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態度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態度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老師:張晉芬. 立.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態度之研究. ‧. Attitudes toward Attributions for Poverty in Taiwa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施蘊芳. 中華民國一○三年六月.

(2) 謝辭 對社會學產生初步的興趣始自大三,那時因緣際會與 7 人小隊前往綠島完成 簡單的醫學人文田野調查。感謝當時的經驗及團隊指導教授王金壽老師讓我領略 社會學之美好。而後在研究所修課其間,修習了幾門增進社會學學術素養及豐富 社會學想像的課程。在黃厚銘老師之社會學理論及 Bourdieu 社會理論專題討論 中,學到「慢慢來比較快」是閱讀艱深原典的不二法門。老師對社會運動之參與 及對社會弱勢之關懷對我也多所啟發。王曉丹老師、楊婉瑩老師及胡錦媛老師開 設之性別研究導論,及旁聽楊婉瑩老師之性別政治,讓我對女性主義及性別觀點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張晉芬老師之勞動社會學,則領我進入台灣勞動社會學經驗 研究之領域,深入理解勞動者之社會處境及勞動市場中社會不平等的議題等。老 師過去投入台灣女權運動之貢獻也十分令人景仰。.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碩士班的求學過程,不只是對身體、心智上的磨練,更是對心靈的砥礪。在 學其間曾經遇到一時的經濟困境、心理壓力與挫折。感謝在閱讀一些書籍及兩位 心諮中心老師的協助下,更認識自己的過去、性格盲點及學習接納自己。也許是. ‧. 上天安排好的機緣,在政大四年的漫長光陰除了提升社會學的智識,亦使得心理 漸臻成熟。. y. Nat. sit. n. al. er. io. 兩年論文寫作過程中,之瑜、珈禎、張薇、倩宜、政大社會學研究所大家庭 之扶持、台大高等教育研究計畫之寫作訓練及一路上親友們之關心與鼓勵,讓我 感到溫馨與感謝。好伴闆娘、實習店長群及 C+攝影工作室朋友們的勉勵,激勵 我在論文寫作末期努力不懈。謝謝在論文最後校訂階段提供協助的親友團:夢瑤、 貞雅、錦瑩、木春、姆哈、雯馨、二姑、育幸和 Greg Aldrich。口委們撥冗對本 論文提出之修正意見,學生不勝感激。最感謝論文指導教授張晉芬老師,總是鉅. Ch. engchi. i Un. v. 細靡遺批改論文、提出直指問題核心的教誨及用心培養學生社會學研究能力。親 愛的媽媽、阿嬤、二姑和爸對我的包容和支持,也是碩士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最後,猶記得大三第一次閱讀 Allan Johnson 之《見樹又見林》時的感動。 該書末提及以社會學的實踐為基礎,能使我們成為社會問題出路的一部份,而不 是問題的一部份。世界與我們可能因此越來越美好。當時我深受啟發,心嚮往之。 儘管在碩士生涯中,曾經對社會學產生懷疑,也認識到社會學的限制,但是仍然 深愛著社會學弱勢關懷的視角及其對社會現象的洞見。期許自己未來的人生路途, 能將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蘊芳. I. 2014.10..

(3) 摘要 貧窮在人類歷史中存在已久。在台灣有許多研究探討客觀之致貧因素,相較 之下主觀之貧窮歸因研究則較少。然而,針對人們如何理解社會中誰得到甚麼? 為什麼?的研究一直是社會階層化重要的研究議題。更且,貧窮歸因被認為能夠 預測人們對相關濟貧政策支持度,使此議題更形重要。故本文旨在探究台灣民眾 如何解釋貧窮發生之原因,及個人條件、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和社會心理因素如 何影響貧窮歸因。以既有實證研究為基礎,將貧窮歸因區分為責備個人歸因、責 備社會歸因及個人命運歸因。資料來源使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02 年 及 2007 年之問卷進行分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研究發現台灣民眾對於貧窮之歸因以個人歸因為主。性別與家庭所得較能解 釋貧窮個人歸因。男性較女性贊同將貧窮責任歸咎於個人因素。家庭所得愈高,. ‧. 愈傾向於責備窮人本身。社經地位變項較能解釋貧窮結構歸因,教育程度、家庭. sit. y. Nat. 所得及社會階級位置愈高,愈傾向於不贊同結構歸因,符合自利原則之觀點。教. n. al. er. io. 育程度之作用不符合啟蒙原則之預期,顯示教育再製社會不平等之功能。宗教信. i Un. v. 仰虔誠度並不會影響貧窮命運歸因,此結果呈現台灣宗教除魅化之社會變遷。. Ch. engchi. 關鍵字:貧窮歸因、自利原則、啟蒙原則、社會階層化、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II.

(4) Abstract In human history, poverty has always been present. There has been an abundance of research exploring objective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In contrast,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Taiwan on the people's subjective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However, how people perceive who gets what and wh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rough time. The results may also help predict public support for poverty-related policies in the future.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in Taiwan, and how socio-demographic and. 政 治 大 Based on previously reviewed literature, I attributed the causes of poverty to three 立. social-psychological factors shaping people's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poverty.. ‧ 國. 學. aspects: individual faults, personal fate, and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I utilized data from the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TSCS) conducted in 2002 and 2007, respectively.. ‧. The TSCS repeated the same array of questions of poverty attributions in these two. n. al. er. io. sit. y. Nat. years.. i Un. v.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aiwanese people blamed the poor. Ch. engchi. people themselves for their poor status. Men were more individualistically-oriented toward attributions of poverty than women. Also, people with high incom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dividualistic. attributions. towards. poverty.. The. self-interest-based attribution for poverty is supported by people with higher income,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Respondents 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less likely to attribute poverty to the structural causes. The principle of enlightenment by education lacks support from the analysis and it appears that educa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reproduction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Taiwan. Religiosity does not operate as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f a poverty attribute, which may demonstrate the III.

(5) disenchantment of religion in everyday life.. Key words: attributions for poverty, the self-interest thesis, the principle of enlightenment, social stratification,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6)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一節. 常民之貧窮歸因理論 ............................................................................................................ 6. 第二節. 貧窮歸因態度之文獻討論..................................................................................................... 8. 第三節. 貧窮歸因的影響因素 .......................................................................................................... 1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資料來源 ............................................................................................................................... 27. 第二節. 變項測量 ............................................................................................................................... 2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33. 第一節.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的次數分配表 ................................................................................... 33. 第二節. 自變項描述統計 ................................................................................................................... 38. 第三節. 貧窮歸因的決定因素 ........................................................................................................... 40. 一、. 貧窮個人歸因之決定因素 ................................................................................................... 40. 二、. 貧窮結構歸因之決定因素 ................................................................................................... 45.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iv n C 貧窮命運歸因之決定因素h ................................................................................................... 50 engchi U n. 三、. 立. 政 治 大.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 56. 第一節. 結論 ....................................................................................................................................... 56. 第二節. 討論 ....................................................................................................................................... 60. 附錄 1 貧窮問題歸因文獻整理 .................................................................. 61 參考書目........................................................................................................ 62. V.

(7) 圖目錄. 圖 2-1 Feagin 之貧窮歸因三面向 .................................................................................................................. 7 圖 4-1 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的態度直方圖:2002 及 2007 年(百分比) ............................................. 35 圖 4-2 2000 年-2008 年之失業率 ................................................................................................................. 36. 表目錄 表 2-1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貧窮歸因面向 ................................................................................. 8 表 2-2 Larsen(2008)之理論框架 ............................................................................................................. 12. 政 治 大. 表 3-1 本研究模型 ........................................................................................................................................ 32 表 4-1 2002 及 2007 年依變項之次數分配表(人數/百分比).............................................................. 35. 立. 表 4-2 自變項描述統計 ................................................................................................................................ 39 表 4-3 經濟困境:個人歸因之決定因素迴歸分析結果 ............................................................................ 41. ‧ 國. 學. 表 4-4 經濟困境:結構歸因之決定因素迴歸分析結果 ............................................................................ 47 表 4-5 經濟困境:命運歸因之決定因素迴歸分析結果 ............................................................................ 53. ‧. 表 5-1 本研究研究假設驗證結果之整理 .................................................................................................... 57.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8) 第一章. 前言.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誰的責任?」高希均說,上屆總統大選前夕,他 問兩名訪台諾貝爾得主這個問題,兩位得主不假思索地說: 「當然是學生的責任。」 「工作要自己找。」高希均說,前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完全靠自己找前途,什麼 時候開始,政府欠你一個工作?」-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2013 年在國立高雄應用大學舉辦的「競爭力大挑戰」論壇之發言(王昭月 2013)。 沒能力的人,企業主給 22K都算太高。-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沈育如 2013)。. 政 治 大 的專家。-台灣大學前校長李嗣涔在 2013 年臺大畢典之致詞(游婉琪 2013)。 立 學用落差是必然的,但只要主動學習,就算只有短短一年,也有機會成為世界. ‧ 國. 學. 窮人總是與我們相隨:我們從俗民智慧便可學到這點。但在俗民智慧裡無法以 同樣自信大聲說出的,乃是窮人到底如何變窮,以及被當成窮人看待,還有他. ‧. 們成為窮人與被當成的方式,在何等程度上,取決於我們(不窮不富的尋常人) 過活的方式,以及我們和其它人,如何稱讚或輕視這種生活方式,這類棘手的 問題(Bauman 著、王志弘譯 2003[1998])。. er. io. sit. y. Nat. 前三段引文都是在談論大學生就業問題。第一則引言是暢銷雜誌創辦人認為大. al. n. iv n C 學生如果有就業問題,原因一定是出自學生本身。第二則是台大校長的言論,他認 hengchi U 為若沒有能力,即使是領二萬二千元(約比基本工資高兩千元)的薪水仍然算是太 多。最後,一位台大前校長也談到,即便有學校教育和就業市場需求之間的落差, 靠自身努力仍可克服之而獲致成功。這些高知識分子都在表達一個訊息,就是個人 需要為自己的經濟成就負全責。. 以筆者個人來說,處於即將就業的關口,也常感到即將到來的就業壓力。看看 周遭的同學朋友,有的畢業幾年還在待業。已經就業的,除了一些比較幸運考上公 務人員的,有的擔任計畫助理,或為打工族,或是成為政府約聘雇人員,陷入非典 型就業的處境,能夠養活自己已經是十分了不起了。他/她們似乎都有這種感覺, 1.

