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觀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觀研究"

Copied!
3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觀研究 Study on the Monastic Perspective of “Hua- Yen (Avatamsaka) Sutra‧Gandhavyāha”. 指導教授:劉錦賢. Jin-Xian Liu. 研 究 生:卓玉芳. Yu-Fang Cho.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一月.

(2)

(3) 摘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最早的單行本被龍樹菩薩以《不可思議解脫經》 記載於《大智度論》中,而傳入中國的《華嚴經》主要版本中,〈入法界品〉是六 十卷《華嚴經》的第三十四品;而八十卷《華嚴經》則是在第三十九品;另有四十 卷《大方廣佛華嚴經》 ,它的內題又稱〈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華嚴宗將 《華嚴經》以修道次第「信、解、行、證」分科全部經文,而〈入法界品〉全品屬 「依人證入成德分」 ,是證的部份。易言之,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的修道 過程,是極重要的實踐哲學展現。然而, 〈入法界品〉當中的五十三參經文並沒有 編立修證階位,此是由華嚴祖師於註釋當中將階位匯入,並且一直沿續至今。如此 看似有明確修道步驟,卻令欲實修體證者疑惑:到底修學佛法,應具備何種態度? 應如何成為清淨法器?而真善知識面貌為何?他們身在何方?如何追尋?乃至彼 所證境界,代表什麼奧義? 本論文即以能修之人、能證之智、能化之主、所證之境四個主軸,探討〈入法 界品〉之修道觀。聚焦而深入地論述此「人」是指具普賢行願的大心凡夫,而「能 證之智」是所發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次,以華嚴宗所創建的六相圓融探究 真善知識之全貌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圓融無礙者。又以十玄門為進路,分析五 十三位善知識所證之境,皆是具足十玄門之圓融無礙、一真法界;他們皆是海印三 昧所出,並沒有五十三個階位的高下之分。而此研究成果,在證明諸位真善知識所 要展現的正是對善財的「舉果勸樂生信分」 ,其重點並不在於善知識之階位。易言 之,求道者對善知識、對佛法的「信心」,貫穿整個〈入法界品〉的修道過程。因 為堅固的信心,可以超越時間、空間以及無量無邊的修道障礙,所以《華嚴經》說: 初發心即等同正覺。. 關鍵字:華嚴經、入法界品、修道觀、舉果勸修、六相、十玄門. i.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傳譯版本............................................................................ 4 一、經文傳譯版本........................................................................................ 5 二、原文註疏古籍...................................................................................... 11 三、古籍論說專書...................................................................................... 13 四、華嚴教學專書...................................................................................... 14 第三節 近人研究的成果檢討.......................................................................... 16 一、《華嚴經》之研究成果探討................................................................ 16 二、〈入法界品〉研究成果說明................................................................ 17 三、〈入法界品〉日文期刊之研究觀察.................................................... 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論文架構.............................................................................................. 24. 第二章 〈入法界品〉的理論建構 ............................................................... 26 第一節 華嚴宗之學的建立與傳承.................................................................. 27 一、華嚴宗祖序之記錄.............................................................................. 27 二、華嚴五祖之重要貢獻.......................................................................... 27 第二節 〈入法界品〉在《華嚴經》中之位次及其文本組織...................... 30 一、〈入法界品〉在《華嚴經》中之位次................................................ 30 二、〈入法界品〉的文本組織.................................................................... 37 第三節 〈入法界品〉的品題義涵.................................................................. 40 一、「入法界」義........................................................................................ 41 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義.................................................... 50 第四節 〈入法界品〉的核心思想.................................................................. 54 一、能修之人──大心凡夫必成就.......................................................... 54 二、能證之智──發菩提心入法界.......................................................... 65 第五節 小結...................................................................................................... 70. ii.

(5) 第三章 以六相圓融詮釋能化之主 ............................................................... 71 第一節 六相圓融的基本理論.......................................................................... 72 一、六相圓融思想之源流與建立.............................................................. 72 二、華嚴六相圓融之形成與定義.............................................................. 80 第二節 體──總相、別相.............................................................................. 89 一、總相...................................................................................................... 90 二、別相...................................................................................................... 98 第三節 相──同相、異相............................................................................ 113 一、同相.................................................................................................... 113 二、異相.................................................................................................... 119 第四節 用──成相、壞相............................................................................ 128 一、成相.................................................................................................... 128 二、壞相.................................................................................................... 135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四章 十玄門之源流與理論創發 ............................................................. 141 第一節 十玄門之源流.................................................................................... 142 一、智儼創發十玄門之理論.................................................................... 142 二、法藏增刪十玄門之條目.................................................................... 145 三、澄觀定案十玄門之名稱.................................................................... 148 第二節 十玄門之定義.................................................................................... 152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153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 155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157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158 五、祕密隱顯俱成門................................................................................ 160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 161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 163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 164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 166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 167 第三節 諸法圓融無礙之內涵........................................................................ 169 一、一法具足十義之奧義........................................................................ 170 二、諸法圓融無礙之理由........................................................................ 176 三、舉蓮華葉譬喻十玄門........................................................................ 182 第四節 小結.................................................................................................... 188. iii.

(6) 第五章 以十玄門分析所證之境 .................................................................. 189 第一節 三賢位................................................................................................ 190 一、初賢位──十住位............................................................................ 191 二、中賢位──十行位............................................................................ 213 三、上賢位──十迴向位........................................................................ 234 第二節 十聖位、等覺位、妙覺位................................................................ 254 一、十聖位──十地位............................................................................ 254 二、等覺位──十一地............................................................................ 280 三、妙覺位................................................................................................ 294 第三節 小結.................................................................................................... 305. 第六章 結論 ....................................................................................................... 307 一、〈入法界品〉是依人證入.................................................................. 307 二、善知識之面貌是一即一切圓融無礙................................................ 308 三、善知識之示現所證法界是舉果勸修................................................ 309 四、歷代華嚴學者之〈入法界品〉修道觀............................................ 310 五、論文研究限制與展望........................................................................ 311. 參考書目 ................................................................................................................. 312 一、古籍傳統文獻.................................................................................... 312 二、現代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314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316 四、日文期刊(以作者發表年代排序)................................................ 317 五、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318. iv.

(7) 表目次. 表 2-1 智儼《華嚴經搜玄記》對《六十華嚴經》之分科表……….……..……31 表 2-2 《華嚴經搜玄記》與《華嚴經探玄記》分科對照差異表…..……..…...33 表 2-3 《華嚴經探玄記》與《八十華嚴經疏》分科差異對照表….……..…...34 表 2-4 《八十華嚴經疏》中「舉果勸樂生信分」之十分科表.……..….....…..35 表 2-5 《八十華嚴經疏》中「舉果勸樂生信分」以經義立三分對照….…..…36 表 2-6 智儼、法藏、澄觀劃分〈入法界品〉本會、末會經文對照表…..….…38 表 2-7 《華嚴經搜玄記》與《華嚴經探玄記》五相分科對照表….………..…39 表 2-8 《華嚴經探玄記》與《八十華嚴經疏》之〈入法界品〉分科表..…….39 表 2-9 《華嚴經探玄記》以義理論「所入」之五種法界表….….…….………43 表 2-10 《華嚴經探玄記》以「類別」論法界五門表…..…….….….…………47. 表 3-1 《一乘教義分齊章》中二段文以房舍喻六相對照表….…..……………85 表 3-2 十住位之定義概述表…….………….….………….…………..……......102 表 3-3 十行位之定義概述表………………...….………….………..……….....103 表 3-4 十迴向位之定義概述表………………….………….…...……..…….....105 表 3-5 十地位之定義概述表….………….………..…………………..….….....106 表 3-6 等覺位之定義概述表….………….………..…………………..….….....108 表 3-7 妙覺位之定義概述表.….………….……………….………..…….….....108 表 3-8 十住位善知識與十波羅蜜對應表.….………….…………………….....110 表 3-9 十行位善知識與十波羅蜜對應表.….………….………..……..…….....110 表 3-10 十迴向位善知識與十波羅蜜對應表………….………..………….......110 表 3-11 十地位善知識與十波羅蜜對應表 .….………….………..…………...111 表 3-12 等覺位善知識與十波羅蜜對應表 .….………….………....……….....111 表 3-13 妙覺位善知識所證智對應表 .….………….………..………….…......112 表 3-14 智儼、法藏、澄觀〈入法界品〉善知識分類對照表..…..…….….....120 表 3-15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十信位..……..………....…..123 表 3-16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十住位..…..………...….…..123. v.

