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 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A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n Mandarin ‘You’ and ‘Zai’ with the Negation Word ‘Bu’ and Image Schema        . 指導教授:徐東伯博士 研 究 生:林宜樺 撰 中華民國 一〇三 年 一 月.

(2)

(3)  . 致謝詞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徐東伯老師,我研究所生涯中的貴人貴人貴 貴人。沒有他,不會有這本論文出生。當時無知無畏的我帶著近義詞踏入樹 枝圖迷陣左衝右撞,是徐老師一步步引領我走出深谷。記得老師說: 「宜樺, 這裡有一篇跟妳論文相關的 paper 可以參考一下…」聽得我身邊的同學連連 驚呼「妳老闆也太好了吧!」。這一年半來的論文生涯中交錯的場景就是: 學生拖延(「老師我下週一定會交給你 blahblahblah 不然我就   斷   手   指。」, 老師無奈(「我都可以收集一整個 body 了」)。最後衝刺那周完全是深夜碼 字破曉送出,然後修改,然後再 send。徐老師默默容忍我瘋狂的行程榨出 時間幫我修改追進度,終於在死線的死線迎來口試。現在想起來那幾十天的 日子猶如夢境一般,幸而我的指導教授如定海神針般渡我千山萬水,我衷心 地感恩。   親愛的 Party  House 也是這一年半最美好的回憶,寰兒、腦司、王先森、 拎搭大大,我們像真正的家庭一般,吃喝玩樂辦趴踢寫論文,一年為限斃掉 兩個。剩下的我們也正往觸手可以的終點前進,雖然目前暫時各分前程,但 以後就在各大洲一起共組家庭吧。接下來要感謝的就是圖書室戰友們,右前 心心、左前美樂蒂、還有對面人妻佳容大大以及借我口委滿嘴「撙為」的 Line 市長。當然還有 1008 不可說的汝、廖師葉帥,歡樂桌遊和融化人心的 福華 couple(口試完馬上看 S3E3 慶祝有多愛)。整間圖書室雜物瘋長,謝 謝諸位容忍我肆意的足跡。對了,也謝謝師大游泳池讓我保持身心平衡。   最後,要謝謝我的媽媽陳燕梅和我的爸爸林秋森,因為他們全心全意的 愛和支持,我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寫論文。雖然不是很清楚我在做什麼,但 每次回家都給我滿滿的鼓勵和讚美。還有我親愛的阿姨陳燕娜,讓我在你們 身邊總是盈滿,蓄足力量回到學校面對論文。   愈大愈覺得許多事非己能就,往往是一個又一個善意的舉動讓不可能成 就為可能,這份謝文來不及感謝到的諸位,你們的溫暖將永遠在我心中燃燒。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謝天吧。」我將帶著這份善意回報給更多的貴人。    .

(4)

(5)  . 從否定詞「不」探討「又」、「再」 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關鍵詞:「又」、「再」、「不」、「了」、否定詞、輕動詞、意象基模   關於現代漢語關聯副詞「又」和「再」的研究眾多,大致可分為探討其 核心語義與語法結構兩大方面的研究。然而對於兩者同表「重複義」時的語 義以及句法兩方面的分析,十分少見。因此本研究即聚焦於對於「又」 、 「再」 同表「重複義」時的在句法及語義上的區別。   本文研究問題有三:(1)表「重複義」的「再」、「又」,分別在否定句 與肯定句時可以/不可以和「了」共現的規律為何?(2)藉由 1 的研究結 果,此時「又」和「再」句法及語義區別為何?(3.)藉由 1、2,找出「再」、 「又」與「了」共用時的教學應用為何?   針對這三個問題,本文將「又」 、 「再」分為單句及複句進行分析。在單 句分析上,著重在句法層面,配合 Shen(2004)和 Lin  &  Liu(2008)以漢 語輕動詞的理論進行分析。Lin  &  Liu(2008)主張, 「又」與句末助詞「了」 共現,而「再」則否。本文認為此研究結論不夠完整,因為否定句的「不再」 一定與「了」共現,而「不又」則不一定與「了」共現。本文主張,管轄句 尾「了」的隱現是由句子的事件是動態/靜態而定。 「不」因其詞綴化功能, 配合中心語上昇(Head-­‐raising)移動,使「不再」成為一個能引發動態輕 動詞的新詞,因而與句尾「了」共現。並由「又」、「再」、「不又」、「不再」 動態與靜態的特質,將分析擴及其與漢語五種事件分類間的互動。   在第四章的複句分析上,側重於語義的討論。筆者將承 Jing-­‐Schmidt  &   Gries(2009)對於漢語副詞「又」 、 「再」的「語義基模」 (schematic  meaning) 研究,採用認知理論中「意象基模」 (image  schema)理論來解釋「又」 、 「再」 連接「重複義」的先後事件上的功能區別。本文改良 Jing-­‐Schmidt   &   Gries (2009)的基模圖示後,發現「又」後承的事件功能在「強化原主題」 ,亦 即事件雖有先後順序,但要強調的主題早在事件之前已出現。另一方面, 「再」 後接事件的功能在於「推展後續事件」,也就是後續將會產生新的變化。並 可由此基模解釋何以「又再」組合常見、而「再又」組合基本是零的狀況。   教學方面,由單句出發,以學習者容易辨認的「了」進行肯定句時「又… 了」共現規則。待學習者習得否定句後,介紹「不再…了」共現;複句教學 時可配合意象基模解釋「又」、「再」的連結功能的差異。.

(6)

(7)  . Abstract Keywords:  you  (又),  zai  (再),  bu  (不),le  (了),  negation  word,  light  verb,   image  schema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Mandarin  adverbs  you(又)  and  zai(再),  from  a   syntactical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     regarding  their  meaning   ‘again’.   The  necessity  for  this  study  is  in  response  to  the  lack  of  research  regarding   both   you   and   zai   concerning   their   ‘again’   meaning   from   a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is   comprised   of   two   sections;   one   directly   discusses   their   core   meanings   and   the   other   discusses   their   structures.     The   thre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Pinpoint   the   underlying   rule   behind   zai   and   you   when   referring   to   the   meaning   ‘again’.     2)  Specify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differences  between  you  and  zai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question   1.     3)   Reveal   how   the   finding   from   research  questions  1  and  2  can  be  applied  to  an  actual  teaching  scenario.   Sentences  containing  you  and  zai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imple   sentences  and  complex  sentences  (including  compound  sente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simple  sentenc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ir  syntact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   Light   Verb   Theory   which   follows   the   work   of   Shen   (2004)   and   Lin  &  Liu  (2009).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nclusion  drawn  from   Lin   &   Liu’s   (2009)   findings   is   insufficient   and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that  includes  the  negation  bu(不).  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must  cover  the   rule  regarding  you  not  only  as  it  appears  with  SFP  le(了)  but  also  buzai(不再)   which,   due   to   the   cliticization   of   bu   and   Head-­‐Raising   movement   in   Mandarin,  is  intrinsically  different.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compound   senten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ou   and   zai   regarding   their   semantic   functions   when   adjoining   two   sequential   events   and   maintaining   the   meaning   ‘again’.   The   theory   of   ‘Image   schema’   was   applied,   based   on   the  .

