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第一節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發展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第一節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發展

19世紀末,中國南方各省華工移民往南出洋,或因內亂、貧困、天災,又或 尋找機會、投靠親戚。北婆羅洲成為客家群體移動之地,事實上也是歷史滾動的 一環,然而當我們仔細檢視北婆羅洲客家群體的內涵,我們會發現,北婆羅洲華 工移民的移動方式有別於一般契約華工出洋的特徵:他們是一群中國基督徒、可 以自由往返北婆羅洲和中國、受到在地政府的禮遇、擁有免費的土地、並以家庭 為單位的移動之民。這群移動之民可以自由往返中國與北婆羅洲,還得到巴色差 會與渣打公司建設福音堂與樂育學校體系的經濟支援;客家基督徒在北婆羅洲開 枝散葉,成為全世界在地華人人口中最高比例的客家方言群。然而這一切的成就,

在北婆羅洲於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員,沙巴州﹙北婆羅洲更名﹚華人的重要 事蹟在西馬種族緊張氛圍下逐漸被忽視。本章節透過英國殖民地檔案、教務雜誌、

國史館外交檔案及訪問客家移民的後代,並初步架構1882年至1946年間北婆羅洲 華工家庭移民史。1

一、 北婆羅洲與渣打公司

北婆羅州原為汶萊王國(Brunei)統治,十九世紀中葉,汶萊國勢衰微。1841 年沙拉朥最終割讓給英人布洛克James Brooke;1865年美國駐汶萊領事Mr. Moses 也向汶萊承租了北婆羅洲的大片土地,三年後美國放棄了建設北婆羅洲移民區的

1 張應龍在其著作〈馬來西亞華人移民與基督徒〉一文中認為:「福建閩清縣基督教徒黃乃裳與沙 撈越王布洛克 Charles Brooke 簽訂開墾詩巫合約後,在教會的幫助下,基督教徒占了三分之二的 1118 名福州籍移民從 1901 年至 1902 年分三批抵達詩巫,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中國基督教徒 的大規模向外移民活動。」可能需要修正,因為北婆羅洲在 1882 年、1886 年就在巴色會的引薦下 以客家基督徒家庭的形式大規模向外移民,比詩巫的時間點提早近 10 年;然而這是否是華人移民 史中最早的中國基督徒大規模移民仍有待查證,因為筆者在閱讀資料時也注意到檀香山也有一批由 黎力基牧師引薦的巴色會客家基督徒移民,但時間點則暫時無法知悉。資料來源:張應龍:〈馬來 西亞華人移民與基督教〉,《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2),廣州,2004。

10

計劃。2英國開始對北婆羅洲感到興趣,主要原因是蘇祿島Sulu和北婆羅洲間的通 道十分重要,因為它是中國和澳洲一條重要商道。3為了避免路線落入列強手中,

英人開始和汶萊蘇丹和蘇祿王談判,終於在1877年將大部分的北婆羅洲土地永久 讓渡給鄧特氏兄弟Mr. Alfred Dent。4鄧氏於1881年3月組織北婆羅洲臨時協會 British North Borneo Provisional Association,同年,英政府頒發特許狀於鄧氏,翌 年5月,鄧氏正式成立北婆羅洲渣打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

英屬北婆羅洲領土確立,行政、產業、土地、奬勵移民等始有正式之法規,而正 式名稱為北婆羅洲國The State of North Borneo,通稱英屬北婆羅洲British North Borneo。5

二、 北婆羅洲與巴色會、客家人

清政府與英國發生鴉片戰爭失敗後,在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 割讓給英國,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五大口岸被迫開放。爾後,在一系 列與列強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國土開放逐步滿足了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 的需要;而條約中的〈傳教自由條款〉簽訂也使西方宗教獲得了在華發展的契機,

大量的傳教士通過香港、澳門、上海等口岸進入中國,開啟了中國傳教的新一頁,

其中客家人聚居的廣東和福建成為傳教士接觸的對象之一。

1843 年,在香港任公職兼從事傳道工作的郭立士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牧師給德國友人寫信有以下的論述:6

