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分析

一、研究母群體:本研究以 100 學年度下學期台北市某高中 1-3 年級在 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共 2961 人。

二、研究樣本:

(一) 樣本數:本研究所需之樣本數,依據 Krejcie & Morgan(1970)的 抽樣決策模式為抽樣依據,從全校人數 2961 人中應抽取 341 人為研 究樣本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二) 抽樣方法:

1. 本研究採取採分層集束隨機抽樣(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調查,從該所高中以年級為分層依據分成三層(1 年級、2 年級和 3 年級),並於各年級抽取相同班級數進行研究。由於一個班級人數 約 40-50 人,若以所需樣本人數 341 人,且每班以平均最低人數 40 人計,各年級保守估計應抽取 3 班,因此 3 個年級共需 9 班作為本 研究的施測班級。

2. 本研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抽樣,但由於抽取時必頇配合學校課程安 排及學生可以填寫問卷的時間,以及研究者研究時間上的限制,因 此難以隨機抽樣的抽樣方式進行,故採用便利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的方式,從各年級中抽出 3 班,被抽中的班級全班學生 都為樣本進行施測,預計共得樣本學生 360 人。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非開放的結構式問卷為主,參考國內外有關口腔衛生教育 的研究報告,並依據研究目的以及參考先前的文獻設計問卷初稿,再依 專家內容效度處理、預試、信效度分析等過程,來發展本研究所需評量 工具,以下為問卷編擬與步驟的內容:

一、口腔衛生知識:分成口腔疾病認知與口腔保健維護兩個大類

(一) 口腔疾病認知:是否知道形成蛀牙三要素、釐清錯誤觀念(嚼食無 糖口香糖、使用牙籤剔牙不能預防蛀牙)及甜食對牙齒的危害(胡 益進等人,2007;廖美蘭等人,2008;蘇若蘭等人,2006;黃淑真 等人,2007)。

(二) 口腔保健維護:測出是否知道如何正確挑選牙刷、正確使用牙刷與 牙線(及其重要性)、何謂貝氏刷牙法、應定期口腔檢查的時間以及 氟化物的功用等(胡益進等人,2007;廖美蘭等人,2008;蘇若蘭 等人,2006;黃淑真等人,2007)。

二、口腔衛生態度:分成維護口腔保健態度、潔牙態度與使用口腔清潔 用品態度,主要內容為是否要採取口腔衛生行為的傾向(陳弘森等 人,2007;廖美蘭等人,2008;蘇若蘭等人,2006;黃淑真等人,

2007):

(一) 維護口腔保健態度:分定期檢查態度、攝取甜食態度、外觀影響態

度及對牙齒治療的態度。

(二) 潔牙態度:潔牙的仔細程度及不同時間點(起床後、餐後、睡前)

對潔牙的態度。

(三) 使用口腔清潔用品態度:牙刷與牙線使用的態度及定期汰換牙刷的 態度等。

三、口腔衛生行為:分成每日刷牙次數與時間、每日牙線使用次數與時 間、是否使用貝氏刷牙法、氟化物使用狀況、定期口腔檢查習慣與 甜食攝取習慣等為了達到口腔健康所採取的行動(張雀鳳、楊奕馨,

2007;胡益進等人,2007;陳弘森等人,2007;蘇若蘭等人,2006)。 (一) 每日刷牙次數與時間:早上起床後、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吃

完點心後及晚上睡覺前是否刷牙,以及每次刷牙的時間。

(二) 每日牙線使用次數與時間: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吃完點心後 及晚上睡覺前是否有使用牙線,以及仔細程度。

(三) 刷牙方式:指的是每次刷牙採用方法。

(四) 氟化物使用: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及每天至少使用一次含氟漱口水。

(五) 定期口腔檢查習慣:為家人是否有幫自己安排定期口腔健康檢查,

以及最近半年內是否有看牙醫及原因。

(六) 甜食攝取習慣:內容為是否會在正餐或飯後吃甜食,以及吃完甜食 是否會馬上刷牙等分類方式。

四、社會人口學變項:因研究母群體學生以男性為主,故性別在本研究 中不列為變項,因此,本研究中將社會人口學變項分成年級、學校 環境因素以及家中長輩因素等類別。

(一) 年級:自行填答。

(二) 學校環境因素:分成導師對青少年的督促與導師自身口腔衛生行為 模範,以及同儕對青少年的督促與同儕自身口腔衛生行為模範兩大 類。

(三) 家中長輩因素:

1. 家長(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督促狀況指平時父母或其他主要照 顧者是否有注意青少年飯後、睡前、起床後刷牙與否以及仔細程度,

以及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自身的口腔衛生行為(張雀鳳、楊奕馨,

2007)。

2. 家長(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在本文主要參考先前相 關研究,分成國小以下、國中、高中職、專科及大學、研究所五種

