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改變中的華文教育-沙巴華小多元族群的歷史發展與現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改變中的華文教育-沙巴華小多元族群的歷史發展與現況"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研究所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 碩士論文. 改變中的華文教育 沙巴華小多元族群的歷史發展與現況 Transform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Multi-Ethnic Cultur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Sabah State. 指導教授:吳龍雲 博士 研 究 生:王康進. 撰. 中華民國 一百零五年六月.

(2)

(3) 誌. 謝. 因為好奇,開啟了我馬來西亞華小教育的探索。 這些年來走走停停,去了三趟沙巴、進了二十多所學校、發了七百多份問卷、 問了數不清的相關人士,然後埋頭苦幹地寫了幾年,終於走到完成的這一步。感 謝指導老師吳龍雲博士及口試委員黃建淳老師、張維安老師在百忙中悉心給予學 生珍貴的指導與意見;該感謝的人太多太多,僅此致上學生最深之謝忱,提攜勉 勵之情,畢生永難忘懷。 這次區域教育史的梳理算是我的一次努力,我注意到許多一手史料皆留在各 地的某個角落,就如我這次的部分史料就來自某校的一個架子上;這些史料在時 間的推移下正在漸漸消失當中,我心中不免感到惋惜,希望這樣的嘗試能够引起 諸位學者先進開始記錄在地教育史的建立,畢竟有些事真的無法等待。 這次探索,許多早前鮮為人知的故事一直出現在我面前:巴色會與華文教育 淵源?洪秀全後代?國民政府官員在北婆羅洲生根?華小校歌多由台大老師作詞? 各種特刊印刷來自香港?畢業證書印刷來自中華書局?珍貴的史料在內陸某所相 館內?可惜這種種事蹟的發拓需要一整個團隊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如有諸位先 進有興趣建構這段歷史記憶,我願提供我所知道的線索。 最後,感謝內人琬琳、兒子柏深、女兒柏誼,還有岳母蘇玉庭這些年來給予 我的包容鼓勵,我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感謝你們在我人生旅途中給予的所有感 動與關懷。. 王康進 謹識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20 日.

(4)

(5) 目錄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iv 中文摘要……………………………………………………..…vi 英文摘要………………………………………………………..vii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0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三章. 研究動機與思路………………………………..01 研究主題與範圍………………………………..03 研究方法與限制………………………………..05 文獻回顧………………………………………..07.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發展………………………..09 華族移民在北婆羅洲的發展軌跡………….….12 客家族群與北婆羅洲的發展網絡……………..18 北婆華族教育的重要特色—樂育學校………..31 小結……………………………………………..43 華族教育發展及非華族學生概況…………..……..4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大馬華文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現況..………45 沙巴華文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現況..………48 沙巴經濟、宗教與族群關係的特徵……………53 非華族學生的家庭特徵及分析………………..56 小結…………………………….….……………70. i.

(6) 第四章. 非華族家長的視角看華小本質……………………7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章. 沙巴華小本質的探索…………………..…...….71 非華族家長對華小的觀察………..….………...73 田野訪談的觀察與發現……………...………...87 小結…………………………….……………….90. 結論…………………………………………………93 參考書目…………………………………………..101 附錄一……………………………………………..115 附錄二……………………………………………..117. ii.

(7) 表目錄 表 1、樂育學校體系建校時間表………………………………39 表 2、曾姓家族在中國和北婆羅洲任職教牧工作表列………41 表 3、1989 年-1999 年就讀華小的非華族生人數統計………48 表 4、五所學校基本資料………………………………………56 表 5、非華族家長中文簡略版問卷……………………………58 表 6、職業與族群特徵統計……………………………………61 表 7、學歷與族群特徵統計……………………………………62 表 8、宗教與族群特徵統計……………………………………63 表 9、語言能力分析表…………….…………..………………64 表 10、語言能力按族別分類表…….…………………………64 表 11、就讀華小的原因統計表…….…………………………65 表 12、學生訪談表……….……………………………………67 表 13、教師訪談表………………….…………………………67 表 14、訪問學校及家長問卷數量….…………………………73 表 15、問卷中文簡略版內容……….…………………………74 表 16、非華族家長留言列表……….…………………………75. iii.

(8) iv.

(9) 圖目錄 圖 1、30 年代北婆羅洲煙草工人及客家婦女照……..………..15 圖 2、1900 年客家家庭合照圖…………………………………19 圖 3、1904 年古達區教堂………………………………………20 圖 4、1906 年古達區教堂兼英文小學…………………………22 圖 5、1923 年 Rev.Schultz 來訪與古達區客家合照……………23 圖 6、30 年代某教會學校英國及華人子女上課情形…………26 圖 7、1913 年客家家庭移民名冊………………………………27 圖 8、1936 年民國政府發出的僑民證…………………………28 圖 9、1901 年渣打公司發出的定居證…………………………28 圖 10、客家工人在北婆羅洲開拓道路照片…………………..30 圖 11、1930 年代山打根市集…………………………………31 圖 12、1896 年中國李郎男校…………………………………33 圖 13、1903 年前中國李郎女校………………………………33 圖 14、1900 年代嘉應坪塘樂育男女合校……………………35 圖 15、1914 年梅縣樂育中學…………………………………36 圖 16、1923 年古達區樂育小學全體學生……………………38 圖 17、1926 年古達區樂育小學………………………………38 圖 18、1954 年亞庇樂育學校…………………………………43 圖 19、 2010 年沙巴州族裔比例………………………………54 圖 20、2010 年沙巴州主要宗教信徒比例……………………54 圖 21、華族與非華族經濟產業人口比例…….………………55 圖 20、族別統計圖…………………………….………………59 圖 21、宗教信仰統計圖……………………….………………59 圖 22、家長學歷統計圖……………………….………………60 圖 23、家庭收入統計圖……………………….………………60 圖 24、家長職業統計圖……………………….………………61 v.

(10) 圖 25、某校三年級全體學生………………….………………87 圖 26、某校四年級全體師生………………….………………88 圖 27、某校放學前的集會…………………….………………88 圖 28、某校附設幼兒園……………………….………………89 圖 29、校園一景……………………………….………………89. vi.

(11) 論文摘要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教育乃是大馬華族先輩傳承中華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教育堡 壘、母語教育的搖籃。華小教育儘管依然有不間斷的問題需要克服,仍迎來許多 非華族家長的肯定。如今,母語教育的「根」迎來了許多友族的子女,華小成了 多族群共同成長、學習、回憶和生活的土壤。 近年來學者及華社對非華族學生就學的種種看法,仍停留在經驗性認識的層 面上,對於非華族為主體的印象仍無法更具體的顯現;非華族學生在接受六年華 小教育對華小的行政體系效能、文化、核心價值等議題,皆缺乏分析比較的驗證 性認識層面。非華族學生一直保持高比例的沙巴州華文小學具有其歷史特殊性, 83 所華小的非華族學生人數平均為三成四,有者更高達九成,無論是大型華小或 微型華小皆保持高比例的非華族學生。 本篇論文透過由非華族學生就學歷史淵源長達 40 年的沙巴州開始著手,利用 田野觀察訪談及歷史文獻,嘗試解析非華族學生的家庭特徵、選擇就讀華小的因 素、觀察華小內各族裔的語言應用、學校行政的變化、非華族家長的視角和建言, 期望及時有系統地理解此現象的成因和發展,同時指出一、非華族學生就學將會 持續穏定地成長;二、華小將邁入新的「後華小時代」;三、「同根生」將會是華 社與政府對話的緩衝劑;四、懂得「華語」將成為全馬各族群的共識;五、華社 面對非華族學生的加入需要制定一套可行的指導方針。 「非華族、華族與華小」課 題所帶來的意義及影響必須受到重視。. 關鍵字:華文小學 / 沙巴 / 多元文化 / 非華族學生. vii.

(12) viii.