(9) 儘管已經付出了努力,仍舊無法養活家人,也不太可能短期內買房,甚至結婚生子。 然後,在報章雜誌上,一流大學的校長或是雜誌創辦者,卻說「找不到工作是你自 己的責任」或是「只要努力就能成為專家」 ,似乎只要「找了就會有」或「努力就能 成功」 。但是我的朋友們,真的不努力嗎?我自認為不比他/她們優秀,也沒有比他 /她們差,我畢業後的就業狀況,又將如何呢?我一直感到困惑。. 這並不只是單純個人的煩惱,而是整個台灣社會經濟環境變遷的結果。近年來 許多書籍、雜誌或新聞報導,都開始提及台灣整體大環境對個人生活(尤其是經濟 生活)的影響。例如,由民間團體寫作的《崩世代》 ,其中便提到台灣就業狀況貧窮. 治 政 化、過勞化、彈性化、工作貧窮及窮忙問題嚴重,並預示崩壞的台灣未來(林宗弘、 大 立 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2011)。這種對自身生計的不知所措、對工作前 ‧ 國. 學. 景的沒有信心、以及即便很努力但仍可能無法獲得理想生活(而這在上一個世代似. ‧. 乎比較不成問題)的無力感,似乎是我這個世代共同的憂慮。. sit. y. Nat. io. er. 社會學將連結個人的煩惱與公共議題的能力稱為社會學的想像力(C. Wright Mills 著、張君玫、劉鈐佑譯 2006[1959])。我們的煩惱很有可能並非單純歸咎於自. al. n. iv n C 身便能解決,而可能有更大的社會結構因素。然而過於個人的歸因方式,影響我們 hengchi U. 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提出的改善方式。對於個人經濟困境的個人歸因將使人們 無法看見社會結構因素,進而無法認同從制度面解決社會問題。. 依據社會科學的研究,有許多因素導致個人陷入經濟困境,包括個人致貧因素 論和結構因素論等(張清富 1993a:15) 。個人致貧因素論主要根據人力資本理論和 地位取得模型,將個人經濟困境的原因歸因於個人因素,例如人力資本或父母親職 業地位等。結構因素論則是將個人經濟困境歸因於結構因素,例如勞力市場結構、 產業類型和社會歧視等。但是引言中主流媒體訊息透露的卻是個人應為自己的經濟 困境負全責,強化個人主義的思維模式。 2.

(10) 至於一般民眾對貧窮之看法, Feagin(1975)歸納出三種人們解釋窮人何以存 在的原因。第一類為個人歸因,亦即將貧窮的原因歸因於個人努力、能力等個人特 質。第二類為結構歸因,亦即將窮人為什麼會窮的原因歸因為社會經濟結構因素。 第三類為命運歸因,亦即將貧窮之原因解釋為運氣或命運使然。若人們普遍將貧窮 歸於個人因素,可推知人們認為落入經濟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個人的責任。若人們傾 向將貧窮歸於結構歸因,可知其意識到社會結構的影響力,也增加其認同從社會結 構面改善窮人經濟困境之可能。. 貧窮在人類世界普遍且存在久遠。貧窮的持續存在有賴於社會不平等的合理化. 治 政 過程。社會階層的研究指出社會菁英能透過各種管道傳遞合理化自身優勢地位的訊 大 立 息(Kerbo 著、蔣超等譯 2012[2009]:470-484)(例如前三段引言),使社會現狀免 ‧ 國. 學. 受質疑而得以存續。探究人們對窮人的主觀看法能夠得知整體社會看待窮人的觀感、. ‧. 如何理解為什麼有一群人落入經濟困境,進一步說,人們對貧窮的看法可能影響其. er. io. sit. y. Nat. 與窮人之互動(Bullock 1999;Cozzarelli, Wilkinson and Tagler 2001)。. 社會中大部分人對經濟弱勢者之看法,也牽涉到社會正義的價值觀。一個社會. al. n. iv n C 如何看待社會中的經濟弱勢者,是將貧窮視做個人問題,或理解為社會問題,影響 hengchi U. 人們支持的解決方案類型(Feagin 1975;王方 2002b) 。在民主社會,民意為政府政 策制訂施行之基礎,是故了解台灣民眾對於社會中何以有人落入經濟困境之看法便 有其重要性。. 過去探究貧窮歸因之文獻,主要從結構面或社會屬性面向解釋之。Larsen(2008) 結合社會福利體制理論及救濟標準之文獻,指出福利國家體制的特性影響人們對窮 人是否值得幫助之態度。例如自由主義福利體制之國家,對窮人的救濟標準較為嚴 格,民眾也較傾向於將貧窮的原因歸咎於個人特質因素。李易駿和古允文(2003). 3.

(11) 認為台灣的福利體制介於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間,故台灣民眾對貧窮原因之歸因 是否較偏向於個人呢?. 目前台灣針對貧窮的客觀分析之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廖榮利、鄭為元 1982;呂 朝賢 1995;薛承泰 2008;張清富 1993a,1993b;蔡明璋 1996;王德睦、何華欽 2006; 王永慈 2010),然而對於貧窮之主觀歸因欠缺討論。探討貧窮的主觀歸因與客觀因 素研究不同,對貧窮的客觀分析解答社會中有多少窮人、誰最可能落入貧窮,卻無 法回答一般人如何解釋在此社會中經濟失敗的原因。既有文獻對貧窮歸因之探討, 主要是將貧窮歸因當作自變項解釋社會福利態度(林萬億 1997;王方 2002a,2002b,. 治 政 2004;王永慈 2011)。將貧窮歸因當做依變項解釋之研究,最早有瞿海源、蔡淑鈴 大 立 (1988)探討台灣大學生對貧窮問題歸因之看法。首度使用大規模台灣民眾資料探 ‧ 國. 學. 討貧窮歸因之影響因素的是王方(2002a,2002b,2004)。但王方(2002a,2002b). ‧. 使用之問卷和本文不同,本文使用之問卷測量貧窮歸因的項目較為細緻,相關之背. sit. y. Nat. 景變項也較完整。王方(2002a,2002b,2004)只有探討單一年度之資料,本文採. io. er. 用兩個年度的資料進行比較,應可以彌補既有文獻不足並與之對話。. al. n. iv n C 本研究採用 2002 年和 2007 年的資料,探討一般人對窮人經濟困境的看法。此 hengchi U 時間點有其意義。首先,兩年度資料之比較有利於觀察自變項對模型解釋力之穩定 性。其次,2000 年至 2002 年台灣總體經濟情況變差,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而 2007 年經濟狀況相對較佳(詳見本文頁 36)。本研究意欲比較在經濟狀況較差之時,人 們是否較為贊同結構性因素造成貧窮,而較否定個人因素之影響?. 本文之研究目的為透過分析台灣民眾對窮人經濟困境的歸因方式,釐清台灣社 會如何看待每個人的經濟成就,以及如何解釋窮人何以陷入貧窮處境。本文之研究 問題為一般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之態度為何?對窮人經濟困境之解釋為何?個人條 件、社經地位及社會心理因素如何影響人們對窮人經濟困境之解釋?除了回答上述 4.