(8) 表 3-17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十行位..…..………....……..124 表 3-18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十迴向位.….…..…….….....124 表 3-19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十地位…..………...…….....125 表 3-20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等覺位…..…….……..….....125 表 3-21 《八十華嚴經》善知識住所對照表──妙覺位…..…………...….....126 表 3-22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十信位…..……..….….....131 表 3-23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十住位 ..……………..... 131 表 3-24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十行位…..…………........132 表 3-25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十迴向位…..……..…......132 表 3-26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十地位 ..……………..... 133 表 3-27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等覺位…..…………….....133 表 3-28 〈入法界品〉善知識正示法界名稱表──妙覺位…..………..…......134. 表 4-1 智儼、法藏著作中「十玄門」對照表…..………..………..…….….....145 表 4-2 《華嚴一乘教義章》與《新華嚴經論》之十玄門對照表..…….….....147 表 4-3 智儼、法藏、澄觀三本著作之十玄門對照表…..………...………….…148 表 4-4 《華嚴一乘十玄門》與《八十華嚴經疏》之十玄門分類差異表….…151 表 4-5 智儼與法藏著作中「十義」對照表…..………...…………...………......175 表 4-6 法藏與澄觀十個無礙理由對照表…..………...................…..……….....181. vi.

(9)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觀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大方廣佛華嚴經》 (以下簡稱《華嚴經》)之〈如來出現品〉記載釋迦牟尼 佛廣度眾生的緣起,經文云: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 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 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 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1 釋迦牟尼佛(以下略稱「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時,以無障礙清淨智眼觀一切 眾生本具與如來無異的智慧德相;但凡夫眾生因執著於妄想而導致虛幻顛倒、不 知不覺,以致無法親身體證實智。是故,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宣說八萬四千法門, 教導凡愚眾生遠離妄想執著、修習聖道。吾人若能如實了知一切法無常無我,並 依佛陀聖言量修習實踐,則能遠離顛倒妄想;而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皆得現 前,乃至親證如來無量無邊智慧。可知每一位追隨佛陀學習的行者,他們信仰佛 陀、了解佛法、實踐願行,乃至精勤修證,為的就是成就正等正覺的修道果德, 而這正是他們的重要目標。 本研究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觀研究」為題,主要是以 〈入法界品〉為研究範圍;研究面向以能修之人、能證之智、能化之主與所證之 境四大主題作討論。首先是「由〈入法界品〉在《華嚴經》中的位次及文本組織」 為〈入法界品〉定位,並討論能修之人善財與能證之智菩提心。其次,「以六相 圓融詮釋〈入法界品〉的能化之主」討論善財所參訪的五十三位能化之主,也就 是善知識的全貌。第三, 「以十玄門分析〈入法界品〉的所證之境」 ,將諸善知識 以三賢位、十聖位、等覺、妙覺,分類研究彼所證之境。. 1.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正藏》冊 10,頁 272 下、273 上。以下出自《大正藏》 、 《卍新續藏》之古典文獻,第二次以上引用,將省略譯者、作者之朝代及姓名。. 1.

(10) 本章為緒論,分四節討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乃是透過〈入法界品〉 之於《華嚴經》之重要性,以說明凡夫皆可倣效善財歷位修證而一生成佛。其次, 討論研究範圍:因經文傳譯版本者眾,而註解之古籍專書亦隨版本而有不同之詮 釋,故於此說明傳譯緣由與內容差異。三者,文獻探討:主要是以近代學術研究 成果,整理專書、期刊、博碩士論文、日本期刊,舉其要點並簡要述評。第四乃 是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法藏言: 「《華嚴經》者,斯乃集海會之盛談,照山王之極說。理智宏遠,盡 法界而亙真源;浩瀚微言,等虛空而被塵國。於是無虧大小,潛巨剎以入毫端; 未易鴻纖,融極微以周法界。」2由是可知, 《華嚴經》乃佛陀所說八萬四千法門 中的諸經之王,也是最高的一真法界。而今欲探討《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修道 觀,首先分二科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華嚴經‧入法界品》之重要性,日本學者川田熊太郎從《華嚴經》義理的 角度勘驗,他認為《華嚴經》「很明顯,此經分為前後兩篇或二部。即:自〈世 間淨眼品〉(〈世主妙嚴品〉)第一到〈離世間品〉第三十三(品名是同一,但為 第三十八) ,與〈入法界品〉第三十四(品名同,第三十九)一品。 『前』與『後』 兩篇或二部,互補而闡明了全經的趣旨,所以在論述上,不宜將此兩篇分離。」 3. 易言之, 〈入法界品〉是《華嚴經》思想哲學的具象化、實踐化;本經以八十卷. 經文中的二十一卷篇幅,說明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的修道經過,表達菩 薩行門的實證階位與所成就的法門。 當善財參訪至彌勒菩薩時,彌勒讚嘆善財曰:「已生菩薩家,已具菩薩德, 已長如來種,當昇灌頂位。不久汝當得,與諸佛子等,見苦惱眾生,悉置安隱處。 如下如是種,必獲如是果,我今慶慰汝,汝應大欣悅。無量諸菩薩,無量劫行道,. 2 3.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107 上。 [日]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 ,臺北:法爾出版社 2003 年,頁 27。. 2.

(11) 未能成此行,今汝皆獲得。」4彌勒謂善財不久當昇至第十地的灌頂位,而置安隱 處。後彌勒菩薩又摩善財頂言:「善哉善哉真佛子!普策諸根無懈倦,不久當具 諸功德,猶如文殊及與我。」5此乃彌勒為善財授記,其歷位修證之後,已具備佛 格,未來與文殊及慈氏皆當成佛。是故,唐朝李通玄言:「此經即令善財一生得 佛。解云:『一生者,從凡夫地起信之後,十住初心契無生也,即任法界智生, 非業生也。』」6印順亦說: 「〈入法界品〉是善財童子的參學歷程,用作大心菩薩 一生取辦的模範。」7總括而言, 〈入法界品〉以其豐富的義蘊,就整部《華嚴經》 觀之,有著無庸置疑的重要性。因其充份展現從凡夫位開始修學菩薩道,乃至成 就如來無上菩提的過程與理境;其中說明發大心的凡夫,可透過自力的躬行實踐 而超越自我。方東美更讚言: 「善財童子代表華嚴宗教,極致的最高境界。」8之 所以是極致又是最高境界,主要觀點就是一切眾生皆可修證成佛。 五十三參已將階位融入,似乎有了明確的修道步驟;然而,真正欲實修體證 的能修之人應具何種態度?彼應如何成為清淨法器?而能化之主在何方?善知 識之相為何?如何往詣追尋?而善知識所證之境為何?境界有何奧義?凡此在 在處處諸多疑問,每令行者裹足不前。是故本論文認為〈入法界品〉之修道觀, 尚有待建立,此乃是本論文之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智儼(西元 602-668) 、法藏(西元 643-712)、澄觀(西元 737-838)皆將《華 嚴經》以修道次第的信、解、行、證劃分,而〈入法界品〉全品即屬於「依人證 入成德分」;即是透過善財童子遍歷五十三位善知識的修證歷程,體現中國佛教 的實踐哲學。 〈入法界品〉不但影響華嚴宗之成立,9並且帶動佛教僧伽行脚雲遊 的風氣,而此正是本經具足宗教修行的特色之一。因為,一位修行者為追求真理 而尋師訪道、遍參知識,不外乎是想要親身體證佛的境界乃至佛證的果位;是故, 方東美認為「佛教的本質上應是自力的宗教並非純粹他力」10。他認為一切眾生, 4.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10,頁 427 中、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10,頁 428 上。 6 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 《大正藏》冊 36,頁 768 下。 7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 年,頁 1020。 8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下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頁 135。 9 方立天曰: 「法藏還特別提倡圓教思想。這種思想是導源於《華嚴經‧入法界品》 。」 《法藏》 ,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頁 35。 10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下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頁 392。 5. 3.