(13)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schools in Malaysia are the strongholds of Chinese mother language.. In Malaysia, primary Chinese school is a sub-system within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many discourses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education will meet crisis and difficult under government’s modular education policy, however, the primary Chinese schools have fully demonstrated strong adaptability. Now-a-days , in spite of many obstacles are waiting to be overcome in Chinese schools, more and more non-Chinese parents sent their child to Chinese schools. By previous studies or reports, the viewpoints of non-Chinese pupils in primary Chinese schools are the voices of experience. There is no related research about non-Chinese pupils as the main theme. The research is focus on Sabah state in Malaysia, because of its high ratio of non-Chinese pupils in the primary Chinese schools.. As its unique. historical reasons, the average ratio of non-Chinese pupils in primary Chinese schools is 34%, and some schools are even more than 90%, mo matter large scale schools or micro scale schools..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unique enrollment history and indicates their. features of family’s backgrounds, motivations of enroll, parents’ expects, and the change of schools.. This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following:. 1. The enrollment of non-Chinese pupils will increase continually. 2. It comes the stage of post-Chinese school. 3. They will be the medium or buffer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societies. 4. Knowing Chinese will be a common sense in Malaysia. 5. The Chinese societies, especially educational groups concerned, have to draft a guidance of the enrollment of non-Chinese pupils, and the related matters.. Keywords: primary Chinese school / Sabah / acculturation / non-Chinese student. ix.

(14) x.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思路. 筆者於 2010 年 11 月進行僑委會「99 年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校長行政管理班」 同步研究,和全馬 40 位華小校長進行問卷和焦點訪談。筆者整理有關華小現階段 所面臨的困難時,發現許多華小都有非華族學生就學困擾,一是人數呈現明顯增 加的趨勢、二是華族對非華族就學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三是東馬非華族學 生比例特高,有者高達九成。是什麼因素造成近年來非華族學生增加?他們是誰? 在華小的場域下,他們有了什麼改變?或是他們改變了華小什麼?華社如何看待 這個議題等等皆引起了筆者想要理解非華族學生在華小方方面面的研究動機。 筆者於 2011 年 7 月前往沙巴州亞庇區五所華小進行初步的田野觀察,除了家 長及學生問卷等的書面資料收集、訪問多名校長、教師及非華族學生外,筆者觀 察到沙巴華小的場域和多族群的互動已經超出筆者對華小的理解和認知。原本在 校園內的「母語」平台,變成了「雙語」或「三語」交流,各族裔間(含華族) 皆能自由地應用當下「適合」的語言在溝通。這些全然不同以往華小「母語」溝 通的特色引起筆者高度的興趣,華小的衍變是否已進入了新的世代?在地經驗是 否啟動了華小的有機變化?筆者意識到非華族加入華小的場域已不再是單單個人 的選擇或華小單純地接納,華小正大量培育第一代懂得華族語言文化的非華族學 生,長遠來看,它影響的將是馬來西亞的族裔關係、政府決策、華小特色和階層 移動。為了釐清上述既將出現的變化,筆者逐決定以此做為碩士論文的選題。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教育乃是大馬華族先輩努力傳承中華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教 育堡壘、母語教育的搖籃。早期許多論述指出,在馬來西亞政府單元化教育政策 和單一民族思維的種種衝擊下,同屬國家教育體制下的華文教育、華文小學將在 本區域出現危機及困境。1其中 1983 年馬來亞大學教育學院三位教授向教育部提呈 1. 處境艱難的觀點見梁英明: 《東南亞華人研究──新世紀新視野》 ,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年,第 143 頁;高崇雲: 〈東南亞各國華人教育問題的研究〉 , 《僑民教育研究論文集》 ,臺北: 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2005 年,第 62 頁;高偉濃: 〈對海外華文教育的歷史變化與因應之 道的若干思考〉 , 《僑民教育研究論文集》 ,臺北: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2005 年,第 51 頁; 1.

(16) 第一章 緒論. 的報告書更預言時至 2000 年(趨近於新一代子女)國民型華文小學及國民型淡米 爾文小學將會銳減,因為各族家長的大馬意識增強,以馬來文為媒介語的國民小 學必然成為各族子女就讀的首選。2儘管外在環境的不如意,華社依然重視教育文 化「根源」的無條件支持、傳遞和積累,華小在面臨發展與挑戰下的土地上仍充 分展現強韌的適應力。華小教育儘管仍有不間斷的問題需要克服,硬體設備也不 如國民小學來得新穎先進,華小仍迎來許多非華族家長的肯定,紛紛把子女送入 華小就讀,看到的景觀是:非華族學生和華族學生一起接受華族的「母語教育」 現象。 教總前主席沈慕羽先生在 1973 年的董教社團大會演講曾說: 「小學是根源,中學是樹幹,沒有根源怎會有樹幹,華文小學是我們華 教最後的一條命根,這條命根保不住,什麼也都完了。」 如今,母語教育的「根」迎來了許多友族的子女,華小成了多族群共同成長、 學習、回憶和生活的土地,「同根生」便成為筆者想要梳理的面貎。 近年來學者及華社對非華族學生就學的現象開始在平面媒體上發表種種看法, 然而針對華小和非華族學生的關係仍停留在招生、人數、小村鎮及閉校危機等議 題的經驗性認識的層面上,對於非華族為主體的印象仍無法更具體的顯現;非華 族學生在接受六年華小教育後所受到的涵化現象、對華小的行政體系效能、文化、 核心價值等議題,皆缺乏縱向和橫向的分析比較的驗證性認識層面。 目前在全國華小的非華族學生已占華小學生總人數的一成八,約 75,000 人。3 十三個州屬之中,非華族學生一直保持高比例的沙巴州華文小學具有其歷史特殊 性,非華族就讀華小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 1939 年,非華族學生已占該校學生的半 數。筆者按 2009 年統計資料顯示,沙巴華小總人數約 35,000 人,非華族學生高達 12,500 餘人,包含三十餘個族群。83 所華小的非華族學生人數平均為三成四,有. 廖小健: 〈戰後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變化〉轉載自陳偉汶: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 望〉 ,《八桂僑刊》 ,2002 年第 1 期,第 8 頁。 2 Leong Yin Ching, Rahimah Haji Ahmad, Ishak Haron, A Study of the Probable Futures of Malaysian Society in the Year 2000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Kuala Lumpur: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alaya, February 1983), pp59-60. 3 75,000 人為筆者的推估值,1999 年的資料顯示人數為 65,000 人,之後政府就不再公布數據,但 筆者在追踪非華族議題時發現,各國華小的非華族學生都在增加,而沙巴和砂拉越則每年再增加三 到五百人,扣除 6 年後畢業的人數,筆者推估 12 年來華小非華族學生增加 10,000 人是合理的數字。 2.

(17) 第一章 緒論. 者更高達九成,無論是大型華小或微型華小皆保持高比例的非華族學生。 筆者希望透過由非華族學生就學歷史淵源長達 40 年的沙巴州開始著手,利用、 田野觀察訪談和歷史文獻,嘗試解析:一、非華族學生的家庭特徵;二、選擇就 讀華小的因素;三、觀察華小內各族裔的語言應用;四、學校行政的變化;五、 華族與非華族學生之互動關係及六、華社的態度等議題。筆者期望及時有系統地 理解此現象的成因和發展,同時指出:一、非華族學生就學將會持續穏定地成長; 二、華小將邁入新的「後華小時代」;三、「同根生」將會是華社與政府對話的緩 衝劑;四、懂得「華語」將成為全馬各族群的共識。「非華族、華族與華小」課題 所帶來的意義及影響必須受到重視。.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範圍. 口述史大師唐德剛先生說:「要比對方更了解對方」。 「他們是誰」成了筆者第一個想要一窺究竟的課題。人類因地埋、氣候、人 文、物質、季節等因素而衍生的上萬種族裔,各族裔的文化間存在許多相近與相 異,儘管一個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為和鄰居各族共同,但總有一點根本不 同。這一點也許很小,但它對這個部族的本身獨特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有重要作用, 使這一族成為這一族而不是其他族。而文化行為更是一個人每天都在從生活中學 習的,是社會的積累,是交互的影響,是環境的要求。如何在钜觀文化(macro) /微觀文化(micro)中找到族裔間的可比較及發展脈絡就成了筆者研究非華族學生 在華小的關鍵。筆者認為惟有梳理他者的歷史背景,才能明白他者的行為模式、 價值觀及特徵,必須注意研究對象的差異在哪、相同在哪,否則理解友族會因文 化差異而使結論出現太大的謬誤;同樣的,非華族學生入學背後,是非華族家長 的動機,各個族裔是否動機不同?宗教信仰、學歷、職業、收入是否是非華族家 長讓子女入學的原因就成為筆者建構「他們是誰」中重要的基礎工程。 「學生的改變」為筆者想檢視的第二個課題。教育機構主要在傳授知識但是 還有其它課程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教給學生。因此「教育」可定義為將價值觀、技. 3.

