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口腔衛生行為與其相關變項關係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口腔衛生行為與其相關變項關係之探討

綜觀各種口腔衛生的研究中,年齡被認為是重要變項之一,隨著年 齡的增加,生理、心理的成長與成熟,伴隨著接觸的人、事、物增加,

以及環境的改變,價值觀亦可能因此不同(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

2005),基於以上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年齡常被納入在各方面探討。社 會學習論者提出青少年楷模的行為特質,會受到青少年觀察學習的歷程 影響,也就是說,青少年行為的獲得很多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青少 年會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去學習或模仿一些社會的行為(陳勝發、梁忠 銘,2003),故青少年期認知、態度及行為容易受到各種外在人、事、

物等因素所影響,本文中將其整理分類成以下三方面以做探討:

一、年齡

王凱助、王瑞筠(1995)的研究指出年級別與餐後潔牙行為有顯著 關係,年級別越高,其喜愛餐後潔牙比率較高,餐後潔牙的人數百分率 越多,顯示年級別對口腔衛生行為有正向影響,即年級越高,口腔衛生 行為越好。

王清雅(2009)、葉瀞芸(2009)各針對不同所國中七~九年級學 生的研究中卻同時顯示,研究對象年級越低者,越會採取餐後潔牙行為,

且預防齲齒行為及口腔保健知識表現均為三個年級中最佳,但也提到可 能是因為研究對象學校本身推行口腔議題健康促進計畫與餐後潔牙活動,

且由於七年級學生是新生剛入學,比較會採取配合學校活動進行餐後潔 牙行為所致。

但也有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正向的口腔保健行為越少 (曾筑 瑄等人,2003),口腔健康狀況、齲齒率也有升高的趨勢(蔡蔭玲,2000;

林亭枝、謝天渝、吳逸民,2005;黃志浩、黃銘傑、蕭正光,2004),

Casanova-Rosado et al.(2005)的研究也指出年齡與齲齒盛行率成正比,亦 即年齡較高者齲齒盛行率較高。

陳麗麗、郭憲文、賴俊雄(1998)對中部三個地區學童進行口腔衛 生知識及態度之調查,顯示年級對口腔衛生行為的影響非成正比。呂宜 珍、金繼春(1999)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所做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調查研究中,則指出年級與口腔衛生行為無顯著相關。張艷鈴(2001)研 究顯示年級與口腔衛生行為並無顯著相關。因此,年級對於口腔衛生行 為的影響仍需做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二、家庭方面

心理學家Freud曾指出,個體出生所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

它是個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生態環境之一,也是情感關係形成與運作 的重要場所,親子關係則是其中的一種重要核心關係。而在青少年階段 中,青少年接觸到屬於家庭的各種特質,包括社經地位、家庭大小、父 母期望、家庭氣氛、家庭成員之交互作用等,皆影響其自我價值的建立 與發展,因此家庭因素對其生活的影響被認為是不可忽視的主要變項之 一,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通常是朝夕相處的父母親,在這成長的的階 段裡,父母親的形象與習慣常常成為青少年學習的典範(賴和鴻、黃麗 卿,2003),在Bowlby(1988)的依附理論中也提出,青少年與第一個社 會世界「家庭」中互動的經驗,會影響青少年在以後的第二個社會世界

「同儕」中,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所以,家庭成員對青少年的影響,足 以影響其日後的認知、態度與行為習慣。但是,某些與青少年同住者並 非父母親,進一步探討後則會發現,有些青少年只與父親,或只與母親,

或是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有些青少年甚至是在寄養家庭中成長,此 時同住者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因為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住者,

影響力會比真正的父母親卻沒有同住在一起者,還要來的更大(Reid, Schmied, Beale, 2010)。

在口腔衛生的相關文獻裡,家庭因素對口腔行為的影響亦是常被探 討,這些因素主要為家中父母親的社經地位、各別的職業、教育程度、

督促狀況及自身口腔衛生行為(王清雅,2009;范群忠,2010;

Maes ,Vereecken ,Vanobbergen,& Honkala,2006;

Petersen,Jiang,Peng,Tai,& Bian,2008)。呂宜珍等人(1995)在國小高年級 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中指出,學童口腔衛生行為會因父 母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社經地位越高,

口腔衛生行為表現就越好,而低家庭社經地位、低父母教育程度者,有 助於醫護人員辨認學童齲齒及口腔衛生習慣不佳之高危險群。許多研究 也發現,若父母親職位、教育程度越高,其青少年齲齒率越低、填補率 越高(陳弘森等人,2007;范群忠,2010;王清雅,2009;廖美蘭等人,