(12) 唯有透過自力發菩提心的願行,以及親身實踐與體證,方能彰顯自身毘盧遮那佛 的無限光明法界。是故,方東美以現代哲學觀點,提出第四分的重要性,他說道: 近代的歐洲人,對於某一理論,一定要付之於實驗,實驗什麼呢?就是提 出具體的證據來,提出具體的人物來,把這一套根本信仰或根本理解,根 據理解所產生的偉大行動計劃,要具體的表現出來。這在《華嚴經》裡面, 就是第四分,叫做「依人證入成德分」。11 方東美認為〈入法界品〉是《華嚴經》根本理論的具體實踐;而且這古老的經典, 正符合歐美學術界的現況,即凡事講求證據,以及實驗證明的規範態度。而〈入 法界品〉所演繹的,即是憨山於《華嚴經綱要》所述:「今善財乃未證之人。今 從文殊發起淨信、參多知識、決擇正解,一一皆得一種解脫,是為正修行路。一 一隨行證入,是為證得,直至見普賢方證圓滿。」12易言之,善財所示現的〈入 法界品〉,實乃有法可修、有位可證之解脫法門經典。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除了將文本組織與核心思想之理論建構完整解析說明外, 冀望以華嚴宗祖師所創發的六相圓融理論,探討能化之主,也就是善知識的全面 觀。最後,再以二祖智儼傳承自初祖杜順之十玄門理論,析微察異五十三位善知 識所證之法界。筆者希望活用華嚴宗祖師以《華嚴經》為基礎,所傳承演繹而出 的六相、十玄理論,闡述能化之主與所證理境之相即相入,圓融無礙。藉此將寓 意深遠的六相、十玄門學說,貫通〈入法界品〉,並落實於人間的實踐哲學;而 以一個新的角度探索,希望為大乘佛教貢獻一圓融無礙之修道觀,此乃本文之研 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傳譯版本. 本論文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研究範圍,是故《華嚴經》及〈入法界品〉 之經文及註解皆是探討的研究材料,以下分四科說明:一、經文傳譯版本;二、 原文註疏古籍;三、古籍論說專書;四、華嚴教學專書。. 11 12.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頁 107。 唐‧澄觀疏義、明‧憨山提挈《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 ,《卍新續藏》冊 8,頁 127 上。. 4.

(13) 一、經文傳譯版本 (一)《華嚴經》之傳譯 在「華嚴」相關經典傳入中國的過程中,首先譯出的單品經是東漢末年,支 婁迦讖(西元 147-不詳)所譯《佛說兜沙經》13;之後陸續譯出《華嚴經》之單 品經,法藏整理記載於《華嚴經傳記》中有三十五部之多。14而完整漢譯《華嚴 經》,則有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西元 359-429 年)所翻譯的六十卷《華嚴 。16而由上 經》 ,15及唐代沙門實叉難陀(西元 652-710 年)所譯八十卷《華嚴經》 述單行經陸續譯出的年代與過程觀察,日本學者龜川教信言: 今日吾人所見之六十卷、八十卷大部《華嚴經》,在《探玄記》卷一記述 中所類推而知,其當初不是完整的一部經典,反而由小部諸品各個獨立而 完成。然後由天才之手,經過極度巧緻組織所集成,也恰像從最初即定有 一套計劃所編纂,而呈現其真相貌,至今日幾乎不能動搖,已成定論。17 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第八部類傳譯者18,詳實記載《華嚴經》傳譯過程。而 龜川教信直接以「天才之手」,說明《華嚴經》曾經過極度巧緻的用心與智慧, 將諸多單行經集成而流傳至今;甚至經文已達「幾乎不能動搖」的豐富與完美境 地。而印順亦持相同觀點,並以「隨類收經」來定義此經的匯編過程,其文曰: 《華嚴經》的大部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在 闡明佛菩薩行果的大方針下,將相關的編集起來。古人稱為「隨類收經」 , 19 的確是很有意義的! 上述二位學者皆支持《華嚴經》是匯集而成,並非一次就結集完成。而日本學者 平川彰20也認同《華嚴經》的形成,經歷許多單行經的分別流傳與漢譯過程,最.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此經是八十卷《華嚴經》 〈如來名號品〉與〈光明覺品〉的部分異譯本。 《佛說兜沙經》 , 《大正 藏》冊 10,頁 445 上。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支流第四》 ,《大正藏》冊 51,頁 155 中-156 中。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10。 [日]龜川教信撰、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9 年,頁 40。 《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122 上。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011。 [日]平川彰曰: 「 《華嚴經》並非一開始就集成這麼大部的經典。 《大智度論》中引用了《十 地經》和〈不可思議解脫經〉 (入法界品),這兩經理應該早就獨立流行。……,所以可能先. 5.

(14) 後才結集完成。再者,高崎直道說道: 「《華嚴經》是集成幾個經典之大叢書,就 今日學者而言,是常識上之事。」21彼將此說為眾人皆知之常識,幾乎為《華嚴 經》的形成歷史下一定論。 事實上,智儼、法藏於六十卷《華嚴經》的註解本已說明《華嚴經》只有序 分、正宗分,沒有流通分。智儼云: 「經不來盡,故無流通。」22爾後,四十卷《華 嚴經》23的譯出,內容增加第四十品〈普賢行願品〉 ;澄觀言其正好印證了經不來 盡,闕無流通之言。24綜合上述中日學者討論的觀點可知, 《華嚴經》乃是透過編 纂而結集的一部經典。 (二)〈入法界品〉之版本與補譯經文說明 1、〈入法界品〉之版本 〈入法界品〉目前可考的資料,最早記載於龍樹所著《大智度論》,其於文 中六度稱名《不可思議解脫經》25者即是。而西秦所譯的《佛說羅摩伽經》26三卷, 是〈入法界品〉最早流行於中國的單品經,27此經僅記載善財參訪十二位善知識, 故魏道儒認為「《羅摩伽經》是節選於一個完整的本子。」28而若就《華嚴經》完 整譯著中的〈入法界品〉言,則有三本。 (1)六十卷《華嚴經》 :東晉佛馱跋陀羅(西元 359-429 年)譯出的六十卷 《華嚴經》(以下簡稱《六十華嚴經》),其〈入法界品〉位於第三十四品。因此 本與唐譯的八十卷《華嚴經》 (以下簡稱《八十華嚴經》)比較,內容少了一會五 品。而此本《六十華嚴經》有二個版本:第一版本,是法藏所云「舊翻于闐本」 。 第二版本,是法藏與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西元 613-687 年),又云日照,共同校. 21 22 23 24. 25. 有這些單經存在,然後才編纂成大部的《華嚴經》。」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 ,臺北:商周 出版社,2004 年,頁 236。 [日]高崎直道〈第五章:華嚴教學與如來藏思想〉, 《華嚴思想》 ,頁 303。 唐‧智儼《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大正藏》冊 35,頁 16 中。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10。 澄觀以《四十華嚴經》 ,比《八十華嚴經》多一卷,而曰: 「此一卷經,前經數譯皆所未有,古 德判云: 『經來未盡,故未流通。』斯言驗矣。」 《華嚴經行願品疏》 , 《卍新續藏》冊 5,頁 192 下。 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 《大正藏》冊 25,頁 303 中、308 中、576 下、754 中、756 中。. 26. 西秦‧沙門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 ,《大正藏》冊 10,頁 851 下。. 27. 唐‧法藏於《華嚴經傳記》中註記曰: 「《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 ,文不足。 「西秦沙 門聖賢或云堅公譯,又魏安法賢譯一本亦三卷;又北涼曇無讖譯一本一卷成。」 《華嚴經傳記‧ 支流第四》 ,《大正藏》冊 51,頁 155 下。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臺北:空庭書苑,2007 年,頁 25。. 28. 6.