(18) 第一章 緒論. 能和知識,從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傳輸給另一人或另一個團體的正式管道。4 華小不 僅僅是作為母語教育來學習,更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非華族生在華小就讀,等於 是置身在一個中華文化的氛圍中生活,學校教育對他們來說不僅是知識的傳遞, 還是另一種文化的洗禮。非華族生每天必須留在學校若干小時,每星期 5 天,每 年 10 個月,然後維持 6 年。學生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內活動、學習等行為都在老師 和學校當權機構的控制之中,大部分學生都接受由學校灌輸的價值觀和其他習慣 和文化。在校園內,族裔接觸的機會遠比其它場域來得多更多,它所伴隨而來的 是文化接觸所產生的接收和選擇的過程,而非華族生在華小受教是一個 6 年的過 程,他所接受的是華族文化載體下的儒家文化教育,每天早上都要朗讀課文、背 詠三字歌,非華族學生一直在中華傳統的教育下,他們涵化表現是明顯的,同時 他們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徵,能否說這也是一種新興文化的發展?這樣的環境 對他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非華族學生在華小所學習的文化資本是不是可以具有連 續性?同樣的,華族在非華族學生逐漸擴大的情境下,華族學生是否也產生了變 化?跨文化的基本理解在多元和有機,筆者認為惟有明白各族裔的多元及跨文化 在時間的推移所產生的有機變化,華族與非華族行為模式的特徵和詮釋才能清楚 明白。 「學校的改變」 ,民族的多元化,無論在學校行政、華語教學、資源分配、師 資安排,硬體設備或族群課題等都可能需要進行微調。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 「我 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 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由於教育所致。5」 ,校務能否順利運進, 關乎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成效,非華族學生的加入,語言的習得、友誼的建立、群 體認同的塑造皆需要學校行政的有效運作。筆者認為這需要經過更多訪談、量化、 田野調查及灰色史料的分析才能理解,筆者希望透過校長、學生訪談及實地觀察 瞭解箇中出現的變化。學校效能的運作需要因時制宜,它是不是改變了華族母語 學校的特色、對華族或非華族的學習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資源都會影響全體族裔的. 4. Neil J.Smelser 著,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 《社會學》 ,臺北:桂冠出版,1992 年,第 444 頁。 5 約翰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年,第 1 頁。轉載自張斌 賢、劉冬青主編: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學名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51 頁。 4.

(19) 第一章 緒論. 未來。 沈慕羽先生說: 「語文是民族的靈魂。沒有靈魂的人,好比是無根的樹木。要消滅一個 民族,必先消滅其語文。若要保存文化,薪傳不絶,必須從教育做起。6」 華小在經歷了風雨的二十世紀,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黎明曙光,原本屬於華 族文化薪傳的華小教育迎來了大量的非華族學生,華小如何把文化遺產傳遞下去, 是華族的文化?還是多族裔的文化?尤其是族裔群體越來越多的世代,華族子弟 受到非華族的影響是不是也該傳遞下去?處在馬來西亞的多元族裔社會,母語教 育本身就必然存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知與智能否並行本來就不是一件好解 決的事。理想是好的,它使人有向上的動力;現實也是好的,它使人可以不斷地 修正方向,也許沙巴華小的「三文單語」特點已經轉化成「三文雙語」的學習環 境,這樣的轉變或可說是積極的、有益的。筆者希望透過實地拜訪沙巴華小校長、 華族與非華族問卷調查、田野觀察及學生訪談來分析,經過數十年來的經驗累積 所衍變的沙巴華小特色,以驗證沙巴的「後華小時代」已經來臨。.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採取田野調查訪談及歷史文獻分析法進行。 本次研究選擇量化統計為主軸與田野調查為輔的原因,主要在於筆者的成長 環境與生活經驗和本次研究有太多相近之處。筆者在馬來西亞出生,在華文小學 就讀、在獨立中學及台灣政治大學完成學業,成長的過程可算是漢化較深的華人; 這樣的成長經驗給本次研究帶來了方便,筆者能理解整個華文教育史的過去與現 在、華人移民與英殖民的關係、華小教育的內外結構、政府與華社的政策演變、 可以使用馬來語和友族學生溝通、訪談時不會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然而也因為這 樣的背景,筆者的觀點也容易走向以華人為中心的論據,讓論點失之偏頗。為了 讓研究貢獻的更具參考價值,筆者決定採用量化統計分析,減少主觀的判斷,讓 證據以客觀的方式表現。筆者亦採取田野觀察的方式進行大量訪談,走進沙巴州 6. 沈慕羽: 〈凝聚著血淚的大馬華文教育〉 ,收錄自鄧日才編: 《當代馬華文存》 ,吉隆坡:馬來西亞 華人文化協會,2001 年,第 458 頁。 5.

(20) 第一章 緒論. 近四分之一的華小進行就近觀察,把在第一線工作的教職員的經驗和學生的言行 舉止,在不造成在線人員的困擾下做真實的呈現,讀者可在論文中看見校園內誠 實且不作做的一面。 為達到研究目的,理解非華族的家庭特徵,本研究的量化統計分別以一、非 華族學生問卷;二、非華族家長問卷兩種類型的問卷調查,在年級的限制上則以 高年級四、五、六年級的學生為主;在區域方面也分成兩個部份,即沿海城市和 內陸城市,這同時也是城市與偏鄉的分野。 非華族學生問卷部分,仍以上述地區和年級為對象,目的在研究非華族學生 在華小學習時所面對的難題和挑戰,以及在交友、語言和涵化現象的特徵,預計 取得 700 份問卷。 非華族家長問卷部分,筆者以沙巴州非華族學生人數除以每個家庭二至三名 子女的概念,採家庭總數的十分之一約 600 份問卷為基準,目的在找出非華族家 庭的特徵和他們讓子女就讀華小的因素。 在訪談方面,本研究訪談對象分為兩部分:校內以校長、教師及非華族學生 及若干行政人員為訪談對象;校外則以訪談沙巴工委會、華小退休校長協會、巴 色教會、衛理公會、曾就讀華小的非華族成人為主。 有關校內部分:校長及行政人員訪談內容針對校務發展的決策過程、面對教 育部、家長、華社及學生所碰到的挑戰和解決之道;教師訪談內容則針對非華族 學生的學習及如何克服學生的學習困難;非華族學生的訪談目的在觀察學生和筆 者互動及交流的情況,期望可以從中探討非華族學生的「華人性」議題。 有關校外部分:沙巴工委會及華小退休校長協會訪談以非華族就學歷史、沙 巴華社的態度及沙巴華小的特色等議題;巴色教會及衛理公會的訪談則在理清基 督教和天主教事工在教會學校與非華族學生的相互關係;非華族成人訪談則針對 在求學和工作上華語或華人對他所受的影響等議題。 田野調查方面,針對田野觀察的選項以校園觀察為主,包含基督教會學校如 樂育小學、天主教會學校如善牧小學及華社學校如中華小學等三類華文小學為觀 察對象。進行的工作分別採取:一、自晨讀時間開始,觀察低年級、中年級及高 年級的學習情況;二、觀察校園的設置含括了那些文化特徵及語文的應用變化; 6.