(12) 問題,本文也將驗證相關理論及與國內外研究進行對話。. 本研究第二部份為文獻回顧。首先,概述既有歸因理論。接著回顧各國貧窮歸 因之研究成果,包括人們對貧窮歸因之態度及哪些因素影響人們對貧窮歸因之看法。 第三部份為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之資料來源、變項測量及分析方式。第四部分為 研究結果,介紹研究樣本之描述統計、分析貧窮歸因之次數分配表及解釋貧窮歸因 之影響因素。第五部分為結論及討論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Un. v.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常民之貧窮歸因理論. 有些科學家研究社會現象和人類行為,對其提出精確、正式和科學的解釋,也 有一群科學家專門研究人們對同樣社會現象或行為之不精確、不正式和不科學的歸 因(attribution)。前者是一般社會現象客觀因素之研究,後者則是常民理論和信念. 政 治 大. (lay theories and beliefs)之研究(Furnham 1988:1-2)。在社會心理學門,探討一. 立. 般民眾對於某事發生的原因稱做歸因研究。歸因意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行為原因進. ‧ 國. 學. 行解釋和推測之過程。歸因不只是對外在行為表現的解釋和說明,也是對行為者的 評價(陳昌文、賴玉英、奉春梅、周瑾和顏炯 2004:140) 。歸因理論關注的是觀察. ‧. 者「認定的」原因和假設,至於這些被認定的原因和假設之可信度問題則不是一般. y. Nat. io. sit. 歸因理論所關心之課題(劉安彥 1993:21) 。歸因研究種類繁多,包括成功與失敗、. n. al. er. 經濟現象及社會不平等的歸因等。. Ch. engchi. i Un. v. Feagin(1975)是最早探究「一般大眾如何解釋窮人何以陷入經濟困境(亦可 稱做貧窮歸因或經濟困境歸因)」的研究。其將貧窮歸因歸納為三種(統整於下圖 2-1): 1.. 個人說(individualistic explanations)主要將貧窮的責任歸於當事人,也 就是將個人經濟成就歸因於個人能力、努力、教育程度或個人特質的差 異。. 2.. 結構觀點(structural explanations) ,將經濟成就的原因歸於社會和經濟結 構的缺失,例如工作機會缺乏、教育機構不充足、受到種族或性別歧視 或是沒有繼承財產等。 6.

(14) 3.. 命運歸因(fatalistic explanations) ,包括運氣、命運或上帝的旨意等(Feagin 1975:95)。. 個人說(individualistic explanations) :能力、努力、教 育程度或個人特質等。. 一個人為什麼會落. 結構說(structural. 入貧窮. explanations) :工作或教育機. (貧窮歸因)?. 立. 政 治 大. 會、社會歧視或繼承遺產等。. 命運說(fatalistic explanations) :運氣、命運或神. ‧ 國. 學. 佛之力等。. er. io. sit. Nat.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Feagin(1975)。. y. ‧. 圖 2-1 Feagin 之貧窮歸因三面向. al. Oorschot 及 Halman 則進一步整理文獻歸類出「個人-結構(individual-social)」. n. iv n C 和「責備-命運(blame(agency)-fate(non-agency) h e n g c h i U )」兩個面向(見下表 2-1)。 此與 Feagin(1975)之差異有二點。(1)他們認為原先之個人說及結構說,能夠再 區別出「責備」面向。因為無論是歸咎於窮人本身之個人特質、生活習慣、社會對 窮人之歧視、富人對窮人之剝削或私部門無法提供足夠工作機會等,均指涉某些社 會團體(組織或個人)之行為造成貧窮之結果,因此需要為此後果負責。(2)而除 了可以明顯指出對象以咎責之歸因外,尚有無法明確指出行為對象之「命運」因素, 特別是新增「社會命運」之概念。命運因素有分個人命運因素及社會命運因素,兩 者均有非個人、難以控制之特性或沒有明確行為者(故意或非故意)造成之行為結 果。兩者差別在於,前者為發生於特定個人身上之壞運氣、上帝意旨或個人災難, 7.

(15) 後者則強調社會因素或社會過程造成貧困,但是並非任何個人或集體行動者故意控 制之結果。例如全球性之大蕭條、通貨膨脹或引進自動化生產方式造成大量失業等 (Oorschot and Halman 2000:4-8) 。其後之研究大抵不脫離 Feagin(1975)或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分類方式(整理於附錄 1)。 表 2-1 Oorschot 及 Halman(2000)之貧窮歸因面向 個人(individual) 責備個人 窮人懶惰、不節儉及沒有好的 品行 個人命運 窮人運氣不好. 責備(能動者) (blame). 命運(非-能動者) (fate). 政 治 大. 社會(social) 責備社會 窮人是他人行動的受害者,是 社會不正義的被害人 社會命運 窮人是無法控制的社會和全球 發展的受害者. 資料來源:(Oorschot and Halman 2000:7). 立. 本節回顧歸因理論之定義,說明 Feagin(1975)之三種貧窮歸因,和 Oorschot. ‧ 國. 學. 及 Halman(2000)之貧窮歸因面向。據此,本研究提出第一個研究問題,在台灣社. n. al. Ch. engchi. er. io. 貧窮歸因態度之文獻討論. sit. y. Nat. 第二節. ‧. 會,民眾對貧窮之解釋為何?是個人、結構或命運歸因呢?1. i Un. v. 以社會階層化的觀點而言,社會中的社會階層制度能長久維持有賴於人們對既 有制度之接受。菁英階級、財團或政府等掌握社會權力或資源之團體(組織) ,能透 過各種社會組織傳遞有利於維護社會現狀的意識型態,這種將社會不平等正當化的 操作使得社會不平等的現狀得到大眾普遍接受(Kerbo 著、蔣超等譯 2012[2009]: 458-484)。貧窮歸因便是社會不平等正當化操作過程的一環,透過傳遞貧窮的原因 出在於窮人自身的信念,能夠使人們免於質疑不平等的社會現狀,有利於社會秩序 的維持。由於直接證明合法化過程如何運作有其困難度,本研究無法處理此正當化 1. 儘管 Oorschot 及 Halman(2000)包含之面向較多,然而本文使用之資料並無調查「社會命運」之部份,故只. 能就其它三類進行研究。. 8.

(16) 之過程,而只能夠提供目前台灣社會民眾支持或反對個人/結構歸因程度的科學證 據。觀察一個社會對貧窮之發生主要是以個人或結構之觀點出發,得以推知此社會 對社會不平等的容忍度及接受度。. 1986 年 Kluegel 及 Smith 出版之 Beliefs about Inequality 一書,乃針對美國民眾 認為在美國社會中誰得到什麼?為什麼?(who gets what and why?)的看法進行系 統性之研究。該書亦有專章探究民眾解釋窮人何以存在的看法,並從三個觀點解釋 之。首先是在美國文化中普遍存在之支配的意識型態(the dominant ideology) ,其次 是個人之社經地位或個人經驗,第三是在社會中逐漸興起的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的氛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美國文化中支配的意識型態立基於三個價值,公平、成功及民主。其中包含三. ‧. 個推論提供了合理化經濟成就不平等的論證。首先,支配的意識型態假定社會中提. sit. y. Nat. 供的經濟發展機會及教育機會充足。其次,因為機會充足,整個社會系統對其中之. io. er. 個人均公平,每個人成功與否端賴於個人努力/能力,故個人應為其經濟結果負責。 最後,因為個人的產出和投入(能力和努力)成正比,總體上來說經濟報酬的不公. al. n. iv n C 平分配便能被視為符合平等和公平性 ,社會系統能有效調整, h e。n而當財富分配不均時 gchi U 因為人們能夠透過選票督促政府保護個人的經濟成就(Kluegel and Smith 1986:5; Huber and Form 1973:4-7). 其次,在階層化系統中個人的客觀位置及個人經驗也會型塑人們對不平等的態 度。包括性別、年齡、種族/族群、收入差距、在工作環境中的階級差距、貧窮或 富有的經驗、受到歧視的經驗等。個人的客觀位置或生活經驗,可能強化或減弱對 個人主義信念的支持(Kluegel and Smith 1986:5)。. 第三,隨著政治、社會及經濟環境的轉變,諸如民權及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 9.

