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

驟,共有十二個步驟(Johonson & Johnson, 1994)。這些步驟是研究者在設 計教學活動時的重要參考。Davidson(1994)指出教師使用合作學習法基於 教學目標、個人哲學、學生需求和教室環境,在遵循基本要素的前提下 彈性實施(引自 Putnam, 1997)。研究者考量實際教學情境中並不是每個教 學單元都需要決定小組人數、分配組別與安排空間,也不是每一節課都 評估小組運作的效能。因此調整部分教學流程,用「分組活動」,「學 科內容合作學習活動」,以及「表揚與省思活動」等三個主要活動進行 合作學習教學規劃。經過調整的步驟和原來步驟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表 3-3-1 共同學習法合作學習教學流程與研究者實施方式之比較

Johnson & Johnson 共同學習法合作學習教

學流程 研究者合作學習之實施方式

上學期的合作學習教學規劃如表 3-3-2。

表 3-3-2 94 學年度上學期研究者合作學習的主要教學活動 時 期 主 要 活 動

期中考前

第一單元教學

分組活動、學科內容活動、表揚與省思活動 第二單元教學

學科內容活動、表揚與省思活動

期中考後

第三單元教學

分組活動、學科內容活動、表揚與省思活動 第四單元教學

學科內容活動、表揚與省思活動

表中顯示,在第一和第三單元安排分組活動,在各個單元都有學科 內容合作學習活動與表揚與省思活動的設計。

貳、貳、

貳、貳、教學活動實施前的準備教學活動實施前的準備 教學活動實施前的準備教學活動實施前的準備 一、一、

一、一、準備分組資料準備分組資料 準備分組資料準備分組資料

合 作 學 習 是 小 組 學 習 , 分 組 通 常 採 異 質 性 的 分 組 。 Johnson &

Johnson( 1995)指出異質分組可讓小組內的想法更多元、更易形成認知失 衡 而 刺 激 學 習 , 這 些 均 可 有 助 於 增 進 學 生 學 習 的 深 度 與 廣 度 。 Putnam(1997)指出小組的形成可以由教師指定、隨機組合、學生自己選擇 等方式。學生自己選擇可能遇到的問題是高成就或低成就學生各成一 組、好朋友成一組或是有些同學落單。基於以上的考量,本研究決定小 組的成員由教師指定,小組為異質性分組,期中考後重新分組。

在教學前研究者收集學生性別與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成績資 料,以性別與成績將學生異質性分組。這個班級有男生人 17 人,女生 14 人,分成六組,五個小組組員 5 人,一個小組 6 人。各組都有男、女生 2

~3 人。分組完成後將各組名單列印出來,準備第一節上課使用。

二、

二、

二、

二、擬定教學目標擬定教學目標 擬定教學目標擬定教學目標

Johnson & Johnson(1994)認為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包含學術目標

(academic objects)與社會技巧目標目標(social skill objects)。學術目標設定 學 生 學 習 的 內 容 , 社 會 技 巧 目 標 則 設 定 學 生 要 學 習 的 人 際 技 巧 (interpersonal skill)和小組技巧(small-group skill)。小組要達成共同目標 (mutual goal)必須能:(一)彼此認識和信賴;(二)正確且明確的溝通;

(三)彼此相互接受與支持;(四)建設性解決衝突。課堂中要強調哪 些合作技巧(cooperative skill)要視學生合作技巧發展的情形來決定。

Putnam(1997)認為在合作學習中運用於之社會技巧稱為合作技巧,並 列舉合作技巧包含:人際溝通、小組經營、衝突解決和領導技巧等四類。

邱瓊慧等(民 91)彙整文獻資料將合作技巧歸納成五個類目,包括提供領 導、尊重別人、群組溝通、反思與回饋、避免及處理衝突等。

研究者研擬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學術目標來自教材,合作技巧目 標則參考文獻與共同學習法的五個要素擬定四項目標主軸,分別為:(一)

小組的成員能相互認識與接納;(二)小組能分配工作,並努力達成任 務;(三)小組的成員能相互尊重與溝通,相互討論或相互教導;(四)

小組的成員能反省個人及小組的合作表現。由合作技巧目標主軸發展合 作技巧目標細目,表 3-2-3 臚列合作技巧目標與相對應的共同學習法合作 學習要素。

表 3-2-3 合作技巧目標與相對應的合作學習要素

合作技巧目標主軸 合作技巧目標細目 合作學習的要素 C1 小組的成員能相互認

識與接納且團結一致

C1-1 能認識與接納新組員,努力記 牢每位組員的姓名。

C1-2 組員能積極為小組爭取榮譽。

積極互賴 C2 小組能分配工作,並

努力達成學習任務

C2-1 組員能分配工作,讓每位組員 有貢獻小組的機會。

C2-2 組員能善盡職責完成分配的 工作。

C2-3 組員能確實完成小考或習作。

積極互賴 個別績效

續表 3-2-3 合作技巧目標與相對應的合作學習要素

(IP-941001-P) (二)和研究者的教學現況相近

林寶山(民 82) 引述文獻指出教學計畫依教學時間長短分為:每課計

畫、每週計畫、單元計畫、學期計畫和學年計畫(Martin, R. E., et al., 1988) ,…一般教師大都以每課計畫 (day plan)為主。對照研究者的教學 經驗,研究者的教學設計也是以每課計畫為主,上課前的備課,才會詳 列接下來這節課的教學流程與教學活動。研究者這麼做主要的原因是自 然科的教學進度不易掌握,實驗中會遭遇什麼問題以致影響進度無法預 測,這節課遭遇的問題必須在下一節課中解決。做長期的計畫傾向於教 學進度表,而非詳細的教學流程。

參、

參、

參、

參、教學活動設計模式教學活動設計模式 教學活動設計模式教學活動設計模式

合作學習活動設計透過設計、實施、評鑑等過程是不段改善的歷程 (Johnson & Johnson, 1994; Putnum,1997),本研究將教學活動設計模式係 參考陳均伊、張惠博、張文華(民 92)教學模組歷程,再依研究者的設計 理念稍作修改。教學活動設計概分為五階段:(一) 闡述教學理念與分析 教學問題;(二)擬定教學目標與策略;(三)設計教學活動內容;(四)實施 教學;(五)評鑑與回饋,如圖 3-3-1 所示。

分析學生 學習問題

分析教材與闡 述教學理念

決定教學策略與實施方式 擬定教學目標與策略

設計教學活動

評鑑與回饋

1.教學者:教學日誌 2.觀察者:觀察記錄與訪談

3.學生:學習活動單、小組反省單、合作學習調查 問卷、訪談

實施教學

圖 3-3-1 本研究教學活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