(8)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study   of   ‘schematic   meaning’   concerning   you   and   zai   proposed   by   Jing-­‐Schmidt  &  Gries(2009).  This  study  modifies  the  image  schema  from   Jing-­‐Schmidt   &   Gries’(2009)study   and   concludes   that   you   is   used   to   intensify   the   main   topic,   which   precedes   the   connected   event   by   referring   back   to   it.   Likewise,   zai   is   used   to   propel   the   ensuing   events,   and   a   new   change  is  expected  after  it.  The  rare  occurance  of  zaiyou(再又)   sentences   in  contrast  to  the  more  frequent  youzai(又再)   sentences  also  exempl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image  schema.   As  for  teaching  sugges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structors  divide   you  and  zai  into  two  groups:  simple  sentences  and  complex  sentences.  For   simple   sentences,   make   sure   learners   are   aware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FP   le   in   sentences   without   bu.   For   complex   sentences,   the   instructor   may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ou   and   zai   with   their   particular   image   schemas  to  help  learners  distinguish  the  subtle  features  more  easily.    .  . ii  .

(9)  . 目     錄   目     錄  ..................................................................................................................................  III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研究範圍  ......................................................................................  2   一、   研究問題  ...............................................................................................................................  2   二、   研究範圍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3   一、   基模(Schema)  ..............................................................................................................  3   二、   意象基模(Image  Schema)  .......................................................................................  4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5   第一節   又和再的單句研究  ..........................................................................................  5   一、   輕動詞(light  verb)  ......................................................................................................  5   二、   否定句  ................................................................................................................................  15   第二節   又和再的複句研究  ........................................................................................  17   一、   核心語義  ............................................................................................................................  17   二、   意象基模(Image  Schema)  ....................................................................................  19   第三節   小結  ....................................................................................................................  2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結果:單句  .......................................................................  25   第一節   研究工具:輕動詞  ........................................................................................  25   第二節   結果分析與討論  .............................................................................................  34   第三節   小結  ....................................................................................................................  41  .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結果:複句  .......................................................................  43   第一節   研究工具:意象基模  ....................................................................................  43   第二節   結果分析與討論  .............................................................................................  48   第三節 小結  ....................................................................................................................  54   第四節   單句與複句總結  .............................................................................................  55  . 第五章   教學啓示與應用  .....................................................................................  59   iii  .

(10)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第一節   現行教材探討  ..................................................................................................  59   一、   《中文聽說讀寫》  .........................................................................................................  59   二、   《Rutledge 現代漢語課程》  .....................................................................................  60   三、   《新實用漢語課本》  ....................................................................................................  61   四、   《視聽華語》  ..................................................................................................................  63   五、   《遠東生活華語》  .........................................................................................................  65   第二節   教學內容與建議  .............................................................................................  67   一、   教學語法理論  ..................................................................................................................  67   二、   「又」與「再」之教學排序與建議  ......................................................................  73   第三節   小結  .....................................................................................................................  77  . 第六章   結論  ............................................................................................................  79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7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81   一、   研究範圍  ............................................................................................................................  81   二、   研究方法  ............................................................................................................................  82   三、   教學建議  ............................................................................................................................  82   第三節   研究發展  ...........................................................................................................  82  . 參考書目  ...................................................................................................................  83      .  .  . iv  .

(11)  . 表目錄     表   二-­‐1   漢語動詞分類(陳,1988)  .......................................................................................  10   表   二-­‐2   漢語動詞與時貌詞的搭配(陳,  1988)  ..................................................................  12   表   三-­‐1   陳(1988)的漢語動詞分類(同表   二-­‐1)  .........................................................  30   表   三-­‐2   肯定句和否定「不」中的「又」、「再」與五個事件分類的互動:  ..........  37   表   五-­‐1   《中文聽說讀寫》的「再」、「又」教學安排架構  .............................................  59   表   五-­‐2   《RUTLEDGE 現代漢語課程》的「再」、 「又」教學安排架構  ........................  61   表   五-­‐3   《新實用漢語課本》的「再」、「又」教學安排架構  ........................................  62   表   五-­‐4   《視聽華語》的「再」、「又」教學安排架構  ......................................................  63   表   五-­‐5《遠東生活華語》的「再」、「又」教學安排架構  ...............................................  65   表   五-­‐6   「又」、「再」的漢字字頻表  .........................................................................................  69   表   五-­‐7   語法點的頻率(鄧,2009:148)  ..........................................................................  70      .  . v  .

(12)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圖目錄     圖   二-­‐1 漢語輕動詞的六種事件結構(SHEN,  2004:152-­‐153)  ......................................  8   圖   二-­‐2「又」和「再」的語法樹枝圖(LIN  &  LIU,  2009:1202)  ..............................  14   圖   二-­‐3   「沒有」的語法樹枝圖(HSIEH,  2001:60)  ........................................................  16   圖   二-­‐5   動覺意象基模(LAKOFF,1987;周,2007:(85),譯)  ..............................  20   圖   二-­‐6   路徑的意象基模  .................................................................................................................  20   圖   二-­‐7   「又」、「還」、「再」的意象基模(JING-­‐SCHMIDT  &  GRIES,2009:42)  ..  21   圖   三-­‐1   「又」和「再」的語法結構圖(LIN & LIU, 2009:1202)(同圖   二-­‐2)  ......  25   圖   三-­‐2   否定詞和「了」在 HEAD  RAISING 的結構(ERNST,  1995:687)  ..................  27   圖   三-­‐3   否定詞與「了」在 HEAD-­‐LOWERING 模式中的結構圖(ERNST,  1995:688)  ............................................................................................................................................................  28   圖   三-­‐5   時貌詞綴(在、了、著、過、(沒)有)  ..............................................................  29   圖三-­‐6  A   否定詞在漢語中的位置    .   圖三-­‐6  B   否定詞在漢語中的位置  ...................  33  . 圖   三-­‐7   「不」的樹枝語法圖(HSIEH,  2001:60)  ............................................................  33   圖   三-­‐8   「不」、「再」和「又」的樹枝結構圖  ......................................................................  34   圖   三-­‐9   「不」和「再」的樹枝圖  ..............................................................................................  40   圖   四-­‐1  THE  SYSTEM  OF  PERCEPTION  RANGE  (JING-­‐SCHMT  &  GRIES,  2009)  ............................  43   圖   四-­‐2   修正後的「又」、「再」意象基模  ...............................................................................  48   圖   四-­‐3   「又再」的結合意象基模  ..............................................................................................  52   圖   四-­‐4   「再又」結合的意象基模圖  .........................................................................................  53   圖   四-­‐5   「又」、「還」、「再」的意象基模圖(JING-­‐SCHMIT  &  GRIES,  2009:42)  ...  55   圖   四-­‐6   本文修正後的「又」、「再」意象基模圖(同圖   四-­‐2)  ..................................  55   圖   五-­‐1   「又」、「再」的意象基模(同圖   四-­‐2)  ...............................................................  75   圖   五-­‐2   「又再」的意象基模(同圖   四-­‐3)  .........................................................................  76   圖   五-­‐3   「再又」的意象基模(同圖   四-­‐4)  .........................................................................  76  .  . vi  .