(陳弘森等人,2007);職業則是分成半技術性及非技術性工人、技 術性工人、半專業人員、專業及高級專業人員等四種(陳弘森等人,

2007;張雀鳳、楊奕馨,2007)。

3. 家庭社經地位部分,依據 Hollingshead 於 1957 年提出的兩因素社會 地位指數(Two-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分別由父、母親或

其他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如表 3-3-1),依定義計分

五、專家內容效度處理:於問卷初稿擬定後,邀請衛生教育、牙醫學與 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問卷效度處理。

六、問卷預試及選題:為了解修改後的問卷初稿是否可以作為最後正式 施測的問卷,以達到在正式施測時,學生的答案能夠正確顯示出欲 測量的結果,故先行預試,以確認學生對題目理解的程度是否會錯 意,其答案精確的程度有無符合原先設計的目的,是否有題目太難、

太過私密性,以至於答案可能因此遭到拒答、不知如何填寫所產生 的缺漏或是隨意填答導致的失真,預估實際施測當天可能的時間花 費以及可能遇到未預料或是突發的狀況。

第四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本節將說明本研究之實施步驟,包括事前的行政聯繫、研究工具的 施測過程及問卷回收的整理情況。

一、研究步驟:依序為相關文獻蒐集、擬定研究目的及方向、建立架構、

完成預測問卷、與預測學校的行政主管及班級導師聯繫、進行預測、

鑑別度與信度分析、完成正式問卷、與正式施測學校的行政主管及 班級導師聯繫、正式施測、資料編碼並建檔、資料分析、撰寫報告。

二、問卷調查步驟

(一) 行政聯繫:本研究採各年級及班級各別施測的方式,調查前一個月,

研究者以書面及電話方式聯繫該校行政主管及班級導師,利用校方

非上課時段進行問卷的施測。

(二) 問卷與預試:預試施測時間於西元 2012 年 2 月 27 日至 2012 年 3 月 12 日止。對象均為台北市某高中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的一至 三年級學生。以班級為抽樣單位,從母群體中排除正式施測之樣本 班級外,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從剩下班級中抽出六個班級,以全班學 生為施測對象。

(三) 正式施測:正式施測時間於西元 2012 年 4 月 19 日至 2012 年 5 月 13 日止。施測的方式以 3 個年級來分層,每年級各抽取 3 班,而被 抽出參予施測的班級,該班所有學生全部均進行施測。首先由研究 者親自說明施測原則及注意事項,並強調此調查僅供學術研究用途,

不會對學生成績造成任何影響,在導師協助下讓學生自行填答,問 卷施測時間包括說明及作答約 25-30 分鐘,視各班情況而定。

(四) 問卷回收:實際施測後,問卷回收後在逐一審閱檢查,扣除填答不 完全及填答上有明顯胡亂作答的問卷,實際共收得 441 份有效問卷,

回收率 98.9%。將篩選後之問卷資料譯碼、校對並輸入電腦鍵入資 料檔,以便進行統計分析。

三、資料處理:當所有問卷資料全部完成,並且全部回收後,進行後續 的編碼、譯碼、代碼轉換及統計分析。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所有蒐集回來的問卷資料,在篩選剃除掉無效問卷並確認剩下的有 效問卷具有代表性後,進行問卷編號、資料編碼,並以統計軟體 SPSS 20.0 進行輸入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部分:

(一) 次數分配及百分率(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社會人口 學變項中類別部份,如年級、與家人同住狀況、父母教育程度、父 母職業、自身就醫經驗及原因、常用刷牙方式及工具,以及父母、

教師、同儕的督促狀況與自身口腔衛生行為等;知識部分以答對的 狀況呈現;態度部分以把握程度的分佈呈現;行為部分則是以頻率 的分佈呈現,以上均是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的方式描述。另外行為 中的類別部分,像是自身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時間也是以此進行描 述。

(二) 平均值及標準差(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等距變項部分,如 口腔衛生知識、態度及行為的集中趨勢情形。

二、推論性統計部分:

(一)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探討不同背景的學生在口 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上的差異。

(二) 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探討口腔

衛生行為與態度、行為與知識及態度與知識之相關。

(三) 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

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對口腔衛生行為的預測力。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主要是根據第三章之研究架構,對回收之有效問卷進行統計 分析。內容主要分成六節,分別為:第一節、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分佈 情形;第二節、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分析;第三 節、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差異性分 析;第四節、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第五節、研 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口腔衛生知識與口腔衛生態度對口腔衛生行為 之預測力;第六節、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分佈情形

本研究以現場發放問卷方式進行問卷蒐集,共計蒐集到 441 份有效 問卷。根據樣本資料,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分別為年級、學業成績、是 否擔任幹部、如何取得口腔保健訊息、家中有誰曾經提醒您做好口腔清

本研究以現場發放問卷方式進行問卷蒐集,共計蒐集到 441 份有效 問卷。根據樣本資料,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分別為年級、學業成績、是 否擔任幹部、如何取得口腔保健訊息、家中有誰曾經提醒您做好口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