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口腔為人體消化吸收過程的第一站,只有讓我們每日所食能被身體 充分消化和吸收,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人生才有意義。口腔一旦出了 問題,不但身受病痛之苦,影響外表的美觀、語言的表達、人格的發展,

更會因此而影響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進而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美國公共衛生署 2000 年的口腔政策報告,強調口腔健康不僅是牙齒健康,

而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而 WHO 在 2003 年亦指出口腔疾病是一項重要 的公共衛生議題,並指出齲齒與牙周病一直是全球口腔健康的兩大負擔。

其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包括疼痛、受苦、功能不 良與降低生活品質等。

口腔疾病的特性是隨時間慢慢進展、累積而變為複雜。可影響進食 方式及社交生活,發病時極疼痛,治療成本很高,但大部分口腔疾病是 可以預防的。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西元 1990 年開始,將餐後潔牙、

口腔保健飲食、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氟化物的使用四大要點納入口腔保

健政策中,並全面擴大推廣學童的潔牙活動,辦理午餐後刷牙、教導正 確使用牙線、及舉辦年度潔牙觀摩、潔牙比賽、國小學童定期口腔檢查 等方式,並於西元 1993 年開始將推廣餐後潔牙定為口腔保健工作主要內 容之一(引自張艷鈴,2001)。衛生署於 1993 年結合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 會開始舉辦潔牙觀摩。教育部更於 2002 年從行政院衛生署接手國小學童 餐後潔牙的推動工作,全面推動國小學童含氟水漱口防齲計畫。2006 年 起,為順應 WHO 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議題,教育部與衛生署改以學校健 康促進模式推動校園口腔健康。加上國內現行法律,如口腔衛生法、學 校衛生法、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等中都可見到對於口腔衛生的相關規 定。口腔健康的對國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教育部自 2001 年開始推動「學校健康促進計劃」,全面推動學齡前 期至國中學生的口腔衛生教育活動,然而高中職的青少年,口腔衛生教 育相關課程及推廣活動卻未持續推廣,致使口腔衛生教育活動成效無法 務實,青少年時期是培養與持續正確預防保健行為的關鍵階段,若能有 效控制管理青少年階段影響預防保健行為的相關因素,提供支持性環境 並降低負面影響因素,可使預防保健行為發揮更大功效(呂佩霖,2006)。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九十四與九十五年度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 年口腔狀況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國內 6-18 歲年齡層兒童及青少年齲齒 率雖大幅降低,但對口腔衛生缺乏預防保健的概念,口腔保健的知識、

態度和行為不足。2007年余慧蓉對東部地區兒童及青少年所作之研究中 顯示,研究對象中國小學生午餐後有潔牙的百分比為43.95﹪,而國高中 學生午餐後有潔牙的百分比為10.18﹪。而黃淑真、陳弘森、黃純德等人 (2007)對台灣中部地區兒童及青少年所做的研究也顯示,研究對象中6-12 歲學童在學校吃完午餐後有潔牙的百分比為73.68﹪,12-18歲青少年午 餐後潔牙的百分比則為8.84﹪。李金蘭(2007)對台灣北部地區兒童及青少 年所做的研究更顯示出,12-18歲青少年午餐後潔牙的百分比則為8.06﹪。

可見得國、高中職學生潔牙狀況相較於國小來的不理想。

台灣學生面臨課業壓力、父母、師長的期勉以及同儕的競爭,再加 上現今社會價值中升學主義掛帥,口腔衛教相對的就不是學習養成的重 點。維護口腔衛生和美觀是長期不可間斷的工作,盡早養成正確及有效 的口腔保健有助於一生的口腔健康與美觀。所以必須加強青少年口腔衛 生知識,促進正向態度以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和態度,進而增進其 口腔之健康。青少年行為的分析,可從是否要採取行動方向去著手,以 此為基準可發現態度往往是決定是否要採取行動的重要關鍵因子,而知 識往往是決定態度的重要因素,而口腔保健行為亦是如此。

本研究主要針對高中時期之青少年,期望找出口腔衛生行為的重要 因子,除了統合先前的研究外,本篇研究希望能發現先前研究所忽略的、

未重視的,以及未做出結果等等的重要關係變項,以此作為日後相關研

究的參考,並發展出具有意義的成效指標,來補足台灣高中職青少年口 腔衛生行為所缺乏的部分,進而提升所有青少年的生活品質。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擬探討台北市某高中學生不同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依照研究動機與其重要性,所歸納的研究目的主要目的有下列三項,分 述如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現況。

二、 瞭解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相互 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口腔衛生知識與態度對口腔衛生行 為的影響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所列出的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分布情形對口腔衛生的知識、態度與行為的預 測力如何?