(13)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關於現代漢語關聯副詞「又」和「再」的研究眾多,大致可分為探討其 核心語義和與語法結構兩大方面的研究。在語義研究方面,一般語法書對「又」 的定義為「also,  again,  transition」 (Li  &  Thompson,  1982;劉月華等,1983), 而林碧華(2006)則進一步將「又」分為詞彙意義與推論意義,前者分「重 複、相繼、並存」等等五類;後者則用於否定句及反問句。另一方面, 「再」 則有「again,  continuaiton,  furthurmore」的語義(Li  and  Thompson,  1982; 劉月華等,1983) ,陳冠婷(2012:169)亦主張「再」的核心語義為「重 複」,進而衍伸出其他六項的語義。歸納這些工具書與研究發現,可以看出 「又」和「再」的核心語義的重疊部份即「again」 (表動作或事件的重複1)。 歷來研究對於「又」 、 「再」的文獻頗豐,然而對於兩者表相同意義時的著墨 不多,或偏頗其語義或句法單方面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即聚焦於對於「又」、 「再」同表「重複義」時的在句法及語義上的區別,並期能提出解釋框架。   句法分析上,「又」、「再」往往被歸類於副詞,極少見討論兩者同時出 現時的分布位置。而 Lin  &  Liu(2008)的研究即採用 Shen(2004)Aspect   and  light  verbs  in  Chinese 的理論,以漢語輕動詞的概念,來分析「又」和 「再」後接成份,以及兩者在句子中的順序,並藉兩者與不同 modal   verb 的排列,指出「又」的位置較「再」為高,且「又」後接 dynamic  AspP 而 「再」接 static  AspP;並用此解釋另一句法現象: 「又」往往與句末助詞「了」 共現,而「再」則否。本文同意其對於「又」、「再」後接成份、「又」的位 置高於「再」的說法。然而,對於其闡述的句末助詞「了」的隱現規則,筆 者認為尚有不足之處,例如語料庫中仍可發現「再」與「了」共現的句子, 亦無法解釋「又」沒有與句末「了」搭配的句子:                                                                                                                   1  . …to conciliate ‘addition’ with ‘repetition’ by considering the two as one and the same thing: addition. More  specifically,  if  the  added  entity  is  the  same  as  the  given  entity,  we  will  be  dealing   with  ‘repetition’.  In  other  words,  repetition  is  a  special  case  of  addition.  (Jing-­‐Schmidt  &  Gries, 2009:41)   1  .

(14)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例(   1   )望著他的背影,可不又是一隻老鷹?   例(   2   )開處方不再是醫生的特權了。  . 在例(   1   )中, 「又」即未與句末助詞「了」搭配,與 Lin  &  Liu(2008) 所提出的規律不符;又,例(   2   )中,「再」與「了」同現在一句之內, 與 Lin  &  Liu(2008)所提的「『再』不與句尾『了』共現」的規則,相互抵 觸。例(   1   )和例(   2   )皆無法為 Lin   &   Liu 發現的規律所解釋,且兩句 皆為蘊涵否定字「不」的句子。因此,延續此研究缺口,本文將由否定句中 表「重複義」的「又」、「再」著手,研究其與「了」的隱/現規律,並進一 步定位否定詞「不」及「又」 、 「再」的位置,找出兩者於何種語境下可以替 換、而何種語境下不可以替換的規律為何。   由於「輕動詞」理論只適合用在單句分析,因此在複句分析上,由於「又」 、 「再」的關聯性特質,筆者將採用認知理論中「基模」(image  schema)理 論來解釋「又」 、 「再」在「重複義」上的區別。之所以會採用「基模」進行 分析,主要想透過認知的分析角度,找出較為直觀的對比結果。由於歷來對 於漢語關聯副詞意義上的解釋往往抽象艱澀,對於義近者的區分更是長篇累 句。因此本文將以認知的「意象基模」分析出發,承襲 Zhuo  Jing-­‐Schmidt  &   Gries(2009)對於漢語副詞的「又」、「再」的語義基模研究,找出對學習 者來說較為直觀的「基模」理論,為「又」、「再」進行解釋。    .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研究範圍   一、   研究問題   鑒於以上的現象與觀察,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有三:   1.. 探究表「重複義」的「再」 、 「又」 ,分別在否定句與肯定句時可以/ 不可以和「了」共現的規律為何?  . 2.  . 藉由 1 的研究結果,找出此情況下, 「又」和「再」句法及語義區 2  .

(15) 第一章     緒論  . 別為何?   3.. 藉由 1、2,找出「再」、「又」與「了」共用時的教學應用為何?  .  . 二、   研究範圍   本研究僅探討表「重複義」(again)的「又」和「再」,找出並解釋兩 者再同表「重複義」時,可代換與不可代換的規律、位置關係、以及在否定 詞「不」中與「了」的共現規律。至於「再」的語氣表現(你再 說?)或 是「又」在否定句(他又 不是我媽!)和疑問句時(你又 何必生氣?)中 的語用功能,已超出其「重複義」 (again)的用法,不在本文研究範圍之內。   另外,本文探討的「了」為句後表完成時貌的「了」 (見例(   3   )) ,而 非動詞後表動作完成貌的「了」(見例(   4   ))或具祈使情態的「了」(見 例(   5   ))。   例(   3 ) 我吃三碗飯了。 例(   4 ) 我吃了。   例(   5 ) 喂,吃飯了!. 例(   4   )和例(   5   )的「了」之義項,語用功能高,皆超出本文「又」、 「再」與句末時貌「了」互動的研究範圍,故暫不探討之。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基模(Schema)   關於「schema」的譯法,或譯為「圖式」、「圖形」、「範型」、「框架」、 「構架」 、 「基模」 ,國內心理與教育學界慣於將之譯為「基模」 (周,2007: 82),本文亦採用之。基模是敘述性知識的整合單位,亦即有組織的知識 (Lakoff&Johnson,   1980)。Johnson(1987:28)提出,「圖像」(image) 與基模(schema)是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特色化(speaciality)且細節豐富 3  .