2008)。另外,當父母親會督促刷牙、本身口腔衛生行為良好,其青少 年的口腔衛生行為也會因此較好(胡益進等人,2007;洪文綺等人,2007), 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從小觀察模仿、耳濡目染成習,以及父母從旁鼓勵 所致。另外,若非與父母親同住,青少年主要的照顧者被認為是最主要 對青少年口腔衛生行為產生影響者(黃淑真等人,2007;陳弘森等人,

2007;王清雅,2009)。而於口腔衛生行為等生活技能的長期監督,需

靠學校及家庭共同合作,以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蔡芷榆,2009)。

三、學校環境因素:

在進入青春期之後,由於活動範圍漸大,生活的圈子擴及家庭之外,

青少年在此時期不論生理、認知或社會關係各方面都發生重大的變化,

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求學階段,學校佔去其一天中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因 此學校環境、活動、同儕、教師等自然而然成為青少年生活重心的一部 分。Hirschi(1969)認為青少年的行為在學校方面的影響是取決於他在學 校的表現和個人與老師及學校間的情感連結,老師處於學校中知識傳授 及領導的關鍵地位,其態度、行為和期望會影響青少年的發展、模仿、

認同和其行為表現,透過人格與人格互動關係,學生在有意無意間學習 教師的行為,因此班級老師的態度、行為和期望相較於其他學校中的長 輩,更容易對學生產生影響(林淑惠、黃韞臻,2008;王敏鈺,2010)。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行為,固然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其中師生關係居 於相當之重要性,教師愈受喜愛、崇敬,愈能與學生維持良好、溫暖的 關係,會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與行為的模仿,因而產生正向的 行為、減少負向行為(李思賢、張弘潔、李蘭、吳文琪,2006;陳景圓,

2005;羅明星,2004);但若學校老師並未受到學生的喜愛,可能因此 對老師的要求或行為模範產生排斥,因而降低正向的行為,甚至產生負 向行為、強化負向行為(陳景圓,2005;程小蘋、林杏足,2003;柯華

葳,2001;黃俊傑、王淑女,2001)。在口腔衛生方面,老師的影響對 青少年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學校老師自身有口腔衛生行為,

或是有督促學生刷牙,學生也會較易產生正向口腔衛生行為(洪文綺等 人,2007);但是胡益進等人(2007)的研究結果卻呈現出負向的改變,

可能是研究對象因為受到個人主觀感受的影響所致。

在過去許多研究裡,同儕對於青少年的行為廣泛的被認為具有不可 忽視的影響力。在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觀點中,同儕對個人來說是

「重要的他人」,並且在青少年時期時特別的重要。國外研究指出,影 響青少年行為的因素除了性別及年齡外,最主要的還是家庭(父母)與 學校(教師、同儕)的影響,而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為同儕的支持,其次 為父母與教師(Botvin,1996;Botvin, 1998)。若以社會學習理論來看,

人類可以經由觀察他人的行為和行為結果,來學得某些行為,並學得此 行為適合應用的情境,此即所謂「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且人 類在習得行為之後不一定會立刻表現出來,一般只在個人有足夠動機的 情況下,才會表現所習得的行為。Ollendick 與Schmidt(1987)的研究指出,

同儕對於增長和改進個人的技巧、行為和自我歸因是非常重要的。以社 會學習理論來看,任何一個能被觀察到的他人,都能提供「替代學習」

的機會,然而同儕常是青少年接觸頻率最高的「替代學習」樣本。同儕 團體內經由一段時間的互動,可能會發生某些團體動力的歷程,例如經

由互動發生從眾行為(Johnson&Johnson, 2003),而產生團體共識及共同 規範,當同儕從旁慫恿或是多數同儕均有共同行為時,青少年也會偏向 產生該項行為(Richards, McGee, Williams, Welch, Hancox, 2010),但若 是與同儕互動較差,較遠離同儕團體者,學習效果也會因此較差(Card, 2010)。而如果該同儕團體的領導者本身也有從事該項行為,同儕間的 影響力會更大(Botvin, 1996;Botvin, 1998)。在口腔衛生相關研究方面 顯示,若有同儕從旁鼓勵督促刷牙,青少年口腔衛生行為也會因此較好

(胡益進等人,2007;洪文綺等人,2007;范群忠,2010;廖美蘭,2008)。

綜合以上研究顯示,同儕行為具有互相影響的效果,故老師若能督促青 少年刷牙,並善用同儕關係,同時自身也有刷牙行為,對青少年會有更 具影響力的結果。

由以上國內外相關文獻可以得知,青少年的口腔衛生行為皆會因為 年齡、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等變項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可見其關 係相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