(21) 第一章 緒論. 三、進入低年級和高年級課堂各一節課,觀察教師在教學語言應用及學生間的互 動特徵;四、把握下課時間,觀察學生進行團體遊戲的族裔關係和語言應用的轉 換方式。 而上述方法皆建構在相關史料文獻的收集及分析上。 本論文很明顯的分成兩個部分,一是移民歷史及華族教育史的建構;二是華 小現況的呈現、家長的意見及統計分析結果,由於筆者不是社會科學本科,在使 用統計分析上僅掌握可應用且易懂的數字呈現。在章節上的分配上,讀書在閱讀 一二章節時可以理解北婆羅洲華族移民開拓及教育歷史的論述,也因為歷史背景 的特殊性,才導致沙巴華小教育在多元種族的本質和西馬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所 以筆者建議在理解沙巴華小現況時,需先把北婆羅洲的過去一併考慮進去,他們 如何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家園、教會學校如何與客家人建立不可分割 的關係、原住民族與華族往來的歷史淵源等皆須完整的史料才能敘述清楚。若以 西馬華文教育史或西馬本位的視角看待沙巴華小,讀者可能在閱讀上會有經驗性 的落差。. 第四節. 文獻回顧. 在北婆羅洲時期,針對北婆羅洲華人教育的論述主要為宋哲美的《英屬婆羅 洲華僑教育》、《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華僑經濟》和《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華 僑志》 。作者在書中在論述中國和婆羅洲的歷史淵源,對於 1900 年至 1942 年間的 沙巴華人社會現況多引自《英屬婆羅洲年鑑 1952 年》,三本著作的重點皆放在砂 拉越的華人與教育上,對沙巴華人教育的著墨仍嫌不足;劉子政的《沙巴史事論 叢》和《中國駐婆羅洲領事館史略(1913-1949)》主要內容除歷史淵源的敘述外, 作者在書中大篇幅在論述婆羅洲中國領事卓還來的事蹟,對沙巴本地的情事大部 分引述自其它書籍的整理;謝克鈿的《北婆年鑑》則引用沙巴年報的數據較全面 的將沙巴在 1952 年前後的現況紀錄下來,但作者以亞庇為中心的敘事較完整外, 對亞庇以外的地區則少敘述。在教育類的資料部分,作者把所收集的學校名稱分 列出來,對政府學校、教會學校和華人學校的淵源和內涵較無法說明清楚;張德 7.

(22) 第一章 緒論. 來的《沙巴的客家人》以客家人的角度看待沙巴華人移民的發展史,其中一章專 門論及華人教育,以在地人的經驗把教會學校和華僑學校中的華人元素做了詳細 的敘述,只可惜本書對華小教育發展的歷史概況著墨不多,仍無法對沙巴華小的 全貎有更具體的認識;鄭良樹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一分冊》與莫順生 的《馬來西亞教育史 1400-1999》在論及沙巴華小教育的概述僅寥寥幾行,其中鄭 良樹的沙巴華教敘述只有校名和七行文字;莫順生對沙巴華小的記錄則在 1963 年 以後,同時對沙巴華小的發展採取「推斷」的方式來敘述。對北婆羅時期相對較 完整的資料可能是國史館:「北婆羅洲僑校報告表」、「駐北婆羅洲領事館報告」、 「駐亞庇領事館綜合工作報告」及「北婆羅洲等地華僑概況」有關於華僑學校的 文字敘述;另一方面對華人教育的文字紀錄則來自巴色教會《馬來西亞基督教巴 色會百周年紀念特刊 1882~1982》,主要是客家教會學校的建立,最早的建校紀錄 在 1901 年的古達一哩樂育華文小學,但巴色會的文字紀載以教會活動為主,對樂 育小學的建立皆分佈在零星的教會史中,也未有效地建立起樂育學校體系的歷史 脈絡,楊仕權《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屬下學校簡介》則屬於較近代的樂育學校 體系簡介,對二戰前的樂育建校則僅有一篇由塗恩友會督撰寫的〈基督教巴色會 辦學之沿革〉。 其它相關沙巴華人教育的論述分別散見於南洋文摘、南洋學報、僑務月報、 馬華文存、沙巴文薈及各種研討會論文中。7如陳志明〈華裔族群:語言、國籍與 認同〉 、黃子堅〈沙巴華人人口歷史回顧〉 、饒尚東〈東馬客家人口之增長與分佈〉 及〈砂汶沙的都市聚落〉、楊仕權《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屬下學校簡介》、韓銑 豐〈東馬沙巴州華人聚落型式及經濟活動之研究〉及〈沙巴海南人職業型式之演 變〉 、羅善保〈沙巴的教育(一、二、三)〉 、楊鶴書〈客家人適應方式大轉變與他們 對馬來亞早期開發大貢獻〉、陳耀昌〈北婆羅洲華僑教育概觀〉、陳偉玉〈砂朥越 和北婆羅洲殖民政權對華人移民政策之探討 1841-1941〉等等學者的著作,但文章 多未針對華文小學教育的概況。針對華人英文教育發展則主要由黃子堅〈沙巴客 家移民與英文教育〉與羅善保〈沙巴的教育(一、二、三)〉的論述較為詳細。. 7. 《沙巴文薈》共有十冊,本書作者多為北婆羅洲文人和知識份子的文章,許多篇章多會提及某些 老師、校長、校園的生活軼事,筆者亦由此書了解多位教師的動向。 8.

(23)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第一節.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發展. 19世紀末,中國南方各省華工移民往南出洋,或因內亂、貧困、天災,又或 尋找機會、投靠親戚。北婆羅洲成為客家群體移動之地,事實上也是歷史滾動的 一環,然而當我們仔細檢視北婆羅洲客家群體的內涵,我們會發現,北婆羅洲華 工移民的移動方式有別於一般契約華工出洋的特徵:他們是一群中國基督徒、可 以自由往返北婆羅洲和中國、受到在地政府的禮遇、擁有免費的土地、並以家庭 為單位的移動之民。這群移動之民可以自由往返中國與北婆羅洲,還得到巴色差 會與渣打公司建設福音堂與樂育學校體系的經濟支援;客家基督徒在北婆羅洲開 枝散葉,成為全世界在地華人人口中最高比例的客家方言群。然而這一切的成就, 在北婆羅洲於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員,沙巴州﹙北婆羅洲更名﹚華人的重要 事蹟在西馬種族緊張氛圍下逐漸被忽視。本章節透過英國殖民地檔案、教務雜誌、 國史館外交檔案及訪問客家移民的後代,並初步架構1882年至1946年間北婆羅洲 華工家庭移民史。1. 一、 北婆羅洲與渣打公司 北婆羅州原為汶萊王國(Brunei)統治,十九世紀中葉,汶萊國勢衰微。1841 年沙拉朥最終割讓給英人布洛克James Brooke;1865年美國駐汶萊領事Mr. Moses 也向汶萊承租了北婆羅洲的大片土地,三年後美國放棄了建設北婆羅洲移民區的. 1. 張應龍在其著作〈馬來西亞華人移民與基督徒〉一文中認為:「福建閩清縣基督教徒黃乃裳與沙 撈越王布洛克 Charles Brooke 簽訂開墾詩巫合約後,在教會的幫助下,基督教徒占了三分之二的 1118 名福州籍移民從 1901 年至 1902 年分三批抵達詩巫,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中國基督教徒 的大規模向外移民活動。」可能需要修正,因為北婆羅洲在 1882 年、1886 年就在巴色會的引薦下 以客家基督徒家庭的形式大規模向外移民,比詩巫的時間點提早近 10 年;然而這是否是華人移民 史中最早的中國基督徒大規模移民仍有待查證,因為筆者在閱讀資料時也注意到檀香山也有一批由 黎力基牧師引薦的巴色會客家基督徒移民,但時間點則暫時無法知悉。資料來源:張應龍:〈馬來 西亞華人移民與基督教〉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2),廣州,2004。 9.

