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的次數分配表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的次數分配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的次數分配表

表 4-1 為 2002 年及 2007 年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態度的次數分配表,此題為複 選題,選項有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為方便觀察受訪者在兩個年 度之間贊同度的變化,本研究將次數分配表中贊同與很贊同的項目相加繪製成直方 圖(見圖 4-1),並根據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分類分成責備個人、個人命 運及責備社會面向。整體而言,責備個人之面向最受民眾支持,命運歸因約只有三 成民眾表示贊同,而對責備社會面向之意見則較為兩極,「沒有工作機會」約有六成 民眾支持,而「社會不公」則只得到兩成的支持。

結構歸因中沒有工作機會之選項在兩年度均得到一定程度之支持,在 2002 年位 居第四位,在 2007 年升至第三位,因此可以說台灣民眾亦相當看重沒有工作機會導 致貧窮的情況。此顯示個人歸因與結構歸因不見得是互斥之選項,民眾可能同時認 為貧窮之原因既在於個人,也在於社會結構因素。此結果與 Kluegel 及 Smith(1986)

之發現相同,他們認為個人歸因與結構歸因並不是互斥的關係,並不是贊同個人歸 因者,必然不贊同結構歸因。如同 Furnham(1988)指出,常民的信念具有無邏輯 性。同時贊同兩個看似矛盾的概念在常民生活中平常而普遍。

代表社會結構歸因之選項為沒有工作機會及社會不公平,但是兩選項之贊同度 兩極,前者較多人贊同,而後者在兩年度均敬陪末座。本研究認為此態度兩極之情 況,可能由於沒有工作機會此選項性質屬於肯定既有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正當性為 前提之結構因素。而社會不公平則較有質疑和批判社會現狀之意味,可能顯示台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民眾雖然注意到現有經濟體制的缺失,但仍沒有意識到社會結構分配公平性的問 題。

接著比較兩年度之結果。在 2002 年,民眾表示很贊同或贊同的貧窮歸因前四項 分別是:「他/她不願意工作」(80.2%)、「隨意用錢」(79.4%)、「努力不夠(68.8%)」

及「沒有工作機會」(64.1%)。前三者是個人歸因,第四為結構歸因。在 2007 年,

也是個人歸因受到較高比例的贊同,分別是:「他/她不願意工作」(77.2%)、「隨意 用錢」(71.7%)、「沒有工作機會」(63.9%)及「努力不夠」(63.3%)。而在兩年度 支持度排行第五位至第七位的結果均相同,分別是:能力不夠、命運不好及社會不 公平。可見儘管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導致貧窮的結構性原因,5人們仍然認為貧窮的 原因主要出於個人因素。觀察兩年度各個選項贊成比例之消長,可發現只有贊同「社 會不公平」之比例上升,其餘項目在 2007 年之贊同度均下降。從上述分析可知,台 灣民眾對貧窮歸因之態度較偏向於個人歸因,與研究假設 1 相符。可能台灣之福利 體制介於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對於窮人之態度偏向於責備個人特質為主。

5 例如 Piore(1970)、Wilson(1989,1991)、張清富(1993a:27-37)及蔡明璋(1996)等。

2002 24(1.3) 561(29.9) 1043(55.6) 248(13.2) 1876(100) 56(3.0) 609(32.9) 972(52.5) 215(11.6) 1852(100) 2007 46(2.3) 696(34.4) 1053(52.1) 227(11.2) 2022(100) 59(2.9) 668(33.1) 1086(53.8) 204(10.1) 2017(100)

2.一個人會窮是因為能力、才智不夠 6.一個人會窮是因為社會對他(她)不公平

2002 47(2.6) 850(46.8) 848(46.7) 71(3.9) 1816(100) 185(10.4) 1226(69.2) 324(18.3) 36(2) 1771(100) 2007 61(3.0) 1044(51.9) 860(42.7) 48(2.4) 2013(100) 143(7.1) 1418(70.8) 412(20.6) 31(1.5) 2004(100)

3.一個人會窮是因為隨意用錢 7.一個人會窮是因為命運不好

2002 15(0.8) 368(19.7) 1146(61.4) 336(18) 1865(100) 110(6.0) 1112(61) 548(30.1) 52(2.9) 1822(100) 2007 38(1.9) 533(26.4) 1235(61.3) 210(10.4) 2016(100) 162(8.0) 1320(65.5) 508(25.2) 26(1.3) 2016(100) 4. 一個人會窮是因為他(她)不願意工作