(16)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的心理圖像,後者則具備凌駕於具體圖像之上的總體性與抽象性特質。人們 為了能理解經驗、並產生有意義的連結,必須依循一定模式(pattern)和 次序(order)來處理他們的行為、感知與概念。因此,基模是一種模式 ( pattern ), 一 種 形 狀 ( shape ), 並 展 現 循 序 進 行 的 事 件 中 的 規 律 性 (regilarity) 。 「基模」由少量的部件與關係所組成,並因其結構簡單,因此 可以成為許多概念、圖片或事件的基本結構。  . 二、意象基模(Image  Schema)   Image  Schema,譯為「意象圖式」或是「意象基模」,本文採用「意象 基模」此詞。Johnson(1987:29)進一步將「基模」與「事件」(身體在 空間中的移動、對物體的操控、以及感知的互動)結合,成為具備意義的事 件結構,即「意象基模」 (image  schema) 。因此,意象基模兼具「圖象」的 高度特殊具體化的特質,以及「基模」的抽象結構性,同時亦具備事件的動 態性。這樣的動態性使意象基模可以因語境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解讀,例如 out,其意象基模為「一動體(trajector)遠離一路標(landmark)」 ,可以由 具體的「走出家外面」 (She  walks  out  of  the  house.)演變成「走出沮喪」 (She   came  out  of  ger  depression.) 。 「意象基模」的動態性特質與本文的「又」 、 「再」 關聯詞分析上息息相關,解釋了同一例句中使用「又」和「再」會如何產生 不同的意義,甚至因此載某些語境中會排斥「又」或是「再」,皆為意象基 模運作的結果,請見第四章的討論。    .  . 4  .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分兩部分,第一節探討「又」 、 「再」的單句研究,第二節探討「又」、 「再」的複句情況。在第一節的單句研究裡,將介紹對於單句時的「又」 、 「再」 歷來的文獻研究,接著聚焦於討論「又」 、 「再」語法結構上的互動,並以「輕 動詞」 (Shen,2004)理論框架來進行探討。在第二節的複句研究中,將先 討論複句的「又」 、 「再」歷來的研究,接著聚焦于兩者語意上帶來的不同, 並以「意象基模」理論(Johnson,1987:19-­‐21)解釋「又」、「再」兩者 在篇章上的差異。  . 第一節   又和再的單句研究   一、輕動詞(light  verb) 2   歷來對於「又」 、 「再」的研究頗豐,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要將「又」 、 「再」 歸於「副詞」或是「連接詞」的爭議。對於「又」和「再」的詞類定義,眾 家紛紜,約可分成兩大類,一派主張「又」 、 「再」既是副詞又是連接詞(趙 1968;呂 1980) ,另一派則主張為副詞(Li&Thompson,  1981;黃,1998; 林,2006;陳,2012) 。本研究承襲 Lin  &  Liu(2009)以及 Jing-­‐Schmidt  &   Gries(2009)的研究分類,將「又」和「再」歸於具有連接意義的副詞。 然而,由這些研究可發現,除了將「又」 、 「再」放進「副詞」範疇下,很少 有研究探討兩者在句法上與其他文法助詞(如:語尾助詞)的互動、或是兩 者同現於一句時的先後情況。陳(2012:60)曾經就「句法制約」的角度 提出「又」、「再」的句法制約為:「又」可以出現在過去的假設句,但不能 出現在未來的假設句中(如例(   6   )),「再」可以出現在祈使句和假設句 (過去和未來)例(   7   )中:                                                                                                                   2  . Light  verbs  are  predicates  of  aspects  of  eventualities.  Syntactically  they  are  verbs,  with  or   without  phonetic  realization;  semantically  they  are  predicates  of  aspects  that  compose   eventualities.  (Lin,  2001)   5  .

(18)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例(   6   )   如果明天再 吃麵條就好了。   例(   7   )   如果明天又 吃麵條就好了。  . 這樣的說法貌似合理,但其實「又」也能出現在未來假設語氣裡,見例 (   8   ):   例(   8   )要是明天又 能夠看到徐老師就好了。  . 此外,陳(2011)所說的假設句和祈使句,其實都是根據「又」的「已 然」以及「再」的「未然」語氣演化而來的制約。所謂「已然」、「未然」, 和說話者說話的時間點(speech  time)有關, 「已然」是指動作或行為在說 話時間點發生前便已存在,「未然」是指動作或行為在說話時間點之後才會 發生(鄭,1997:4) 。例如祈使句本身就是「命令聽話者去做某事」 ,行為 將會發生在說話時間點之後,即「未然」語境之下。就其根本,仍舊是屬於 語義上的差別。該研究依然側重于兩者在語義上的差異進而造成篇章、語用 上的分布異同(關於「又」 、 「再」核心語義的歷來研究,詳見本章第二節「核 心語義」的文獻回顧)。   在眾家核心語義研究取向的研究裡,Lin  &  Liu   (2009)另闢蹊徑,將 「又」 、 「再」同時放進結構樹枝圖裡討論、並排出其高低與先後順序。該研 究承襲 Shen (2004)「 )中文情態與輕動詞」 (Aspect  and  light  verbs  in  Chinese) 的理論,試圖用語法結構的觀點為「又」 、 「再」找出句法上的搭配條件與共 現規律。關於「輕動詞」(light   verb)的理論框架結構首見於 Grimshaw& Mester’s(1988)對於日文 suru 結構的討論,而後輕動詞在功能和句法上 的研究可溯及 Hale  and  Keyser  (1993),   Chomsky  (1995),Huang  (1997), 以及 Lin(2003)。而 Shen(2004)則進一步將輕動詞與漢語的句末助詞 (sentence  final  particle)做結合。他將漢語句末助詞分為兩種,一種可表 時貌3(即 aspect,如:了 2、呢、來著) ,另一種則無法表現時貌(如:吧、 嗎) 。而當中可表時貌的句末助詞會與句中述詞(predicate)必定互相符應; 另外,文中亦提出漢語具備兩種輕動詞:動態輕動詞(dynamic  light  verb, 簡稱 dlv)與靜態輕動詞(static  light  verb,簡稱 slv) ,其可能以空語音形式 出現。此兩種動詞決定了述詞的事件結構特質  .                                                                                                                 3  .  . 原文為 aspectuality   6  .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Shen(2004)承襲 Lyons(1977)和 Dowty(1979)的理論,認為一 句話可以分成動態(dynamic)及靜態(static),他根據 Vendler(1967) 的分類,定義所謂動態事件是指一段時間內該事件的延續或變化,因此可表 活動(activities)、完成(accomplishments)以及達成(achievements); 靜態事件則指一個不再改變或繼續的終止事件(eventualities) 。Shen(2004) 進一步將漢語述詞分成三種,一為[+dynamic],表示行動及狀態改變類的動 詞,前者如:吃、喝、睡,後者如:倒、掉;另一為[-­‐dynamic],表示經驗 或性質的動詞,前者如:喜歡、想、討厭,後者如:熱鬧、紅、絕對;以及 尚無法確定分類的[?  dynamic],如:惡性、上等、相對、真正等等。   Shen 主張,漢語裡的輕動詞亦可分為「動態輕動詞」,具動態性, ([+dynamic]) (即 dlv)及不具動態性([-­‐dynamic])的靜態輕動詞(即 slv), 其形式可能帶語音,或者不帶語音(without  phonetic  realization;  null) 。動 態輕動詞(dlv)的功能在於表示「起始」 (inchoativity) ,而靜態輕動詞(slv) 則表「義務」 (obligation) 、 「意圖」 (intention) 、 「習慣」 (habituality) 、 「普 遍性」(genericity)」。一種輕動詞只能在同一句子中出現一次。   因此,依照輕動詞的有無,衍伸出以下六種漢語的事件結構,沒有輕動 詞(兩種可能性) 、一種輕動詞(兩種可能性) 、以及兩種輕動詞共現(兩種 可能性)(見圖   二-­‐1):  . 7  .

