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對動物使用態度的差異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對動物使用態度的差異

一、 不同實驗經驗的學生之態度差異分析

實驗經驗為解剖實驗經驗,由第一節基本資料分佈可以得 知經過解剖實驗的學生約佔全體的16.5%,獲取經驗的場所以 學校為主;八成學生沒有解剖實驗經驗。由平均數發現兩者對 動物使用的態度皆偏正向,但整體平均與各分量表平均皆是已 有經驗的學生高於未有經驗的學生,經過獨立樣本 t 檢定發現 整體態度表現及各分量表皆無顯著差異(如表 4-9)。

晤談過程中,已有經驗的學生對於動物使用的態度較趨於 保守,提出實驗之前要了解實驗目的且必要使用動物,懷著尊 重並向動物學習的心情;對於高三可能進行的器官及活體解剖 觀察,因為已經歷過了,已有經驗的學生對這類實驗的好奇心 較低。

例如:sC-1-2<>第一次不排斥但特別,殺了動物卻可以從中得到知識,

未來也許可以對這個生物的環境或是其它有些回饋,來 表示歉意;每個生命都應該要尊重。(替代方案)完全不 行,臨場感的經驗與心理想法(替代方式的效果無法達到 的內涵)

sC-2-3<>進行實驗時會感覺到責任感,不會用玩鬧的態度進行;

我們犧牲一個生命做實驗就要發揮那個價值,解剖的目 的是要親自嘗試,無法從課本了解要親自體會。真的有 必要的話就一定要做,高中課程來說解剖實驗可以不要 有,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走向這個方向。(替代方式)不能 取代(實驗經驗),老師應進行好生命教育。

sB-1-1<>做過了(大學營隊),但已經是死亡(昏迷)狀態進行實驗,

sA-2-3<>老師提醒不要壓死,無法觀察,死了也沒壓力。

sG-1-1<>老師說不能壓死,要讓水蚤輪流實驗不可以過度,死了

會扣分。

sC-2-3<>看影片或課本就可以了解了,不用做實驗,從顯微鏡下

直接錄影就可以了解。

以上結果呼應學生對於動物使用的動物種類也有差異,認 為無脊椎動物較不會受到傷害 (Millett & Lock, 1992;Chen &

Raffan, 1999)。與 Shapiro( 2002)認為大部分的人能清楚記得第 一次實驗室解剖的經驗且對當時情況帶有強烈情緒(並沒有正 面或負面的意指),少部分的人會懷有負面情緒的推論相似 (李 鑑慧,2002b);Peterson(1986)調查英國中學生(年齡約 15 歲)發 現有73%學生對第一次解剖實驗感覺不佳,及 Bowd(1993)讓加 拿大大學生以回溯性方式回想高中進行活體解剖的經驗,發現 有26%的學生持有負面印象,上述兩項調查結果與本研究結果 不同。推論為高二自然組學生大多尚未接受解剖實驗,對於「生 命逝去」未能有深刻體會,皆充滿期待的心情;而有經驗的學 生對動物使用持有正向態度,負面印象較少,但能從經驗中多 考量動物福利問題。

推論自然組學生對動物材料實驗已有所認識,對於研究上 動物使用能以較客觀的態度回答,且學生目前生活經驗及方式 相近,造成態度無法表現顯著差異;對於未來高三的解剖實驗

也因教師或同儕經驗有所聽聞,因此未有解剖實驗經驗的學生

二、 高三選讀不同類組的學生之態度差異分析

變異數分析,整體態度表現沒有顯著差異(如表 4-11) 。

在研究上動物使用的兩個分量表,三個類組學生皆無差異,

推論為學生目前生活方式及想法相近,對於與自身關係較抽象的 研究中動物使用較能以客觀的角度判斷;而課堂中動物使用的三 個分量表則皆呈現顯著差異,推論為學生已將自身角色納入考 量,高二選讀自然組學生可能是對自然科目感興趣或是未來選讀 科系考量,經過半年的接觸,學生對未來的選擇更確定。選讀第 三類組的學生也許對未來高三可能面對的動物材料實驗已有心 理準備,因此在課堂中使用動物的態度皆較選讀其它類組學生強 烈;

例如:sD-1-2<>不會影響,到了大學反正還是會有,高中不做沒關係。

sD-2-4<>不會影響,上大學搞不好會做到(動物相關實驗)

sC-1-2<>不受上課內容影響鐵定念三類。

sD-2-3<>不會,可以自己嘗試,比較喜歡自己去做。

又晤談對象多以未來選讀第三類組學生為主,選讀三類的學 生認為目前上課內容會影響未來選讀科系的方向,而預定選讀第 三類組學生亦可能對未來選讀方向尚未確定,因此選讀第三類組 繼續探索,生物實驗也是增加認識相關領域的方式,以從中確定 大學選讀學群。

