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貧窮歸因態度之文獻討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貧窮歸因態度之文獻討論

(Oorschot and Halman 2000:4-8)。其後之研究大抵不脫離 Feagin(1975)或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分類方式(整理於附錄 1)。

表 2-1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貧窮歸因面向

個人(individual) 社會(social)

責備(能動者)(blame) 責備個人 責備社會 資料來源:(Oorschot and Halman 2000:7)

本節回顧歸因理論之定義,說明 Feagin(1975)之三種貧窮歸因,和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貧窮歸因面向。據此,本研究提出第一個研究問題,在台灣社 會,民眾對貧窮之解釋為何?是個人、結構或命運歸因呢?1

第二節 貧窮歸因態度之文獻討論

以社會階層化的觀點而言,社會中的社會階層制度能長久維持有賴於人們對既 有制度之接受。菁英階級、財團或政府等掌握社會權力或資源之團體(組織),能透 過各種社會組織傳遞有利於維護社會現狀的意識型態,這種將社會不平等正當化的 操作使得社會不平等的現狀得到大眾普遍接受(Kerbo 著、蔣超等譯 2012[2009]:

458-484)。貧窮歸因便是社會不平等正當化操作過程的一環,透過傳遞貧窮的原因 出在於窮人自身的信念,能夠使人們免於質疑不平等的社會現狀,有利於社會秩序 的維持。由於直接證明合法化過程如何運作有其困難度,本研究無法處理此正當化

1 儘管 Oorschot 及 Halman(2000)包含之面向較多,然而本文使用之資料並無調查「社會命運」之部份,故只 能就其它三類進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之過程,而只能夠提供目前台灣社會民眾支持或反對個人/結構歸因程度的科學證 據。觀察一個社會對貧窮之發生主要是以個人或結構之觀點出發,得以推知此社會 對社會不平等的容忍度及接受度。

1986 年 Kluegel 及 Smith 出版之 Beliefs about Inequality 一書,乃針對美國民眾 認為在美國社會中誰得到什麼?為什麼?(who gets what and why?)的看法進行系 統性之研究。該書亦有專章探究民眾解釋窮人何以存在的看法,並從三個觀點解釋 之。首先是在美國文化中普遍存在之支配的意識型態(the dominant ideology),其次 是個人之社經地位或個人經驗,第三是在社會中逐漸興起的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的氛圍。

美國文化中支配的意識型態立基於三個價值,公平、成功及民主。其中包含三 個推論提供了合理化經濟成就不平等的論證。首先,支配的意識型態假定社會中提 供的經濟發展機會及教育機會充足。其次,因為機會充足,整個社會系統對其中之 個人均公平,每個人成功與否端賴於個人努力/能力,故個人應為其經濟結果負責。

最後,因為個人的產出和投入(能力和努力)成正比,總體上來說經濟報酬的不公 平分配便能被視為符合平等和公平性。而當財富分配不均時,社會系統能有效調整,

因為人們能夠透過選票督促政府保護個人的經濟成就(Kluegel and Smith 1986:5;

Huber and Form 1973:4-7)

其次,在階層化系統中個人的客觀位置及個人經驗也會型塑人們對不平等的態 度。包括性別、年齡、種族/族群、收入差距、在工作環境中的階級差距、貧窮或 富有的經驗、受到歧視的經驗等。個人的客觀位置或生活經驗,可能強化或減弱對 個人主義信念的支持(Kluegel and Smith 1986:5)。

第三,隨著政治、社會及經濟環境的轉變,諸如民權及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勞動參與率增加、種族隔離的取消及人們意識到富人也有可能落入貧窮等,由此產 生一股社會自由主義的風氣,激發不同於個人主義的信念,也影響到人們對社會不 平等的態度(Kluegel and Smith 1986:5)。

將經濟成就歸咎於個人的信念,可溯源自美國歷史文化。17 世紀初,一群逃避 宗教迫害的歐洲人移民美國開拓新大陸,這群人大多信仰新教且相信個人主義及自 立的觀念。而後 19 世紀及 20 世紀早期的西部大開墾,許多美國人攜家帶眷舉家遷 移至邊疆建立新生活。因為西部開墾的成功,原先新教的信條得到具體的確立,使 得新美國人相信平均主義、平等競爭,相信通過個人努力便能獲致成功(Kerbo 著、

蔣超等譯 2012[2009]:464-465)。

研究指出 1960 至 1980 年的美國民眾,大多數贊同一個人落入貧窮的原因是出 於個人因素。受美國人贊同的致貧因素前五項依序是:不節儉及缺乏金錢管理能力、

缺乏努力、沒有才華和能力、品行不良和酗酒以及社會無法提供多數美國人良好的 教育。此結果顯示,由於個人主義的盛行,貧窮個人歸因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Kluegel and Smith 1986)。

Reutter, Veenstra, Stewart, Raphael, Love, Makwarimba 及 McMurry(2006)研究 加拿大民眾之貧窮歸因,探討人們對四種貧窮歸因的支持度(複選題),此四類分別 是結構、社會-文化、個人因素和宿命論。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最支持結構面的解釋。

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同意「政府政策導致一些人變成窮人」。59%的受訪者同意「許多 人落入貧窮乃由於社會中的機會不均」。56%的受訪者同意「大多數窮人因為生長在 貧窮家庭而貧窮」。38%的受訪者同意「貧窮就只是現代社會進步和全球化的一部份」。

