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十玄門之源流與理論創發

第二節 十玄門之定義

澄觀將杜順三觀之第三周遍含容觀,詮釋為事事無礙法界;並且將十玄門定 義為是事事無礙法界的內涵,也就是他的玄妙德用。然而,十玄門與六相圓融皆 是華嚴宗所立之學說,但是他們的出處源頭不同。因為,十玄門並非出自《華嚴 經》中的經文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此六相之名稱直接 照著引用,誠如龜川教信所言:「十玄門之具體姿態,在華嚴經典上雖然未見到 其地位,但既在《華嚴經搜玄記》解明了經之分齊,故其所詮之義就如十玄門所 說,從經典傳承上隱約可見到。」32此處所言的「隱約可見到」,是指智儼所整理,

散在整部《六十華嚴經》之中,而隱含有十玄門深奧義旨的經文;或者就已翻譯

31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下冊,頁 551。

32 [日]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頁 255。

153

之經典,如《大般涅槃經》3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34、《楞伽經》35等等,進一 步闡發其所蘊藏的十玄門義理。此後,再透過法藏、澄觀接著講說、演繹與增刪,

以及提出新的經證,最終致使「新十玄門」成為華嚴宗重要的學說之一。以下分 十科論述新十玄門之標題、義涵、經證與譬喻;並且同步說明智儼所列之「諸藏 純雜具德門」與「唯心迴轉善成門」,被法藏置換的原因。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十玄門之第一門是「同時具足相應門」,此以六相來論,是總相,而餘九是 別相;另外,別相之中又具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皆是同一緣起,同時存在,

無分廣狹、大小、一多、隱顯而圓融無礙。智儼於《華嚴一乘十玄門》云此十玄 門,隨一門皆具一切門;而隨一門,又具此十義。而此十義是:一、教義;二、

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齊境位;七、法智師弟;八、主 伴依正;九、逆順體用;十、隨生根欲性。此十者,若同時相應,即成一緣起;

乃至會成一百,十百成千,而重重無盡。由是可知,十義乃是圓教特有的施設;

因彼強調十義之體,無先後始終,或自在順逆的種種差別。若此十義同時相應,

即是同時具足。猶如大海的一滴水,即同時具有百川的味道;雖有增減,然又常 沒有增減,是同時具足。然而,法藏亦陸續增刪十義之內容,故另於第三節討論 圓融無礙的理由時一併詳細對照,避免文長而模糊了「同時具足相應門」之重點 定義。

智儼自問同時具足、同時炳現的緣起作用來自何方?彼再自我對話,回答曰:

「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緣修所成故得同時。」36這 是自體性起,依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的功能德用,致使十義能同時炳現。李 世傑以現代語言,稱此為「全體性原理」,37也就是宇宙萬有的一切諸法,無論是 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乃至智正覺世間,只要任舉一法,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相即相入,相依相資,而同時具足,而此也都具無盡復無盡之法界。

33 《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冊 45,頁 515 下。

34 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頁 516 上云:「如《大品經》云: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而明菩 提也。」此處之《大品經》乃是指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35 《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冊 45,頁 518 中。

36 《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冊 45,頁 515 下。

37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頁 86。

154

相關經證,智儼云:「如《大品經》云: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而明菩 提也。」38《大品經》是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其經文中佛陀以燃燈為喻說初 發菩提心;因佛陀說智者得譬喻,於義易了解,故經文曰:

佛告須菩提:「我當為汝說譬喻,智者得譬喻則於義易解。須菩提!譬如 然燈,為用初焰燋炷?為用後焰燋炷?」

須菩提言:「世尊!非初焰燋炷,亦非離初焰。世尊!非後焰燋炷,亦非 離後焰。」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炷為燋不?」

「世尊!炷實燋。」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 離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用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 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中菩 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十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9

佛陀先以燃燈之喻問須菩提,是初焰在燃燒這燈?還是後焰令燈燃燒而光亮?是 故智儼云「非初不離初」,也就是非初發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也並不離 初發心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易言之,初發心雖尚未成等正覺,但也不離成 等正覺。

智儼又云「非後不離後」,是指不用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而亦不 離後心得。因為,無有前後始終,一切逆順自在。故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釋 云:「此中佛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 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0由是可知,