(17) 勞動參與率增加、種族隔離的取消及人們意識到富人也有可能落入貧窮等,由此產 生一股社會自由主義的風氣,激發不同於個人主義的信念,也影響到人們對社會不 平等的態度(Kluegel and Smith 1986:5)。. 將經濟成就歸咎於個人的信念,可溯源自美國歷史文化。17 世紀初,一群逃避 宗教迫害的歐洲人移民美國開拓新大陸,這群人大多信仰新教且相信個人主義及自 立的觀念。而後 19 世紀及 20 世紀早期的西部大開墾,許多美國人攜家帶眷舉家遷 移至邊疆建立新生活。因為西部開墾的成功,原先新教的信條得到具體的確立,使 得新美國人相信平均主義、平等競爭,相信通過個人努力便能獲致成功(Kerbo 著、. 治 政 蔣超等譯 2012[2009]:464-465)。 大 立 ‧ 國. 學. 研究指出 1960 至 1980 年的美國民眾,大多數贊同一個人落入貧窮的原因是出. ‧. 於個人因素。受美國人贊同的致貧因素前五項依序是:不節儉及缺乏金錢管理能力、. sit. y. Nat. 缺乏努力、沒有才華和能力、品行不良和酗酒以及社會無法提供多數美國人良好的. io. er. 教育。此結果顯示,由於個人主義的盛行,貧窮個人歸因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Kluegel and Smith 1986)。. n. al. Ch. engchi. i Un. v. Reutter, Veenstra, Stewart, Raphael, Love, Makwarimba 及 McMurry(2006)研究 加拿大民眾之貧窮歸因,探討人們對四種貧窮歸因的支持度(複選題) ,此四類分別 是結構、社會-文化、個人因素和宿命論。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最支持結構面的解釋。 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同意「政府政策導致一些人變成窮人」 。59%的受訪者同意「許多 人落入貧窮乃由於社會中的機會不均」 。56%的受訪者同意「大多數窮人因為生長在 貧窮家庭而貧窮」 。38%的受訪者同意「貧窮就只是現代社會進步和全球化的一部份」。 只有 25%的人同意「許多窮人由於懶惰而落入貧窮」。. 10.

(18) 由上可知,並非所有西方人均贊同個人主義的意識型態。在歐洲大陸,民眾對 貧窮原因的看法亦呈現多元樣貌。Larsen(2008)的研究旨在解釋福利政策支持度 的跨國差異。他認為各國福利體制的特徵型塑民眾對窮人是否值得救濟之看法,進 而影響人們對於濟貧政策之支持度。. Larsen(2008)從救濟理論(deservingness theory)文獻中歸類出五項人們判斷 誰值得受到幫助之衡量標準。包括(1)控制(control)。受助者落入困境之原因越 難受自身控制,越容易受到幫助。 (2)需求(need) 。受助者越需要受到幫助,越容 易得到救濟。 (3)認同(identity) 。受助者與幫助者團體歸屬感越強,越容易得到幫. 治 政 助。 (4)態度(attitude) 。受教者越是溫順、感激和聽話,越容易得到幫助。 (5)互 大 立 惠性(reciprocity)。受助者在先前已付出或是之後將有能力回餽,越易受到幫助。 ‧ 國. 學 ‧. 而不同國家之福利體制特徵將會型塑人們對窮人之看法。福利體制之特徵可從. sit. y. Nat. 三面向觀察: (1)勞力市場結構,包含社會中工作機會的多寡、勞力市場結構、產. io. er. 業轉型方式、失業率及勞工薪資協商能力等。(2)最底層與最大多數人之經濟資源 差距,指社會所得分配不平等之程度及落入貧窮之風險等。(3)普遍主義/選擇主. al. n. iv n C 義(universalism/selectivism)之程度,意指社會福利政策保障對象是全體公民, hengchi U 或限於特定身分(Larsen 2008:6-12)。. 依據 Esping-Andersen(1990)之分類,現今福利國家體制可區分為三種理念型, 分別是自由主義、社會民主及保守主義國家。Larsen 將上述三種福利體制特徵結合 五種救濟標準,發展出此三種類型國家之民眾對窮人是否值得救濟之態度的假設(見 下表 2-2)(Larsen 2008)。. 11.

(19) 表 2-2 Larsen(2008)之理論框架 選擇/普遍主義. 經濟資源不平等. 工作機會開放程度. 救濟標準. 自由主義. 高. 高. 高. 高. 社會民主主義. 低. 低. 中. 低. 保守主義. 中. 中. 低. 中.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自 Larsen(2008) 。. 在自由福利體制國家,福利政策採選擇主義,民眾需具備特定身分才能得到社 會保險或福利補助。此類型國家經濟資源分配較為不平等。勞力市場之工作機會開. 政 治 大. 放給所有願意競爭者,工會受到打壓所以個人難以協商薪資和勞動條件。而社會民. 立. 主主義型福利國家,福利政策採行普遍主義,只要是國家公民即可擁有基本之社會. ‧ 國. 學. 保險/救助。此類型國家之國民所得分配最為平等,最高及最低家庭所得之差距最 小。工作機會開放,不過工會勢力龐大,能夠協助勞工協商勞動條件及薪資水準。. ‧. 在保守主義福利體制國家,福利受領者不似自由主義國家受限,但也不若社會民主. y. Nat. n. al. Ch. engchi. er. io. 之保護政策防止失業率攀升(Larsen 2008:6-12)。. sit. 型體制全體適用。經濟資源不平等程度中等。在工作機會部份,此類型國家有較多. i Un. v. 綜合而言,自由主義福利體制國家在此三項均處於最高分,因此在一般人眼中 窮人和失業者將最難達到值得救濟的標準。社會民主國家在前兩項目得到低分,而 第三項的分數中等,所以窮人和失業者也就比較容易達到救濟標準。保守主義國家 在前兩項目得到中間分數,而工作機會開放程度則屬於低分,因此對窮人和失業者 的看法處於自由和社會民主國家的中間(Larsen 2008:12)。. Larsen 使用 16 個歐美國家之資料進行分析,將其分類為自由主義、社會民主或 保守主義國家。實證研究結果指出人們對窮人的看法的確受到福利國家體制的影響。 自由的福利體制國家人民比起社會民主和保守福利體制國家人民更同意該國內之窮 12.

(20) 人生活匱乏是由於個人懶惰所致。除此之外,Larsen 在模型中亦納入分析失業率及 種族多樣性之分析。研究發現失業率越高,人們越不會將貧窮歸因於懶惰。而國內 屬於同一民族或多元民族則對民眾之貧窮歸因沒有影響(Larsen 2008:13-14)。. Kallio 及 Niemelä採用上述 Larsen 觀點研究歐洲 26 個國家,研究結果稍有不同。 如預期,北歐國家最不認為貧窮是懶惰的緣故。不符預期的是,中東歐、地中海系 (保守主義)國家比起具有個人主義意識型態傳統的英語系(自由主義)國家,更 贊同懶惰導致貧窮。而且即便是屬於同類型福利體制的國家,對貧窮的看法可能也 略有不同(Kallio and Niemelä 2014:18)。. 立. 政 治 大. 從上述文獻可知,各國不同之福利體制特徵影響其下民眾對貧窮的看法,台灣. ‧ 國. 學. 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李易駿和古允文(2003)進行相關研究指出,因為台灣在國家. ‧. 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一種「發展/累積的」的取向,此種特色展現在福利體制. sit. y. Nat. 上演變成「發展型」的福利體制,於是台灣的社會福利體制有別於西方國家,目前. io. er. 介於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間。此種體制的特徵為:福利待遇常有差別待遇、期待 個人及家庭擔負較多福利責任、政府之社會安全支出偏低等。因此,可以預期台灣. n. al. ni Ch 對窮人之態度將較為嚴苛,較可能責備窮人本身。 U engchi. v. 最早進行台灣貧窮歸因研究的是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他/她們在 1986 年 至 1987 年間針對台灣大一和大四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成功訪問 1618 名大學生。 該研究將貧窮歸因分為四類:剝削因素、怠惰消極因素、運氣因素及潛能因素。剝 削因素類似結構歸因,包括某些行業薪資偏低、私人企業沒有提供足夠工作機會、 對少數民族之歧視與偏見及富人欺負窮人。怠惰消極因素及潛能因素類似個人歸因。 前者和行為習慣相關,包括奢侈浪費、不善理財和本身不努力等。後者和個人潛能 有關,包括才能低劣、貧窮家庭背景造成消極之生活態度及病弱或肢體殘障等。運 氣因素則包含命中註定和運氣差(瞿海源、蔡淑鈴 1988:113-114)。 13.

