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傳譯版本

唯有透過自力發菩提心的願行,以及親身實踐與體證,方能彰顯自身毘盧遮那佛 的無限光明法界。是故,方東美以現代哲學觀點,提出第四分的重要性,他說道:

近代的歐洲人,對於某一理論,一定要付之於實驗,實驗什麼呢?就是提 出具體的證據來,提出具體的人物來,把這一套根本信仰或根本理解,根 據理解所產生的偉大行動計劃,要具體的表現出來。這在《華嚴經》裡面,

就是第四分,叫做「依人證入成德分」。11

方東美認為〈入法界品〉是《華嚴經》根本理論的具體實踐;而且這古老的經典,

正符合歐美學術界的現況,即凡事講求證據,以及實驗證明的規範態度。而〈入 法界品〉所演繹的,即是憨山於《華嚴經綱要》所述:「今善財乃未證之人。今 從文殊發起淨信、參多知識、決擇正解,一一皆得一種解脫,是為正修行路。一 一隨行證入,是為證得,直至見普賢方證圓滿。」12易言之,善財所示現的〈入 法界品〉,實乃有法可修、有位可證之解脫法門經典。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除了將文本組織與核心思想之理論建構完整解析說明外,

冀望以華嚴宗祖師所創發的六相圓融理論,探討能化之主,也就是善知識的全面 觀。最後,再以二祖智儼傳承自初祖杜順之十玄門理論,析微察異五十三位善知 識所證之法界。筆者希望活用華嚴宗祖師以《華嚴經》為基礎,所傳承演繹而出 的六相、十玄理論,闡述能化之主與所證理境之相即相入,圓融無礙。藉此將寓 意深遠的六相、十玄門學說,貫通〈入法界品〉,並落實於人間的實踐哲學;而 以一個新的角度探索,希望為大乘佛教貢獻一圓融無礙之修道觀,此乃本文之研 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傳譯版本

本論文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研究範圍,是故《華嚴經》及〈入法界品〉

之經文及註解皆是探討的研究材料,以下分四科說明:一、經文傳譯版本;二、

原文註疏古籍;三、古籍論說專書;四、華嚴教學專書。

11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頁 107。

12 唐‧澄觀疏義、明‧憨山提挈《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卍新續藏》冊 8,頁 127 上。

5

一、經文傳譯版本

(一)《華嚴經》之傳譯

在「華嚴」相關經典傳入中國的過程中,首先譯出的單品經是東漢末年,支 婁迦讖(西元147-不詳)所譯《佛說兜沙經》13;之後陸續譯出《華嚴經》之單 品經,法藏整理記載於《華嚴經傳記》中有三十五部之多。14而完整漢譯《華嚴 經》,則有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西元 359-429 年)所翻譯的六十卷《華嚴 經》,15及唐代沙門實叉難陀(西元652-710 年)所譯八十卷《華嚴經》。16而由上 述單行經陸續譯出的年代與過程觀察,日本學者龜川教信言:

今日吾人所見之六十卷、八十卷大部《華嚴經》,在《探玄記》卷一記述 中所類推而知,其當初不是完整的一部經典,反而由小部諸品各個獨立而 完成。然後由天才之手,經過極度巧緻組織所集成,也恰像從最初即定有 一套計劃所編纂,而呈現其真相貌,至今日幾乎不能動搖,已成定論。17

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第八部類傳譯者18,詳實記載《華嚴經》傳譯過程。而 龜川教信直接以「天才之手」,說明《華嚴經》曾經過極度巧緻的用心與智慧,

將諸多單行經集成而流傳至今;甚至經文已達「幾乎不能動搖」的豐富與完美境 地。而印順亦持相同觀點,並以「隨類收經」來定義此經的匯編過程,其文曰:

《華嚴經》的大部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在 闡明佛菩薩行果的大方針下,將相關的編集起來。古人稱為「隨類收經」, 的確是很有意義的!19

上述二位學者皆支持《華嚴經》是匯集而成,並非一次就結集完成。而日本學者 平川彰20也認同《華嚴經》的形成,經歷許多單行經的分別流傳與漢譯過程,最

13 此經是八十卷《華嚴經》〈如來名號品〉與〈光明覺品〉的部分異譯本。《佛說兜沙經》,《大正 藏》冊10,頁 445 上。

14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支流第四》,《大正藏》冊 51,頁 155 中-156 中。

15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9。

16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

17 [日]龜川教信撰、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9 年,頁 40。

18 《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 35,頁 122 上。

19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011。

20 [日]平川彰曰:「《華嚴經》並非一開始就集成這麼大部的經典。《大智度論》中引用了《十 地經》和〈不可思議解脫經〉(入法界品),這兩經理應該早就獨立流行。……,所以可能先

6

後才結集完成。再者,高崎直道說道:「《華嚴經》是集成幾個經典之大叢書,就 今日學者而言,是常識上之事。」21彼將此說為眾人皆知之常識,幾乎為《華嚴 經》的形成歷史下一定論。

事實上,智儼、法藏於六十卷《華嚴經》的註解本已說明《華嚴經》只有序 分、正宗分,沒有流通分。智儼云:「經不來盡,故無流通。」22爾後,四十卷《華 嚴經》23的譯出,內容增加第四十品〈普賢行願品〉;澄觀言其正好印證了經不來 盡,闕無流通之言。24綜合上述中日學者討論的觀點可知,《華嚴經》乃是透過編 纂而結集的一部經典。

