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念的人,就青少年生活中所接觸者而言,以父母、

教師、尊親屬、兄弟姐妹及朋友同學爲主(吳明清,1984)。而青少年 這一時期之個體非常重視同儕,所以朋友同學對其有很大之影響,加上 青少年時期之個體正是處於尋找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之階段(Erikson,

1968),因此,同儕團體間的認同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與角色 釐清(林文瑛、王震武、黃富源,1999)。

Curry 和 Emersan(1970)以男生及女生的室友為研究對象。結果 發現不管男生活女生,喜歡與價值都極爲相似。而 Virk、Aggarwal 和 bhan(1983)以 180 位大學生為對象,將此 180 位大學生分成 60 個 3 人一組的小群體研究朋黨之形成,結果發現朋黨中有四項價值的相似 達到顯著,此四項價值為理論、經濟、社會和政治價值(引自沈珊珊、

1984)。

Akers(1979)指出青少年階段,如果接觸偏差行爲之同儕,則容 易經由行爲之模仿與意識之認同,使個體從事偏差行爲,並認可其不 良之價值觀(引自江明慧,2010)。

青少年之社交網絡將決定他遇到怎麽樣的人,接觸到怎麽樣之想 法,得到怎麽樣之經驗。因而,與「不良」、「負面」的朋友相處久 了,會比平常更容易接觸到較「不良」的行爲與經驗,也較容易產生

「不良」之行爲與價值觀。(陳淑湘,1987)。

青少年一旦認同了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分子,自然就會去認同、實踐 團體所重視之價值,因此青少年所認同的對象會對青少年之價值觀產生 深遠影響(郭燕如,1987)。

王令瑩(2001)指出,許多研究顯示,兒童進入學校後,其價值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漸追求意義、尋求動機,其價值觀念逐漸由具體轉向抽象,其對事物之 好壞之解釋也從自我詮釋到社會認同,而同儕及其所認同之團體,影響 青少年個體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則無庸置疑。

翁正舜(2004)認爲青少年的價值觀念與行為特質受到同儕團體 的影響,而逐漸趨於一致,此種趨勢對青少年具有增強的作用,亦即 青少年若想被團體所接納,則其就必須接受團體所定下的規範,遵從 團體的共同的期望。

綜合上述發現,青年個體正處於生理發展改變時期,與父母建立之 情緒連結逐漸減弱,且這一時期之青年個體正找尋自己與社會之定位,

其面對很多問題與極大壓力。此時,青年個體會向外尋求依附,而同儕 與個體同樣面臨這些問題與壓力,如此一來,藉由與同儕互動,能夠得 到彼此之接納與認同,情感上亦得到支持,並且產生集體思考,學習正 向行爲,擴展彼此之視野。由此可說,同儕對於青年時期的個體之心理 發展與社會化過程扮演極重要角色。

而在過去研究中,許多學者提到青少年同儕與價值觀有關係,但卻 缺乏實證研究,因此成爲本研究欲釐清之問題。

綜合前述文獻,影響青少年之價值觀的因素可能有許多,青少年 之性別、其父母之管教方式及同儕關係看似都會對青少年價值觀產生 影響。雖然國内曾有研究者針對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價值觀進行研 究,但年代已久,且價值觀會隨著社會與年代不斷的改變。至於同儕 關係與青少年的價值觀,許多學者曾著文提及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價值 觀的關係,但是在國内目前尚未發現專門針對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價值 觀之實證研究,以致於無法得知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價值觀間的互動關 係。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性別不同之青少年、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其價值觀之關係,並進而了解青少年性別、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 係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價值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