(21) 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主要將貧窮歸因於個人因素,即本身不努力、才能低劣、 奢侈浪費、某些行業工資偏低和病弱殘障。將貧窮歸諸於結構因素者較少,只有某 些行業薪資偏低得到較多支持。與 Kluegel 及 Smith(1986)的美國研究相比,台灣 大學生和美國民眾在貧窮原因的歸因上,同樣認為個人因素比結構因素重要(瞿海 源、蔡淑鈴 1988:114)。. 台灣大學生和美國民眾對於貧窮歸因看法贊同度的細部差異在於「奢侈浪費」、 「對少數民族的偏見與歧視」及「運氣差」三項。可能是因為美國人比較強調個人 勤儉的特質對貧窮之影響,所以美國民眾贊同窮人落入經濟困境是由於個人奢侈浪. 治 政 費的比例比台灣大學生多出許多。而少數民族在美國人口中比例甚高,非裔美國人 大 立 即占總人口之 15%,相較台灣人口中只有 2%以下之少數族群,於是台灣大學生對 ‧ 國. 學. 於針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和偏見造成貧窮的說法之贊同度自然較低。最後,台灣大學. ‧. 生和美國民眾贊同度差異最大的是命運歸因,台灣大學生認為命運因素重要的比例. sit. y. Nat. 較美國民眾多出 16%,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比起西方人看重命運之緣故(瞿海源、蔡. io. er. 淑鈴 1988:114-115)。. al. n. iv n C 王方(2002a,2002b)使用 h 1996 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研究台灣 engchi U 民眾對成功與貧窮歸因之態度及影響因素。其將貧窮歸因分為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 研究發現台灣民眾對於貧窮之原因,以「個人不努力(79.9%)」 (內在歸因)最多, 其次是「整個經濟系統出問題(75.7%)」 (外在歸因) ,第三為「社會不公平(63.2%) (外在歸因)」 ,最後是「能力不好(45.6%)」 (內在歸因) 。不論是富有或貧窮歸因, 人們都以歸因於努力與否最多,歸因於個人能力問題者較少。與 Kluegel 及 Smith (1986)之美國研究及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之台灣大學生研究相比,1996 年之 研究結果顯示當時台灣民眾較傾向於結構歸因。. 14.

(22) 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及王方(2002a,2002b)只使用單一年度之資料分析 貧窮歸因。本研究則使用 2002 年及 2007 年之資料,進行不同時間點的比較。兩年 度比較之優點在於能夠將總體經濟環境之變化納入考量。Kluegel 及 Smith(1986) 和 Larsen(2008)均提及總體政治經濟環境之轉變或勞力市場的變化,可能影響民 眾對社會現象之態度。Gallie 及 Pauman(2002)亦指出在歐洲,當失業率升高之時, 民眾較不會將貧窮歸因於失業者本身之怠惰。而台灣在 2001 年發生結構性失業之問 題(詳見本研究頁 36),故本研究欲使用兩年度之資料,探究總體經濟環境之變化 對民眾貧窮歸因態度之影響。所以本研究之第二個研究問題為,二十一世紀初之結 構性失業是否使台灣民眾較不傾向於責備窮人本身呢?. 立. 貧窮歸因的影響因素. ‧. ‧ 國. 學. 第三節. 政 治 大. sit. y. Nat. 以上是針對各國貧窮歸因態度的研究之文獻回顧,接下來是本文另一個研究主. io. al. n. 理因素探討之。. er. 題:哪些因素影響人們的貧窮歸因態度。本研究將從個人條件、社經地位及社會心. Ch. engchi. i Un. v. 台灣有關於解釋人們之貧窮歸因的研究有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及王方(2002a, 2002b)。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使用因素分析將貧窮歸因分為四類:剝削因素、 運氣因素、怠惰消極因素和潛能因素。剝削因素近似 Kluegel 及 Smith(1986)之結 構因素,包括某些行業工資偏低及對少數民族之偏見與歧視等。怠惰消極因素和潛 能因素則屬於個人因素,前者指行為習慣,包括奢侈浪費或本身不努力等;後者指 個人之潛能,包括才能低劣、病弱或肢體殘障等。運氣因素則包括運氣差及命中註 定。. 瞿海源和蔡淑鈴(1988)納入家庭背景、性別和籍貫作為探究影響貧窮歸因之 15.

(23) 因素,但這些變項幾乎沒有重要之影響力,模型之解釋量都不高,低於百分之一。 作者認為家庭背景的影響力不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大學生的同質性高,所以想 法類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在學校中對於個人表現的衡量,多憑個人努力、 潛能等個人特質決定,而與家庭背景無關,所以大學生較能擺脫家庭背景的影響(瞿 海源、蔡淑鈴 1988:115)。. 瞿文之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沒有特定家庭背景因素對所有依變項有影響力,但 仍有些變項對個別依變項有解釋力。在剝削因素的部份,學生省籍差異對剝削歸因 有影響。外省大學生比較不同意窮人因為受到剝削而陷入貧窮。作者認為這是因為. 治 政 在政治或經濟方面,外省學生傾向保守,此與外省家庭之背景與社會化過程有關。 大 立 在其它個人歸因部份,省籍沒有影響力,在剝削歸因卻有影響效果,可能顯示省籍 ‧ 國. 學. 是造成結構性問題的重要因素(瞿海源、蔡淑鈴 1988:115)。. ‧. sit. y. Nat. 在怠惰消極的歸因部份,家庭月收入和性別均有顯著影響。作者難以解釋為什. io. er. 麼家庭月收入越高,就越不認為個人之怠惰消極是貧窮的原因。在性別的部份,男 性較同意貧窮是個人怠惰消極所致,也許是因為男性心腸較硬的緣故(瞿海源、蔡. n. al. 淑鈴 1988:115)。. Ch. engchi. i Un. v. 在個人潛能因素部份,性別和母親教育程度有影響力。作者認為男性心腸較硬, 所以較傾向將貧窮歸諸於個人潛能缺陷。而母親教育程度越低,越贊同窮人陷入貧 窮是因為個人潛能缺陷的緣故,此效果是何故作者難以解釋。在命運歸因的部份, 研究結果顯示沒有變項有顯著影響。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命運和運氣有難以捉摸的特 性,所以某些大學生會認為命運對貧窮的影響力是機率問題,而無法用學生家庭背 景因素來解釋(瞿海源、蔡淑鈴 1988:115-116)。. 王方(2002a,2002b)使用 1996 年之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研究台灣民 16.

(24) 眾對成功與貧窮歸因之態度及影響因素。王方將能力不好及個人不努力歸類為內在 歸因;社會不公平和經濟系統出問題歸為外在歸因。並檢驗個人條件、工作福利、 收入和職業地位對貧窮歸因的影響力。性別對貧窮歸因之影響不顯著。父親職業地 位越高,越傾向贊同個人內在因素造成貧窮。教育年數越高,越傾向於贊同貧窮內 在歸因。作者認為教育程度對貧窮內在歸因的結果,可能表示大專教育體系之社會 化功能不足。公司有成立工會者,較不傾向贊同貧窮內在歸因。在王方的模型中, 沒有自變項對貧窮外在歸因顯著。. 王方(2002a,2002b)是首度使用全國性資料分析貧窮歸因的研究。其研究之. 治 政 問卷設計將一個人為什麼會窮的原因只分為四種:個人不努力、整個經濟系統出問 大 立 題、社會不公平和能力不好。若與本章第一節 Oorschot 及 Halman(2000)整理之貧 ‧ 國. 學. 窮歸因四個面向相對照,王方的研究缺乏個人命運歸因面向的討論。而本文採用的. ‧. 問卷,新增隨意用錢、沒有工作機會、命運不好和不願意工作等問項,故本研究的. sit. y. Nat. 分析更為完整。另外,本文分析 2002 年及 2007 年之資料,可比較兩模型中自變項. io. al. n. 的態度及影響因素。. er. 之影響差異及總體經濟環境變化之影響。因此,更能夠觀察出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 Ch. engchi. i Un. v. 在自變項的部份,本文的職業地位操作化方式亦與王方不同。王方採用黃毅志 (1997)的作法,將職業地位分成五等分。本文則參考關秉寅和黃毅志(1997)的 處理方式,並且進一步納入不在就業市場的人口進行分析。不在就業市場的人口, 包括家庭主婦/夫、退休或目前沒工作者,其階級位置難以衡量,但他/她們的貧 窮歸因態度可能會有不同。. 另外,儘管王方的研究顯示性別對於解釋貧窮歸因沒有影響力。不過,個人受 到歧視的經驗以及社會文化的變遷會影響個人如何解釋窮人的存在。在 2003 年台灣 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使得原先不受重視的職場性別歧視情形得到注意及糾正。例 17.

