 分鐘,其中男性的平均值為 598.45 ± 564.12 分鐘,而女性平均值為 406.30

± 627.95 分鐘,由此可知男性總身體活動量高於女性。在國內標準方面,

有達到標準 210 分鐘以上的人數為 313 人佔 73.8%;在國際標準方面,

有達到 420 分鐘以上的人數為 168 人佔 39.6%,根據卡方檢定結果,發 現性別與國內標準有達到統計顯著差異(X2 = 22.13,p<0.001),另外,

性別與國際標準也有達到統計顯著差異(X2 = 22.63,p<0.001)。 使用邏輯斯迴歸分析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是否有關聯,結果 顯示,本研究的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並沒有明顯相關,即使除去 體育課時間及課後休閒活動時間等控制變項,仍無法達到顯著相關,推

90

翻研究假設二「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間有顯著相關」,

因本研究沒有將通學的距離考量進去,在受測學生使用動態通學的原 因,可能會因為住家到學校的距離,而影響到動態通學的意願及時間,

進而影響到統計結果,但發現男性學生比女性學生有較高的機會達到國 內及國際身體活動建議量,其可能原因為男性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在上 學期間與放學期間有較高意願從事身體活動。

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有顯著相關,

美國學者 Sirard 等人(2005)發現動態通學的學生比沒有動態通學的學 生,每日中等費力身體活動量多 24 分鐘,美國學者 Lee 等人(2014)

也發現走路通學的學生比沒有走路通學的學生,每日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量多 11 分鐘,美國學者 Saksvig 等人(2007)同樣發現動態通學的女學 生比沒有動態通學的女學生,每日多增加 13.7 分鐘的總身體活動量與 4.7 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量,挪威學者 Børrestad 等人(2013)發現 動態通學確實可以增加學生的每日中等費力身體活動量。以上學者都有 把通學距離放入研究當中,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應把住家到學校的距 離列入考量。

另一項因素,我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下課時的身體活動時間,希 望學生能在一周內活動至少 150 分鐘,也就是所謂 SH150 方案,S 代表 Sports,H 代表 Health,期望學生能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各級學校現

91

在非常重視學生健康相關議題,積極推動學生的身體活動,以達到每週 活動達到 150 分鐘的目標,可能因為此一方案推動,使現在學生的總身 體活動量明顯提升,因此造成研究結果沒有達到相關性,建議未來的研 究者可以更精確的調查活動時間,以及下課時的身體活動時間列入考 量。

92

第四節 青少年動態通學與健康體位之關聯性

本節就青少年動態通學與健康體位之關聯性進行討論。

一、 青少年動態通學與健康體位之關聯性

健康體位在兒童及青少年健康占有很重要的角色,維持健康體位可 以遠離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尊心與減少霸凌事件,國 外許多研究證實動態通學可以有效防止肥胖及擁有適當的身體質量指 數。

本研究依我國衛生福利部所公布之 102 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

將受測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依照不同年齡分成過輕、標準、過重及肥 胖。受測學生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 21.42 ± 4.28 kg/m2,符合衛生福利部 所公布的標準。體位過輕者有 21 人佔 5.0%;標準者有 294 人佔 69.3%;

過重者有 45 人佔 10.6%;肥胖者有 64 人佔 15.1%,結果顯示,有七成

過重者有 45 人佔 10.6%;肥胖者有 64 人佔 15.1%,結果顯示,有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