(15) 勘,補入〈入法界品〉闕文者;目前收錄於《大正藏》第九冊中的《六十華嚴經》 即是此本。 (2)《八十華嚴經》:是第二本完整譯本。唐證聖元年(西元 695 年),武 則天遣使往于闐國求索梵本的《八十華嚴經》 。此過程,武則天於序言曰: 「朕聞 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 文。粵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 空寺,親受筆削,敬譯斯經。」29此乃武曌遣使至于闐國求索梵本,並迎請碩學 三藏實叉難陀至遍空寺從事翻譯之記錄。30而此《八十華嚴經》亦有二個版本, 此過程記載於《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文曰: 命藏筆受,復禮綴文,梵僧戰陀、提婆二人譯語。仍詔唐三藏義淨、海東 法將圓測、江陵禪師弘景,及諸大德神英法寶而下審覆證義。……雖益數 品新言,反脫日照所補。文既乖緒,續者懵焉。藏以宋、唐兩翻對勘梵本, 經資線義,雅協結鬘,持日照之補文,綴喜學之漏處,遂得泉始,細而增 廣,月暫虧而還圓,今之所傳第四本是。31 法藏參與此《八十華嚴經》譯場,擔任筆受工作。然而此新譯版本的〈入法界品〉 部份仍有缺文;是故,法藏將日照所補譯之部份經文予以互相校對後,建議喜學 (即實叉難陀)補入新譯完成的《八十華嚴經》。此補譯後的版本,乃成為最後 定本,並廣為流傳至今。而上述《六十華嚴經》與《八十華嚴經》二個版本,法 藏皆參與校勘補譯〈入法界品〉。 (3) 《四十華嚴經》 :此經是南天竺的烏荼國王,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所奉 獻,而貞元十二年(西元 796 年) ,般若三藏奉詔翻譯四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 (以下簡稱《四十華嚴經》) 。雖說其經題與六十、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皆 相同,但其內容僅是《八十華嚴經》第三十九〈入法界品〉的異譯本;而他與《八 十華嚴經》不同之處,僅在於內容增加第四十卷的〈普賢行願品〉部份。邱敏捷 推論: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七、八世紀間出現了〈普賢行願品〉 ,與二世紀左右 29 30. 31.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10,頁 1 上。 [日]中村元於〈《華嚴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言:「 《華嚴經》與于闐有密切關係,是眾所 周知的事實,……而帶來唐譯八十卷本的實叉難陀也是于闐人。」 《華嚴思想》,頁 101。 筆者於此需提出說明,《八十華嚴》傳譯中國之歷程,依唐‧法藏《華嚴經傳記》記載:「天 后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斯梵本,發使求訪,并請譯人。 實叉與經,同臻帝闕。」應是武則天遣史至于闐求索,並邀精通翻譯之師實叉難陀一併來京; 但應不能說是實叉難陀「帶來」 。《華嚴經傳記》, 《大正藏》冊 51,頁 155 上。 [新羅]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大正藏》冊 50,頁 282 上。. 7.

(16) 形成的〈入法界品〉相距近五百年之久,內容逐漸增益,而普賢的地位在佛教史 上也逐步成形。」32是故,善財參學過程至《四十華嚴經》譯出後,由重文殊, 漸依歸於普賢。 2、〈入法界品〉補譯之經文 〈入法界品〉補譯之經文有二段,以下逐段說明: (1)第一段補譯 《六十華嚴經》譯畢流通後,法藏發現〈入法界品〉有脫落經文,此原始 譯本澄觀簡稱「第一本」。而天竺三藏日照有〈入法界品〉梵本,是故法 藏與日照共同校勘,並提出補譯計劃。此補譯過程,法藏於所註之《華嚴 經探玄記》中有三處說明。首先詳列「第一段」補譯之經文是: 爾時,摩耶夫人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於此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 正念,王有童女,名天主光,汝詣彼問,云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敬受其教,頭面作禮,繞無數匝,戀慕瞻仰,却行而退。遂 往天宮,見彼童女,禮足圍繞,合掌前住,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 能誘誨,願為我說。」 天女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淨莊嚴。善男子!我念 過去,有最勝劫,名青蓮華,我於彼劫中,供養恒河沙等諸佛如來。彼諸 如來,從初出家,我皆瞻奉,守護供養,造僧伽藍,營辦什物。……善男 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善男子!我等二人,但能知此菩薩解脫,如諸菩 薩摩訶薩,善入無邊諸事幻網,彼功德行,我等云何能知能說。」時童子 童女說自解脫已,諸善根力不思議故,令善財身,柔軟光澤。33 第一段文是補譯自摩耶夫人之後至彌勒菩薩前的九會。此於《華嚴經探玄記》有 二處記載補譯此段之緣起,一者是〈懸談〉第八「部類傳譯」單元,法藏言曰: 至大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本再校勘畢於〈法界品〉內,從摩耶 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所闕八九紙經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內有天竺三 藏地婆訶羅,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親共校勘至此闕文,奉敕與. 32. 33. 邱敏捷〈印順對〈入法界品〉之析論──文殊到普賢信仰發展之考察〉 , 《玄奘佛學研究》第 27 期, 2017 年 3 月,頁 152。 唐‧地婆訶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正藏》冊 10,頁 876 中-878 下。. 8.

(17) 沙門道成復禮等譯出補之。34 於〈懸談〉僅說明補譯的「第一段」,共八九紙經文;而特別的是法藏並未言及 「文殊師利遙伸右手」摩善財頂第二段文。而法藏於〈入法界品〉解釋摩耶夫人 「會緣入實相知識中總門竟」之後,及彼欲註釋補譯經文之前,有再詳細說明此 次譯經乃是「奉敕」 ,也就是奉皇帝之命於譯場與京城十大德正式補譯,其言曰: 第二明幻智念力知識者,自下九位知識皆是舊翻于奠本所欠,應是西域覺 賢之所略耳。余共日照三藏,勘天竺諸本及崑崙本并于奠(闐)別行本竝 皆同有此文。是以於大唐永隆年,西京西太原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云 日照,共京十大德道成律師等奉敕譯補,沙門復禮親從筆受。35 由上述引《華嚴經探玄記》二處文可知,法藏忠實紀錄了他自己參與補譯《六十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過程。而且法藏與日照二人所共同校勘之版本很多,如文 記載有:天竺諸本、崑崙本,及于闐別行本,皆有摩耶夫人會以下九位善知識。 是故,此奉敕與十大德於譯場補譯完成者,現存於《大正藏》第十冊之《大方廣 佛華嚴經入法界品》36。 然而,此本之內容並非完整的〈入法界品〉,他的內容只有補譯的經文;特 別的是這段所補翻譯的經文,與補譯後的《六十華嚴經》補譯文內容完全相同。 此是關於〈入法界品〉第一段補闕之記錄。 2、第二段補譯 法藏所校勘提出〈入法界品〉補譯的第二段闕文,其經文云: (善財)「何當會遇,面奉慈顏?」作是念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百 一十由旬,至普門城,摩善財頂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 信根,憂悔心沒,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少功德,便以為足;於一善根, 心生住著;不善發起菩薩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 是等皆悉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所行、如是所住;若周遍知、 若種種知、若盡原底、若漸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 悉不能。」 是時,文殊師利為善財童子示教誨已,慰諭令其歡喜踊躍,令得成就阿僧. 34 35 36. 《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122 下。 《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484 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正藏》冊 10,頁 876 中-878 下。. 9.

