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

Davidson 認為合作學習共同的特質之一是:有適合小組工作的共同 任務(task)或是學習活動(activity)( Putnam,1997)。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時需 要進行教學設計,提供小組共同工作的活動或任務。本節首先對教學設 計的意義進行探討,其次探討教學設計的模式,最後探討合作學習的教 學設計之特色。

壹、壹、

壹、壹、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一、一、

一、一、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設計的意義

Gagane(1992)認為教學是一組影響學習者以促進學習效果的事件。教 學設計則為教學者設計促進學習效果的「事件」,以達成學習目標。教 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可分為即時的與長期的。即時設計是教師在 教學前數小時的備課過程。長期設計則較複雜及多樣,其關注的重點教 可能是幾課組成一個單元,各單元組成一個學科或學科的序列,或是完 整的教學體系(引自陳正昌等譯,民 85)。

張祖忻等(民 84)認為教學設計是一個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法、

對解決方法進行試驗、評量試驗結果、並在評量基礎上修改方法的過程。

教學系統是教學設計過程的產物,教學系統有不同的規模:大至一個學 期使用的完整課程的教學大綱及教材,小至一小時的錄影教程或十分鐘 的幻燈─錄音配合教材。

張春興(民 84)認為教學設計是在教學之前對教學歷程中的一切,預為 籌畫,而安排教學情境,以其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性設計。教學設計設 計的性質為:1.教學設計的目的在幫助個別學生的學習。2.教學設計宜包 括短程與長程兩種設計。3.教學設計必須具備幫助學生心智成長的正面價 值。4.教學設計的完成必須經由系統的方法。5.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是以 人類的發展心理與學習心理為基礎。

綜合上述,教學設計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即時的,其目的在達成 教學目標,或解決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是不斷改進的過程,透過評量與 試驗持續的修改解決問題,經由系統方法完成設計。

二、二、

二、二、課程、教學、模組與活動課程、教學、模組與活動 課程、教學、模組與活動課程、教學、模組與活動

與教學設計相關的名詞,諸如:課程設計、教學模組設計、教學活 動設計等,茲就課程與教學、教學模組、教學活動設計之意義分述如下:

(一)課程與教學

林寶山(民 82)認為在正式教育活動中包含兩種成分,即「教什麼」和

「如何教」兩類。前者通常是課程領域的範圍,後者則是教學領域中所 要探討的範圍。就此而言,課程可以說是一種內容或學習經驗,教學則 是一種手段或方法,他是使學生獲得學習經驗、達到預期目標的方式。

課程與教學的關係,依照麥唐納等(Mac Donald & Leeper, 1965)的看 法,課程計畫先於教學,是比較可以被接納的說法(引自王文科,民 83 )。

歐用生(民 87)認為課程通常界定為「有計畫的學習經驗」。根據這個 定義,課程是指學校提供的學科,或是這些學科所欲達之讀、寫、算等 知識、技能的目標,也就是具體化於課程標準、教學指引、教科書或學 校教育目標、學校規則之內的內容。學是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活動,也 就是教師依據學習的原理,運用適當的方法來刺激、指導和鼓勵學生自 動學習,以達成教育目的的活動。

由此看來,課程比較偏向教材內容,教學比較傾向於教學方法,雖 然如此,歐利瓦(Oliva,1992)對於課程與教學的關係,認為此二者似乎難 以找到極為明確的關係,不過大部分的理論家傾向於支持以下的論點:

課程與教學雖然有關,但不相同;課程與教學存有相互依存的連結關係;

課程與教學雖是可以分開進行研究與分析的實體,但無法處於孤立的情 況中各自運作(引自王文科,民 83)。

(二)教學模組

陳美玲、郭重吉(民 90)之研究,指出模組化課程比一般課程更能以學 生興趣和生活經驗為中心,其彈性化的特點,使不同學科教師在發展教 學活動與進行教學時,能互相合作且擁有必要的自主性(陳均伊、張惠博、

張文華,民 92)。黃茂在、陳文典(民 91)認為教模組的設計是教師教學前 的準備與規畫,教學進行的目的應以學生為主體,並可視教學現場中,

師生實際互動情形作彈性的調整。李榮彬(民 92)綜合學者的意見認為教 學模組與統整課程的意義相當契合,是在探討一種主題架構下的許多教 學活動的集合體,它是議題探究式的一連串學習活動。

由此看來,教學模組通常指的是一完整的教學單元,單元底下有若 干個相互關聯的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的興趣或生活經驗為 中心,可依教學現場的情境而彈性調整。

(三)教學活動

王美芬等(民 84)認為教學活動是教學設計的中心,教學活動包括教師 活動和學生活動,都是為達成行為目標而設計和實施的。教學活動設計 應遵循的原則是要:瞭解學生、具有彈性、條理清楚和時加修訂。鍾聖 校(民 89)認為要教好一課書,首先要把那課書重新分析一次,構想他的 呈現方式,這時需要編劇能力。能夠顯示教師編劇能力,也就是構想教 材教法能力的,就是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可以作為教師進一步 導引自己,幫助自己深入思考和反省所要教的知識內容是否適切,以及 傳達這些知識內容的方式是否生動有力。張芳全(民 88)認為教學活動是 教學的基本方法,經由教師的教學操弄,呈現概念和技巧給學生(引自林 佳穎,民 90)。