(24)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計劃。2英國開始對北婆羅洲感到興趣,主要原因是蘇祿島Sulu和北婆羅洲間的通 道十分重要,因為它是中國和澳洲一條重要商道。3為了避免路線落入列強手中, 英人開始和汶萊蘇丹和蘇祿王談判,終於在1877年將大部分的北婆羅洲土地永久 讓渡給鄧特氏兄弟Mr. Alfred Dent。4鄧氏於1881年3月組織北婆羅洲臨時協會 British North Borneo Provisional Association,同年,英政府頒發特許狀於鄧氏,翌 年5月,鄧氏正式成立北婆羅洲渣打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 英屬北婆羅洲領土確立,行政、產業、土地、奬勵移民等始有正式之法規,而正 式名稱為北婆羅洲國The State of North Borneo,通稱英屬北婆羅洲British North Borneo。5. 二、 北婆羅洲與巴色會、客家人 清政府與英國發生鴉片戰爭失敗後,在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香港島正式 割讓給英國,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五大口岸被迫開放。爾後,在一系 列與列強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國土開放逐步滿足了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 的需要;而條約中的〈傳教自由條款〉簽訂也使西方宗教獲得了在華發展的契機, 大量的傳教士通過香港、澳門、上海等口岸進入中國,開啟了中國傳教的新一頁, 其中客家人聚居的廣東和福建成為傳教士接觸的對象之一。 1843 年,在香港任公職兼從事傳道工作的郭立士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牧師給德國友人寫信有以下的論述:6 「餘又認識一部華人曰客家族者,此種民族,勤儉耐勞、吾既習其語言,. 2. Barbara Watson Andaya A History of Malaysia,p133. 1872 年英人 Mr. W.C. Cowei 由蘇錄蘇丹處獲得山打根灣一根據地,設立「納閩商業公司」獲利 甚豐,引起了 Baron Overbeck 和 Alfred Dent 的注意才促成北婆羅洲渣打公司的建立。資料來源: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5 頁。 4 謝克鈿: 《北婆年鑑》 ,亞庇:華僑日報社,1952 年,第 11 頁。有關「1877 年」這一年份在“A History of Malaysia”第 188 頁中則說明為 1877 年,但《北婆年鑑》寫為「1872 年」 ,根據國史館外交檔案: 020-010607-0005 及《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推斷,時間為 1877 年方是正確。 5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5 頁。 6 最早認識客家人並且向西方報導中國客族人的傳教士是郭士立。1826 年, 郭士立受荷蘭傳道會的 差遣去爪哇傳教, 後離開荷蘭傳道會到中國, 在福建等中國沿海各省傳教, 他不但通曉當時的官話, 而且通曉客家話、閩南話、潮州話以及廣府話, 便於其傳教活動的展開。參考自左芙蓉著:〈基督 教在近代客家人中間的傳播與影嚮〉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第 2 卷第 3 期總 5 期,2004 年 9 月。 10 3.

(25)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與之過從,且招之會集而祈禱聖經焉」7 從此客家人自此在歐洲傳道會才受到注意;1844 年郭立士在香港成立「福漢 會」The Chinese Union﹙又稱中華傳道會 Chinese Christian Union﹚,希望透過在港 訓練華籍傳道人深入內地傳播福音,郭立士也多次致信歐洲的傳道差會並親回歐 洲宣傳鼓動,請求派遣傳教士來華傳教。1846 年巴色差會 The Basel Missionary Society 決定派遣瑞典籍韓山明 Theodore Hamberg 和德國籍黎力基 Rudolph Lechler 來華,他們於 1847 年 3 月 19 日抵達香港,由此揭開了巴色差會與客家人在廣東 的基督教傳播歷史。8韓山明和黎力基分別向郭士立學習客家話和潮州話,同時進 行傳教活動,而主要的活動地區就在廣東新安縣布吉和東莞縣李朗一帶。韓山明 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專向客家人傳教的傳教士,被譽為「客族教會之開山祖」、「客 族傳教者之先鋒」;而黎力基在 1848 年至 1852 年間七次進出潮汕地區,為長老 會傳教開了先河,成為潮汕教會的開創者。9 1851 年 2 月 9 日,韓山明與黎力基 在港成立第一個客家教會--香港西營盤教會,西營盤客家教會不但成為凝聚客族活 動中心,同時亦成為國內客家信徒移居海外集散中心。同年,樟村青年徐復光受 洗,改名張復興,次年開始進入五華地區傳道,此為基督教傳入粵東之始。1852 年,來華各教派重新劃分傳教區域,巴色差會由此時開始成為專事客家傳教的領 羊人;10其後佈道工作分兩路發展:一路為深圳李朗、布吉、沙頭角等處,由韓山 明牧師主持,奠定珠江流域教會之基礎;黎力基則往廣東東北五華樟村地區發展, 而樟村成為東江梅江流域基督教傳播的重鎮。11. 7. 劉粵聲著:《香港基督教會史》 ,香港浸信教會出版,香港,1996。轉載自莊初升著: 〈清末民初 西洋人編寫的客家方言文獻〉 ,《語言研究》第 30 卷,2010 年,第 94-100 頁。 8 1815 年 9 月,巴色差會創立於瑞士的巴色城,巴色差會便因巴色城 Basel 而得名。她是由瑞士、 德國、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的熱心教友所組成的一個傳道會 MISSION SOCIETY。韓山明與黎力基二 人在 1844 年同時進入巴色城神學院修業。參考自《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百週年紀念特刊 1882-1982》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香港,1983 年。同一時間,另有巴勉會二成員前來,主要 傳教對象為說廣府語的廣東人,這裡不多做闡述。 9 劉粵聲著:《香港基督教會史》 ,香港浸信教會出版,香港,1996。轉載自蔡惠堯著: 〈晚清深圳 地區基督教傳播史論〉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36 期,2006 年,第 131-152 頁。 10 巴色差會與巴色會有一定的差異,筆者主要根據沙巴巴色會的自定義,因為 1925 年始,北婆羅 洲客家基督徒也呼應中國的「三自運動」 ,在北婆羅洲成立「般鳥巴色會」 ,成為自主的教會。為了 有別二者,文章中指巴色差會就指香港的巴色會,在北婆羅洲的組織則稱巴色會。 11 1851年8月9日日郭士立在港病逝,韓山明於1854年在港過世,享年35歲;此後黎力基和1852年 來華的德籍韋永福牧師Philpp Winnes成為巴色差會的主要領導人,黎力基在華共計53年,在客家地 區建立基督教會的良好根基;韋永福牧師則在1865年返回德國。 11.

(26)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1852 年,張復興接受巴色差會指派由香港返鄉大田樟村傳道,把基督教傳入 五華,6 年後,樟村購建東江梅江流域第一所福音堂;121862 年,第一批巴色差會 傳教士進入五華地區,並且為 100 多位皈依者受洗,巴色差會基督教開始在東江 海江流域廣泛的傳播,短短 10 年間,21 個村子已有 200 多位信仰基督教。4 年後, 長布源坑鄉開辦東江梅江流域第一所小學,同年樟村也創辦一所崇真女校;到了 十九世紀末梅縣由巴色差會所主持的教會已設有區堂、支堂和宣道所, 並開辦了廣 益中學、廣益女中、樂育中學、樂育小學、德濟醫院和心光盲女院等。13 十九世紀末,巴色差會在客家地區所建立的傳道網絡事實上已相當完備,他 們所在客家地區所建立的傳教據點也最多,主要分佈在新安、東莞、紫金、五華、 興甯、梅縣、蕉嶺、龍川、河源、惠陽、寶安等縣區、40 餘年間共建立福音堂 13 處,客家基督徒人數也達 6,197 人。14建立福音堂的同時,巴色差會也積極興學, 以此吸引客家人入教;它們有一整套從小學到中學和神學院的教育體系。小學有 男童學校、寄宿學校和女校,小學畢業後可以升中學、中學之後則有神學院。據 40 餘年統計,巴色會建有 62 所學校,學生人數達 1,467 名。15其中樂育神學院開 辦凡 88 年,奠定了巴色會廣東地區基督教主流派別的基礎,對北婆羅洲樂育學校 體系的師資提供了重要的支援。. 第二節. 華族移民在北婆羅洲的發展軌跡. 自中國歷史記載,中國和浡泥國的往來早在北宋時期就有紀録。16到了十三世. 12. 五華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著: 《五華縣志》,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1991 年,第 476-485 頁。 左芙蓉著: 〈基督教在近代客家人中間的傳播與影嚮〉 ,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第 2 卷第 3 期總第 5 期,2004 年 9 月。經筆者查證,左芙蓉在文章中使用「心光育女院」有誤,「心光育女院」實為 「心光盲女院」 ,全名叫「黃塘心光盲女院」 。此為一所專為盲人所設的學校,由修女 Sister Alwine Berg 主持,它只招生小女生,參考自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ibraries,檔案編號: QQ-30.065.0017。 14 孫立新著: 〈從中西文化關係角度 19 世紀德國新教的中國傳教〉 , 《文史哲》第 5 期總第 278 期, 2003 年。 15 統計數見:P86, R·Gru ndem ann ,Mission sgeographieund—statistik. Zur Dars tellung des Standes der evangelis chen Mission am Schluss des 19. Jahrhun dert s ,Calw Stuttgart 1901。轉載自孫立新著: 〈從 中西文化關係角度 19 世紀德國新教的中國傳教〉 ,《文史哲》第 5 期總第 278 期,2003 年。 16 有關宋朝時期和浡泥國的往來紀録請參考馮承鈞: 《中國南洋交通史》 ,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 年,第 195 至 206 頁。 12 13.