(25) 如規定雇主在招募、甄試、進用、分發、配置、考績或升遷等方面不能有性別歧視, 於教育訓練、福利措施、退休、資遣、離職、解雇及薪資之給付等亦不得因性別而 有差別待遇。另有其它關於性騷擾防制及促進職場性別平等之措施。. 儘管法律明文規定不得因為性別而有職場差別待遇,台灣兩性之間的薪資差距 仍然一直存在。張晉芬和杜素豪曾針對台灣兩性間薪資差距進行研究,結果指出近 十年女性薪資占男性薪資的比例,在 2002 年為 72%,2003 年為 75%,2005 年為 79%, 2007 年為 81%。雖然近年來薪資差距已經有逐漸縮小的趨勢,但是這樣的差距並不 能完全由人力資本、工作經驗和組織等理論上對薪資有影響力的因素來解釋,因此. 治 政 不能排除性別歧視的影響(張晉芬、杜素豪 2012) 。 大 立 ‧ 國. 學. 再者,由於受到傳統性別文化之影響,台灣女性需要負擔較多之家務及照顧責. ‧. 任,也比男性更可能因為婚育而中斷工作生涯。在政府托育政策不健全的情況下,. sit. y. Nat. 為了兼顧家庭與工作,有些女性只能選擇薪資較低的兼職工作。女性也比較容易陷. io. er. 入貧窮,王德睦、何華欽使用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研究台灣貧窮女性化現象, 研究結果發現在 1990 年至 2003 年間,貧戶中女性戶長比例確實有增加的趨勢(王. al. n. iv n C 2006)。由此可知,女性在台灣社會仍處於較為弱勢的位置。 hengchi U. 德睦、何華欽. 所以本研究認為由於社會文化的變遷以及矯正歧視之法律的頒訂,女性將更可 能意識到社會歧視的影響,檢視性別對貧窮歸因之影響應有其意義。綜上所述,可 知本研究的模型較為完整。加上可能由於是研討會論文的緣故,王方之兩篇文章雖 然回顧許多貧窮理論與歸因理論,於資料分析時卻鮮少與理論對話。本研究將補充 此部份之不足。. 在國外研究的部份,許多研究聚焦在探究個人條件和社會屬性變項對貧窮歸因 的影響。因為研究者認為社會或經濟地位能夠反映受訪者在社會中取得之特權多寡, 18.

(26) 所獲特權越多,較傾向於支持現狀(Lee, Lewis and Jones 1992) 。因此個人在社會中 之客觀位置便能夠型塑人們對不平等的看法。這些變項包括客觀階層位置、教育程 度、收入、性別、種族和年齡等。例如,收入較低者,較支持政府濟貧政策。在社 會中處於何種社會或經濟位置能夠作為衡量相關政策是否符合自身利益的指標,所 以能用來預測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歸因(Kluegel and Smith 1986:5)。以下將文獻回 顧個人條件、家庭背景、社經地位和社會心理層面對貧窮歸因之影響。. 1.. 性別. 治 政 個人在階層化系統中的位置及經驗影響對社會不平等的態度,例如曾經受到歧 大 立 視或是曾有過機會受限經驗的人,較容易看見社會其實並不是對全體都給予均等機 ‧ 國. 學. 會之問題(Kluegel and Smith 1986:27)。以性別而言,女性較可能落入弱勢處境,. ‧. 故較可能看見社會不平等之問題。Kluegel 及 Smith(1986) 、Hunt(2004)均發現女. sit. y. Nat. 性較傾向於認為貧窮是因為結構因素所致,但是在貧窮個人歸因方面,性別差異則. io. er. 不顯著。而 Reutter et al.(2006)針對加拿大民眾的研究則指出,男性較傾向於認為 貧窮是因為懶惰(個人歸因)所致。. n. al. 2.. Ch. engchi. i Un. v. 社經地位. 過去針對貧窮歸因的相關研究,主要從社經地位、個人條件及社會心理因素解 釋。從社經地位出發的觀點,認為個人在階層化體系中的客觀位置會型塑人們對社 會不平等的態度。社經地位的衡量方式包括收入、客觀階層位置和教育程度等。社 經地位可以作為衡量自利(self-interest)的基礎。自利原則認為優勢團體抱持支持 和合理化有利於他們自己的階層化系統的信念(例如個人歸因) ,而弱勢團體則會採 取較具替代性的看法(例如結構歸因及命運歸因) ,企求有利於自身的改變(Kluegel and Smith 1986:25)。因此,客觀社會位置越高,越傾向於支持維持現狀或是對自 19.

(27) 身有利的信念。所處客觀社會位置越低,越可能傾向於反對現狀或是其它替代性的 信念。Robinson 及 Bell(1978)和 Hunt(2004)以失敗者命題(underdog thesis)稱 呼這樣的行為傾向。. 理論上,收入越高,越不傾向於認為貧窮是結構因素所致,而越傾向於認為個 人因素造成貧窮。但是有研究發現收入不見得對貧窮個人歸因有影響力。美國的研 究指出收入越高,如預期越不支持結構歸因,但在貧窮個人歸因部份,收入的影響 力則不顯著。顯示支持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模式,故跨越社經地位皆贊同貧窮的 原因在於個人。至於從結構面解釋貧窮的看法,則比較需要透過個人社經地位、生. 治 政 命經驗和文化接觸而產生(Kluegel and Smith 1986:93) 大 。 立 ‧ 國. 學. Reutter et al.(2006)在加拿大的研究也發現,儘管如過去研究指出,收入越高. ‧. 越不認為貧窮是結構因素所致。但是低收入者卻較支持窮人之所以會貧窮是因為懶. sit. y. Nat. 惰(個人因素)的說法。他訪談低收入但未接受福利補助者,結果指出受訪者認為. io. er. 接受福利補助的窮人為濫用福利者,替那些「真正」需要社會福利幫助的人帶來困 擾。他引用 Appelbaum 的研究指出,有些低收入者認為若他們能夠不接受福利而生. al. n. iv n C 存,那其它人當然也可以。Hunt 的研究也發現收入高越不支持貧窮個人或結構歸因。 hengchi U 收入越高越不支持貧窮結構歸因,這個發現與過去的研究和失敗者原則一致。而收 入越高,越不支持貧窮個人歸因,可能顯示出高收入者對窮人的同情心(Hunt 2004: 845)。. 教育對社會不平等態度之影響大致有兩種觀點,啟蒙(enlightenment)與再製 (reproduction)。啟蒙觀點在社會科學中歷史悠久,其假設不平等乃是不理性的。 於是在正式教育中將會儘可能降低偏見以減少團體間的衝突和鼓勵更平等的生活方 式(Kane and Kyyrö 2001) 。Leo Bogart 之啟蒙假設(enlightenment hypothesis)亦認 為高社會地位的人比較會投入一些資料蒐集的行動,而這使他們更可能比一般人接 20.

(28) 觸到對社會問題有別於傳統個人主義解釋的資訊(轉引自 Wilson 1996)。教育程度 的提升,將使人更傾向於認為社會公平具正面價值(Robinson and Bell 1978) 。因為 高等教育可能提供許多不同於主流意識型態的資訊,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認知到 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和社會不平等的事實,也就對弱勢團體較具同情心,而降低責備 窮人本身的可能性(Hunt 2004:845)。. 而將教育視為再製不平等的觀點則假設優勢團體能從社會不平等中獲益,因此 不平等不被視為不理性而是被優勢團體視為特權的來源(Kane and Kyyrö 2001)。 Jackman 及 Muha 認為沒有理由期待教育能夠根本上轉變優勢團體(白人、男性或富. 治 政 人等)對社會不平等(性別、種族或階級不平等)的態度,因這樣的不平等對其自 大 立 身是有利的。他們指出教育能促成意識型態的精煉(ideological refinement) ,也就是 ‧ 國. 學. 教育可能鼓勵某些不平等現象的轉變,進而產生平等主義。然而這樣的平等主義並. ‧. 不是真的贊同從根本上改變不平等,此種主義常以個人主義的修辭包裝,意圖反對. sit. y. Nat. 那些可能從根本上重構不平等關係的以團體為單位的改革方案。所以教育也可能促. io. er. 使既得利益之優勢團體對不平等現狀發展出更老練的辯護,這樣的人被稱為應用最 新理念的辯護士(state-of-art apologists)(Jackman and Muha 1984)。. n. al. Ch. engchi. i Un. v. Kluegel 及 Smith(1986)和 Hunt(2004)的研究均發現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支持 個人及結構歸因。教育程度越高越不贊同結構因素造成貧窮,顯示教育程度的提升 反映社經地位的作用,出於自利原則,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支持結構歸因。而教育程 度越高越不贊同貧窮的原因出於個人,則表示教育的影響反映啟蒙原則的觀點,教 育給予人們社會自由化思潮的影響抵銷社經地位的作用。. 21.

(29) 3.. 家庭背景(貧窮經驗). 過去研究指出從自利的角度,曾經有財務困境或是貧窮經驗的人比起沒有類似 經驗者,比較不贊同窮人貧窮的原因出於個人因素,而較贊同結構因素導致窮人落 入貧窮(Kallio and Niemelä 2014;Niemelä 2008)。. 4.. 社會心理. 主觀的失敗者命題(the subjective underdog thesis)則是從社會心理面向解釋貧. 治 政 窮歸因(Robinson 1983) 。主觀的失敗者命題和失敗者命題相似。主觀的失敗者命題 大 立 假設具有較低社會階級認同(social-class identification(SCI))的人比起具有較高社 ‧ 國. 學. 會階級認同者,較傾向於將窮人之經濟困境歸於結構和命運歸因,而較不偏好個人. ‧. 歸因。不過,經驗研究的結果發現,主觀社會地位較高者,的確較不支持貧窮結構. er. io. sit. y. Nat. 歸因,但在貧窮個人歸因及命運歸因的部份則不顯著(Hunt 2004)。. 從上可知,國外文獻針對貧窮歸因的探討顯示過去研究主要從個人條件、社經. al. n. iv n C 地位和社會心理因素切入。 本研究也將以此角度提出最後一個研究問題 :個人條件、 hengchi U 2. 家庭背景、社經地位及社會心理因素如何影響人們對貧窮歸因的不同看法?. 2. 另有許多國外研究指出政治觀點/政黨傾向(Wilson 1996;Oorschot and Halman 2000;Hunt 2004;Merolla, Hunt. and Serpe 2011;Kallio and Niemelä 2014) 、接觸貧窮資訊的管道(Wilson 1996) 、社會公平的價值觀(Lepianka, Gelissen and Oorschot 2010;Kallio and Niemelä 2014)和居住地(Kluegel and Smith 1986;Feagin 1975)等也會 影響人們對窮人困境的解釋,不過由於本研究採用之問卷中沒有相關題目可供分析,所以並不探討這些因素的 影響。. 22.