「餘又認識一部華人曰客家族者,此種民族,勤儉耐勞、吾既習其語言,

2 Barbara Watson Andaya A History of Malaysia,p133.

3 1872 年英人 Mr. W.C. Cowei 由蘇錄蘇丹處獲得山打根灣一根據地,設立「納閩商業公司」獲利 甚豐,引起了 Baron Overbeck 和 Alfred Dent 的注意才促成北婆羅洲渣打公司的建立。資料來源: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5 頁。

4 謝克鈿:《北婆年鑑》,亞庇:華僑日報社,1952 年,第 11 頁。有關「1877 年」這一年份在“A History of Malaysia”第 188 頁中則說明為 1877 年,但《北婆年鑑》寫為「1872 年」,根據國史館外交檔案:

020-010607-0005 及《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推斷,時間為 1877 年方是正確。

5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5 頁。

6 最早認識客家人並且向西方報導中國客族人的傳教士是郭士立。1826 年, 郭士立受荷蘭傳道會的 差遣去爪哇傳教, 後離開荷蘭傳道會到中國, 在福建等中國沿海各省傳教, 他不但通曉當時的官話, 而且通曉客家話、閩南話、潮州話以及廣府話, 便於其傳教活動的展開。參考自左芙蓉著:〈基督 教在近代客家人中間的傳播與影嚮〉,《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第 2 卷第 3 期總 5 期,2004 年 9 月。

11

與之過從,且招之會集而祈禱聖經焉」7

從此客家人自此在歐洲傳道會才受到注意;1844 年郭立士在香港成立「福漢 會」The Chinese Union﹙又稱中華傳道會 Chinese Christian Union﹚,希望透過在港 訓練華籍傳道人深入內地傳播福音,郭立士也多次致信歐洲的傳道差會並親回歐 洲宣傳鼓動,請求派遣傳教士來華傳教。1846 年巴色差會 The Basel Missionary Society 決定派遣瑞典籍韓山明 Theodore Hamberg 和德國籍黎力基 Rudolph Lechler 來華,他們於 1847 年 3 月 19 日抵達香港,由此揭開了巴色差會與客家人在廣東

11 1851年8月9日日郭士立在港病逝,韓山明於1854年在港過世,享年35歲;此後黎力基和1852年 來華的德籍韋永福牧師Philpp Winnes成為巴色差會的主要領導人,黎力基在華共計53年,在客家地 區建立基督教會的良好根基;韋永福牧師則在1865年返回德國。

12

1852 年,張復興接受巴色差會指派由香港返鄉大田樟村傳道,把基督教傳入 五華,6 年後,樟村購建東江梅江流域第一所福音堂;121862 年,第一批巴色差會 傳教士進入五華地區,並且為 100 多位皈依者受洗,巴色差會基督教開始在東江 海江流域廣泛的傳播,短短 10 年間,21 個村子已有 200 多位信仰基督教。4 年後,

長布源坑鄉開辦東江梅江流域第一所小學,同年樟村也創辦一所崇真女校;到了 十九世紀末梅縣由巴色差會所主持的教會已設有區堂、支堂和宣道所, 並開辦了廣 益中學、廣益女中、樂育中學、樂育小學、德濟醫院和心光盲女院等。13

十九世紀末,巴色差會在客家地區所建立的傳道網絡事實上已相當完備,他 們所在客家地區所建立的傳教據點也最多,主要分佈在新安、東莞、紫金、五華、

興甯、梅縣、蕉嶺、龍川、河源、惠陽、寶安等縣區、40 餘年間共建立福音堂 13 處,客家基督徒人數也達 6,197 人。14建立福音堂的同時,巴色差會也積極興學,

以此吸引客家人入教;它們有一整套從小學到中學和神學院的教育體系。小學有 男童學校、寄宿學校和女校,小學畢業後可以升中學、中學之後則有神學院。據 40 餘年統計,巴色會建有 62 所學校,學生人數達 1,467 名。15其中樂育神學院開 辦凡 88 年,奠定了巴色會廣東地區基督教主流派別的基礎,對北婆羅洲樂育學校 體系的師資提供了重要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