(27)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紀元朝,婆羅洲就有華人移民的足跡。17其中杜順族 Dusun 有祭墳掃墓、敬拜祖先、 過年及耕種方式等形態習俗多有華族遺風、18本地著名之高山中國寡婦山冠以中國 之名、19中國古代王公之棺柩遺蹟、婆羅乃之蘇丹自認其二十七代祖先為中國駙馬 之說等皆說明瞭華人移民和婆羅洲的歷史淵源。20十八世紀初,英人伯克曼船長 Captain Beckman 主張想在北婆羅洲進行貿易,就必須和佔有絶對優勢的華人合作; 1776 年英人孚萊司特 Thomas Forrest 報導說華人多居住在塔坦河 Patatan River,河 口以上 3 里至 4 里臨河處有大約 100 棟房屋;更有英人稱中國和汶萊的貿易活動 相當頻繁,華人甚至在當地建造船隻並定居,或種植胡椒、或開設小商店;到了 1820 年,英人克勞孚特 Crawford 估計許多金礦工人、貿易商、農夫、造船與各種 技術工匠皆為華人,至十九世紀 40 年代,英人學者羅伊 Hugh Low 估計為 3 萬人。 直到 1840 年代,汶萊蘇丹阿都曼民 Abdul Mumin 無能,轄下各地酋長各自為政, 劫掠不斷,華人種植業大受破壞,華人逐漸離開,移民人口才減少下來。21 據渣打公司 1891 年人口調查,北婆羅洲人口為 67,062 人,無特別列出華人人 口數,據亞庇領事館的分析,十九世紀末,英屬北婆羅洲華人移民不出萬人,以 當時西婆羅、星馬一帶的華人人口比較,實屬地廣人稀,由此可知大量華人移民 是自 1882 年北婆羅洲奬勵華人移民始漸增加。22英屬北婆羅洲政府成立後,任麥 賀士 Walter Medhurst 為殖民官,始行移殖政策,主要的目標就是華人勞工,Mr. Alfred Dent 甚至在 1881 年向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講演說:「開發這個國度主要必 須依靠中國人來幫忙。」。23 1882 年以後,華人移民主要來自兩個地區:一為海峽殖民地華人,由原本就 17. 陳璋: 〈明代奉使南洋使節考〉 ,《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 ,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70 年,第 205 至 217 頁。 18 黃堯: 〈沙芭與華人〉 ,《星馬華人志》 ,香港:亞洲華人史研究所,1967 年,第 262 至 263 頁。 19 明朝永樂 6 年(1408 年)浡泥王到中國的事蹟獲得證實,可見中國和婆羅洲的往來是頻繁的。資 料參考自陳育崧: 〈明浡泥國王墓的發現〉 ,《南洋學報第十六卷》 ,新加坡:南洋學會,1960 年, 第 36 頁。 20 Gunung Kina-Balu: 「Kina」是中國的別稱, 「Balu」則是「寡婦」之意。中國寡婦山的故事除見 於謝克鈿《北婆年鑑》1952 年,第 8 頁、宋哲美《華僑志--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1963 年, 第 5 頁等中文專書外,又見於 Owen Rutter , British North Borneo—an account of its History , Resources and Native Tribes , page57, 1922.等專書內。 21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 年,第 223 至 232 頁。 22 國史館外交檔案:020-010607-0005。 23 K. G. 特裡甘寧:《特許公司統治下的北婆羅洲勞工問題》 ,轉載自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編: 《南 洋問題資料譯叢》 ,1963 年第 2 期,第 103 頁。 13.

(28)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在新加坡一帶居住過一段時期的華人輾轉而來,他們多居住在西岸亞庇和納閩; 一為中國廣東省客家人,他們多居住在北岸古達 Kudat 和山打根 Sandakan。前者 由新加坡華商公司自備船隻運載工人往返北婆羅洲和新加坡之間;後者則多由 Walter Medhurst 或親至香港、或委託香港西營盤巴色會招募客家基督徒前來北婆 羅洲拓殖。24初期二處移民頗為熱絡,但也有中國南移的華人水土不服者相率回國。 到了 1887 年,山打根的華人人口在 5 年間由 2 人達到 3,000 人;同一時期,渣打 公司復自新加坡輸入契約華工種植煙草,人數由 1878 年的 390 人到 1890 年時更 達到 7,223 人;25同時,Walter Medhurst 在香港設置事務所,委託香港西營盤巴色 會黎力基牧師代為招募客家信徒。261883 年 4 月 4 日第一批共 96 位龍川巴色會信 徒抵達古達 Kudat,為今天客家人在沙巴華族中占最多數打下基礎。27值得注意的 是他們南移的方式以家庭為主、基督教信仰背景和北婆羅洲的主治者信仰一致, 同時香港巴色差會一直對北婆羅洲的教會給予各種協助,受到的照應有別於來自 新加坡的契約單身男性華工。此後,巴色會成了鼓勵中國客家人移入北婆羅洲的 重要推手。28 二十世紀初期,渣打公司大力建設西海岸,鐵路、橡膠、農業發展,渣打公 司提供免費的船票吸引移民,華人的移民人口逐年增加,每年的移民人口都在近 1,000 人,到了 1910 年北婆羅洲的契約華工已達 10,600 人,占勞工總人口的 60%。 29. 24.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31 至 32 頁。 楊建成:《華僑史》,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5 年,第 291 頁。 26 黎力基牧師 Rev. Theodore Hambery 為瑞士巴色差會派往中國的宣教士,和韓山明 Theodore Hamberg 宣教士專向廣東及香港客家族群傳道,著有羅馬字拼音「馬太傳福音書」 (1860 年)的客 語聖經及羅馬字拼音「路加傳福音書」二書。資料參考自李志剛: 〈香港客家教會(巴色會)之設 立及其在廣東與北婆羅洲之傳播〉 ,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 ,臺北:宇宙光傳播中心,1993 年,第 273 至 295 頁。 27 饒尚東:〈東馬客家移民史略〉 ,《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4 年, 第 68 至 77 頁。96 位龍川巴色會信徒抵達北婆羅洲之前,黎力基牧師曾在 1882 年 11 月派兩位代 表到北婆羅洲視察,1883 年 2 月 14 日也安排共計 13 位巴色會信徒前來定居,爾後才有 4 月 4 日 共計 96 位大批客家信徒前來北婆羅洲的有計劃移民。參考自黃子堅: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教會與 沙巴州的客家族群〉, 《東南亞客家的變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 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出版,2011 年,第 367 至 402 頁。 28 北婆羅洲和中國客家基督徒移民全由巴色會訂定條例:向北婆羅洲政府領地種植,費用、居址 及農具等均由政府暫墊。參考自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33 頁。 29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 ,吉隆坡:大馬留台校友會,1984 年,第 153 頁。 14 25.