由上得知教學活動設計是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對教材與教法適當的 安排,活動設計可以協助教師深思與自省,活動設計並非一成不變,需 要時加修訂。

綜上所述,課程與教學相互關聯,通常認為課程先於教學;教學模

張祖忻等(民 83)認為教學系統是教學設計過程的產物。Gagane(1992) 認為教學設計是教學系統中較小的部分,像學科(course)、學科單元 (unit)、或單一課文(lesson)等,教學設計模式相當多(陳正昌等譯,民 85)。

張春興(民 84)認為迪克─卡瑞(Dick and Carey, 1990)教學設計模式為 最完整最具系統的模式之一。教學設計的模式包括九個步驟,分別為:

設計含科學本質問題、實施教學,以及評量成效等。如圖 2-2 所示。

林佳穎(民 89) 在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學校本位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中,以張芳全(民 88)所提出之教學計畫歷程為主要方式,分為形成教學 目標、界定教學目標、評估學生需求、學習活動及策略與目標、評量學 生表現等五個程序進行教學設計,這五個程序來來回回,相互補充,不 斷修改,如圖 2-2-3。

圖 2-2-3 教學計畫歷程(張芳全,民 88)

陳均伊、張惠博、張文華(民 92)在國中教學模組發展實例中,教學模 組可分為五個階段:一、結合教師的理念與學生的學習問題,以確立教 學模組的內容。二、建立教學目標將教材趣味化。三、研擬教學活動,

以提供解決與科學有關的智能。四、藉由同儕互動提昇教材內容的品質。

五、是教材評鑑與回饋的機制,其流程如圖 2-2-4 所示。

找出科 學概念

設計教學 活動

連結 科學本質

呈現科學本 質問題

實施 教學

評量成效 目標

形成 界定教

學目標

評估學 生需求

學習活動及 策略與目標

評量 學生 表現

圖 2-2-2 教學設計之流程圖(王靜如,民 92)

綜上所述,教學設計的模式雖然依教學的規模與與教學者的理念有 不同的發展模式,惟各模式之間還是有相似之處。張祖忻等(民 83)認為 儘管教學設計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理論模式,但是各種理論模式都包括四 個最基本要素,分別為:分析教學對象、訂定教學目標、選用教學方法 和實施教學評鑑。由此看來,合作學習活動設計透過設計、實施、評鑑 等過程是不斷改善的歷程(Johnson & Johnson, 1994; Putnum,1997),設計 模式和一般教學設計是類似的。

參、

參、

參、

參、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設計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之之之之特色特色特色特色

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與一般教學設計不同,由文獻的論述,研 究者認為其特色可由三個面向來看:

一、

一、

一、

一、合作學習的教學有ㄧ定的教學步驟合作學習的教學有ㄧ定的教學步驟 合作學習的教學有ㄧ定的教學步驟合作學習的教學有ㄧ定的教學步驟

合作學習為教學策略與方法實施上有一定的程序與步驟,目前發展 出的合作學習法相當多,他們各自有特有的程序與步驟(本章第一節,

分析學生學習問題 闡述教學理念

擬定教學模組名稱與目 製作教材內容架構

研擬教學活動設計 小組討論

修正與精練教學模組 包括:1. 教學活動目標

2. 教材內容架構圖 3. 教案

4.學習活動單

試教 評鑑與回饋

3. 教學者:教學活動自我評鑑表

4. 觀察者:教學活動同儕評鑑表、教學觀察意見表 5. 學生:學習活動單、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問卷 6. 其他:教學檢討會議

圖 2-2-4 教學模組發展歷程圖(陳均伊等,民 92)

頁 12~20),使用不同的合作學習法教學,教學設計自然有所差異。有

與黃政傑、林佩璇(民 85)擬定合作學習教學步驟內容與相近,共同學習 法與小組成就區分法之步驟相差甚遠。

二、二、

二、二、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可以包含不同的可以運用「合作結構」或合作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可以包含不同的可以運用「合作結構」或合作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可以包含不同的可以運用「合作結構」或合作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可以包含不同的可以運用「合作結構」或合作 學習法

學習法 學習法 學習法

Kagan 認為結構(structure)是純然不含教材內容的(content free)。結構 (structure)加上課程內容(content)即形成教學活動(activity),因此結構可以 廣泛的套用在各種課程與學科(Kagan, 1994; Putnum, 1997)。Putnum (1997) 指出設計合作學習活動在將學生安排成小組前有許多必須決定的事項,

Kagan 認為結構(structure)是純然不含教材內容的(content free)。結構 (structure)加上課程內容(content)即形成教學活動(activity),因此結構可以 廣泛的套用在各種課程與學科(Kagan, 1994; Putnum, 1997)。Putnum (1997) 指出設計合作學習活動在將學生安排成小組前有許多必須決定的事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