(18) 祇法門,得無量大智光明、無量菩薩陀羅尼、無量大願、無量三昧、無量 神通、無量智慧,皆已成就;復令得入普賢所行道場之內。既置善財自所 住已,文殊師利還攝不現。37 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中言: 「漢本經欠十七行文,今勘梵本竝翻補訖。」38而 澄觀於《八十華嚴經疏》亦記錄曰: 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 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 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 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尊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 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十五行經,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 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依六十卷本為定。39 澄觀將此二段文的補譯,全部納歸於日照三藏與京城十師奉敕於譯場所翻。但是, 此段經文於日照三藏與京城十大師於譯場所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並 沒有收錄。所以,於此提出三點: A.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懸談》只言缺第一段的「八九紙經文」 ,未說 明「第二段」補譯的缺文。 B.若如法藏所言,其與日照二人共同校對許多版本才奉皇帝御命翻譯,理 應同步被慎重記載;此從所補翻譯之經文與現今保存之《六十華嚴經》 內容完全相同可知。然而,關於第二段「文殊師利遙伸右手……」之 補譯,法藏只有記錄於該段文之前說「今勘梵本竝翻補訖」。 C.法藏與日照共同校勘多本梵本,據其記錄有:天竺本、于闐本、崑崙本, 為何第二段未校出?而《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亦未有記載此第 二段文,且法藏於〈懸談〉亦沒有同步介紹。所以,二者是否為相同 譯場所出,令人存疑;或許並非如澄觀所言,皆為日照所翻。而是否 為法藏自己後來又「自行翻譯」補入第二段?此疑問暫時保留。 澄觀又云:. 37 38 3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冊 9,頁 783 中。 《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490 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大正藏》冊 35,頁 523 下、524 上。. 10.

(19) 四即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却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按善財頂」之文; 即賢首法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 文續義連。其文之要,至下當辯,今之所傳,即第四本。40 澄觀將《六十華嚴經》補譯〈入法界品〉脫文二處之版本,稱「六十卷本定本」 , 並簡稱「第二本」 。爾後,實叉難陀翻譯完成的《八十華嚴經》 ,澄觀簡稱「第三 本」 ;最後,經由法藏向實叉難陀提出補入〈入法界品〉缺文之《八十華嚴經》 , 是現今廣為流通之版本,澄觀簡稱「第四本」41。然而,第四本所補入之經文用 字遣詞,並不完全相同於日照所翻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由是可知, 應該是實叉難陀依「梵本」再重新翻譯過,此由澄觀云:「賢首法師,以新舊兩 經勘,以『梵本』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可印證法藏是以「梵本」,安於 脫落經文之處。 以上是關於《華嚴經》與〈入法界品〉之版本傳譯流通概要,及〈入法界品〉 補譯闕漏之經文說明。而本論文研究〈入法界品〉之修道次第,是以流通較廣並 完整的《八十華嚴經》為論述主要引用經典;如此方可將前後經文做全面及連貫 性的解讀與對照;之後,再輔以《六十華嚴經》與《四十華嚴經》作為立論根據。. 二、原文註疏古籍 因〈入法界品〉是六十卷、八十卷《華嚴經》的最後一品,是故歷代前賢針 對《華嚴經》所作的解釋,即是本文重要的研究材料。然而,依朝代先後所譯出 的不同版本,華嚴學者亦隨之會有不同之疏鈔註釋本,茲一一臚列於下。 (一)《六十卷華嚴經》的相關註疏 1、唐朝‧智儼著《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以下簡稱《華嚴 經搜玄記》)42,此著作之特色是將《六十華嚴經》全經,依信、解、行、證四分 做分科。彼雖未詳加註解經文內容,然而智儼獨具慧眼之科判,影響後來華嚴學 者頗深,尤其是法藏與澄觀二人。 40 41.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大正藏》冊 35,頁 524 上。 澄觀此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之簡稱安立,是以《六十華嚴經》與《八十華嚴經》 補入〈入法界品〉闕文之時間先後,並非指《華嚴經》的翻譯本。因澄觀著作《八十華嚴疏》 時, 《四十華嚴經》尚未傳入中國,因此未包括於此四本簡稱之中。因為補譯之經文牽涉到善 知識人數,故以下論文多有引用,並且將簡稱以()區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大正藏》冊 35,頁 13 中。. 11.

(20) 2、唐朝‧法藏著《華嚴經探玄記》,43其所探之「玄」,是指智儼之《華嚴 經搜玄記》;並將書中簡明之科判加入經文而予以註釋。法藏劃分全經,大部份 同於智儼,但有所增刪。而他雖是解釋《六十華嚴經》 ,然於〈入法界品〉部份, 則是採用已補譯之經文;是故,彼於「善知識人數」之辨明部份,其統計之數目 多於智儼所計算之人數。 (二)《八十卷華嚴經》的相關註疏 1、唐朝‧法藏著《華嚴疏略疏》,此未有單行的流通本。法藏參與《八十 華嚴經》譯場,然因遽遷,其所註釋之《略疏》才完成四分之一。其弟子慧苑(西 元 673-不詳)於《續華嚴略疏刊定記》記曰: 「始自〈妙嚴品〉 ,訖乎第二十行, 并能造十定疏前之九定。而懸談與中間及十定後疏,並未修葺,其已撰者不遑剪 刻。」44是故,慧苑鳩集廣略之文,會撮舊新之說,作《刊定記》 ;並收錄法藏《華 嚴經略疏》未竟之內容,再加以發揮個人思想。慧苑雖標榜延續法藏《華嚴經略 疏》之內容,然而參雜己見,已異於其師之哲思。 2、唐朝‧李通玄(西元 635-730)造《新華嚴經論》 。45李通玄與法藏同時 代,其以「新」區隔《六十華嚴經》之舊。其特色乃是將《八十華嚴經》劃分為 十處十會四十品以造論並強調實踐修持;其特色乃是融入中國儒道思想註解華嚴。 唐朝‧開元寺沙門志寧(推測西元 798-861 或 846-910) ,再將其論與經文合會, 名《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 。46然而,此《合論》之《論》文部份,志寧曾做局 部的刪繁補缺,並未完全同於收錄在《大正藏》第三十六冊的《新華嚴經論》。 3、唐朝‧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以下簡稱《八十華嚴經疏》) 。47此是 註解完整版的《八十華嚴經》。 4、唐朝‧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48乃就《八十華嚴經疏》再 細剖其義,條理科目,故名為《隨疏演義》,後再補《鈔》。 5、唐朝‧澄觀《大華嚴經略策》 。49此乃整理《八十華嚴經疏》為四十二條 綱要;其體例是設問答,而每條問答的格式皆相同。. 43 44 45 46 47 48 49. 《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冊 35,頁 107 上。 唐‧慧苑《續華嚴略疏刊定記》, 《卍新續藏》冊 3,頁 570 上。 《新華嚴經論》, 《大正藏》冊 36,頁 721 上。 唐‧李通玄造論、釋志寧釐經合論《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 ,《卍新續藏》冊 4,頁 12 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大正藏》冊 35,頁 503 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大正藏》冊 36,頁 1 上。 唐‧澄觀《大華嚴經略策》, 《大正藏》冊 36,頁 701。. 12.

