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討動態通學對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身體質量指數之關聯 性。本章共分五節,分述如下: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

「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名詞解釋」;第五節「研 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多數學生的求學生涯中,每天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的時間在校園中度 過,以學校為基礎推動校園健康促進是促進學生健康的一個良好的方 法,在學校推動健康促進,可以讓學生健康的成長,並可以提昇學生的 學業成就。教育部在 2001 年開始推動「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2004 年教 育部與國民健康署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並在 2008 年拓展至 全國,使得參與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的學校總數達 3000 所以上(教育部,

2010),可見政府對於學生健康程度的重視。

雖然教育部推行健康促進學校已經行之有年,但根據最新的「臺灣營 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家衛生研究院,2011)中發現,國中生男女肥 胖的盛行率為 14.7%,而衛生福利部於 2012 年在行政院院會報告「國民 健康促進─減重推動成效」中也指出,臺灣兒童有四分之一有過重及肥胖 的現象,是亞洲國家中最嚴重的(衛生福利部,2012)。根據許多國際性 研究中發現,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肥胖會因為年齡的增長導致成年期肥胖

2

的風險(Guo, Wu, Chumlea, & Roche, 2002;Singh, Mulder, Twisk, van Mechelen, & Chinapaw, 2008),而成年期肥胖將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第二 型糖尿病與高血壓(Daniels, 2006;Reilly et al., 2003),並且會直接或間 接增加成年期肥胖所導致的慢性病發病率與死亡率(蘇秀悅、成必筠、

祝年豐,2014;Biro & Wien, 2010)。因此,慢性疾病的預防必須從兒童 及青少年的健康體位著手。

影響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因素中,除了過重及肥胖外,另一個很重要 的因子是身體活動。所謂身體活動,指的是藉由肌肉骨骼活動間產生能 量的消耗,而身體活動量就是在特定時間內所累積的身體活動。在過去 研究青少年健康的文獻中指出,青少年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增進許多身 體上的機能,例如:心肺功能、免疫系統及骨骼肌肉系統等。身體活動 除了可以增強生理機能外,還可以減少身體上的疾病,如:降低冠狀動 脈性心臟病、降低血壓與減少肥胖等(吳姿瑩、卓俊伶,2005;Armstrong, Green, Reeves, Beral, & Cairns, 2015;McAuley et al., 2014;O'Donovan et al., 2014),而國外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在認知及腦部的發育有正面之影響

(Hillman, Ericson, & Kramer, 2008)。因此,教育部積極推動學生的體適 能計畫,在 1998-2003 年進行「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也就是大家 所熟知的體適能 333 計畫,計畫中建議學生每週至少運動 3 天,每次運 動至少 30 分鐘,每次運動心跳率約每分鐘 130 次。在 2004-2007 實施「推

3

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目標是逐年降低學生過輕與肥胖的比 率,以促進學生的健康。到 2007-2011 年辦理「快活計畫」,建議高中及 大專院校學生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每週累積運動達 210 分鐘。2014 年 開始實施「學生每週在校運動 150 分鐘方案(SH150)」,希望學生在校時 間,除體育課程外,每週應達到 150 分鐘以上的體育活動(教育部體育 署,2015),同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也公布了「國人身體活 動建議量」,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週至少進行 210 分鐘的中等費力以上身 體活動,如果體能狀況許可,可以再加上至少 90 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

來促進自身的身體健康。

雖然政府極力提倡規律運動來提升學生的身體活動量,但根據教育部 體育署「102 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教育部體育署,2013)

中顯示,全國國中學生課間每日規律運動 30 分鐘的比率約只有 59.5%,

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下降的趨勢,到了大專院校每日規律運動 30 分鐘的 比率只剩下 45.5%,進一步分析資料後發現,國中學生每週運動時間達 210 分鐘的比率雖然有 80.6%,但在寒假期間降為 55.6%、在暑假期間降 為 69.5%,顯示國中學生每週持續運動的比率減少,甚至在暑假期間每 週運動 210 分鐘的比率比國小學生少了 11%(國小為 80.8%),由此可見,

身體活動量不足將會是國中學生健康上的一大隱憂。

4

學生除了在學校安排的體育課程、課間時間及課餘時間可以進行身體 活動外,動態通學(active commuting to school)也是一項增加學生身體 活動量的方法。所謂的動態通學可以定義為利用身體活動的方式驅動交 通工具,進而抵達目的地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包含走路、跑步、騎自 行車、溜直排輪及划船等方式(Shephard, 2008)。國外研究發現,動態通 學可以提供規律的身體活動量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Djurhuus, Hansen, Aadahl, & Glümer, 2014),雖然動態通學對於學生減少身體質量指 數的因果關係有待更進一步研究(Heelan, Donnelly, Jacobsen, Mayo, Washburn, & Greene, 2005),但有研究指出從事動態通學的學生有較低的 身體質量指數(Rosenberg, Sallis, Conway, Cain, & McKenzie, 2006),因此 各國的政府機構都在積極推動動態通學,不僅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量,減 少慢性疾病的危害,也利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舒緩壅塞的交通,對 於環境與人體健康都有正面之影響(Goodman, Brand, & Ogilvie, 2012;

Smith, Norgate, Cherrett, Davies, Winstanley, & Harding, 2015)。

根據文獻分析,學者傾向把動態通學定義為使用走路與騎自行車的方 式來往返學校(Flint, Cummins, & Sacker, 2014;Gordon-Larsen,

Boone-Heinonen, Sidney, Sternfeld, Jacobs, & Lewis, 2009;Sirard, & Slater, 2008),本研究採用大部分學者的定義,把動態通學定義為走路及騎自行 車上下學。國外現在已經有許多文獻在探討學生的動態通學對於身體活

5

動量與身體質量指數間之關係,但是在國內研究中討論學生通學方式對 於學生健康方面的論文卻非常有限,目前僅有 3 篇論文發表,第一篇是 彭鍬穩(2005)所發表的「高中男生通學方式、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 能之比較研究」,第二篇是陳佐誌(2009)所發表的「國小學生步行上學 相關因素之研究」,第三篇是潘美香(2010)所發表的「通學方式及坐式 生活型態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而國內並沒有針對國中生的通 學方式對於青少年健康之影響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國中生使 用動態通學方式進行上下學與其身體活動建議量與健康體位之關聯性進 行研究。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有下列三項:

一、 瞭解青少年動態通學、身體活動建議量及健康體位之現況。

二、 探討青少年個人背景因素與動態通學之關聯性。

三、 探討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關聯性。

四、 探討青少年動態通學和健康體位之關聯性。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青少年動態通學、身體活動建議量及健康體位之現況為何?

二、 青少年個人背景因素與動態通學之關聯性為何?

三、 青少年動態通學與身體活動建議量之間之關聯性為何?

四、 青少年動態通學和健康體位之關聯性為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