(20)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圖   二-­‐1 漢語輕動詞的六種事件結構(SHEN,  2004:152-­‐153)  . 根據圖   二-­‐1,相對應的六種結構相對應例句為:   例(   9 ) 張三很高興。             例(   10   )   張三睡了。             例(   11   )   我喝紅酒。             例(   12   )   小紅喜歡張三了。           例(   13   )(你走吧,)我睡了。         例(   14   )(只要張三有錢,)小紅就喜歡它。  . (對應 (i)  a) (對應 (i)  b) (對應   (ii)  a) (對應 (ii)  b)   (對應 (iii)  a) (對應   (iii)  b). 在「表時貌的句末助詞會與句中述詞(predicate)必定互相符應」的原 則之下,可以假設動態述詞會與同表動態性的語尾助詞「了」搭配、靜態則 否。以例(   9   )為例,「高興」本身為靜態動詞,故不與「了」連用。則 因動態性動詞「睡」 ,故需與表語尾助詞「了」連用。而例(   10   )的「喝」 既為動態性動詞、語尾助詞「了」卻未出現,Shen 認為是因為此時出現了 一個無語音型式表現的 slv,是以不須句尾不須出現「了」 。也因此,該句由 於 slv 的語義影響,表達「習慣」,意為「我(經常)喝紅酒」。   相對地,例(   12   )中,雖然「喜歡」為靜態性動詞,然而因為句末助 詞「了」的出現,可以推之必定有一個不具備語音形式的 dlv 在前出現。而 受到 dlv 語義(表行為及狀態改變)的影響,本句意為「小紅(從不喜歡張 三的狀態改變成為)喜歡張三了」。   最後,例(   13   )和例(   14   )的輕動詞以整個動詞組當作它的補語  . 8  .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compliment) ,且兩個動詞的值(value)是相反的。例如:例(   14   ) 「只 要…⋯,就…⋯」 (as  long  as…⋯should…⋯)這個事件結構(should)本已藴有「去 動態」([-­‐D])的特質,也就是靜態輕動詞,因此本身無法有「了」。 據此理論,Lin  &  Liu(2009)主張,「又」具備將靜態事件動態化的功 能,因此往往與以 dlv 為首(head)的述詞搭配,與句末助詞「了」共現, 如:小明又能夠去台北了4;而「再」則需連接以 slv 為首(head)的述詞, 不與句末助詞「了」共現,如:小明必須再去台北。並排列出「又」高於「再」 的語法結構樹枝圖。本文將於第三章第一節詳細討論該樹枝圖的運作、指出 缺口,並提出新的結構。   文中指出,「又」和「再」主要差異應在於前者具備動態性、往往與動 態輕動詞(dynamic  light  verb,dlv)搭配,表「成為義」(becoming);而 後者具靜態性、與靜態輕動詞(static  light  verb)搭配,表「意欲、習慣或 預期行為」 (having  and  intension,  having  a  habit,  or  observing  a  schedule)。 並因此影響其與表完成時貌的語尾助詞「了」在搭配上的不同:前者往往與 「了」共現,而後者則否。   例(   15 ) *小明再 去學校了。   例(   16 ) 小明又 再去學校了。  . 由於動態輕動詞與靜態輕動詞的分辨涉及動詞內部包含的動態性與靜 態性,因此當使用輕動詞的概念來分析句子時,如何辨認動詞的性質與分類 是首要之事。關於動詞分類,現代漢語語法研究領域的文獻甚豐,如:趙元 任(1968:334)以動詞的及物性與不及物性將漢語動詞分為十八類;又如 語法書 Li  &Thompson(1982)著便以構詞角度以將漢語動詞分為單字與合 成兩類再行細分;而部分漢語教科書則因學習者取向而將部分漢語動詞歸類 為形容詞。然因本研究方向所需,目的在於探究結合時貌(aspect)   和時 相(phase)   的分類方式,例如:Lin   &   Liu(2008)所採取的動詞分類方 式,乃是將語句末助詞(如「了」)包含在動詞中一起討論。也就是說,不 僅僅看待單個動詞的情狀,亦包含整個句子的情狀,因此著眼於動詞時間結 構的分類方式。以情狀作為分類依據的 Teng(1986)以 Vendler(1967)                                                                                                                 4   「又」不一定與句末助詞「了」共現,但若句中出現情態詞(modal) ,則必須與「了」搭配。 (Lin. & Liu, 2009:1187) 9  .

