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馬華文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現況

第三章 華族教育發展及非華族學生概況

第一節 大馬華文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現況

十九世紀初葉,具規模的私塾教育已經在華族聚居的馬六甲、檳城及新加坡 陸陸續續出現。三地的人口分別都介於 1000 餘至 7000 餘人之間。只要湊集上相 當數量的新生代,為子女開設私塾應該是華族的文化習慣。而西方傳教士抵達後 為了傳教的方便,在馬六甲、檳城及新加坡先後辦起了中西兼併或華族的方言私 塾學堂,為華族社會增添了教育的新力量,此時的學堂學生人數由 10 幾人到 150 人不等,遍佈各州的「無名教育單位」則不計其數,而比較上軌道、有制度的英 華書院、崇文閣、萃英書院、毓蘭書室、南華義學及廣肇義學等可說是當時具代 表性的學校。1

清朝末年在跨入新式教育以後、新馬華文教育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在新加坡 總領事張弼士及僑領的努力下,檳城成立了第一間新式學校──中華學校,接著多 所新式的華文學堂在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相繼建立;1911 年國民政府創立後,國 民政府的教育政策也影響了新馬的教育發展,華校開始大量採用白話文,同時也 以華語取代方言為華校教學媒介語。而華校也從新式學堂發展成新式小學、中學 到高中學府,新馬建立了有組織的教育系統。2

1941 年日本入侵占領馬來半島,各源流學校幾乎完全關閉,直到 1945 年 9 月 日本投降,馬來半島交回英殖民政府管理,各源流學校才紛紛復辦。

從 1946 年至 1956 年英殖民政府數次委任幾個教育委員會,試圖改革及統一 新馬的教育制度,相繼提出了《芝士曼計劃》(Cheeseman Plan 1946)、《荷格報告 書》(Holgate Report 1949)、《巴恩報告書》(Barnes Report 1951)及《芬吳報告書》

(Fenn Wu Report 1951)。其中《巴恩報告書》建議以國民學校取代華文學校和淡米 爾學校,因而導致華社不滿。各州華校教師會便在 1951 年 12 月 25 日成立馬來亞

1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一分冊,吉隆坡:教總,1998 年,第 9—46 頁。

2 顏清湟:〈一百年來馬來西亞華社所走過的道路(1903—2003)〉,《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 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 220—221 頁。

46 立報告書》(Abdul Raman Report 1960),國會接納後而制訂《1961 年教育法令》,

法令其中一項第 21(2)條深受華社關注和擔憂。5華社認為「這無異給華小頸上架上

8 3M:Membaca(讀)、Menulis(寫)、Mengira(算)。

9 顏清湟:〈一百年來馬來西亞華社所走過的道路(1903—2003)〉,《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 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 230—231 頁。

47

經過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重重紛爭後,90 年代馬哈迪政府的《2020 宏願》而 導致<教育宏願和工作目標>的制定,再加上國內外的政治及經濟變化,政府採 取了寬大容忍的態度,華文教育似乎得到了平穩的發展。10

馬來西亞現行教育體制內的小學教育,分為國民小學(SRK)、國民型華文小 學(SJK)及國民型淡米爾小學(SJC)。小學六年級時需參加小六檢定考試(UPSR)

以作為入學參考;到中學階段,國民小學及國民型淡米爾小學畢業的學生會進入 國民中學就讀,華小除了國民中學外,還可選擇國民型中學或獨立中學就讀。

據官方統計,截至 2010 年 1 月共有 1291 所國民型華文小學。國民型華文小學按 經費取得來源分為全津貼國民型華文小學及半津貼國民型華文小學;全津貼國民 型華文小學的薪資、校務行政等費用由政府出資,半津貼國民型華文小學之薪津 行政費用由政府撥款,而硬體設施則由校方及董事自行籌措費用。目前大部分華 文小學為半津貼華文小學,因此在籌措經費方面的責任落在董事部及家教協會身 上。

在各州學校分佈數量方面,以砂拉越州、柔佛州、霹靂州、雪蘭莪州華小間 數最多,此四州屬華小皆超過百間以上;在學生人數方面,則以雪蘭莪州居冠,

其次為柔佛州,此二州屬華小人數皆超過 10 萬人以上。華小間數占全國小學總間 數之 17%,然而華小人數占全國小學生人數之 20.2%,因此單純以華小總間數相較 於學生總人數並不足夠。然其間存在著各州屬間之差異極大。

自獨立以來,大馬華族人口的分佈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根據大馬統計局的 資料,大馬華族人口的增長出現了明顯地往城市集中的現象,最明顯的區域分別 是北馬:檳城、中馬:雪隆、南馬:柔佛及東馬:沙巴、砂拉越。比方說雪隆地 區自 1970—2002 年共增長了近 111 萬人,同一時期在靠近雪隆區的霹靂州、彭亨 州、森美蘭州只分別成長了 6 萬人、6 萬 7 千餘人及 3 萬 8 千人左右;同樣的情形 也出現在華族人口占多數的檳城(增長 17 萬 8 千人)及柔佛州(增長 45 萬餘人),二 者鄰近州屬也出現增長緩慢的現象;而東馬的沙巴、砂拉越華族人口則各成長一

10 如集會及課外活動使用巫語、綜合學校計劃、高職事件、升中一要求等企圖改變華校本質的不 間斷挑戰,甚至最終發生了政府援引內安法,以「茅草行動」名稱逮捕多名華教人士及各族民權運 動者。

48

倍,華族總人口分別達到 28 萬人及 57 萬人。11

資料顯示,獨立前創辦的華小數目為907所或91.99%,獨立後的建設只有73所 或7.4%。12很顯然,根據獨立前的華族人口分佈而建設的華小已經因為華族人口的 自然增長及移動出現了不平均的分配,以吉隆坡為例,吉隆坡10所人數最多的小 學當中,華小就占了9所,而每班學生人數則高達46至50人。13總的來說,華族人 口密集區面對華小嚴重不足,而偏遠地區或郊區華小則苦苦經營或因沒有學生來 源而停辦。14可是因為大馬政府的單元化教育政策並不鼓勵其它母語教學的設立,

使得華小校出現了以上兩種超額招生及苦無生源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