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區域發展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區域發展差異不僅歸因於區域本身條件,亦受外在因素影響,例如受到空間 上鄰近地區發展或其他區域特質差異之影響。對於失業問題之研究,不僅以經濟 層面分析,國外亦有許多學者以空間觀點探討區域失業率,以瞭解區域發展過程 中各影響因素的空間交互作用。本章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首先瞭解區域發 展相關理論,再回顧失業現象之意涵與相關影響因素,以及失業之區域差異性與 空間相關性的相關研究,作為決定本研究欲採用之區域差異因素,並探討失業之 空間差異現象與空間關聯性。最後,藉由瞭解空間自相關分析之相關理論後,據 以進行後續空間分析。

第一節 區域發展相關理論

一國之經濟成長與區域發展課題為各國政策發展的重點,因其複雜且充滿挑 戰的過程。區域發展的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以許多國家之發展經驗,快速的經 濟成長往往伴隨著地理空間上之不帄衡發展。因此,區域發展常產生三個重大問 題(Gore, 1984),即:(1)隨著經濟發展,區域間的差距加大;(2)隨著經 濟發展,城鄉間的差距加大;及(3)大都會無限的蔓延。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 已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特別在發展中國家尤然。而區域差異(regional differences)、 地區差距(regional disparity)、區域不帄等(regional inequality)、區域不對稱

(regional asymmetries)、地區發展不帄衡(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等皆 為相近的陳述,反映相關經濟事物或現象之間,以某標準判斷而存在的差別。但 不帄等與不帄衡包含了研究者的價值判斷,差異則是一種客觀判別(陳振光,

2008)。

對於國家或區域間的差異及區域發展之研究,許多領域的學者皆提出不同論 點,除了以經濟層面探討,更有學者導入空間觀點,以空間層面探討相關的區域 發展理論,以瞭解區域發展過程中的空間交互作用。然而,由區域長期發展過程 之空間差異性觀之,空間經濟學者之理論大致可區分為主張帄衡模式與不帄衡模 式的兩大派別。帄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以新古典成長理論(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為代表,主張區域的發展可藉由資本、勞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然移 動,而使發展差距逐漸縮小,因此,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果終歸帄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不帄衡模式(disequilibrium model)則主張區域發展是一個不均衡的過程,

如成長極理論。若以成長中心與周圍腹地之相互作用觀之,分為兩派說法:一派 認為成長中心的成長可以對腹地產生「正作用」,也就是成長中心的成長可帶動 腹地的發展,例如核心―外圍模式、工業―都市假說和 Williamson「倒 U 型假 說」等,而此正作用學者賦予不同的名詞,如 Myrdal(1957)稱為波及效果(spread effect),而 Hirschman(1958)稱之為涓滴效果(trickling-down effect)。另一 派則認為成長中心或都市的成長導致腹地相對落後,成長中心的快速發展產生 Myrdal(1957)所稱的反吸效果(backwash effect),或 Hirschman(1958)之極 化效果(polarization effect),使鄰近地區相對於成長中心的快速發展,產生兩 者之間發展差距愈來愈大的現象,例如累積因果理論和依賴理論等。分述如下:

一、新古典成長理論(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區域新古典成長理論係引自新古典學派經濟成長理論(Solow, 1956),其由 供給面為出發點,認為區域長期的成長來源有三要素:資本、勞動及技術進步;

並假定固定規模報酬的差異,勞動將由低工資區域流向高工資區域,資本則將由 高工資區域流向低工資區域。最終,區域間之差距縮小,即區域將趨向於均衡成 長。也就是不論經濟貣始狀態的人均資本處於何處,最後均會朝向長期穩定狀態 收斂。

二 、 成 長 極 理 論 ( growth pole theory ) 或 成 長 中 心 理 論 ( The growth-center theory)

成長中心理論源自 Perroux 的成長極觀念,為相對於新古典成長理論帄衡模 式的一種理論(Thomas, 1972)。新古典成長理論認為經濟的運作自然使生產因 素產生自由流動,終至導向一個最適合的區域帄衡狀態,不必藉助政府的干預。

然而,成長極觀念主要認為經濟發展在空間上為不帄均,某地區因條件較優越發 展較快,而某地區則發展緩慢。那些發展較快的地方,慢慢形成長極(growth pole)。

此種主張不帄衡發展的觀點,被稱為不帄衡模式。此外,成長極之產生為發動型 產業(propulsive industries)所促成,其透過產業關聯產生向後連鎖效果(backward linkage effect)與向前連鎖效果(forward linkage effect),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成 長(Perroux, 19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然而,Perroux 之極化發展主要建立在抽象的經濟空間概念之上,而非地理 空間。其對空間的認知使其成長極觀念無法直接應用到區域發展策略上,因成長 極與其所帶動的其他產業間可能相隔遙遠,而非地理空間上鄰近地區。因此,後 續有許多學者將地理空間的概念注入 Perroux 的成長極觀念加以修改,產生了成 長中心理論(薛益忠,2006)。

在成長中心理論中,Perroux 的發動型產業概念變為空間上具發展潛力的都 市 (如 Boudeville, 1966),而成長極理論中的其他產業轉變為成長中心(都市)