(29)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圖 1、30 年代北婆羅洲煙草工人及客家婦女照. 資料來源:翻攝自山打根圖書館北婆洲檔案室. 國民政府成立後,渣打公司和北京政府訂定條款,招募北方墾戶,議定條款 十三條,續訂章程十一則。30此簽訂條約後,渣打公司委託英商天津仁記洋行招得 30. 英屬北婆羅洲招殖華民條款:一、每戶須給土地十英畝以上;二、每畝每年繳納租金五角,最 初二年免收;三、所墾之土地,得轉讓於其他華人;四、該民赴北婆羅洲川資,由英屬北婆羅洲政 府供給,另給男丁費用每日三角五分,至由收成為止;五、男丁攜帶眷屬,其川資亦由北婆羅洲政 府供給,並照發日常費用;六、該民如不服水土,或因其他原因不適居留者,北婆羅洲政府可資送 返回故里,但無須預先向該民聲明;七、北婆羅洲政府保證於華民到達時,即為安置住所;八、該 民之土地,至少以半數種稻或椰子、咖啡、胡椒,所需種子由北婆羅洲政府發給;九、華民農具, 由北婆羅洲政府發給,但須償還;十、該民子女,由北婆羅洲政府特設學校供其讀書;十一、華民 死亡後,其柩如願運返本籍者,由北婆羅洲政府供給川資;十二、華民抵達北婆羅洲,無須另定合 約;十三、華民初次登船時,由中華民國政府派員同往照料。 英屬北婆羅洲招殖華民章:一、墾戶除種植外,不得令其改事他項工作,唯本人自願經營其他事業 者聽便;二、墾戶遇水災、旱災致歉收時,應予欠租或減租;三、該墾戶不帶家眷者,應每人給安 家費三十元,無須償還,該款由英屬北婆羅洲政府駐天津代表按月付給;四、英屬北婆羅洲政府允 許依照最惠國人民,平等對待墾戶;五、此次招殖華民,以二百五十家為限,由中華民國政府派員 駐英屬北婆羅洲保護僑民。如墾戶均願居留者,英屬北婆羅洲政府有意續招華民前往時,中華民國 政府可商得北婆羅洲政府同意,派領事常駐該地;六、此次所定個條款,雙方已商妥。惟華民到達 後,如中華民國政府所派人員體察情形,認為有不便之處,可向當地政府商洽改善,以後方許續招 華民前往;七、中華民國政府對所派人員,關於華民利益可與當地政府商洽,所需經費,由北婆羅 洲政府在薪俸中籌給;八、中華民國政府應令天津地方官員,協助北婆羅洲代表籌辦運送華民事宜; 九、墾戶未登船前,委員應詢問各墾戶,是否明悉一切章程之內容;十、開列墾戶名冊,及由合格 醫生檢驗身體等事,應由中華民國政府所派人員辦理;十一、凡運送墾戶船隻,應遵照英國運送出 15.

(30)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108 戶共 432 人,是年,專輪由天津放洋經香港於 1913 年 11 月 1 日抵達亞庇附近 的墾場後定居下來。31中華民國政府也正式派官員護送華工,並在北婆羅洲亞庇設 立領事館,當時護送的官員是謝天保,他也成為中華民國駐北婆羅洲的第一任領 事。32 此後來自華南和海峽殖民地的華人移民陸續湧進,政府資助及自願入境的華 人移民比例約為 1:5。33據 1911 年的人口統計,華人人口已達到 27,801 人,占全 洲人口的 13%,1921 年 39,256 人、1931 年 50,056 人、1951 年更達到 74,374 人, 已占全洲人口的 22%。34. 35. 加上移民條例鼓勵移民把家屬帶來北婆羅洲,而客家族. 群自 1921 年以來首 10 年的免費通行證確保了客家人作為最大的方言群地位。36也 因為政府鼓勵家戶移民,使得華人人口男女比例趨於正常化,而華人人口中,客 家族群的比例在 1951 年的統計也高達 60%,成了南洋各區域中最特別的移民群體。 37. 二戰期間,北婆羅洲移民停止移入,二戰後,北婆羅洲公司已無力經營北婆 羅洲,將土地交由英殖民政府管理,英政府進行了移民管制,之後的華人人口增 長主要是靠在地華人的自然生育,在 1960 年的華人人口估計更高達 104,542 人, 這十年間僅有 496 名外來移民。38而華人人口中約有 77%屬於在地出生。391963 年 和馬來亞合併為馬來西亞,改名沙巴後,大部分的華人在沙巴落戶生根,據韓銑 洋旅客章程。 31 這批北方移民的墾地就是有名的「山東村」 (筆者按,在地也稱「天津村」 、 「津僑村」) ,到了 1940 年仍有 95 戶共 533 人定居下來,21 名男子和 Dusun 及 Kadazan 女性結婚。參考自劉子政: 《沙巴 史事論叢》 ,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0 年,第 173 頁。又所謂山東村,事實上有當時僅 有四戶人家為山東籍,其他 104 戶皆為河北人,參考自《馬來西亞華北同鄉會族譜》 ,2003 年。 32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 1912-2000》 ,國立編譯館,2004 年,第 21 頁。 33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 ,吉隆坡:大馬留台校友會,1984 年,第 155 頁。 34 1941 年發生太平洋戰爭,故北婆羅洲政府沒有進行人口統計,但根據 1940 年人口統計中,華人 人口數也達 59,610 人。資料參考自謝克鈿: 《北婆年鑑》 ,亞庇:華僑日報社,1952 年,第 14 頁。 另外根據何鳳嬌: 《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所述,當地政府在 1941 年的華僑人口統計數和領 事館的華僑登記數字相距達 5 萬人之多,為 106,484 人。 35 Jones,L.W. , North Borneo, Report on the Census of Population, 1960,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Kuching , Sarawak.參考自劉文榮: 《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 ,臺北:世華經濟出版社,1988 年,第 43 至 44 頁。 36 Wong Tze-K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immigrant Society : A Study of the Chinese of Sabah, London : Asean Academic Press,1998,Pg 89. 參考自張德來: 《沙巴的客家人》 ,亞庇:沙巴神學院, 2002 年,第 34 頁。 37 張德來:《沙巴的客家人》,亞庇:沙巴神學院,2002 年,第 30 頁。 38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 年,第 223 至 232 頁。 39 張德來:《沙巴的客家人》,亞庇:沙巴神學院,2002 年,第 33 頁。 16.

(31)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豐教授的估計至 1978 年,華人人口達到 186,978 人,其中 65%的華人是第二代和 第三代土生者,同時已占全沙巴各族總人口的 21.5%。40 北婆羅洲地廣人稀,華人移民在山林荒野開墾,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稍有能 力就選擇從商、買地務農或成為政府公務員。41北婆羅洲官員在其報告云:「北婆 羅洲的未來必然由華人主導」。42二戰後,北婆羅洲百廢待興,華人移民掌握了發 展的契機,他們多選擇集中在城鎮從事小本生意:西海岸多集中在亞庇和古達, 東海岸則高度集中在山打根和斗湖。當時駐亞庇領事俞培均在 1946 年對亞庇及附 近城鎮有以下的描述: 各大市鎮除英國幾間大公司而外,普通商店大而進出口,小而茶店飯館、 零賣小販幾乎全為華僑所經營……只有印度飲食布疋店二三間點綴於一 二百間華商之間而已,營業之種類以雜貨佔大多數……各店所懸招牌均 係擘窠漢字,熙來攘往,市面情景大有華南各市鎮風味,微有不同者只 有服飾不同之各色族人羼雜在往來人群之中而已。……英人買辨以下之 店員多為華僑,各公司亦英華商交易,遠至窮鄉僻壤亦有華僑小店直接 與各地土人交易……43 大體而言,二盤商業(intermediate trade)及零售商業(retail trade)多掌握在 華商手中,北婆羅洲的商業貿易無論是輸入的日用品、工業、建築原料或輸出的 土產皆在華商的掌握之中,其中山打根之萬和隆及亞庇之美發兩公司為巨擘,幾 乎掌握了歐美各商業公司之代理。44 據 1970 年的調查統計,華人占全沙巴商業營業人數的 70.1%,製造業占 63.7%, 建築業也占人口的大多數,較高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專業人士幾全由華人所壟斷, 整體來說,從事商業活動的華人掌握了北婆羅洲的經濟發展。45到了 2000 年以後,. 40. 韓銑豐: 〈東馬沙巴州華人聚落型式及經濟活動區之研究〉 , 《南洋學報》 ,新加坡:第 28 卷第 1、 2 合輯,1973 年。 41 1941 年,卓還來領事在巡視亞庇轄區時有如下的觀察: 「負責華僑事務的主要人員八人之中有半 數係在當地政府機關服務之公務員,時間有限未能兼顧,此種情形亦為他地所無。」參見國史館外 交檔案:020-019999-0018。 42 英國國家檔案館:CO 874/904 “Report on Chinese immigration by E. R. Hallifax.” 43 國史館外交檔案:020-010607-0005。 44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二)》 ,臺北:國史館出版,2003 年,第 87 頁。 45 Victor Purcell ,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p.366 轉引自李恩涵: 《東南亞華人史》 ,臺北:五南 出版社,2003 年,第 253 頁。 17.