(二)〈入法界品〉之版本與補譯經文說明 1、〈入法界品〉之版本

〈入法界品〉目前可考的資料,最早記載於龍樹所著《大智度論》,其於文 中六度稱名《不可思議解脫經》25者即是。而西秦所譯的《佛說羅摩伽經》26三卷,

是〈入法界品〉最早流行於中國的單品經,27此經僅記載善財參訪十二位善知識,

故魏道儒認為「《羅摩伽經》是節選於一個完整的本子。」28而若就《華嚴經》完 整譯著中的〈入法界品〉言,則有三本。

(1)六十卷《華嚴經》:東晉佛馱跋陀羅(西元359-429 年)譯出的六十卷

《華嚴經》(以下簡稱《六十華嚴經》),其〈入法界品〉位於第三十四品。因此 本與唐譯的八十卷《華嚴經》(以下簡稱《八十華嚴經》)比較,內容少了一會五 品。而此本《六十華嚴經》有二個版本:第一版本,是法藏所云「舊翻于闐本」。 第二版本,是法藏與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西元 613-687 年),又云日照,共同校

有這些單經存在,然後才編纂成大部的《華嚴經》。」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 出版社,2004 年,頁 236。

21 [日]高崎直道〈第五章:華嚴教學與如來藏思想〉,《華嚴思想》,頁 303。

22 唐‧智儼《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大正藏》冊 35,頁 16 中。

23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

24 澄觀以《四十華嚴經》,比《八十華嚴經》多一卷,而曰:「此一卷經,前經數譯皆所未有,古 德判云:『經來未盡,故未流通。』斯言驗矣。」《華嚴經行願品疏》,《卍新續藏》冊5,頁 192 下。

25 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 25,頁 303 中、308 中、576 下、754 中、756 中。

26 西秦‧沙門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大正藏》冊10,頁 851 下。

27 唐‧法藏於《華嚴經傳記》中註記曰:「《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文不足。「西秦沙 門聖賢或云堅公譯,又魏安法賢譯一本亦三卷;又北涼曇無讖譯一本一卷成。」《華嚴經傳記‧

支流第四》,《大正藏》冊51,頁 155 下。

28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臺北:空庭書苑,2007 年,頁 25。

7

勘,補入〈入法界品〉闕文者;目前收錄於《大正藏》第九冊中的《六十華嚴經》

即是此本。

(2)《八十華嚴經》:是第二本完整譯本。唐證聖元年(西元 695 年),武 則天遣使往于闐國求索梵本的《八十華嚴經》。此過程,武則天於序言曰:「朕聞 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 文。粵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 空寺,親受筆削,敬譯斯經。」29此乃武曌遣使至于闐國求索梵本,並迎請碩學 三藏實叉難陀至遍空寺從事翻譯之記錄。30而此《八十華嚴經》亦有二個版本,

此過程記載於《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文曰:

命藏筆受,復禮綴文,梵僧戰陀、提婆二人譯語。仍詔唐三藏義淨、海東 法將圓測、江陵禪師弘景,及諸大德神英法寶而下審覆證義。……雖益數 品新言,反脫日照所補。文既乖緒,續者懵焉。藏以宋、唐兩翻對勘梵本,

經資線義,雅協結鬘,持日照之補文,綴喜學之漏處,遂得泉始,細而增 廣,月暫虧而還圓,今之所傳第四本是。31

法藏參與此《八十華嚴經》譯場,擔任筆受工作。然而此新譯版本的〈入法界品〉

部份仍有缺文;是故,法藏將日照所補譯之部份經文予以互相校對後,建議喜學

(即實叉難陀)補入新譯完成的《八十華嚴經》。此補譯後的版本,乃成為最後 定本,並廣為流傳至今。而上述《六十華嚴經》與《八十華嚴經》二個版本,法 藏皆參與校勘補譯〈入法界品〉。

(3)《四十華嚴經》:此經是南天竺的烏荼國王,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所奉 獻,而貞元十二年(西元796 年),般若三藏奉詔翻譯四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

(以下簡稱《四十華嚴經》)。雖說其經題與六十、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皆 相同,但其內容僅是《八十華嚴經》第三十九〈入法界品〉的異譯本;而他與《八 十華嚴經》不同之處,僅在於內容增加第四十卷的〈普賢行願品〉部份。邱敏捷 推論:「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七、八世紀間出現了〈普賢行願品〉,與二世紀左右

29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頁 1 上。

30 [日]中村元於〈《華嚴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言:「《華嚴經》與于闐有密切關係,是眾所 周知的事實,……而帶來唐譯八十卷本的實叉難陀也是于闐人。」《華嚴思想》,頁101。

筆者於此需提出說明,《八十華嚴》傳譯中國之歷程,依唐‧法藏《華嚴經傳記》記載:「天 后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斯梵本,發使求訪,并請譯人。

實叉與經,同臻帝闕。」應是武則天遣史至于闐求索,並邀精通翻譯之師實叉難陀一併來京;

但應不能說是實叉難陀「帶來」。《華嚴經傳記》,《大正藏》冊51,頁 155 上。

但應不能說是實叉難陀「帶來」。《華嚴經傳記》,《大正藏》冊51,頁 155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