(21) 6、宋朝‧戒環《華嚴經要解》 。50此以李通玄之《新華嚴經論》為主,澄觀 《八十華嚴經疏》為輔,採重點擷錄而成《要解》。 7、明朝‧憨山(西元 1546-1623 年)《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51此是將澄 觀之《八十華嚴經疏》予以提挈重點所集成。此書特色並非一字不漏地照原文抄 錄,而是將《疏》之內容,融合憨山閱讀後心得,予以整理、節錄,並重點概述。 8、清朝‧道霈(西元 1615-1688 年)《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52此乃 是以《八十華嚴經》之經文,和會澄觀《八十華嚴經疏》及李通玄《新華嚴經論》 精要;其內容次第,冠以澄觀《八十華嚴經疏》科判。然而,此書並非一字不漏 抄寫,亦是經過道霈刪繁補缺。 (三)《四十卷華嚴經》的相關註疏 1、唐朝‧澄觀著《貞元新譯華嚴經疏》53(又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 此是四十卷全經之註釋。因澄觀奉昭參與《四十華嚴經》之譯場,故於譯畢後, 即以十門闡釋經義,以光闡大猷,增輝新理。 2、唐朝‧宗密(西元 780-841 年)著《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 鈔》 (以下簡稱《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54此乃是宗密依澄觀所著之《華嚴經普 賢行願品疏》,僅擇第四十卷〈普賢行願品〉做《鈔》。 3、唐朝‧宗密編《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科文》 。55此是據《大方廣 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所作之科文。. 三、古籍論說專書 關於〈入法界品〉之古籍教理專書闡述,有: (一)唐朝‧李通玄《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56此乃李通玄往生後, 於其破屋所留下之散帙,共四卷。內容立十門,以明《八十華嚴經》修行次第。 而後四門:第七、成佛果滿一切皆為法界門者;第八、以佛果法利益人間門者; 50 51 52 53 54. 55 56. 宋‧戒環《華嚴經要解》 ,《卍新續藏》冊 8,頁 451。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 ,《卍新續藏》冊 9,頁 487。 清‧道霈《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15 年。 唐‧澄觀《貞元新譯華嚴經疏》, 《卍新續藏》冊 5,頁 48 中。 唐‧澄觀撰別行疏、宗密述隨疏鈔《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卍新續藏》冊 5, 頁 221。 唐‧宗密《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科文》 ,《卍新續藏》冊 5,頁 199。 唐‧李通玄《略釋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大正藏》冊 36,頁 1012 上。. 13.

(22) 第九、說教勸修門者;第十、善財入位契真門者,皆是以〈入法界品〉為內容, 說明修行次第。 (二)唐朝‧澄觀《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 。57主要針對〈入法界品〉提 出的十八個問題,由澄觀以簡要方式自問自答。. 四、華嚴教學專書 歷代關於華嚴教學之專書,諸多華嚴學者闡釋頗多,有: (一)唐朝‧杜順(西元 557-640 年)著《華嚴五教止觀》58。內容立有五 門,為指導行者修道、簡邪入正之止觀法門。有:一、法有我無門;二、生即無 生門;三、事理圓融門;四、語觀雙絕門;五、華嚴三昧門。此五亦為華嚴判教 之前身。 (二)唐朝‧杜順作《華嚴法界觀門》。雖然原文已佚失,但彼原文仍被記 載於法藏《華嚴發菩提心章》59。而澄觀所著之《法界玄鏡》60,與宗密所注之《注 華嚴法界觀門》61,亦皆有原文之收錄。此書記載杜順重要的學說:真空觀、理 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之三觀理論。 (三)唐朝‧智儼作《華嚴一乘十玄門》 。62此書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是 智儼自言承杜順所說而闡發者。本書是華嚴典籍中最早講述十玄門理論的專著。 (四)唐朝‧智儼作《華嚴五十要問答》 。63分二卷,建立五十要問答,以撮 集華嚴之要義。 (五)唐朝‧智儼作《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64四卷,就《六十華嚴經》 之難懂處或名詞,予以別解。 (六)唐朝‧法藏著《華嚴經文義綱目》。65立十門,探討《六十華嚴經》。 (七)唐朝‧法藏著《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又稱《華嚴五教章》) 。66內容 共有四卷,立十門,開釋如來海印三昧一乘之教義。其於第十科目〈義理分齊〉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唐‧澄觀《入法界品十八問答》, 《卍新續藏》冊 3。 唐‧杜順《華嚴五教止觀》, 《大正藏》冊 45,頁 509 上。 唐‧法藏《華嚴發菩提心章》 ,《大正藏》冊 45,頁 650 下。 唐‧澄觀《法界玄鏡》, 《大正藏》冊 45。 唐‧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 ,《大正藏》冊 45。 唐‧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 ,《大正藏》冊 45。 唐‧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 ,《大正藏》冊 45。 唐‧智儼《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華嚴經文義綱目》 ,《大正藏》冊 35。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大正藏》冊 45。. 14.

(23) 分四門廣明「一乘義理」,有:一、三性同異義;二、緣起因門六義法;三、十 玄門無礙法;四、六相圓融義。此為華嚴思想重要的哲學義理闡發鉅著;後由宋 朝華嚴僧師會、善熹述《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67,此為當時華嚴宗四大注疏 之一。 另外,關於法藏所撰述之華嚴義理著作,有:《華嚴經旨歸》68、 《修華嚴奧 旨妄盡還源觀》69、《華嚴策林》70、《華嚴遊心法界記》71、《華嚴經義海百門》 72. 、 《華嚴經傳記》73。另外,法藏所撰之《金師子章》原文雖佚失,然被保留於. 宋朝承遷之《華嚴經金師子章註》74及其徒弟淨源(西元 1011-1088 年)所述之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75二書之中。 (八)唐朝‧澄觀《三聖圓融觀門》 。76此三聖係指:本師毘盧遮那如來、普 賢以及文殊二大菩薩。以「相對明表」及「相融顯圓」二門立論,闡述三聖圓融 觀門。若行者與此觀相應,則一即一切,心境無二,觸目對境,能常見三聖及十 方諸菩薩;而若依此修行,則三聖必圓。另外,關於澄觀所撰述之華嚴義理著作, 除上列諸本外,尚有《華嚴法界玄鏡》77。 (九)清朝‧續法(西元 1641-1728 年) 《賢首五教儀》 。78以為賢首(法藏) 判釋如來一代時教,不出「三時、十儀、五教、六宗、三觀」;故以此五門,判 釋《華嚴經》的思想結構及教義之發揮。 由諸多研究〈入法界品〉修道觀的文獻古籍,可看出智儼、法藏、澄觀、李 通玄對於華嚴學的弘傳,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在他們的一期生命當中,為後代 留下諸多華嚴教理註釋專書,可以說已無人能超過他們的詮釋;無論是著書立論 或弘揚宣講《華嚴經》皆不遺餘力,可見他們是夙夜匪懈,不斷精勤努力。由是 可知,他們在華嚴教學的傳佈過程中,具有至高的地位與功勞;而本論文之研究 範圍即涵蓋上述華嚴學的所有著作。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宋‧師會、善熹述《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 《卍新續藏》冊 58,頁 302 下。 唐‧法藏《華嚴經旨歸》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華嚴策林》,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華嚴經義海百門》 ,《大正藏》冊 45。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 ,《大正藏》冊 51。 唐‧法藏撰、宋‧承遷註《華嚴經金師子章註》 ,《大正藏》冊 45,頁 667 上。 唐‧法藏撰、宋‧淨源述《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大正藏》冊 45,頁 663 上。 唐‧澄觀《三聖圓融觀門》, 《卍新續藏》冊 45。 唐‧澄觀《華嚴法界玄鏡》, 《卍新續藏》冊 45。 清‧續法《賢首五教儀》 ,《卍新續藏》冊 58。. 15.