此菩提同時相應,是始終因果。此是佛以深因緣法來回答須菩提,所謂「不但以 初心得,亦不離初心得」之燈喻。

其次,《六十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云:

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 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41

38 《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冊 45,頁 516 上。

3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 8,頁 346 上。

40 《大智度論》,《大正藏》冊 25,頁 585 下。

41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9,頁 627 下。

155

此乃是約佛身心具足圓滿三世一切劫之無量諸法而言。此十玄門之經證,引自《八 十華嚴經》之經文者,多是澄觀以及後代華嚴學者所陸續補充,下引四段文,有:

一者,《八十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頌文創發者,其經文云:「一切法 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42此明一切法門同會一法道場,一門普攝一切故。

二者,《八十華嚴經‧如來現相品第二》之經文云:「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 剎,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43澄觀言此「即同時具足相應體。」44

三者,《八十華嚴經‧普賢三昧品第三》云:「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 無邊法界。」45

四者,《八十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 法界。」46上述四段經證皆具有普遍、普門、普聞、無盡之義。而《八十華嚴經‧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及一一毛孔,都有十方一切世界乃 至三千大千世界中諸地水火風等,此亦是「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

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是就「空間」而論事事無礙法界。此即遍法界能入 於一微塵,約「廣」;而不失其本位,此約「狹」。譬如小小芥子能納須彌;然而,

此須彌山本相如故,此即是不壞相,不失其本位。易言之,此是狹能容廣,自在 無礙的妙用;又如小小望遠鏡,能一收大自然的高山白雲河流所有景致於眼底。

而大能容小,更是包納無外,無障無礙,此即相即相入之「廣狹自在無礙門」。 此經證由《六十華嚴經‧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所云:「金剛圍山 數無量,盡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因此初發心。」47此乃明大非 大,因其亦有小相;如金剛圍山能置一毛端。而菩薩初發心是小,然而,這小小 的初發心,他終究是成就佛果的因,故言「初發心便成正覺」。是以大世界可作 小世界,而小世界亦可作大世界。易言之,其一非一定是一,而亦能是一切,一 一皆然,法法如是。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頁 6 中。

43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頁 32 下。

44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冊 35,頁 520 中。

45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頁 33 上。

46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頁 39 中。

47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9,頁 447 中。

156

其次《八十華嚴經‧入法界品三十九》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 時,我身形量雖不逾本,然其實已超諸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虛空,悉 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48此是摩耶夫人自言其身形量雖不逾本來,

但是其身當下量同虛空,此是同體廣狹,也是一塵遍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之經證;

而彼能容受十方受生的宮殿,則是異體廣狹,小能容大,自在無礙。是故,李世 傑以現代語言稱此為「超空間性原理」49,乃名符其實。

而此一門,乃是法藏將古十玄之「諸藏純雜具德門」予以刪除而增列者。澄 觀說明置換之理由,他說:

且依古德就列名中,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觀》中「廣容普遍」之 義,而名小異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

意云: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為雜,

即事理無礙,恐濫事理無礙,所以改之。50

若單以同一法界而論,契理為「純」,是理法界;而不壞事相之萬行是為「雜」, 此乃為事法界。是故,此「純、雜」即相應於理事無礙法界。而若舉六度之施度,

此一理為「純」,則此施門即同具諸六度萬行,故稱「雜」,從此角度觀之,則是 事事無礙義;如是純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

然而,續法言:「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相入門;若一即諸度,復似相 即門,故不存之,改為廣狹。」51他認為若一即諸度,則又類似「諸法相即自在 門」。是故,此「諸藏純雜具德門」可同時解釋成理事無礙義,或事事無礙義,

或者諸法相入義;是故,法藏為避免混淆,故改為「廣狹自在無礙門」。

除此之外,龜川教信認為「同時具足相應門成為設於最初的全體之總說,說

『同時』之『時』是明瞭地表示出來與續後之文。『廣狹』相應且表明要說『空 間』的打算,為表示下一步無礙之相,故於新十玄新設第二門,廣狹自在無礙門 罷!」52此是以推論方式說明第一門談「時間」相應,則第二門理應以廣狹來講

「空間」之無礙。而引文,澄觀認為此「廣狹」之名,乃參照杜順〈法界觀門〉

之第五「廣狹無礙門」。

之第五「廣狹無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