(32)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華商分別在農、漁、林業中佔有 40%;在製造業中佔有 11%及商業活動中佔有 83% 的優勢,以華族人口僅占 12%來看,華族確實掌握了沙巴州的經濟命脈。46 整體而言,沙巴州華人的方言群結構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客家人仍占華人 人口比例的八成,不同於馬來半島的華人使用普通語,客語是沙巴華人最重要的 社交語言;非華族人口中能掌握客語的比例也遠多於華話;47 在宗教信仰的統計 中,最特殊的是基督與天主教徒的人口比例高於全馬各州,全馬基督徒占全國總 人口的 9.2%,其中三分之二分佈在東馬。48而沙巴州的土著中有近三分之一為基 督徒,華人基督徒比例也是全國比例最高的一區,基督教人口數約莫 90 萬人之多。 49. 第三節. 客家族群與北婆羅洲的發展網絡. 1882年,Walter Medhurst在香港設置事務所,委託香港西營盤巴色會黎力基牧 師代為招募客家信徒,開啟了客家基督徒在一片未開發的土地上拓荒、建城,最 終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序幕。50 1883年4月4日第一批龍川巴色會信徒抵達古達,是次,來婆者有羅泰豐、楊宗 毓、鄔觀成、彭維熙等共96人,他們被安置在古達老山地區,一開始就行六日勤 務,第七日休息禮拜的基督信仰模式,三年後羅泰豐在所屬山地建立第一所禮拜 堂,英政府還捐銀十元以表支持。51再來的數年間,一直都有每次百人左右的會友 家庭前來北婆羅洲;到了1888年,西營盤巴色會在李祥光傳道與黃旭明的帶領下, 46.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 ,吉隆坡:大馬留台校友會,1984 年,第 162 頁。 非華族掌握客語的比例多於華語雖無正式的官方或學術統計,然就筆者的華小非華族家長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能掌握華人語言的分類中,能掌握華語者必也懂得客語,而懂得客語者則未必懂得華 語。促成這樣的結果確有許多歷史因素,而客語是強勢語言是不爭的事實。 48 參見馬來西亞統計局: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port Population & Housing Census 2010。20120401 閱讀。 49 麥希真:〈回憶馬來西亞教會〉,參考自 http://www.cccowe.ca/art/22/0000361/。又見莊祖鯤:〈印 尼、馬來西亞─穆斯林宣教之沃土〉 ,文萃選集,參見 http://www.tktruelight.org/articles/article38.htm , 文中更指出東馬地區的基督徒人口比例乃亞洲最高。 20120401 閱讀。 50 在 1882 年前一二十年,山打根地區已存在許多來自寶安、龍川、五華地區的客家族群,一說他 們是太平天國領袖的後裔,來到此地隱姓埋名,筆者仍無法查證此事。但可以確認一事,寶安客家 人在原鄉時若已是基督徒者就一定是巴色會信徒,韓山明牧師和洪秀全曾有廣泛和直接的接觸,而 早前來自寶安、龍安的客家人與 1883 年後來的巴色會信徒想必也會認識。 51 李志剛著: 〈香港客家教會﹙巴色會﹚之設立及其在廣東與北婆羅洲之傳播〉 , 《國際客家學研討 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出版,香港,1994 年。 18 47.

(33)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為數約三百餘人的巴色會和巴陵會信徒前來古達定居開墾種植;1901年,李祥光 亦在自己的店鋪後半間建立學堂,兩年後,由政府提供的兩英畝土地上,古達第 一所福音堂及馬來西亞第一所新式小學,古達樂育小學正式成立。521903年、1904 年、1907年,吧巴、亞庇、山打根也在陸續增加的巴色會家庭下成立了教會,而 已經前來定居的巴色會信徒也可以自由的往返中國與北婆羅洲之間。53. 圖2、1900年客家家庭合照圖. 資料來源:筆者於在亞庇市kaya街歷史簡介活動中翻攝,此圖說明這家庭合照在1900年代左右. 52. 參考自曾國桴著: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100 週年紀念,1882-1982》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出版,香港,1983 年。 53 筆者在訪問全球客家福音協會總幹事拿督鄔天輝牧師時,得知他的曾祖父鄔觀成就是第一批巴 色會客家移民。據他的描述,他的曾祖父在數年後回到中國,幾年後帶了他的祖父前來,爾後祖父 也曾往返中婆之間,一直到他父親在北婆羅洲出生後才真正的定居下來。 19.

(34)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圖3、1904年古達區教堂.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ibraries,檔案編號:B-30.41.007. 北婆羅洲自1882年開埠以來的前二十年間,來自巴色會客家人家庭一直未曾 間斷,他們一般上是以20戶家庭約100人上下為單位往北婆羅洲移動,抵達古達和 山打根後又分批往各地開墾拓荒,北婆羅洲許多城鎮都是巴色會客家人由無到有 一手建立;54人數總量上事實已難得出一個正確的數字;55客家移民幾乎都是由香 港巴色差會和渣打公司安排前來,香港巴色差會如何支援他們、客家基督徒移民 後續生活的照顧、渣打公司的移民政策等因素都足以影響巴色會客家移民北婆羅 洲的成敗。56事實上,渣打公司對巴色會客家人在北婆羅洲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 54. 如 1883 年古達 Kudat、1886 年老山 Lausan、1896 年保佛 Beaufort、1909 年吧巴 Papar、1913 年 夏南南 Inanam、1914 年檳榔樹 Pinangsoo 等地區的開埠就由渣打公司帶領巴色會客家人計劃性的 進駐、拓荒,最終成為新的城鎮。內容整理自曾國桴著: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100 週年紀念, 1882-1982》 。沙巴、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出版,香港,1983 年。 55 人數統計的部分必須由英國國家檔館 12 個 CO874 檔案近萬頁資料中分析,而其中又因巴色會 成員可以自由往返中婆,或死亡或出世或迎娶,筆者僅能由已知的數字中推算至 20 世紀初巴色會 成員約有五六千人。 56 根據原不二失著: 〈英屬婆羅洲的日本人:初期移民﹙下﹚〉 , 《南洋問題資料譯叢》 ,廈門大學南 洋研究所編,2010 年第 2 期,第 79 頁;文章中提及《先驅報》在 1894 年 7 月 1 日報紙指出渣打 公司在 1894 年中期在日本、中國、馬德拉斯刊登招工廣告。筆者在英國國家檔案中查找也發現了 上述三國移民的資料,另還有印尼 Jaya 移民檔案,但最終渣打公司放棄了其它地區的移民,僅接 受客家移民群體,原因和政策的轉向筆者會在本文後續中論述。 20.

(35) 第二章 北婆羅洲的開拓與華族教育史概況. 推動,檢視當代報紙和官方檔案的文獻可以讓我們了解巴色會客家人在當時的生 活形態,1884年9月1日,《婆羅洲先驅報》對客家人的生活有以下的描述: It was this prolific and delightful region that was chosen about a year and a half ago as promising an eligible site on which to found a small settlement of Chinese converts to Christianity, many of whom-then in China-were solicitous of emigrating, being desirous to settle in the newly set up colony of North Borneo. …… His Excellency the Governor, accompanied by the Acting Resident, visited the Chinese Hakka settlement at Kudat on August 9th. The gardens were looking exceedingly well and it was evident that the men never were so happy and prosperous and there was no sickness. It is satisfactory to find that the settlers are planting produce for the China market, instead of growing vegetables only, as at present there is very little sale for the latter owing to the Chinese who are planting near the settlement growing more than enough for local consumption.. 57. 文中還特別強調第一批客家遷徙者的基督徒身份,顯然基督徒身分對渣打公 司來說是重要的參考值,成為農業大國的計劃在他們身上也看見了成果,而且沒 有任何理由顯示他們適應不良;在 1887 年 10 月 1 日的報紙也說明政府非常歡迎 他們前來定居,而在財務管理上是成功和樂觀的,同時也指出友善的客家基督徒 已準備好在此長期生活下去,並說這是一個好兆頭;1909 年 1 月 5 日,報紙中也 描述來自巴色差會的傳教士帶領著 6 個教會約 700 位信徒,4 所學校中有近 100 名 學生,政府也打算在華人春節後為客家再建設多一所學校。. 57. 《婆羅洲先驅報》英文全名是 British North Borneo Herald。本文轉載自曾國桴著: 《馬來西亞基 督教巴色會 100 週年紀念,1882-1982》 。沙巴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出版,香港,1983 年。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第一章:宋元 經濟蓬勃與民族關係發展的時代 課題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有一種觀點說:沒有一種事物叫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回顧中國歷史,中華

[r]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 胡忠大廈 13 樓 1329 室 課程發展議會秘書處 傳真:2573 5299 或 2575 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