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又和再的複句研究

第二節   又和再的複句研究  

本節將關於「又」、「再」的複句研究分成兩大類,第一類主張探討「又」、

「再」的「核心語義」,進而延伸到篇章銜接的運用,本文將在本節第一部 分爬梳「核心語義研究」的脈絡並指出其缺陷;第二類則是由認知的角度出 發,採用 Johnson(1987)意象基模的理論,試圖找出「又」、「再」的基模,

使抽象的連接副詞更為具體化、更易於讓學習者接納與理解。本文將在本節 第二部分詳細說明「又」與「再」如何應用在基模上,及其結構上的缺陷。  

 

一、核心語義  

許多學者都曾試圖就「又」和「再」在各詞典與例句的不同意項進行整 理和歸納,主張其有一「核心語義」,再由此核心語義延展出各句之中的不 同功能(Biq,1988;黃,1998;林,2006;陳,2012 等等)。而當「又」

與「再」當同表動作或事件的重複義(again)時,其間差異往往被歸為語 境之別(Li  and  Thompson,1981)。「又」出現在已然語境中(realis  contexts), 而「再」則出現於未然語境(irrealis  contexts):  

例(   23 )小明昨天又來了。(realis)  

例(   24 )小明明天會再來。(irrealis)  

境中,皆有可能出現:  

例(   25 )他怕黃俊再提起他的冒險的幫助。 (未然,irrealis)

例(   26 )他怕黃俊又提起他的冒險的幫助。 (未然,irrealis)

例(   27 )他摸摸頭再摸摸鼻子,都沒有出血。 (已然,realis)

例(   28 )他摸摸頭又摸摸鼻子,都沒有出血。 (已然,realis)

例(   25   )和例(   26   )都是未然語氣,應該只適合用「再」,卻可以 用「又」替換;例(   27   )與例(   28   )皆為已然語氣,但除了「又」之 外,亦能用「再」。  

用時態「已然/未然」無法解決「又」、「再」同表「重複義」時的問題,

屈承熹(2006:72-­‐74)試圖用說話者角度來分析(「主觀/客觀」)。他提出,

當兩者同表「重複義」時,「又」表示說話者認定事件已經確定發生(certainty),

或是一種「不期望的重複」(undesirable);「再」則無此功能。但從例(   25   ) 到例(   28   ),該評斷標準顯然過為主觀,難以區分。為了解決問題,黃(1988)

另外提出「再」的基本作用為「順序」(sequence),認為「又」的基本作用 為「量化」(quantity)。也就是說,用「再」的兩個事件間有時間先後的關 係,如:  

例(   29   )不必急著還錢,下午再還也不遲。  

而 用 「 又 」 的 兩 個 事 件 則 無 先 後 順 序 、 為 一 「 相 關 性 的 積 累 」

(accumulation  of  relevance)(Biq,1988),如例(   30),表示「寫」這個 動作重複發生:  

例(   30   )這篇文章,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總是不滿意。  

然而,黃(1998:136)亦承認「量化/順序」區分「又」和「再」的 解釋力不足,見以下例句:  

例(   31   )午飯之後,老王又來了。  

例(   32   )*午飯之後,老王再來了。  

例(   31   )與例(   32   )即無法以「量化」與「順序」的觀點解釋「又」、

「再」再各句間的分布。兩句的「又」、「再」皆表重複義,無關乎「量化/

順序」。若說「再」表示順序,那麼何以有兩個事件先後發生的例(   32   ) 無法使用「再」呢?另外,黃提出的「量化/順序」,亦未探討「又」、「再」

同時出現的句子,如例(   33):  

例(   33   )中國可以稱述的知識份子,又再少了一位。

此時的「量化/順序」兩者結合在一起該如何運作?「又」、「再」交換 之後為何成為病句(見例(   34   ))?是否「量化/順序」有其排列順序呢?  

例(   34   )中國可以稱述的知識份子,再又少了一位。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用核心語義方式探究「又」、「再」的研究雖然十 分豐富,但流於紛繁,非三言兩語能夠釐清兩者之別。這些論述對母語人士 來說已是難以詳述,對學習者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因此,Jing-­‐Schmidt  &  Gries   (2009)脫離傳統的詞典式描述定義,提出以認知的角度,用意象基模的觀念 來分析漢語關聯副詞「又」、「再」。  

 

二、意象基模( Image  Schema)  

Johnson(1987:19-­‐21)提出,意象基模是指在人們認知過程中不斷 反覆出現的一種結構。該結構意圖描繪出一個人如何理解與推理的模式。這 個基模是動態而內隱的模式,會隨著時間改變。它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同時 也是經驗上的各種組合。也就是說,意象基模是人與環境互動中不斷重現的 件單肉體經驗結構。因此,每一種基模都可以從身體經驗、結構成分、基本 邏輯和樣本譬喻等幾個方面去加以界定,根據 Lakoff(1987)的意象基模 定義及分類介紹,意象基模有以下主要幾類(見圖   二-­‐5):  