(24) 第三節. 近人研究的成果檢討. 本論文雖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研究範圍,然而完整翻譯版本之《華嚴 經》及〈入法界品〉所衍生出之相關學術專書、學術期刊、博碩士論文,乃至大 陸、日本近代之學術研究成果,皆值得詳細閱讀以為參考文獻,是故以下分三科 討論近人的研究成果:一、 《華嚴經》之研究成果探討;二、 〈入法界品〉之研究 成果說明;三、〈入法界品〉日文期刊之研究觀察。. 一、 《華嚴經》之研究成果探討 當代研究《華嚴經》者以方東美為最,其發表之《華嚴宗哲學》是西元一九 七五年九月至一九七六年六月,於輔仁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所授課之精彩內容。彼 以一學年的時間,將《華嚴經》以二十九個單元深入淺出做全面觀之介紹。內容 詳述華嚴全經義旨及華嚴宗的重要理論:三觀、四法界、五教、六相圓融、十玄 門思想。 而方東美講華嚴的最大特色是將西洋哲學融入,並以西方方法學詮釋華嚴; 其次,最值得提出的一點,乃是方東美能同時強調宗教觀點,認同《華嚴經》是 一部值得以生命去體驗、去開發自己最高精神領域的實踐哲學。他將學術資料以 白話分析解說,令學生於生活中亦可體會深奧之華嚴哲學義理;而他能如此深經 淺說,又兼顧學術立場,可知一定做了很多紮實的研究功夫,在當代學界可以說 無人能出其右。 而方東美學生楊政河之著作《華嚴哲學研究》79,是研究華嚴者必讀之典籍, 有近四十萬字;內容以七章不同主題的小論文,深入淺出闡釋華嚴義理。然而, 因為楊政河早逝,所以當代華嚴學正欲隨風高飛時,嘎然而止;只剩下專門弘揚 華嚴的宗教師,隨緣隨力宣講《華嚴經》的導讀,或者單品經以教化眾生;如釋 夢參、釋賢度、釋海雲。而中國大陸佛教學者,如方立天80、魏道儒81、楊維中82,. 79 80 81 82.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 ,臺北:慧炬出版社,2004 年。 方立天關於華嚴之佛學著作,有:《法藏》,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 魏道儒華嚴著作有: 《中國華嚴宗通史》,臺北:空庭書苑,2007 年。 楊維中發表之期刊,有: 〈《華嚴經》的形成、漢譯、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論意義〉 , 《普門學報》 第 26 期,2005 年 3 月,頁 1-39。華嚴相關著作,有:《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臺北:三民 書局,2015 年。. 16.

(25) 以及臺灣的佛學研究學者,如釋聖嚴83、許鶴齡84、胡順萍85、周玟觀86,他們的 佛學學術著作各有所偏重者,然而關於華嚴論著較少。期許自己可以為華嚴貢獻 一己之力。. 二、 〈入法界品〉研究成果說明 若將範圍縮小為當代研究〈入法界品〉之學者,可謂少之又少。但仍有陳琪 瑛著作之《〈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 ,87此乃陳氏博士論文之 出版。其主要內容在於精闢地論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所經歷的空間場域,將 其美感作當代之詮釋。作者認為華嚴境界是動態含攝一切的美感空間,萬法如其 所如的呈現。更可說《華嚴經》的空間型態是圓滿神聖,又具有高度藝術性的存 在空間。而此《華嚴經》的空間美感,透過善財五十三參,契悟無上菩提的智遊, 予以充份體驗、展開而臻於圓滿,乃至呈現大乘佛教「遊戲三昧」的美學。而陳 琪瑛陸續在〈入法界品〉中鑽研,接續出版《尋找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88並於民間單位講學相關主題。除此之外, 〈入法界品〉之相關研究, 多寄於博碩士論文,如:林鴻年《《華嚴經‧入法界品》敘事研究》89,此論文是 以文學角度做研究的博士論文。另外以「入法界品」及「五十三參」為關鍵字搜 尋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計有六篇,是:溫美惠《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 學特質研究》 、90戴蘭琪《《華嚴經‧入法界品》思想內涵與現代詮釋》 、91陳瑞熏.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釋聖嚴華嚴相關著作,有:《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 年。 許鶴齡華嚴相關著作,有: 〈試闡佛教的品格教育──以善財五十三參之人文關懷與哲學向度 為主軸〉 ,《哲學與文化》第 37 卷 2 期, 2010 年 2 月,頁 111-143。 胡順萍華嚴相關著作,有:《 《華嚴經》之「成佛」論:涵攝八十華嚴經之三十九品》,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公司,2009 年。 《華嚴世界的修行》 ,臺北:元華文創(股)公司,2017 年。 周玟觀華嚴相關著作,有: 〈朝聖、參訪、修道──《華嚴經‧入法界品》的譬喻解讀〉收錄 於《觀念與味道──中國思想文獻中的概念譬喻管窺》 ,臺北:萬卷樓圖書(股)公司,2016 年,頁 173-195。以及〈《華嚴疏鈔》之善財童子參學義探微〉, 《興大中文學報》第 37 期, 2015 年 6 月,頁 193-222。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7 年。 陳琪瑛《尋找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12 年。 林鴻年《 《華嚴經‧入法界品》敘事研究》 ,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論文,2017 年。 溫美惠《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 戴蘭琪《 《華嚴經‧入法界品》思想內涵與現代詮釋》 ,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4 年。. 17.

(26) 《從「意義治療」觀點論「普賢行」之意涵──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主》 、92林 秀碧《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會歸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93張文玲《菩薩勇猛特質之探 討──以《華嚴經》四十卷本為主》、94吳硯熙《《華嚴經‧入法界品》之神變研 究》 。95而進入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相關論文 有一篇,是:孟雙雙《略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對菩薩行的詮釋》 ,96此為中國大陸 碩士論文。綜上諸多不同面向討論〈入法界品〉之博士論文,有由空間美學闡述 善財之智遊與證悟境界者,有以文學敘事角度為主軸,做研究主題者;至於碩士 論文研究主題則多元,有以文學特質、思想內涵、菩薩特質以及神變等類型做研 究者。其次,如何運用與實踐於現代生活中者,則以「意義治療與現代詮釋」為 闡述重點。. 三、〈入法界品〉日文期刊之研究觀察 搜集 1961 年至 2008 年之十三篇〈入法界品〉日文期刊,有: (一)山田亮賢〈華嚴の善知識について〉。97 (二)馬場昌平〈入法界品における幻智について〉。98 (三)木村清孝〈華嚴思想家と反道行〉。99 (四)木村清孝〈『華厳経』入法界品の性格と意義〉。100 (五)彦坂周〈華厳経入法界品と南インドの地名について〉。101 92. 陳瑞熏《從「意義治療」觀點論「普賢行」之意涵──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主》,新北市: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93 林秀碧《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會歸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94 張文玲《菩薩勇猛特質之探討──以《華嚴經》四十卷本為主》 ,臺北: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 系碩士論文,2010 年。 95 吳硯熙《《華嚴經‧入法界品》之神變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96 孟雙雙《略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對菩薩行的詮釋》 ,陝西:陜西師範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11 年。 97 [日]山田亮賢〈華嚴の善知識について〉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9 巻第 2 號,1961 年 3 月,頁 611-614。 98 [日]馬場昌平〈入法界品における幻智について〉,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12 巻第 2 號, 1964 年 3 月,頁 641-644。 99 [日]木村清孝〈華嚴思想家と反道行〉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17 巻第 2 號,1969 年 3 月, 頁 764-769。 100 [日]木村清孝〈『華厳経』入法界品の性格と意義〉 , 《仏教文化》第 37 期,1997 年 12 月, 頁 764-769。 101 [日]彦坂周〈華厳経入法界品と南インドの地名について〉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1 巻 第 2 號,1993 年 3 月,頁 999-997。 (164-166). 18.