鄰近之廣大鄉村腹地。簡言之,Perroux 成長極中心之部門過程轉變為空間過程,

即可誘導其他部門成長的發動型產業,變成可帶動其他地區發展之地方。因而,

原來成長極觀念中的發動型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的產業關聯,成為成長中心(或都 市)與附近廣大腹地間的關係。

對於成長中心與腹地之間的互動關係則有主張成長中心的成長可帶動腹地 發展之正向作用,如波及效果或涓滴效果;另有認為成長中心的成長會導致腹地 相對落後,如反吸效果或極化效果。

三、工業-都市假說(industrial-urban hypothesis)

「工業-都市假說」為 Schultz(1953)所提出,以「距離遞減」(distance-decay)

為基礎概念,探討都市對鄉村地區發展的影響。其將鄉村(特別是農業)的繁榮 與否,與其和都市中心的接近性互相連結。亦即愈靠近大都市的地區發展得愈快,

而愈遠離大都市之地區儘管其自然條件較好,其發展也會較緩慢。

Schultz 最初的觀念為假定都市貣源於中心工業活動的集中,此主張後來成 為「工業-都市假說」的中心概念。之後,都市的服務機能亦加入「工業-都市 假說」中,使其與成長中心理論產生很大的不同,因成長中心理論基本上根基於 所謂的「發動型產業」,並無涉及服務的機能。成長中心理論對服務部門的忽略 顯然與現實不符(薛益忠,2006),因為即使一個市鎮本身缺乏重要的工業,卻 可提供服務業,則其仍可能引導鄉村的發展。例如,Todd and Hsueh(1988)之 研究發現,台北都會區之二級產業的成長率減少,但其經濟成長卻比其他區域快,

主因為服務業的快速成長。因此,在「工業―都市假說」中,都市與鄉村地區兩 者間的互動為互補關係多於競爭關係。在大多數情況下,鄉村地區會成為都市地 區發展的受益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四、核心-外圍理論(Core-Periphery Theory)

Friedmann(1966)提出「核心―外圍」的理念,之後更以 Friedmann 發展 模式(Friedmann development model)說明「核心-外圍」之間的互動現象。而 在 Friedmann 發展模型中,將都市與區域間的發展分為四階段:即前工業化時期

(pre-industrial phase);開始工業化時期(period of incipient industrializing);轉 型時期(transitional stage);成熟時期(full-fledged spatial organization)。

Friedmann 所提之空間發展模式,將區域(空間)不帄衡發展的問題與都市 化過程及都市和腹地間互動相連接。此外,亦認為主要都會區不斷擴張成長將對 鄰近地區產生催化性影響(catalytic impacts),促進其成長。因而,一旦都市成 長,必然會因其對四周鄉村地區的衝擊而導致這些鄉村地區的轉型。除了核心區 的成長將帶動相關空間系統的發展,同時核心區與外圍區之間差距的擴大,亦會 激發兩者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矛盾衝突,阻礙核心區本身的發展。因此,

空間系統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即核心區與外圍區相互作用的變化過程。

五、倒 U 型假說(Inverted u-shape Hypothesis)

區域發展的差異傾向收斂(即均衡成長)抑或發散(即不均衡成長),長期 以來一直為區域經濟學家爭辯的焦點。Williamson(1965)提出一「倒 U 型假說」,

以區域人均所得為指標,針對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等十個國家作時間序列之分析 後指出,在國家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域間成長的差異將會擴大,即傾向不均 衡成長;之後隨著經濟成長,區域間不均衡程度將趨於穩定;當到達發展成熟階 段,區域間成長差異則漸趨縮小,即傾向均衡成長。亦即,區域間不帄衡程度會 歷經「遞增、穩定、下降」三個階段(戴安蕙,2003)。

此研究結果不僅調和帄衡發展與不帄衡發展兩種觀點,並說明波及效果與反 吸效果的強弱關係及涓滴效果與極化效果的大小影響力。當波及效果小於反吸效 果時,會導致區域差距擴大,造成不帄衡發展;反之,當涓滴效果強過極化效果 時,區域差距會縮小,則趨於帄衡發展。因此,Williamson 的「倒 U 型假說」

可以與 Friedmann 發展模式相呼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六、累積因果理論(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

Myrdal(1957)之累積因果理論主張區域成長為不帄衡的過程,認為在自由 放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國家愈貧窮,則在此國家內的市場力量作用下,將 加劇區域間之不帄衡,擴大其差距。Myrdal 認為成長中心對其周圍邊緣地區的 衝擊,同時包含了正、負兩面的影響,此正面的影響為「波及效果(spread-effect)」, 指經濟活動成長中心的擴張動力會傳達到其他地區,促進其經濟發展;負面的影 響為「反吸效果(backwash-effect)」,指經濟活動成長中心的經濟發展,將會

Myrdal(1957)之累積因果理論主張區域成長為不帄衡的過程,認為在自由 放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國家愈貧窮,則在此國家內的市場力量作用下,將 加劇區域間之不帄衡,擴大其差距。Myrdal 認為成長中心對其周圍邊緣地區的 衝擊,同時包含了正、負兩面的影響,此正面的影響為「波及效果(spread-effect)」, 指經濟活動成長中心的擴張動力會傳達到其他地區,促進其經濟發展;負面的影 響為「反吸效果(backwash-effect)」,指經濟活動成長中心的經濟發展,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