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法管理」與「教育推廣」是動物保護工作的不二法門,動物 保護教育是一項持續及扎根的工作,亦要全體國人的共同參與,增進 對於動物及生命的尊重,進一步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造人與動 物和諧共存的永續環境 (江文全、葉昇炎,2008)。英國的學校動物 使用分為七類:動物照顧、觀察外部型態及分類、生態環境下的動物 行為觀察、解剖以了解結構與功能、長期觀察生長、行為或遺傳現象、

生理實驗及討論動物使用相關倫理議題(Lock, 1994)。學校課程中與 動物使用相關的安排大多是以實驗課程為主,主要可分為三類---活體 動物觀察、動物器官觀察及動物解剖(Smith,1994; Adkins & Lock, 1994;Cunningham, 2003)。

活體動物觀察多用在動物行為觀察、動物生態觀察與動物照顧的 實驗(Smith,1994;Adkins & Lock, 1994);動物器官觀察則多以觀察器 官結構為主;動物解剖則以期望能直接觀察器官的相對位置及結構,

或取得某部位酵素(例如腸道)以進行實驗觀察(Adkins & Lock, 1994)。

西元1980 年代之後科學教學中使用動物的爭議(尤其是動物解剖) 被動物保護團體提起,他們訴求動物應與人類一樣擁有基本權利,不 能是研究或教育的工具(Langley, 1991)。關於學習需求及觀察活體動

是解剖則引發課程規劃的爭論,認為學生不須透過這些實驗學得進階 生物知識(Orlans, 1991a),關於動物在學校課程的使用可以發現爭議 點以「動物解剖」為主。

一、贊成的觀點(Keiser & Hamm, 1991):

1.模擬或是模型無法轉換至活體動物;

2.實際經驗較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增強學習;

3.實際觀察能夠清楚了解動物體內複雜的連結;

4.解剖實驗能夠增進學生面對未來生活中的醫療問題,或能理解 醫師講解的內容以進行判斷及決定。

二、反對的觀點(Orlans, 1991a;釋傳法,2007) 1. 這些實驗是不必要的犧牲;

2. 動物在臨死前的處理可能失當:麻醉藥品對人體有害、學生操 作不當;

3. 這些實驗也許會帶來道德上的反感,影響學生心理:違反課程 中「尊重生命」的目的,可能會讓部分學生認為可以自行在除 了學校以外的地方進行類似實驗;

4. 事後處理的顧慮:學校(尤其中等以下學校)沒有專門處理實驗 動物的焚化爐,常將動物屍體以一般垃圾處理。

以下是關於學校教學使用情況、教師及學生態度調查的相關文獻 分析:

一、學校教學使用情況

(一)動物物種種類:活體動物材料以原生動物、環節動物、軟體 動物的蝸牛及節肢動物的昆蟲為無脊椎動物的主要材料,魚 類及小鼠為脊椎動物的主要觀察材料;非活體動物(包含器官 及活體解剖)則以昆蟲為主要無脊椎動物材料,脊椎動物則以 綿羊器官、魚類、兩生類及大鼠為主要種類(Smith,1994;

Adkins & Lock, 1994)。

台灣的國小課程中各家教科書為了配合課程綱要的規 定,均編有飼養及觀察小動物的單元。飼養的動物包括無脊 椎動物,如蠶、蝴蝶幼蟲、蝌蚪等;脊椎動物,如兔子、雞 等(林瓊楓,2005);國中課程中有觀察渦蟲的無性生殖及金 魚尾鰭血流方向等實驗;95學年度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暫行綱 要的生物實驗也與調查相符,以水蚤(節肢動物)為活體觀察 的材料,牛蛙(兩生類)為解剖材料,而器官觀察則以豬的心 臟與腎臟為材料(教育部d,2004)。台灣在教育中使用動物的 種類與國外調查相似。

(二)動物使用的考量:以動物為材料是需要較高的成本及人力維 持活體動物的照顧或解剖材料來源,實驗動物的材料來源多來 自有證照的供應機關及學校自行照顧提供(Adkins & Lock, 1994)。動物材料所需成本較高,因此學校進行以動物為材料 之實驗將會以經濟為考量,尤其是解剖材料,再來考量的是動 物福利、教師考量及課程需要而安排是否需要動物實驗

(Smith,1994;Adkins & Lock, 1994;李鑑慧,2002b)。

(三)學生進行方式:以動物為材料的實驗亦考量實驗安全與學生 意願。活體動物的觀察實驗普遍出現在各年齡層的學生,而動 物解剖則多在高中二年級以上學生進行。進行實驗的方式多以 2-3人分組進行(Smith,1994)。

(四)實驗後動物去向:實驗動物的照顧是學校進行此實驗的困擾 之一,照顧實驗動物(無論活體動物觀察或解剖所需的動物)需 要照顧的空間及人力,因此大多數實驗過的活體動物由學生帶 回家照顧,減少照顧空間與人力的需求(Smith,1994;林瓊楓,

2005);而動物屍體會在專用焚化爐焚燒,若無焚化爐設施之 學校則多以一般垃圾處理(釋傳法,2007)。

二、教師對動物使用的態度

(一)課程實施:教師們大多贊成繼續在課堂中使用動物進行教學 輔助,無論是活體動物觀察或解剖(Smith,1994;莊維倢,

2007),而大學教師們大多會在課堂中說明課程內容,學生信 念若與課堂內容衝突則多讓學生另選他課或轉換跑道

(Cunningham, 2003;郭秉瑛,2000)。莊維倢的調查發現多數 教師認為藉由活體觀察與飼養經驗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 效,加深經驗,雖然過程中或多或少造成動物的痛苦與傷亡,

