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科學課程改革和科學課程的統整模式

ㄧ、美國中小學的科學課程改革

科學的跨學科課程並非嶄新構想,早在一九六九年,英國 蘇格蘭已開始勾劃出一個綜合科學課程(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the Curriculum, Scottish Education

Department, 1969,引自Kellington & Mitchell, 1978)。這個 課程基本上是在科學的範疇內作出統整,強調科學範疇以內的 整合學習,不算是全面的跨學科的統整課程。(李揚津2001a)。

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AAAS)於1985 開始主導跨世紀 的科學教育革新計畫Project 2061,以培育未來高中生具備應 有之科學素養為目標,期間AAAS 在1989 年出版全民的科學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SFAA)一書,書中指出科學 素養的五大準則,(1)求知;(2)闡明人類的意義;(3)改進個人 工作與經濟;(4)增加社會責任;(5)強調個人經驗(引自邱美 虹,1994),並強調科學素養為科學概念、科學過程及科學態度

的平均發展。由此可知,科學教育的重點已經超越了概念學習的 單一目標。基於時代與社會的需求,現代的科學教育旨在培養學 生將其所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養成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的 能力,以便在將來面對更多需要做決策的情況時,能有正確的 價值判斷與決定。

二、科學課程常見的類型

科學課程依據其組織型態,可以分為幾種常見的類型,茲 將這些常見的課程類型闡釋如下:

(一)科學內容知識導向(content-oriented)的課程

這種類型的課程重視學科的基本概念結構和知識內 容的學習,注重科學的「產物」層面而較不注重科學的「過 程」層面,強調科學知識的累積。教學旨在闡釋科學知識,

強調高層認知技能及科學能力的培養,實驗活動多採「驗 證式實驗」的設計。這種科學課程設計的型態似乎與科學 的本質(nature)和科學的過程不盡相符。

(二)科學過程導向(science process-oriented)的課程 這種類型的課程強調科學就是探討,注重知識產生 過程的教學及科學過程技能(science process skills, SPS)的培養。學習內容通常會包含科學概念知識、科學過 程技能和科學態度等層面。科學教學活動和教材的組織比 較注意考慮學生的心智能力和特性的發展狀況,也比較 強調學習內容(tasks)的層次關係,有時,科學教學活 動還可以融入實驗活動之中。實驗活動之設計則兼採科學 探討與驗證式實驗的方式。

(三)科學/ 技術/ 社會(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導向的課程

科學課程設計注重科學與技術和社會議題

(issues)的相結合,並試圖與社會、文化及日常生活有 關的活動為核心來組織教材。科學教學強調科學與技術對 人類生活和社會文化發展的衝擊,故教材組織與學習活 動設計注重生活化、人性化,實驗活動的內容與學生的生 活經驗密切相關。

(四)學科中心(subject-centered)的課程

以學科概念知識內容之學習為中心,強調概念知識 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學科之間的分野非常清楚,各 學科的課程獨立性高,缺乏學科間的統整,是較為傳統 的學科概念為中心的科學課程設計方式。其特性是課程的 概念組識取決於教材的本質及概念發展的邏輯,是比較 強調科學知識內容學習的課程。

(五)學生中心(student-centered)的課程

是與前者相對應之課程組織型態,課程之設計以學 生活動為中心,教材選裁比較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需 要及活動的方便性,也比較重視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知識 內容,注重知識之應用性,而不強調學科概念內容知識 結構的完整性。主要的教學型態是以學生的活動為核心,

經由活動將相關的科學知識統整起來(鄭湧涇,2005)。

上述的課程類型,其中的STS及學生中心課程是屬於統整課 程。STS是在科學教育中最常被提起的統整模式,其他的尚有以

「地球資源」(Earth Resources)為單元主題之多元化教學模組

(Earth System - Earth Resources Instructional Module,

簡稱ESERIM)。Mothe(1983)指出STS 乃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教 育運動。在英國,從二次大戰以後,整體社會加速朝向科技社會 發展;科技進入日常生活中,核子戰爭的陰影、環境污染、生態 環境破壞、生活品質的惡化、科技成長的迷惘,讓青年人對科技 失去信心,甚至有反科技的傾向,科學教育界面對此一情境,

重新思考在科學教育中,科學、科技、社會的關係,而有STS 的 產生(Solomon,1993)。因此,英國科學家們開始強調需要的是 具有科學與科技上覺醒的素養。要培養學生不但具有科技素養與 科學概念,還要能與學生相關的生活與社會議題為教材,並且 要促使學生參與社區活動與地方結合。由此可知,STS的教學是 在培養學生具有解決問題、批判思考、作決定與探究的能力,並 且要有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與世界觀(陳文典,1997)。在英國,