只有 25%的人同意「許多窮人由於懶惰而落入貧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由上可知,並非所有西方人均贊同個人主義的意識型態。在歐洲大陸,民眾對 貧窮原因的看法亦呈現多元樣貌。Larsen(2008)的研究旨在解釋福利政策支持度 的跨國差異。他認為各國福利體制的特徵型塑民眾對窮人是否值得救濟之看法,進 而影響人們對於濟貧政策之支持度。

Larsen(2008)從救濟理論(deservingness theory)文獻中歸類出五項人們判斷 誰值得受到幫助之衡量標準。包括(1)控制(control)。受助者落入困境之原因越 難受自身控制,越容易受到幫助。(2)需求(need)。受助者越需要受到幫助,越容 易得到救濟。(3)認同(identity)。受助者與幫助者團體歸屬感越強,越容易得到幫 助。(4)態度(attitude)。受教者越是溫順、感激和聽話,越容易得到幫助。(5)互 惠性(reciprocity)。受助者在先前已付出或是之後將有能力回餽,越易受到幫助。

而不同國家之福利體制特徵將會型塑人們對窮人之看法。福利體制之特徵可從 三面向觀察:(1)勞力市場結構,包含社會中工作機會的多寡、勞力市場結構、產 業轉型方式、失業率及勞工薪資協商能力等。(2)最底層與最大多數人之經濟資源 差距,指社會所得分配不平等之程度及落入貧窮之風險等。(3)普遍主義/選擇主 義(universalism/selectivism)之程度,意指社會福利政策保障對象是全體公民,

或限於特定身分(Larsen 2008:6-12)。

依據 Esping-Andersen(1990)之分類,現今福利國家體制可區分為三種理念型,

分別是自由主義、社會民主及保守主義國家。Larsen 將上述三種福利體制特徵結合 五種救濟標準,發展出此三種類型國家之民眾對窮人是否值得救濟之態度的假設(見 下表 2-2)(Larsen 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表 2-2 Larsen(2008)之理論框架

選擇/普遍主義 經濟資源不平等 工作機會開放程度 救濟標準

自由主義

社會民主主義

保守主義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自 Larsen(2008)。

在自由福利體制國家,福利政策採選擇主義,民眾需具備特定身分才能得到社 會保險或福利補助。此類型國家經濟資源分配較為不平等。勞力市場之工作機會開 放給所有願意競爭者,工會受到打壓所以個人難以協商薪資和勞動條件。而社會民 主主義型福利國家,福利政策採行普遍主義,只要是國家公民即可擁有基本之社會 保險/救助。此類型國家之國民所得分配最為平等,最高及最低家庭所得之差距最 小。工作機會開放,不過工會勢力龐大,能夠協助勞工協商勞動條件及薪資水準。

在保守主義福利體制國家,福利受領者不似自由主義國家受限,但也不若社會民主 型體制全體適用。經濟資源不平等程度中等。在工作機會部份,此類型國家有較多 之保護政策防止失業率攀升(Larsen 2008:6-12)。

綜合而言,自由主義福利體制國家在此三項均處於最高分,因此在一般人眼中 窮人和失業者將最難達到值得救濟的標準。社會民主國家在前兩項目得到低分,而 第三項的分數中等,所以窮人和失業者也就比較容易達到救濟標準。保守主義國家 在前兩項目得到中間分數,而工作機會開放程度則屬於低分,因此對窮人和失業者 的看法處於自由和社會民主國家的中間(Larsen 2008:12)。

Larsen 使用 16 個歐美國家之資料進行分析,將其分類為自由主義、社會民主或 保守主義國家。實證研究結果指出人們對窮人的看法的確受到福利國家體制的影響。

自由的福利體制國家人民比起社會民主和保守福利體制國家人民更同意該國內之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人生活匱乏是由於個人懶惰所致。除此之外,Larsen 在模型中亦納入分析失業率及 種族多樣性之分析。研究發現失業率越高,人們越不會將貧窮歸因於懶惰。而國內 屬於同一民族或多元民族則對民眾之貧窮歸因沒有影響(Larsen 2008:13-14)。

Kallio 及 Niemelä採用上述 Larsen 觀點研究歐洲 26 個國家,研究結果稍有不同。

如預期,北歐國家最不認為貧窮是懶惰的緣故。不符預期的是,中東歐、地中海系

(保守主義)國家比起具有個人主義意識型態傳統的英語系(自由主義)國家,更 贊同懶惰導致貧窮。而且即便是屬於同類型福利體制的國家,對貧窮的看法可能也 略有不同(Kallio and Niemelä 2014:18)。

從上述文獻可知,各國不同之福利體制特徵影響其下民眾對貧窮的看法,台灣 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李易駿和古允文(2003)進行相關研究指出,因為台灣在國家 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一種「發展/累積的」的取向,此種特色展現在福利體制 上演變成「發展型」的福利體制,於是台灣的社會福利體制有別於西方國家,目前

從上述文獻可知,各國不同之福利體制特徵影響其下民眾對貧窮的看法,台灣 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李易駿和古允文(2003)進行相關研究指出,因為台灣在國家 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一種「發展/累積的」的取向,此種特色展現在福利體制 上演變成「發展型」的福利體制,於是台灣的社會福利體制有別於西方國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