(22)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將之分為四分,分別為動作(純粹的動作過程)、狀態(一個恆久不變的存 在情況)、完結(到了動作的目標)及達成(不牽涉動作、僅僅表示某情況 的出現) ,共四大類。除了情狀以外,陳(1988)則就〔±靜態〕 、 〔±持續〕、 〔±完成〕三個語意特徵將動詞分為五類。然而,Teng(1986)的分類方 式中,將時制(tense)和時貌標記合為一體談論(如: 「乾了」被視為達成 類,表「一個狀態改變/發生」),不符合本文將動詞與完成時貌「了」分開 討論的目的。因此,本文將採取陳(1988:407)的動詞分類方式。   陳 (1988) 延續馬慶株 (1981) 對單字動詞的研究,用 〔±靜態〕 (stative) 、 〔±持續〕(durative)、〔±完成〕(telic)此三個區別性特徵對單字及複合 漢語動詞的時相(phase)結構進行分類,共分成五大類:   表   二-­‐1   漢語動詞分類(陳,1988)   動詞類別 I.. 狀態. (1). 表示屬性或關係的動詞:屬於、姓、是。 例:齊國有一個人,姓毛名空。 (2). 表示心理或生理狀態的動詞:高興、喜 歡。 例:生活緊縮的時候,沒有人會高興的。 (3). 表示自身或他者處所位置的動詞:躺、 掛 例:他在床上躺著。. +. state. II.. 活動. 舉例. 靜態 持續 完成. −. +. active. −. (1). 如狀態動詞第三類5。 例:他正在往牆上掛畫。 (2). 表現動態動作(包括心理) :跳、聽、想 例:我天天在想你。 (3). 泛指名詞的動賓結構(離合詞) :讀書、 唱歌、走路、跑步。 例:他跑步跑了三個小時。.                                                                                                                 5  . 此類動詞,可兼表狀態或靜態,如表狀態的「掛」和表活動的「掛」 :她正在掛 海報(表活動); 牆上掛 著海報(表狀態),*牆上正掛 著紙花。    . 10  .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動詞類別 III. 結束. 舉例. 靜態 持續 完成. −. +. +. accomplish -ment. (1). 動作動詞兼處所動詞,同活動動詞第一 類,但伴隨著一個內在的自然終結點。 例:他畫掛了十個小時了,到現在還沒掛完。 他畫掛了十個小時了,大家早就看過了。 6. (2). 其它表現動作狀態的動作動詞,但伴隨 著一個內在的自然終結點7。 例:他正在寫一本關於中國歷史的小說。 IV. 複變. −. −. +. complex. 良。 例:夸父的腳步由輕快變為緩慢。 (2). 動補結構: 甲、動趨結構:跑來、搬過去 例:他的朋友惠施跑來弔喪。 乙、動形結構:長大、理順 例:何先生幾乎從小就伴隨著各式機件長 大。. change. V.. 單變. (一個動作,加上指示該動作結果的行為或 狀態結合而成。) (1). 表示變化的單個動詞:變為、變成、改. −. −. simple change. +8. (1). 表示瞬時變化的動詞:死、塌、垮 例:他一動也不動,似乎已經死了 。 (2). 表示瞬時動作的動詞:坐、站、躺 例:適之先生就坐在這個沙發上沈重的接受 訪問。 (3). 動補結構: 甲、動動結構:打破、推倒 例:現代主義鼓吹的是要打破傳統、破舊立 新。 乙、動形結構:磨好、燒焦 例:我的肚子差點燒焦了。.                                                                                                                 6  . 被歸為完成類的處所動詞和動作類的處所動詞不同點在於,後者在「V+(了)+時量短語+了」僅 能表「動作持續」;而前者還可表示「狀態持續」。   7   如: 「他正在寫一本關於中國歷史的小說」。此句中,「寫」這個動詞搭配「小說」,隱含著小說 寫完,該動作也就隨之終結了。   8  . 此出原文為「. −」,然依照作者上下文之意,應為誤植,本應作「+」。   11  .

(24)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其中,因其語義成分的制約,這五類與漢語的時貌(aspect)詞的搭配 如下表   二-­‐2(陳,  1988:413):   表   二-­‐2   漢語動詞與時貌詞的搭配(陳,  1988)   I 狀態類 (1) (2) (3) 很+V V+著 在+V V+(了)+時量短語+了 (動作持續) V+(了)+時量短語+了 (狀態持續). II 活動類. III 結束類. IV 複變類. V 單變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動後「著」為非完成態、表持續的時貌記號(Smith  1991;Jin  1991), 無法搭配此分類裡的複變類和單變類。前者表現一個朝既定目標行進的事件, 所以無法與表現穩定狀態的「著」連用(如:*我從小在海邊長大著) ;後者 具備一瞬間發生與結束的時相特質,自然無法與表現連續的「著」連用(如: *李三死著) 。 「著」應搭配不蘊含事件終結點(endpoint) 、無變化的動詞, 如狀態的第三類動詞(如:牆上掛著一幅畫)、活動(如:心裡就一直在想 著那些蝴蝶)。然而,此表卻無法解釋,為何「著」可以跟具有時間終結點 的結束類(例如:掛)進行搭配。   J-­‐W   Lin(2003)則用否定詞「不」和「沒」檢驗動作類(即「表現處 所的動作動詞+著」)的句子,例句如下:   例(   17   )a   牆上掛著一幅畫。   例(   17   )b   牆上沒掛著一幅畫。   例(   17   )c  *牆上不掛著一幅畫。   例(   18   )我們之間不存在著你們說的問題。  . J-­‐W   Lin(2003)進一步提出,由於動作處所動詞(locative-­‐inversion                                                                                                                   9  . 拍手、眨眼!拍著手、眨著眼:這些動作雖是瞬時發生,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只做一次,而 多以多次態(iterative)出現。由多次瞬時動作構成的動作流,在語意結構和語法表現形式上,因 而獲得了與一般動作相等的地位。    . 12  .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sentences)需由外在力量來推動/持續現在狀態,如例(   17   )a 中, 「畫」 需由「外力」 (掛)方能使之穩定維持在牆上(掛著) ,所以雖然「著」表示 動作的延續狀態,仍需用「沒」來否定,如例(   17   )b,而無法用「不」 來否定,如例(   17   )c。相對於前兩者,例(   18   )的「存在」則完全不 需 要 外 力 使 之 成 為 所 描 述 的 狀 態 , 因 此 可 以 用 否 定 穩 定 狀 態 ( stative   situation)的「不」來進行否定。   在陳(1988)的五類動詞中,結束動詞、複變動詞和單變動詞屬於「有 界」 (bounded)事件,皆可以加完成貌的「了」 。而狀態動詞第一類動詞(表 屬性或關係)外,其他動詞皆可以在不同情況下與完成貌「了」進行搭配。   陳(1988)的分類和「又」 、 「再」有何關係呢?Lin  &  Liu(2009:1184) 主張, 「又」往往結合動態事件(dynamic  predicate) ,而「再」往往搭配靜 態事件(static  predicate)。所謂動態與靜態,Lin  &  Liu(2009)承襲 Shen (2004)的主張,定義動態(dynamicity)為某一動作的延續、或是在一段 時間內狀態產生改變的事件,即陳(1988)架構下的活動類、結束類、及 複變類。相對地,靜態(static)則為不涉及動作的延續、一段時間內不會 改變的終止狀態(eventualites) ;若「又」與靜態事件搭配,則會引發動態 輕動詞(dynamic  light  verb)的產生,使句子呈現動態。而「再」則搭配表 示持續(continuation) 、積累(accumulation)或結果(anticipated  result) 的狀態,若「再」與動態事件搭配,則將會引發靜態輕動詞的產生,使語意 具備持續、積累等等的靜態特質。   在動詞分類上是如此,在句法上, 「又」高於「再」 ,兩者轄域有別。Lin   &  Liu(2009)根據「又」和「再」與不同的情態助動詞間的先後順序,排 列出「又」和「再」的句法位置(如圖   二-­‐2)  . 13  .