70 年代便開始倡導STS 理念,並發展課程與教材;日本也將 STS 精神納入90 年代的新課程中(魏明通,1994)。一些STS 教育的支持者將STS 定義解釋作為一種課程設計理念,他們訂 出一些片段、課文、主題和特定的議題,把這些成為「STS」。這種 著重課程上的STS 觀點指的是以和傳統學校教與學有所不同的 科學和科技為基礎的課程結構、課本以及課程架構(Heath, 1992)。由於傳統科學教育教學目標過於偏頗狹隘;教學上過份 依賴教科書等問題;科學教育相關學者體認到科學與科技在社 會層面所引發的種種影響以及與社會密不可分的關係,於是倡 導學校的科學教育不應只重視學術的薰陶與準備,而是應該兼 顧協助學生去發展面對科學與科技問題的能力(Yager,1984;

1988)。所以,STS科際整合的理念正符合時代的趨勢,因為STS 的課程設計是把科學、科技與社會的學習以日常生活的需要以及

社會問題解決為目標,作橫向的聯結,達到多向度學習的目標。

所以Graham認為STS教學應包含:社會問題及議題、科技的過程 與發明、科學概念與原理、決策的下達與問題的解決等四項(引自 蘇宏仁,1996)。也因此經過1981 年Norris Harms 等人著手於

「Project Synthesis」之研究後,STS 儼然成為美國國內的一項 運動(Yager,1996)。

美國的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1991)將STS 定義為在人 類經驗範疇內的科學教學,把STS 視為科學教育的全面改革

(鄭春蕓、邱美虹,1995)。Harms 和Yager 等人在Project Synthesis (1981)中提出:科學必須與生活結合,注重科學 的應用;而教學的內容、綱要及教材則必須以問題為中心,與地 方相關連。綜觀上述,不同於傳統教育的STS 課程是相當具有統 整性的課程,由於課程傾向由學生參與學習並延伸至社會環境 之問題解決,不僅是教師不再扮演課程中心的角色,學生也由 傳統教育中的接受者,改變成為學習團體中的知識來源,而為 了成為知識來源及解決問題,學生必須自發的進行學習與蒐集 資料的活動,不斷增加個人內化的知識程度,STS的教學理念與 現行的九年一貫所推動統整教學的方式正好吻合,利用STS 來 進行教學可以作為達成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十大基本能力的需求 並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STS 教學為因應社會變遷及需要而產生,而在目前仍是強調 科學概念的邏輯體系課程,學生單面的接受教師提供的教材與 問題,是一個被動的學習,要以 STS 來改革,仍然是有一些限制,

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倡導、施行與演進後,STS 所顯現出的優缺點 如下。(蘇宏仁,1996)

(一) STS 教學的優點:

1、學生在許多方面如:應用、創造力、態度、科學過程技能 及世界觀,都要優於接受傳統課程的學生。

2、在 STS 課程下,學生及老師都有機會選擇符合興趣或認 為較重要的議題來研究。

3、STS 的課程及教學內容包含與科學有關的社會議題,使 學校的科學課程更具關切性及更有意義。

4、STS 可以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而達到 1990 年代科 學教育的目標。

5、STS 能模糊各科界線,打破各科分野,聯合各科,而成 為科技整合的核心、通識教育的核心。

6、STS 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童對科學之正面態度。

7、STS 教學對於教師與學生之表達與互動,有正面的幫助。

8、STS 教學有助於提昇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STS 教學的缺點:

1、STS 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科教學者並未成功的為 STS 教育釐定一個具權威性且又廣泛接受的定義。

2、Aldridge 批評 STS 只是一個以活動為基礎的科目,沒有 制式課程,也沒有任何科學概念、原理、過程的特殊架 構。

3、教師在面對 STS 課程時常有以下的疑慮:(1)憂心 STS 的 內容。(2) 無法確定如何評估。(3)對學生族群感到缺乏 信心。(4)對老師該扮演何種角色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4、社會性的議題未具結構性,且受時間因素的影響,今天 熱門的議題,很快的就會淪落為過時的議題。

5、以社會問題來建構科學課程,容易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 示 (Aike- -nhead,1994,轉引自林達森,2004), 將統整取向 涉入課程的程度逐漸加深,終至完全以 STS 統整式課程發展運

A Second Course in Mechanics,英國

2.隨機地加

SATIS,英國;Value in School Science,美國;

Consumer Science,美國

3.立意地加

Science and Social Issues;

Science/Technology/So ciety,美國

4.STS 內容

Project Physics,美國;

Light Sources,荷蘭

;Science and Society Teaching Unit,加拿大 5. STS 內容

Logical Reasoning in Science and

Teachnology,加拿大;

Modular STS,美國;

Enviroment Project,荷

表 2-4-4 STS 科學課程的發展程序(續)

SEEDS,美國;Science and Teachnology II,

加拿大

SISCON,英國;STS,澳洲;

Modular Course in Teachnology, 英國 8.STS 純內

Science and Society, 英國;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Science and Teachnology, 美國 資料來源:林達森(2004:493-494)。

三、國內常用的統整模式

如台北縣立平溪國中的「煤探」以及坪林國中的「呷茶話茶」

(台北縣政府,2003),而台中市立崇倫國中「大自然的彩 繪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3)主題統整活動設計,

更是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主軸,結合國文、英文、數學、

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等領域,共同完成活動,都是結

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等領域,共同完成活動,都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