(30)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二,分別是探討台灣民眾對於一個人何以落入經濟困境的 解釋,以及探究哪些因素影響貧窮歸因。貧窮歸因態度可歸納出三種,分別是個人 歸因、結構歸因和命運歸因。從文獻探討可發現,解釋貧窮歸因的角度可從制度面 及個人社會屬性面向觀之。制度面的觀點強調國家福利體制特徵對民眾福利態度之 影響。如前述 Larsen(2008)的研究,其結合福利國家體制和救濟標準理論之文獻, 提出了福利國家體制特徵影響民眾貧窮歸因的理論。自由主義型福利體制國家之人. 治 政 民較易對福利受領者要求較高之領取標準,也就較傾向於認為貧窮是個人因素所導 大 立 致。社會民主型福利國家之民眾則較不認為貧窮的原因出在個人。保守主義型福利 ‧ 國. 學. 體制國家民眾的態度則介於兩者之間。而台灣的福利體制介於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 ‧. 之間(李易駿、古允文 2003),所以我們可以假設在二十一世紀初大部分台灣民眾. er. io. sit. y. Nat. 較傾向將社會中窮人何以處於經濟困境的原因歸咎於個人因素(假設 1)。. 假設 1:台灣民眾對貧窮歸因之態度以個人歸因為主。. n. al. Ch. engchi. i Un. v. 不過,過去研究指出失業率會影響民眾對貧窮歸因的看法。當失業率升高,民 眾較不會將貧窮歸因於失業者本身懶惰(Gallie and Pauman 2002:21)。而台灣在 2001 年面臨嚴重結構性失業的問題(詳見本文 36 頁之探討) ,故本研究假設大眾在 2002 年贊同結構因素者將多於 2007 年。. 假設 2:在 2002 年比起 2007 年,贊同貧窮是因為個人因素的受訪者較少,而 贊同結構因素者較多。. 上述從制度及總體環境觀點探討影響貧窮歸因態度的研究假設,接下來討論個 23.

(31) 人社會屬性變項之影響。以下將根據前節文獻整理,從個人條件、家庭背景、客觀 職業階層和社會心理等層面,提出具體研究假設。. (1)個人條件 本研究所涵括的個人條件有性別和年齡(年齡作為控制變項) 。如前節文獻回顧 指出,人們所處的社會位置及生活經驗會影響貧窮歸因。女性在就業市場較容易落 入貧窮或是低薪狀態,處於較弱勢的位置。基於自利原則,本研究假設女性較男性 傾向於不贊同個人歸因,較贊同結構歸因。. 政 治 大. 假設 3:女性較男性傾向於支持貧窮結構歸因,而較不支持貧窮個人歸因。. 立. ‧ 國. 學. (2)家庭背景. 文獻指出,社經地位會型塑人們對貧窮歸因的看法。社經地位越高越傾向於不. ‧. 贊同貧窮結構歸因,而越贊同貧窮個人歸因。故本研究也預期家庭背景對於貧窮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因有影響力。. i Un. v. 假設 4-1:本研究假設父親教育程度越高,受訪者越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不贊 同結構歸因。. Ch. engchi. 假設 4-2:受訪者具有貧窮經驗,表示自身曾經處於弱勢處境,較可能認為貧窮 非個人因素所導致,而較贊同結構歸因。. (3)客觀職業階層 過去研究指出,在社會上居於優勢位置之群體,較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是故 本文假設處於優勢客觀階級位置及高收入者,較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較不贊同 結構歸因。關於受訪者教育程度對貧窮歸因之影響,文獻中則有較分歧之結果,需 要進一步探討。從人力資本論可知,教育程度和職業地位及收入呈正相關。教育程 24.

(32) 度越高者,表示人力資本較充足,在社會上較易取得優勢地位。因此,教育年數越 高,出於自利將越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不傾向於贊同結構歸因。但是根據啟蒙 原則的觀點,教育程度越高應較贊同貧窮結構歸因,而不傾向於贊同貧窮個人歸因。 目前台灣教育現場並沒有特別著重培養有別於個人主義的思維方式,而過去相關研 究指出,教育程度較高之台灣民眾較傾向於贊同貧窮個人歸因(王方 2002a,2002b) 。 故本研究認為教育程度對台灣民眾貧窮歸因態度的影響應較類似於自利原則之觀 點。. 社經地位之測量方式除了考量受訪者教育程度、收入和客觀職業階層位置外,. 治 政 本研究考量到公部門在台灣社會的特殊性,將公私部門別納入模型一併分析。台灣 大 立 的公部門相較於私部門具有福利較佳、薪資穩定、有明確升遷制度和不易受到解聘 ‧ 國. 學. 等特性。從勞動經濟學的雙元市場理論來看,軍公教部門是主要勞動部門,也具備. ‧. 內部勞動市場的特徵。而如前所述,在社會上處於優勢位置的群體,較贊同個人歸. y. sit. io. er. 同結構歸因。. Nat. 因。因此,本研究假設公部門比起私部門工作者,更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不贊. al. n. iv n C 假設 5-1:教育程度越高,將越傾向於贊同貧窮個人歸因,而不傾向於贊同貧窮 hengchi U 結構歸因。 假設 5-2:客觀階級位置越高,比起不在就業市場者更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 不贊同結構歸因。 假設 5-3:所得較高者,較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不贊同結構歸因。 假設 5-4:公部門從業人員較傾向於贊同個人歸因,而不贊同結構歸因。. (4)社會心理 衡量社會心理之變項包括受訪者宗教虔誠度和主觀階級位置。在台灣,民眾逢 年過節前往各式宫廟求平安符或安太歲,或向文昌帝君祇求金榜題名,均是常見的 25.

(33) 社會現象。受訪者之宗教虔誠度越高,表示其可能越相信有非個人所能影響的力量 存在或越相信命運之說,如有句民間俗語所示:有拜有保佑。故探究宗教虔誠度對 貧窮歸因的影響應有其意義。本文假設宗教信仰越虔誠,較傾向於贊同貧窮是因為 命運不好,而較不贊同貧窮是個人或結構因素所致。此外,本研究假設如主觀的失 敗者命題所言,受訪者自認主觀階級位置越高,越傾向於贊同貧窮是個人因素所致, 而不傾向於贊同貧窮結構歸因。. 假設 6-1:宗教信仰越虔誠,越傾向於贊同命運歸因。 假設 6-2:主觀階級位置越高,越傾向於贊同貧窮個人歸因,而越不贊同貧窮結 構歸因。.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5)控制變項:年齡與族群. ‧. 過去研究發現,除了上述變項,年齡對貧窮歸因亦有影響,故納入模型當作控. sit. y. Nat. 制變項。老人比起年輕人贊同個人歸因,而不贊同結構歸因(Kluegel and Smith 1986;. io. er. Kreidl 2000;Wilson 1996;Feagin 1975) 。在族群/種族的部份,以自利原則的觀點 來看,由於少數族群/種族在社會中較為弱勢,將較傾向於支持貧窮結構歸因,而. al. n. iv n C 較不支持貧窮個人歸因。Kluegelh及 Smith(1986)的研究結果則指出非白人較傾向 engchi U 於支持貧窮結構歸因,但在貧窮個人歸因,種族差異則不顯著。Hunt(2004)研究 美國洛杉磯城的居民,發現白人、非裔美國人和拉丁美洲人對於貧窮歸因的看法不 同。非裔美國人和拉丁美洲人比起白人,更傾向於同時支持個人和結構歸因。. 26.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資料來源. 本研究使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庫之資料,分析2002年四期三次社會階 層和2007年五期三次社會不平等之問卷調查結果。這是目前有關貧窮歸因議題最新. 政 治 大 PPS)訪問18歲以上台灣民眾,有效樣本在2002年為1,992份(章英華、傅仰止 2003), 立 的調查資料。該調查利用分層等機率三階段抽樣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 國. ‧. 第二節. 學. 2007年為2,040份(張苙雲、廖培珊 2008)。. 變項測量.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本研究欲探討影響台灣民眾貧窮歸因態度的因素。依變項乃根據受訪者針對「一. Ch. engchi. 個人會窮的原因有很多,您贊不贊成下面哪一種?」之回答,包括「努力不夠」 、 「能 力、才智不夠」 、 「隨意用錢」 、 「沒有工作機會」 、 「不願意工作」 、 「命運不好」和「社 會不公平」 。受訪者根據自身主觀評估各項歸因的重要性。在資料處理時,將很不同 意編為1分、不同意編為2分、同意編為3分和很同意編為4分,數值越高代表對該項 目越同意。無意見、不知道、不了解題意等答項,則視為遺漏值。. 在做統計分析時,將貧窮歸因分為個人歸因、社會結構歸因和命運歸因。代表 個人歸因之題目分別為: 「努力不夠」 、 「能力、才智不夠」 、 「不願意工作」及「隨意 用錢」。代表結構歸因之題目為「沒有工作機會」和「社會不公平」。代表命運歸因 27.