(26)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圖   二-­‐2「又」和「再」的語法樹枝圖(Lin  &  Liu,  2009:1202). 然而,文中提出的原則「連結 slv 的『再』不會與連結 dlv 的『了』共 現」,無法解釋以下由語料庫中發現「再」與句尾「了」共現的句子,如:   例(   19 ) 開處方不再 是醫生的特權了。  . 亦無法解釋「又」沒有與句末「了」搭配的句子:   例(   20 ) 望著他的背影,可不又 是一隻老鷹!    . 明顯可以觀察到,這些不合規律的句子中,都含有否定詞「不」,而文 中並未進一步探討否定句中,何以「又」和「再」與句尾「了」之間的互動, 恰與所預期的結果有所出入。如否定句的「再」常常與「了」共現(見例  . 14  .

(2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   21   )):   例(   21   )   她不再 生了   。   例(   22   )   日子好過不好過,不又 都是自己找的?  . 因此,延續 Lin  and  Liu(2009)的研究缺口,本文將由否定句中表「重 複義」的「又」、「再」著手,研究其與「了」的隱/現規律,並進一步定位 否定詞「不」及「又」 、 「再」的位置,找出兩者於何種語境下可以替換,於 何種語境下不可以替換。    . 二、否定句   關於如何區別「不」和「沒(有)」之不同的討論,歷來頗豐,有的(如: 呂叔湘,1980)將之歸於「已然/未然」(realis/   irrealis),「不」否定「未 然」(如:他不 吸煙,也不 喝酒。),「沒(有)」否定已然(如:他沒 看見 老師,所以沒 站起來) 。有些將之歸於其後的動作狀態,如 Li  and  Thompson (1981) 、劉月華等(1996)認為「沒(有)」用來否定已完成的事件(如: 張三沒有 喝酒) , 「不」則是否定某性狀的存在(如:張三不 聰明。) 。亦有 提出用「主觀/客觀」來分辨「不」(如:我不 去。)和「沒(有)」(如: 我沒 去) (趙元任,1968;呂叔湘,1980;李瑛,1992) 。綜合各說法,Hsieh (2001:54)則認為用來區分「不」和「沒(有)」最好的方式是用事件狀 態(situation  types) 。即「不」用來否定靜態事件([-­‐changed]10) ,而「沒 (有)」用來否定動態事件([+changed]) 。句法上,Hsieh(2001)提出「沒 (有)」為否定詞組之首(head),介於時貌詞組與述詞詞組之間,如下圖   二-­‐3:  .                                                                                                                 10  . …An  unchanged  situation  may  result  from  the  unwillingness  of  the  subject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or  it  may  also  be  the  result  of  a  repetitive  behavior  pattern  over  a  period  of  time.  The   former  give  rise  to  the  volition/futur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latter  gives  rise  to  the   habitual/generic  interpretation.(Hsieh,2001:53) 15  .

(28)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圖   二-­‐3   「沒有」的語法樹枝圖(HSIEH,  2001:60). 而「不」則出現在 Pred’和 V’之間,有兩種可能位置,見圖   二-­‐4:  . 圖   二-­‐4   「不」的語法樹枝圖(Hsieh,2001:60)  . 據此,可以歸結出「沒(有)」的位置高於「不」。Hsieh(2001:62) 進一步歸結出「不」與「沒(有)」的四個特點: 1.  . 在假設所有語言皆具有 Tense、而中文的 Aspect   Phrase 以句末助 16  .

(2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詞「了」為首的情況下,中文否定詞位置低於 Tense  Phrase 與 Aspect   Phrase。 2.. 「沒(有)」為 Negation  Phrase 之首,而「不」則否。. 3.. 「沒(有)」的位置高於 PredP,而「不」最高只能及 PredP。. 4.. 「不」可以與 V’相接。.  . 第二節   又和再的複句研究   本節將關於「又」 、 「再」的複句研究分成兩大類,第一類主張探討「又」、 「再」的「核心語義」,進而延伸到篇章銜接的運用,本文將在本節第一部 分爬梳「核心語義研究」的脈絡並指出其缺陷;第二類則是由認知的角度出 發,採用 Johnson(1987)意象基模的理論,試圖找出「又」、「再」的基模, 使抽象的連接副詞更為具體化、更易於讓學習者接納與理解。本文將在本節 第二部分詳細說明「又」與「再」如何應用在基模上,及其結構上的缺陷。    . 一、核心語義   許多學者都曾試圖就「又」和「再」在各詞典與例句的不同意項進行整 理和歸納,主張其有一「核心語義」,再由此核心語義延展出各句之中的不 同功能(Biq,1988;黃,1998;林,2006;陳,2012 等等) 。而當「又」 與「再」當同表動作或事件的重複義(again)時,其間差異往往被歸為語 境之別(Li  and  Thompson,1981) 。 「又」出現在已然語境中(realis  contexts) , 而「再」則出現於未然語境(irrealis  contexts):   例(   23 )小明昨天又 來了。(realis)   例(   24 )小明明天會再 來。(irrealis)  . 17  .

(30)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然而,黃主俠   (1998)的研究中指出,「又」和「再」其實於兩種語 境中,皆有可能出現:   例(   25 例(   26 例(   27 例(   28. )他怕黃俊再提起他的冒險的幫助。 )他怕黃俊又提起他的冒險的幫助。 )他摸摸頭再摸摸鼻子,都沒有出血。 )他摸摸頭又摸摸鼻子,都沒有出血。. (未然,irrealis) (未然,irrealis) (已然,realis) (已然,realis). 例(   25   )和例(   26   )都是未然語氣,應該只適合用「再」 ,卻可以 用「又」替換;例(   27   )與例(   28   )皆為已然語氣,但除了「又」之 外,亦能用「再」。   用時態「已然/未然」無法解決「又」 、 「再」同表「重複義」時的問題, 屈承熹(2006:72-­‐74)試圖用說話者角度來分析(「主觀/客觀」) 。他提出, 當兩者同表「重複義」時, 「又」表示說話者認定事件已經確定發生(certainty), 或是一種「不期望的重複」 (undesirable) ; 「再」則無此功能。但從例(   25   ) 到例(   28   ) ,該評斷標準顯然過為主觀,難以區分。為了解決問題,黃(1988) 另外提出「再」的基本作用為「順序」 (sequence) ,認為「又」的基本作用 為「量化」 (quantity) 。也就是說,用「再」的兩個事件間有時間先後的關 係,如:   例(   29   )不必急著還錢,下午再還也不遲。  . 而用「又」的兩個事件則無先後順序、為一「相關性的積累」 (accumulation  of  relevance) (Biq,1988) ,如例(   30) ,表示「寫」這個 動作重複發生:   例(   30   )這篇文章,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總是不滿意。  . 然而,黃(1998:136)亦承認「量化/順序」區分「又」和「再」的 解釋力不足,見以下例句:   例(   31   )午飯之後,老王又 來了。   例(   32   )*午飯之後,老王再 來了。  . 例(   31   )與例(   32   )即無法以「量化」與「順序」的觀點解釋「又」、 「再」再各句間的分布。兩句的「又」、「再」皆表重複義,無關乎「量化/ 順序」。若說「再」表示順序,那麼何以有兩個事件先後發生的例(   32   ) 無法使用「再」呢?另外,黃提出的「量化/順序」,亦未探討「又」、「再」  . 18  .