但是學生的學習成就仍是許多老師首當重視的因素;善後處理 的麻煩性是其他教師不進行活體觀察的主因(莊維倢,2007)。

調查中發現教師進行教學時不常提及動物福利的議題,期望教 師能夠在課堂中納入這類議題,例如討論生活中得知人類對寵 物不人道的話題,使學生思考與生物互動的情形。

(二)生物倫理課程實施:進行動物材料課程之前,對於生物倫理 概念的傳授或是動物福利的提及並不常見。在一篇職前教師對 生物倫理教育之意見調查的文章中,大部分職前教師認為生物 倫理教育對學生是重要的,且也認為教育中應加入相關內容,

將來亦願意在課堂中與學生討論生物倫理議題(鄭榮輝、林陳

涌,2002);吳枚瑛(2008)調查中八成以上教師贊成課堂中願意 和學生討論生物倫理議題(吳枚瑛,2008)。

多數職前教師認為生物倫理教育應由生物教師施行,顯示 中小學各科職前教師已能跳脫以智育為主的的教育,接受價值 教育的重要性(鄭榮輝、林陳涌,2002);教師自己覺得任教科 目與生物倫理相關性是影響是否願意教授生物倫理很重要的 因素(吳枚瑛,2008) 。

生物倫理內涵包括生物學家、社會學、哲學家、醫學及法 律等,必須要跨科際的整合(Bryant & Velle, 2003;鄭榮輝、林 陳涌,2002;鈕則誠,2004;高崇明、張愛琴,2004) 。目前 生物倫理教育,尚未有完整的課程規劃,九年一貫課綱中沒有 直接相關的動物權利或福利概念,因此沒有一個完整架構可供 教科書編輯者依循(洪苑齡,2006)。考試導向的升學壓力也讓 教師們無法或是不想融入生物倫理相關議題;而國中教師們生 物倫理知識來源,主要來自廣告、電視、報紙、網路等新聞媒 體,並且發現教師對生物倫理的認知會影響對生物倫理態度與 生物倫理教學的態度(鄭榮輝,2000;吳枚瑛,2008)。

(三)背景因素差異:

1.性別:預測人們對待動物的一般態度上,性別因素是最有力 的因子。推論女性將來與「照護和養育關係」之社會過程的 重要性較男性為高(陳真,2002d)。職前教師的性別會影響對 生物倫理教育的認知與態度,男性多表現支持且明確的態度 表現(鄭榮輝,2000);動物利用態度與個人背景有關,女性 教師比男性教師較反對動物利用(莊維倢,2007);女性教師 在「生物倫理情意」方面優於男性教師,表示擔心發展生物 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吳枚瑛,2008)。可以發現女性對生物倫 理相關議題會懷有較男性謹慎的態度,較無法明確表達態度 傾向。

2.專長:就讀學校與科系不同會影響職前教師對生物倫理教育 的認知與態度,較有機會在學校與日常生活中接觸生物科技 及其所產生之社會倫理衝擊相關資訊的職前教師,傾向對於 生物倫理教育有較高的施行意願,且多數職前教師認為應由 生物專長教師進行生物倫理教學最為適合(鄭榮輝,2000);

「理工醫農(有修生物)」教師在「生物倫理認知」方面的表 現高於「文法商(有修生物)」、「文法商(未修生物)」與「理工 醫農(未修生物)」教師,表示有修生物的理工醫農專長教師

對生物倫理認知有較多概念(吳枚瑛,2008)。

3.其他背景因素:高雄市國小教師調查發現以下態度表現情 況,信仰佛教教師比無特定信仰教師較反對動物利用、飲食 習慣素食教師比飲食習慣葷食教師較反對動物利用、有飼養 動物經驗教師比無飼養動物經驗教師較認同動物福利、支持 社會運動教師比不支持社會運動教師較認同動物福利、不同 意實施飼養動物教學教師比同意實施飼養動物教學教師較反 對動物利用等(莊維倢,2007);另在高雄地區國中教師調查,

學歷、主要任教科目、婚姻狀態、族群、宗教信仰在「生物 倫理認知」、「生物倫理行動」、「生物倫理情意」、「生物倫理 教學的態度」等四種生物倫理教育態度之分項度,沒有顯著 差異(吳枚瑛,2008)。動物使用態度是否因背景因素而有不 同表現,顯然並未有明確定論。教師應在教學時給予學生正 確的觀念,且有責任要建立起孩童對生命正確的態度與觀念 (Keiser & Hamm, 1991;林瓊楓,2005)。

三、學生對動物使用的態度

(一)課堂經驗:國外在十多年前開始以課堂中動物使用的範圍作中 學生的態度調查研究,發現課程設計者期望藉由觀察活體動

物、動物器官或是動物解剖方式讓學生實際了解動物生理結 構的本意,並不能完全傳達給學生,且有些學生會呈現負向 態度表現(Bowd, 1993)。

大部分的人能清楚記得第一次實驗室解剖的經驗且對 當時情況帶有強烈情緒(並沒有正面或負面的意指),少部分 的人會懷有負面情緒,推論是年輕人較少經歷「面臨死亡」

的經驗、解剖過程將動物物化、解剖的切割行為成為被允許 的動作(相較於平時的經驗),於是造成人們對於解剖的不同 態度(李鑑慧,2002b)。Peterson(1986)調查英國中學生(年齡 約15 歲)發現有 73%學生對第一次解剖實驗感覺不佳

(Langley, 1991);Bowd(1993)讓加拿大大學生以回溯性方式 回想高中進行活體解剖的經驗,並回答該實驗給學生的感覺

(Langley, 1991);Bowd(1993)讓加拿大大學生以回溯性方式 回想高中進行活體解剖的經驗,並回答該實驗給學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