(27) (六)田口秀明〈『華厳経』 「入法界品」における神変,加持について〉102 (七)柴崎照和〈明恵における善財善知識観〉。103 (八)小林圓照〈入法界品メーガ章における燃灯授記の影響〉。104 (九)金京南〈中國華嚴における「入法界品」理解〉。105 (十)田村智淳〈『華嚴經 入法界品』における「威神力」〉。106 (十一)小林圓照 〈心敬重と異境教化:華嚴經入法界品‧彌伽章の一考 察〉 。107 (十二)一色順心 〈「入法界品」における慈悲と善知識〉。108 (十三)鈴木貫太〈喜海作『善財五十五善知識行位抄』高山寺華厳行者の 不安とその超克におけ〉。109 此等期刊內容是以〈入法界品〉為主題,而發揮之切入點則多元,但大部份是以 善知識為主,如善知識之行道方法、幻智、神變、威神力、知識觀、階位等。由 此可見,善知識乃〈入法界品〉之重要關鍵人物。然而,發現近十年研究〈入法 界品〉之日文期刊論文明顯減少。 綜上觀察當代對華嚴學之發心研究者,以及所發表的現代專書、期刊、博碩 士論文的文獻可知,關於〈入法界品〉的研究尚不多,尤其是博士論文至 2017 年 只有二篇。〈入法界品〉雖僅是三十九品其中之一品,然而,事實上本品已開展 了《華嚴經》的全面修道觀;它並非僅是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教化過程,其中更包 涵了能修之人、能證之智、能化之主與所證之境。是故,有次第而全面地將之抽 絲剝繭,乃是本論文的重要使命,將精勤朝目標前進。.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日]田口秀明〈 『華厳経』 「入法界品」における神変,加持について〉 , 《密教文化》第 198 期,1997 年 3 月,頁 81-97。 [日]柴崎照和〈明恵における善財善知識観〉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6 巻第 2 號,1998 年 3 月,頁 635-639。 [日]小林圓照〈入法界品メーガ章における燃灯授記の影響〉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8 巻第 1 號,1999 年 12 月,頁 454-449(119-124) 。 [日]金京南〈中國華嚴における「入法界品」理解〉 , 《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第 10 號, 2003 年 3 月,頁 61-75。 [日]田村智淳〈『華嚴經『入法界品』における「威神力」 〉,《インドの文化と論理:戶崎 宏正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2000 年 10 月,頁 85-112。 [日]小林圓照〈心敬重と異境教化:華嚴經入法界品‧彌伽章の一考察〉 ,《南都佛教》第 79 期,2000 年 10 月,頁 1-17。 [日]一色順心〈 「入法界品」における慈悲と善知識〉 , 《日本仏教学会年報》通號 72,2007 年,頁 29-42。 [日]鈴木貫太〈喜海作『善財五十五善知識行位抄』高山寺華厳行者の不安とその超克に おけ〉,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57 卷第 1 號,2008 年 12 月,頁 219-222。. 19.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方東美針對《華嚴經》評曰:「對於這麼一種最高價值的領域上看起來,佛 學是亦宗教、亦哲學,尤其是我們現在所討論的華嚴宗的佛教思想,更可充份的 表現出這種特色。」110是故,本論文之研究方法,須能同時彰顯佛學之最高境界; 以下分二科詳述:一、研究方法;二、論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論文以文獻學、哲學研究、實踐哲學為研究方法;其理論主要根源於釋印 順、方東美、傅偉勳、吳汝鈞四位近代學者之相關佛學研究著作。 (一)文獻與哲學併行 吳汝鈞發表於《佛學研究方法論》書中之論文〈佛學研究與方法論──對現 代佛學研究之省察〉一文,其中建議以文獻學與哲學併行的佛學研究方法。吳汝 鈞透析反省歐美、日本、印度的現代學者們對佛學研究的表現,針對有志研究佛 學者,提出建議的方法,他說道: 對于現代佛學研究的方法,筆者在〈日本及歐美之佛學研究點滴〉一文中 曾有討論過,而將之大體歸為兩種:哲學的與文獻的;前者又分為純粹思 想型的與學術型的。111 作者將佛學研究的方法歸為哲學與文獻二類。文獻學涵蓋語言文字、訓詁、聲韻, 版本校勘、考據、作者生平、背景……,基本上就是以可靠、純粹,又不可推翻 的客觀資料為研究基礎;彼以疏通文字、釐清語意乃至依文解義為主,這尚屬於 第一階段的工具功能。然而,文字詮釋雖屬基礎工作,但仍需具備相當的文字功 力,方不致做了錯誤的詮釋。方東美於〈從研究學問的方法看三論宗哲學論理之 曲折與最後歸宿〉提醒學生,他說道: 凡夫大眾與佛菩薩中間所形成的這一道橋樑,可以透過思想的溝通與修養 上的實踐給連結起來。因此,如果我們單憑實相般若是不夠的,憑藉觀照 110 111.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下冊,頁 37。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年,頁 95。. 20.

(29) 般若也是不夠的,一定要依藉文字般若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不過,這些語 言文字的應用僅能視為一種方便善巧,倘若我們沒有獲得適當的文字修養, 或者說對於文字的應用一竅不通,甚至於只通了半竅,無法給予靈活的應 用,反而都會陷入錯誤的深淵,所以要想真正善用文字而不沈執於文字相, 那絕不是件容易的事。112 因為佛學的著作,有彰顯最高境界的實相般若;其次,是有路徑可依照次第修行 之觀照般若,第三才是基礎文字般若。文字的應用,雖然是一種善巧方便,而單 單以文字表達義理,也會有所缺陷;因為,文字尚無法全然地傳達真理不可思不 可議的「實相境界」。然而,方東美仍然勉勵吾人要善用文字相,並且靈活地詮 釋經典中的深義;畢竟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仍然需要透過「文字般若」的演繹, 方能彰顯其中的義涵。釋印順於〈研究佛法的立場與方法〉也提出相同的見解, 他說道: 我們研究佛法,當然要看古代的書,印度翻譯的經論,中國古代的註解。 第一步要懂他講些什麼,但這是不夠的,孔子說: 「溫故知新」 ,我們不是 看古典的書,不只懂了就好,那就停止了,永遠不進步,你要從「溫故」 中、從古典中,要有一種新的了解。113 對於文獻資料中有一種「新的了解」,這就必須往經典的義蘊、思想的哲理層面 加以溯源尋波。是故,印順此處所說的研究入門與吳汝鈞文獻與哲學併行的研究 方法是一致的,而且哲學研究應該列為重點。因為「哲學方法是透過哲學概念的 分析,來把握其思想的一種研究方法。」114他所著重的是經典文字背後的內涵深 義,以及與後代行者之間互相激盪出的思想傳承。易言之,佛學經過歲月更迭而 累積諸多詮釋作品與創新理論,最後乃至立宗立派,這都是後代修行者的養份與 憑藉。 然而,佛學研究若僅是停留在文獻學的文字考據、梵文、巴利文翻譯,又將 只是研究經典文字,而與淵博又超卓的佛學思想義涵無關;如此一來,將無法整 理出實踐修行路徑,更無法詮釋出佛學本有的覺醒教育功能。是故,作者強調: 倘若我們把佛學視為一種思想一種哲學的話,則佛學研究似乎還是應以哲 112 113 114.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下冊,頁 57。 釋印順《華雨集》冊 5,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 年,頁 76。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頁 125。.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類文章,不以阿彌陀佛所創建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為信

 設入眾會  則為導師  是菩薩者   十方聞名  於法無礙  猶如巨海 

「廣大的心」是指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安般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關鍵詞:觀佛三昧 曇鸞 道綽 善導 彌陀業觀 觀經 四淨土 慧思 灌頂 智者 五品弟子位 一心三觀 二十五尊像 六部往生經 淨土義

27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1 世主妙嚴品〉 ,CBETA, T10, no.

(主法云) 一心奉供。一真法界。映現修羅。四趣所銜。種種勝劣。各及眷屬。惟願現人 天身。作佛子眾。受法施食。為菩提因。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無量寶繒幢。無量寶華幢。無量寶瓔珞幢。無量寶鬘幢。無量寶鈴幢。無量威德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