(3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同時出現的句子,如例(   33):   例(   33   )中國可以稱述的知識份子,又再 少了一位。. 此時的「量化/順序」兩者結合在一起該如何運作?「又」、「再」交換 之後為何成為病句(見例(   34   ))?是否「量化/順序」有其排列順序呢?   例(   34   )中國可以稱述的知識份子,再又 少了一位。.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用核心語義方式探究「又」 、 「再」的研究雖然十 分豐富,但流於紛繁,非三言兩語能夠釐清兩者之別。這些論述對母語人士 來說已是難以詳述,對學習者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因此,Jing-­‐Schmidt  &  Gries   (2009)脫離傳統的詞典式描述定義,提出以認知的角度,用意象基模的觀念 來分析漢語關聯副詞「又」、「再」。    . 二、意象基模(Image  Schema)   Johnson(1987:19-­‐21)提出,意象基模是指在人們認知過程中不斷 反覆出現的一種結構。該結構意圖描繪出一個人如何理解與推理的模式。這 個基模是動態而內隱的模式,會隨著時間改變。它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同時 也是經驗上的各種組合。也就是說,意象基模是人與環境互動中不斷重現的 件單肉體經驗結構。因此,每一種基模都可以從身體經驗、結構成分、基本 邏輯和樣本譬喻等幾個方面去加以界定,根據 Lakoff(1987)的意象基模 定義及分類介紹,意象基模有以下主要幾類(見圖   二-­‐5):  . 19  .

(32)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  . 圖   二-­‐5   動覺意象基模(Lakoff,1987;周,2007:(85),譯)  . 根據圖   二-­‐5,可以發現,根據「又」、「再」的語義特色,最適合使用 的就是「源頭-­‐路徑-­‐目標-­‐基模」 。所謂「路徑」 ,即有方向性的線條,如圖   二-­‐6。   A                    . B  . 圖   二-­‐6   路徑的意象基模. 根據圖   二-­‐6 所示,路徑需具備有的元素是:起始(starting  point,如 A)、 目標(end  point,如 B) 、與一連串接到目標的一系列過程(Johnson,1987: 113)。此基模「路徑」具體可以如「學校到家裡」的一段路,亦可以抽象 如時間概念「三點鐘到四點鐘」表示一段時間的「路徑」,這是由空間演變  . 20  .

(3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到時間概念的一個例子,也展現了「基模」根據身體經驗與外界環境不斷互 動的過程。   「又」 、 「再」之所以適合使用「路徑」的意象基模,是因為「又」和「再」 皆是用來承接下一個事件的關聯詞,有如一道有方向的直線。至於「又」 、 「再」 常常被用來做先後事件的關聯,或是表達「已然」、「未然」,那麼它的時間 義是如何由路徑(空間)演化而來的呢?由於意象基模是動態的,它是身體 經驗的體現,因此在兩個關聯事件串聯在一起的過程中,不單單僅有事件數 量上的增加,同時,若圖   二-­‐6A的時間點是 T1,到達B點的時間是 T2,T1 和 T2 兩個時間點的差距也蘊含了時間的流動11,進而影響意義的詮釋。   延續此一「路徑」概念,Jing-­‐Schmidt  &  Gries  (2009)佐以語料庫的驗證, 提出了「又」、「還」、「再」的意象基模(見圖   二-­‐7):  .  . 圖   二-­‐7   「又」、「還」、「再」的意象基模(Jing-­‐Schmidt  &  Gries,2009:42)  . 箭頭的方向表示說話者的「感知範圍」(Perceptual   Range12),線條表 示事件整體(entity)。「還」表示說話者感知該事件為一連續整體、可前後 延伸,毫無界限(without   boundary)。而「又」與「再」兩者,可看出說 話者感知該事件的部份是有界的(boundedness),其界限乃說話者感知事 件的觀點。兩者主要之不同在於箭頭的方向。「又」表 RETRO-­‐SPECTIVE, 即「該事件本已存在於說話者的經驗中,而於溝通的當下憶其經驗而說之」 13 ,解釋了何以「又」往往與過去(past)且有界(bounded)事件搭配,.                                                                                                                 11  . Johnson(1987:114)“aths  can  have  temporal  dimensions  maped  onto  them“   The  notion  of  range  is  understood  not  in  terms  of  one  conceptual  domain,  such  as  time  or  space,   but  in  terms  of  a  ‘spatio–temporal–existential  cline’…Perceptual  Range  is  defined  as  the  scope   within  which  the  additional  entity  is  perceived  on  such  a  cline.  The  term  entity,  too,  is  taken  in  its   broader  sense  that  encompasses  palpable  objects,  complex  events  and  abstract  states  of  affairs.   Within  the  system  of  Perceptual  Range,  each  schematic  meaning  elaborates  the  particular  range  of   perception  in  which  to  locate  the  added  entity.  Since  perception  presupposes  a  perceiver,  the   position  of  the  perceiver  is  inherent  in  each  schematic  meaning  that  is  postulated.(Zhuo   Jing-­‐Schmidt  &  Gries,2009:42)   13   原文: 「The meaning of RETRO-SPECTIVE perceptual range claims that the entity being 12  . 2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he goods originated in the Parties, and comply with the origin requirements specified for those goods in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Choong, Mun-Keat, (2006), ‘A Comparison of the Pāli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Bhikkhu Saṃyutta, a Collection of Early Buddhist Discourses on Monks’,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3, 4 709 acts of deed were notarized on sales and purchases of real estate and mortgage credits, representing a variation of +19.6% in comparison with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In our Fudoki myth, the third, sociological, “code” predominates (= the jealous wife/greedy mistress), while the first, alimentary, code is alluded to (= fish, entrails), and

Once you get down to a purely business level, your influence is gone and the true light of your life isdimmed. You must work in the missionary spirit, with a breadth of charity

Application via internet: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shall apply for a work permit through the Interne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