(35) 之題目為「命運不好」 。具體資料處理作法為分別將個人歸因和結構歸因題組的得分 加總,可得出兩個新變項,得分越高代表越贊同該項歸因。個人及結構歸因之 Cronbach’s α值,在2002年分別為0.707和0.579,在2007年則為0.577和0.424。這數值 並不理想,似乎民眾對於個人和結構歸因之想法並不涇渭分明,3也許可歸納出其他 因素,然而基於簡約原則,本文將概念相近之項目歸為一類。. 本研究用來解釋「貧窮歸因」之自變項為社會人口特徵、家庭背景、社經地位 和社會心理因素,控制變項為年齡與族群。以下將詳細說明各變項之測量方式。在 社會人口特徵部份,分為性別和年齡。性別在迴歸分析中以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 治 政 表示,以男性為0,女性為1。年齡則以受訪者自答之出生年次(民國)換算為當年 大 立 度年齡。 ‧ 國. 學 ‧. 衡量家庭背景部份的變項包括,接觸貧窮之經驗、父親教育程度和父親族群。. sit. y. Nat. 因為個人的社會位置會影響個人經驗,例如貧窮或富有的經驗、在職場上受到公平. io. er. 或不公平對待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會影響人們對不平等之原因和結果的推論 (Kluegel and Smith 1986:5)。故本研究之分析模型也納入貧窮經驗。在問卷中唯. al. n. iv n C 一一個比較相關又能提供比較的問項為:在學期間是否因家庭經濟問題需要出外工 hengchi U 作。原問題是「您唸書的時候,是否因為家裡經濟不好需要幫家裡工作或在外賺錢? 是甚麼時候?」 ,答項有「小學」 、 「國(初)中或初職」 、 「高中、高職或五專前三年」、 「五專後二年、二三專或大學」及「研究所」 。不論是在哪個求學階段,只要受訪者 表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歸類為有貧窮經驗者,此為對照組。受訪者之父親族群, 分為台灣閩南、台灣客家、外省(大陸各省)三類,原住民由於人數過少略去不計。 3. (1)Cronbach’s α 值可用來測量一個概念下各項目是否具一致性,對基礎研究而言,信度應至少 達 0.8,而探索性研究達到 0.7 即可接受。有學者認為,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 0.7 至 0.98,屬於高信 度,若低於 0.34 則需予以拒絕(林震岩 2010) 。 (2)本研究曾嘗試不使用加總方式,直接使用原始 答項進行迴歸分析。這些答項分別代表個人或社會層次、能動或不能動性之面向。如下所示: 「能力 不夠(屬於個人層次/不能動性)」 、「隨意用錢(屬於個人層次/具能動性) 」、 「沒有工作機會(屬 於社會層次/不能動性)」及「社會不公平(屬於社會層次/具能動性)」 。然而迴歸分析結果並不理 想,故仍採取加總方式進行分析。 28.

(36) 在迴歸分析中,以台灣閩南為對照組。. 受訪者父親教育程度以受訪者自答之父親教育程度為準,並將選項轉換為屬於 等距尺度的受教年數以利迴歸分析。計算方式為無教育及自修者歸為0、小學6年、 國(初)中9年、高中(職)及士官學校12年、(二、三)五專、空中行專、軍警校 專科(修)班14年、大學及軍警官學校16年,而研究所以上歸為18年,其它列為遺 漏值。. 受訪者職業階層的操作化指標為受訪者自答之家庭所得、職業階層、教育程度. 治 政 和公私部門。受訪者教育程度之操作方式同前述受訪者父親教育程度。受訪者職業 大 立 階層操作方式參考關秉寅和黃毅志(1997)之作法, 分為資本家、小資本家、家屬 4. ‧ 國. 學. 工作者、勞工和經理。本研究另納入不在勞動力市場者(包括沒有工作者、家管和. ‧. 退休) 。需要說明的是,兩個年度問卷設計之問法稍有不同。在2002年之問卷中依據. sit. y. Nat. 受訪者對以下問題之回答進行分類: 「請問您現在在哪裡工作?為誰工作?」 、 「您有. io. er. 沒有雇人?」及「您目前的工作是否有管理其它員工?」 。2007年之問卷問題則為: 「請問您目前(或退休前)在哪裡工作?為誰工作?」、「您現在(或退休前)工作. al. n. iv n C 的公司/機構大約雇有多少員工?」及「您目前(或退休前)的工作是否有管理其 hengchi U 他員工?」。具體定義和作法分述如下: 資本家:自己是老闆且有雇人。 小資本家:自己是老闆且沒有雇人。 家屬工作者:為家裡的事業工作,不論是否有拿薪水。 勞工:在公司或機構任職,且沒有管理其他員工。 經理:在公司或機構任職,且有管理其他員工。 不在就業市場:家管、目前沒工作和退休。 以上述之五種職業階層分類為基礎,本文另整理出三個階層:資本家、受雇階 4. 關秉寅和黃毅志(1997)之作法乃參考 Wright, Olin and Perrone(1977)之作法。 29.

(37) 層和不在就業市場者作為迴歸分析之用。受雇階層之作法為將小資本家、經理、勞 工及家屬勞動者合為一類。此處理乃為凸顯資本家相對於受雇者或不在就業市場者 社會位置之差異。在迴歸分析中,以不在就業市場者為對照組。. 家庭所得之測量方式乃依據受訪者填答之每月全家收入。此變項屬等級尺度, 數值越高代表收入越高。由於各年度收入之答項分類方式稍有不同,故本文將原分 類統一整理成14類,如下所示:無收入、2萬以下、2-4萬、4-6萬、6-8萬、8-10萬、 10-12萬、12-14萬、14-16萬、16-18萬、18-20萬、20-30萬、30-40萬及40萬以上。填 答不知道和拒答者歸為0。. 立. 政 治 大. 公私部門差異也是衡量受訪者社會經濟位置之重要指標。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公. ‧ 國. 學. 私部門於工作福利、勞動條件/權益等常有差異。平均而言任職於公部門較私部門. ‧. 有保障,此經驗可能型塑人們對貧窮歸因之看法。需說明的是,問卷中兩年度問法. sit. y. Nat. 稍有不同,但經過資料整理之後,仍可歸類出公私部門之差異。在 2002 年,問題陳. io. er. 述為「您為公家還是私人工作?」 。答項中「私立學校」和「私人事業」被歸類為私 部門,重新編碼為 1;「政府機構」、「公立學校」和「公營事業機構」,被歸類為公. al. n. iv n C 部門,重新編碼為 2; 「其它」被重新編碼為 年之問卷採用「請問您目前(或 h e n g c0。2007 hi U 退休前)在哪裡工作?為誰工作?」,若受訪者回答「受固定的公司/機構雇用」, 此題之答項中「私人事業」和「派遣公司」被歸類為私部門,重新編碼為 1; 「政府 機構」 、 「公立學校」 、 「私立學校」和「公營事機構」 ,被歸類為公部門,重新編碼為 2; 「其它」被重新編碼為 0。. 社會心理因素的操作化方式為受訪者之主觀階級位置和宗教信仰虔誠度。主觀 階級地位乃依照受訪者對「在我們這個社會裡(上) ,有些人地位比較高有些人地位 比較低。如果用1分代表最低,用10分代表最高,您會給您自己現在的地位打幾分?」 之回答。此為等距尺度,分數越高,表示受訪者認為自身在社會中的地位越高。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至於在台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 1950 年至 1960 年代,在台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本研究藉由分類和迴歸樹(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RT)進 行變數間之類別合併以及決定連續型變數之切割點。C&RT 的全名是「分類 和迴歸樹」

都是因為台灣面積不大但行政區域卻劃分過細所導致。因此,正本清源之道以

本研究在於國內汽車產業的經營策略之分析,藉由對已選定的個案進行仔 細地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期最終從中獲致結論。本研究方法,基本上依 Porter 競 爭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