二、 研究對象對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所採取的行為為何?

三、 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的知識、態度與行為是否因個人背景不同而不 同?

四、 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的態度與行為是否因口腔衛生知識的不同而不

同?

五、 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的行為是否因口腔衛生態度的不同而不同?

六、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對口腔衛生的知識與態度對口腔衛生行為的 預測力如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以及依照研究目的所發展的研究問題,提出本 研究欲驗證的假設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會因個人背景不同而有所差 異。

二、 研究對象的口腔衛生態度、行為會因知識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研究對象的口腔衛生行為會因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對口腔衛生的知識與態度對口腔衛生行為有 顯著的預測力。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有關之為了讓本研究內容所提到的名詞意義明確,故在此加 以定義及解說內容的名詞之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 高中學生(higher school adolescent):我國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 委員會在參考各部會意見,以及對學制、各種相關法律做一整體考 量後,將「12-24歲」定為適切的青少年年齡界定(行政院青年輔導

委員會,2005),而高中學生指目前就讀10到12年級,亦即15到17 歲的青少年。

二、 社會人口學因素:

(一) 性別:學校屬性為男校,故以男生為主。

(二) 年級:分為高中一、二、三年級。

(三) 家庭社經地位(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本研究主要根據1957 年Hollingshead所提出能夠代表社會地位指7數的兩因素,分別是教 育程度與職業類別。家庭社經地位指數則是以與青少年同住的父母 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及職業類別分別加乘並合併得 之,再將41~55分者稱為高家庭社經地位、30~40分者稱為中家庭社 經地位、11~29分者稱為低家庭社經地位。

三、 青少年同儕(adolescent peer):根據韋氏大辭典(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2010)的定義,同儕意指「與別人有相同立足點者,

尤其是年齡、年級或者地位隸屬於同一社會團體者」。而在劍橋字 典(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2009)中對同儕的定義 是「在一個團體中之個人,其年齡或社會地位或能力與此團體中的 其他人程度相等」。本文所指同儕,乃是指與青少年具有地位、能 力、價值觀、年齡等的相近熟悉及互動的關係者(陳德嫺,2009)。

四、 口腔衛生知識(oral health knowledge):指研究對象對一般口腔衛

生相關知識了解的程度多寡,以自編問卷測量,得分越高表示受試 者口腔保健知識越好,可分類為:

(一) 口腔保健維護:牙齒的構造、發育及功能、正確潔牙及飲食習慣的 相關知識、如何維護口腔的清潔、口腔的主要功能等知識方面的內 容(蘇若蘭、楊奕馨、曾筑瑄、謝天渝,2006;廖美蘭、楊奕馨、謝 天渝、鄭增鎰,2008)。

(二) 常見口腔疾病原因及對應措施之認知:形成齲齒的成因、預防齲齒 的發生(范群忠,2009)。

五、 口腔衛生態度(oral health attitudes):指研究對象個人對從事維護 口腔衛生行為與牙齒保健的態度,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 遭所持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可由個體的 外顯行為推測(張春興,1986)。而個體的外顯行為可見於其維護口 腔保健態度、潔牙態度、使用口腔清潔用品態度(黃淑真等人,2007;

蘇若蘭等人,2006)及便利性(楊淑苓、葉國樑,2003)。

六、 口腔衛生行為(oral health behavior):指所採取與口腔健康相關的 行為,而這些行為也必須被認為可影響齲齒的形成。口腔衛生行為 對於口腔的影響,可分成口腔的危害行為與口腔的保護行為,口腔 危害的行為指過去一星期內甜食使用次數吃含糖點心與零食的天數,

而口腔的保護行為指每日刷牙次數與時間、每日牙線使用次數與時

間、是否使用貝氏刷牙法、氟化物使用狀況以及定期口腔檢查習慣 等行為(蘇若蘭等人,200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有下列限制:

一、 本研究採問卷施測,屬橫斷式調查研究,在因果關係的推論上無法 提供明確的證據。

二、 本研究調查採自填式問卷方式調查,研究對象填答之認真程度與真 實性,可能會影響研究調查的結果。

三、 本研究採問卷方式施測,屬於事後回憶,研究者可能會因回憶誤差

三、 本研究採問卷方式施測,屬於事後回憶,研究者可能會因回憶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