圖   二-­‐5   動覺意象基模(Lakoff,1987;周,2007:(85),譯)  

根據圖   二-­‐5,可以發現,根據「又」、「再」的語義特色,最適合使用 的就是「源頭-­‐路徑-­‐目標-­‐基模」。所謂「路徑」,即有方向性的線條,如圖   二-­‐6。  

A                     B  

圖   二-­‐6   路徑的意象基模

根據圖   二-­‐6所示,路徑需具備有的元素是:起始(starting  point,如 A)、

目標(end  point,如 B)、與一連串接到目標的一系列過程(Johnson,1987:

113)。此基模「路徑」具體可以如「學校到家裡」的一段路,亦可以抽象 如時間概念「三點鐘到四點鐘」表示一段時間的「路徑」,這是由空間演變

到時間概念的一個例子,也展現了「基模」根據身體經驗與外界環境不斷互 動的過程。  

「又」、「再」之所以適合使用「路徑」的意象基模,是因為「又」和「再」

皆是用來承接下一個事件的關聯詞,有如一道有方向的直線。至於「又」、「再」

常常被用來做先後事件的關聯,或是表達「已然」、「未然」,那麼它的時間 義是如何由路徑(空間)演化而來的呢?由於意象基模是動態的,它是身體 經驗的體現,因此在兩個關聯事件串聯在一起的過程中,不單單僅有事件數 量上的增加,同時,若圖   二-­‐6A的時間點是T1,到達B點的時間是 T2,T1 和 T2 兩個時間點的差距也蘊含了時間的流動11,進而影響意義的詮釋。  

延續此一「路徑」概念,Jing-­‐Schmidt  &  Gries  (2009)佐以語料庫的驗證,

提出了「又」、「還」、「再」的意象基模(見圖   二-­‐7):  

圖   二-­‐7   「又」、「還」、「再」的意象基模(Jing-­‐Schmidt  &  Gries,2009:42)    

箭頭的方向表示說話者的「感知範圍」(Perceptual   Range12),線條表 示事件整體(entity)。「還」表示說話者感知該事件為一連續整體、可前後 延伸,毫無界限(without   boundary)。而「又」與「再」兩者,可看出說 話者感知該事件的部份是有界的(boundedness),其界限乃說話者感知事 件的觀點。兩者主要之不同在於箭頭的方向。「又」表 RETRO-­‐SPECTIVE,

即「該事件本已存在於說話者的經驗中,而於溝通的當下憶其經驗而說之」

13,解釋了何以「又」往往與過去(past)且有界(bounded)事件搭配,

                                                                                                               

11   Johnson(1987:114)“aths  can  have  temporal  dimensions  maped  onto  them“  

12   The  notion  of  range  is  understood  not  in  terms  of  one  conceptual  domain,  such  as  time  or  space,   but  in  terms  of  a  ‘spatio–temporal–existential  cline’…Perceptual  Range  is  defined  as  the  scope   within  which  the  additional  entity  is  perceived  on  such  a  cline.  The  term  entity,  too,  is  taken  in  its   broader  sense  that  encompasses  palpable  objects,  complex  events  and  abstract  states  of  affairs.  

Within  the  system  of  Perceptual  Range,  each  schematic  meaning  elaborates  the  particular  range  of   perception  in  which  to  locate  the  added  entity.  Since  perception  presupposes  a  perceiver,  the   position  of  the  perceiver  is  inherent  in  each  schematic  meaning  that  is  postulated.(Zhuo   Jing-­‐Schmidt  &  Gries,2009:42)  

13   原文:「The meaning of RETRO-SPECTIVE perceptual range claims that the entity being

搭配,見以下例句:  

例(   35   )   這份試卷張老師看了一遍,李老師又看了一遍。  

而「再」表PRO-­‐SPECTIVE,可由其偏好非過去的有界事件、而排斥過 去、無界的事件,可知「再」表示說話者認定事件於未來、或是再另一時間 參照點之後發生14,如下例句:  

例(   36   )你如果還有困難,明天*還/*又/再來。

然而,卻未討論其否定句時的運作方式、也未討論兩者結合使用的情況。

因此,本文預計由「又」、「再」皆為「關聯」副詞的語義特色,使用路徑(path)

的基模概念,改良Jing-­‐Schmit   &   Gries(2009)「又」、「再」基模,解釋此 基模如何在肯定句及否定句中運作,造成同表「again」義時,「又」和「再」

的區別。該理論卻未提及「又」、「再」同時出現的句子中,該基模應該如何 運作;且亦不足以解釋「又再」的組合很常見,然而「再又」的組合卻十分 罕見。   因此,本文將在第四章複句研究中,提出新的語意基模,以彌足其 研究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