例如:sA-2-2<>可能會(影響未來選讀科系),做了(自然科相關實驗)可能 會加強會減少。

sB-2-3<>會,可以知道其他領域的部分,也許就會轉方向。

sC-2-2<>會受到影響,因為高中有多方面實驗,老師上課講授,可

能會遇到喜歡或不喜歡的。

sD-2-2<>可能在課程中會啟發自己的興趣,會有一些影響。

sG-1-2<>可以早點接受(了解未來方向)

sG-2-2<>有可能會影響,也許經過一些課程內容會有點改變。

未來選填科系的廣度亦是選讀第三類組學生的考量,了解第 三類組學生中除了對生物感興趣的學生之外,亦包含對其它自然 科目興趣較高的學生,因此在問卷調查結果中未能明顯表現態度 的顯著性差異。

三、 未來選讀不同科系學群的學生之態度差異分析

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科系學群分類為十八個學群(請參 考附錄五),重新分類劃分為十五個學群讓研究對象勾選。本章第 一節中可以發現研究對象選擇「醫藥衛生學群」及「生命科學相 關學群」的比例較多,亦可呼應高三選讀第三類組學生佔多數的 描述結果。考量各學群人數不一,且比例較少的學群無法進行推 論性統計分析,故將學群分為兩大類,一大類為生物相關學群包 含「醫藥衛生學群」、「生命科學相關學群」及「農林漁牧相關學 群」;另一大類為非生物相關學群,則包含其他十二個學群。

平均數發現未來選讀生物相關學群學生對動物使用的態度 較選讀非生物相關學群學生的態度更正向,表示選讀生物相關學 群學生較同意在研究與課堂上使用動物當做測試及上課的材 料。由表4-12 獨立樣本 t 檢定發現未來選讀不同科系學群的學生

在整體態度及各分量表表現皆無顯著差異。

四、 不同宗教信仰的學生之態度差異分析

由基本資料分佈可以發現無宗教信仰的學生佔 67.2%,其他 宗教信仰的學生只佔1.4%(8 位學生),未達進行推論性統計之樣 本數,因此將宗教信仰分為「無宗教信仰」及「有宗教信仰」兩 大類群,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如表 4-13)。

整體態度表現及各分量表表現皆沒有達顯著性差異。晤談 中,學生表示宗教信仰是從小受家人影響,但隨年齡增長能自行 決定的事務增多,目前宗教信仰受家人影響程度較小,因此勾選 無宗教信仰者佔多數,而有宗教信仰者則表示是隨著家人的習慣 進行宗教活動(例如祭祀),但本身並非十分虔誠,應可以歸納為 無宗教信仰類群;

例如:sC-2-3<>長越大影響越小,例如家中是道教,但漸漸自己偏向佛 教。

sD-2-3<>依生長環境來看,多少都會,越大影響越小。

sA-2-3<>目前會受父母影響,一點點。

sC-2-1<>會,但是長越大影響越小。

sD-2-4<>會,從小就會影響,但目前沒信仰,還好。

亦有信仰基督教的學生提出宗教信仰與其學習生物並不會產生 衝突,認為宗教是宗教,學習是學習

例如:sA-2-2<>宗教是基督教,和家裡相同,但不會受到影響。

由此推論北部高二自然組學生多數未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且生活 經驗還在持續累積,因此宗教對其影響不大,又自然組學生已有動物

使用的基本概念,造成兩大類群學生對動物使用態度皆偏正向,無顯

格且不尊重生命的態度不能直接連結。總體推論為選擇自然組的學生 已是對自然科目有興趣,因此對動物在研究上及課堂中的使用已有相 當認知,能以客觀角度表達對研究上動物使用的態度,亦對高中生物 課堂上動物使用有心理準備並對其持正向的態度;另,學生的生活方 式相近及接收資訊來源以媒體及學校為主,造成態度表現無法明顯分 別。

小結:

(1) 不同實驗經驗的學生未能表現對動物使用態度的差異;

(2) 高三選讀不同類組的學生其態度表現無顯著差異;

(3) 未來選讀不同科系學群的學生態度表現無顯著差異,亦可呼應高 三選讀類組之結果;

(4) 北部高二自然組學生受家人影響而信仰宗教的情況較小,多為無 宗教信仰者,因此不同宗教信仰的學生未能表現態度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