2002 22(1.2) 349(18.7) 1131(60.5) 368(19.7) 1870(100) 2007 40(2.0) 421(20.9) 1245(61.8) 310(15.4) 2016(100)

資料來源: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接下來探討總體經濟環境變化對貧窮歸因之影響。首先說明 2000 年至 2008 年 間失業率變化之情形。從下圖 4-2 可知,2000 年失業率為 2.99,2002 年升至 5.17,

2003 年景氣復甦,其後失業率逐漸下降至 2007 年之 3.91,2008 年小幅上升至 4.14。

從總體層面觀之此次失業潮乃由於 2000 年美國發生網路泡沫化及 911 事件,而台灣 發生內部政治問題,導致台灣出現戰後以來首次經濟負成長和連續 3 年失業率 5%

之高失業率狀態。近因為台灣產業結構轉型,隨著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失業人口增 加。然而新興之服務業及高科技產業創造之就業機會,無法快速吸收製造業及農業 釋出之基層勞動力,導致結構性失業(曹毓珊 2009:12-14)。

本研究預期,由於 2002 年的失業率高於 2007 年,因此該年受訪者贊同結構歸 因的比例較高,而贊同個人歸因的比例將較少。然而針對圖 4-1 及圖 4-2 之分析,

顯示在 2007 年贊同社會不公平之比例反而增加,而在 2002 年民眾反而較贊同個人 歸因,不符合假設 2。可能的原因是常民對社會現象的解讀具有不明確及非正式之 特性(Furnham 1988),進行歸因時並不會特地參照專家理論或真實失業數據,而憑 當時認知或感受圈選,造成 2002 年失業率較高但贊同個人歸因的比例卻也較高。

圖 4-2 2000 年-2008 年之失業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13a)。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失業率 2.99 4.57 5.17 4.99 4.44 4.13 3.91 3.91 4.14

0 1 2 3 4 5 6

2000年-2008年失業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以下將上述本研究之分析結果與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的台灣大學生貧窮歸 因研究相比較。6首先,兩樣本均較贊同個人歸因,但贊同的選項稍有不同,可能顯 示社會變遷的趨勢。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文中受大學生重視的貧窮歸因前三名 分別是個人不努力(94%)、才能低劣(84%)及奢侈浪費(81%)。單就比例來看,

本文選項中排行前三名百分比在 63%~79%之間,低於瞿文之 81%~94%,顯示大 學生意見的同質性較高。瞿文之研究結果指出個人不努力是最重要的歸因,然而本 研究顯示此選項的重要性降低,在 2002 年及 2007 年此項目分別位居第三位及第四 位,顯示「愛拼才會贏」的社會態度在二十一世紀初已漸不受重視。另外,瞿文中 有 84%大學生認為才能低劣是重要因素且重要性排名第二位,但 2002 年只有 50%

的民眾認為貧窮是由於能力不夠且排行第六。能力屬於先天且不可控制之因素,對 於能力的強調顯示大學生比較同情窮人的處境。瞿文選項中之「奢侈浪費」可以類 比於本文之「隨意用錢」,兩者均得到 7 至 8 成之支持,顯示即使經過 20 年個人用 錢習慣在國人心目中仍然是重要的致貧因素。在命運歸因的部份,瞿文中的大學生 樣本約有 6 成認為運氣差是重要影響貧窮之因素,本研究只有約 3 成。在 1990 年代,

即使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仍有六成贊同運氣之影響,在本研究中的全國樣本卻 降至三成,可見台灣民眾越來越不相信運氣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力。

若與王方(2002a,2002b)的研究相比較,其使用 1996 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資 料。觀察王方之研究結果顯示 1996 年遠比 2002 年及 2007 年之台灣民眾贊同結構性 因素,當時有 75%民眾同意窮人存在是由於經濟系統出問題及 63%的民眾同意窮人 之所以存在是由於社會不公平。而 2002 年及 2007 年只有約六成民眾贊同沒有工作 機會導致窮人落入貧窮,更只有兩成民眾贊成社會不公平導致貧窮。可能的原因是 1996 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發生台海飛彈危機,使民眾憂心政治民主化帶來經濟動 盪,所以特別注意到結構性因素對貧窮之影響。

6 需要注意的是,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之研究只探討平均年齡較低、教育水平相當之大學生樣本,與本研

究採用全台灣之調查樣本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