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嘗試設計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促進合作學習之教 學活動,實施教學活動,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以行動研究法改善 教學活動設計,研究者檢視學生的作品與回饋,自己的教學札記及與觀 察教師的對話,回顧一學期的行動歷程,研究者有以下的省思:

壹、

壹、

壹、

壹、在教學活動設計的省思在教學活動設計的省思 在教學活動設計的省思在教學活動設計的省思

研究者以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表現為目標,以教科書為內容設計教學 活動,或是延伸教科書的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在嘗試與改善的過程中研 究者逐漸形成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的看法,茲分述如下:

一、一、

一、一、依合作學習的要素安排教科書教材內即可形成合作學習的依合作學習的要素安排教科書教材內即可形成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依合作學習的要素安排教科書教材內即可形成合作學習的依合作學習的要素安排教科書教材內即可形成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教學活動 研究者認為教科書的內容依合作學習的要素調整實施方式即可形成 促進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例如課本中的討論問題,在合作學習的教學 活動中,為了促進組員間「面對面互動」,常安排成小組討論的形式。

在研究者的教學札記中寫著:

這次上課,對於課本的討論題目,都由學生自己看圖、看表 相互討論,尋求答案,而不是如以往由老師逐題帶領小朋友 討論,過去發現老師帶領的方式小朋友比較不容易專心,改 用小組討論、找答案,小朋友投入的情形似乎比過去好。

(TD-940922-P)

研究者調整過去帶領全班討論問題的教學方式,改為小組討論的方 式。

為了促進組員間「積極互賴」,進行課本中的活動任務時先安排小 組分工,讓每位組員都有機會為小組貢獻力量。研究者也關心每位組員 是否善盡職責,在對小組的訪談中研究者試圖瞭解小組分工的情形:

T:…組長有分配工作嗎?

S 千:有啊!

T:分配的工作都能完成嗎?

S 男:小月不配合,說怎麼會是我呢?。

T:小思會嗎?

S:還好。

T:上次測量太陽高度角時,大家都有去嗎?

S 千:只有你(小偉)沒有去,為了吃飯。

S 偉:因為不懂啊!。 (IF-940922-C)

另外,為了促使組員善盡「個別績效」並培養組員與小組的反省能 力,經常在活動後安排省思活動與隨堂小考。研究者曾經訪談學生,以 瞭解學生對上課方式的看法:

T:你覺得現在的自然課上法和以前的上法有什麼不同?

S 文:常考試。

T:會不會有壓力?

S 文:不會。

T:為什麼?

S 文:因為題目很簡單。 IF-940927-P)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是調整教科書教材 內容的實施方式,使符合合作學習的要素。活動設計就如鍾聖校(民 89) 所述:「要教好一課書,首先要把那本課書重新分析一次,構想他的呈 現方式,這時需要編劇能力。能夠顯示教師編劇能力,也就是構想教材 教法能力的,就是教學活動設計。」研究者以合作學習的要素安排教科 書的內容形成教學活動。

二、

二、

二、

二、設計開放性任務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教學者的努力與創意設計開放性任務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教學者的努力與創意 設計開放性任務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教學者的努力與創意設計開放性任務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教學者的努力與創意

實驗活動是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的重要內容。顏瓊芬、黃世傑(民 92)指出實驗活動可分為食譜式和開放式的實驗活動,食譜式的實驗活 動普遍存在於各級學校中。食譜式實驗活動鮮少刺激學生的邏輯思考能 力,開放式實驗活動則是從問題開始到解題均由學生全程主導,注重學 生推理、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發展。

研究者審視一學期的教學活動設計,大部分的活動設計是調整教科 書內容使符合合作學習的要素,而教科書中的實驗活動通常比較偏向於 食譜式的活動。學生還沒有做實驗之前,在家裡預習或經安親班老師的

指導,幾乎不必實驗已知實驗結果,對於學生推理、思考、及問題解決 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為了改善食譜式實驗活動的缺點,研究者除了在 實驗活動中設計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外,設計延伸課程活動與開放 式實驗活動是研究者的理念,在第四單元「力與運動」中設計「自製彈 簧秤」活動就是理念的落實。由學生在活動中投入的情形以及觀察教師 的回饋,研究者更加肯定開放式實驗活動的價值。

T 文:每次看老師的教學都覺得老師會有一些改變,看完就有 一些驚奇。老師希望營造一種開放的空間,上課幾乎是 不用課本的,希望他們能用自己的想法來思考,做出自 己想要做的東西,這可以激發創意,就向他們居然用夾 鍊袋來製造彈簧秤,這實在是我怎麼都想不到的,做出 來的彈簧秤居然還滿準的。

T 施:是啊,我在旁邊看,實在很想制止他們…

T 文:這種情況是我以前上課比較不會遇到的,因為可能是我 都照著課本上課吧。我也覺得我們班滿有創意的,像「彈 簧秤是怎麼製造的?」這樣的問題,我都不知道怎麼回 答,他們卻能討論出東西來,也可能是前面的引導,讓 他們能繼續討論,這很好。老師所有要教他們的都是用 引導的,不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對的、錯的也不講,都 是用拋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決。

(IT-940922-C)

雖然開放式實驗活動有利於學生推理、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發 展,但是限於課程進度、研究者的能力與時間,一學期來研究者的創作 並不多。研究者深深體認設計開放性任務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教學者的 努力與創意。

貳、貳、

貳、貳、在實施在實施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在實施在實施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省思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省思的省思的省思

本研究中研究者為活動設計者,亦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在教學的 過程中遭遇若干問題(請參閱本章的第四節),研究者檢視這些問題,

研究者認為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有些事項是相當重要的。

一、

一、

一、

一、在教學中必須隨時注意小組氣氛在教學中必須隨時注意小組氣氛 在教學中必須隨時注意小組氣氛在教學中必須隨時注意小組氣氛

許多研究指出學生與學生互動,對學習與認知有重要的影響(顏瓊

芬、黃世傑,民 92)。教學者必須隨時注意學生在小組中互動情形。本 研究小組的成員由研究者指定,採異質性分組,小組成員在性別與學業 成就異質,另外,也將比較容易與人爭吵的學生分配在不同的組別。儘 管研究者期盼新形成的小組能有良好的互動,但是實際小組的運作過 程,總是會有小組氣氛較差的小組,研究者曾經訪談自評分數較低的小 組:

S 城:小革每次在寫答案不太理我們想的答案。

T:怎麼辦?

S 城:尊重他的意思

T:可是你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啊 S 城:可是會吵架啊?

T:討論就要有不同意見啊,要看看大家的看法啊

S 城:有時候寫不出來就會寫我們的,換人記錄就不會了。

T:只有小革會這樣嗎?

S 城:是的

T:但是不會每次都他記錄吧?

S 城:他自己爭取要啊 (IS-941220-C)

由對話中可以知道這個小組的氣氛不佳,互動不良,可能影響學習。

發現小組氣氛不佳時教師積極介入輔導或許可以改善小組氣氛及互動情 形。

另外,閱讀文獻有關小組互動的論述,是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時改善 小組氣氛的可行途徑之一。顏瓊芬、黃世傑(民 92)認為小組中所發展 出來的特定角色與領導風格,大大地影響小組成員發展對實驗探究的理 解。建議在開放式探究實驗中應慎選小組領導者。許春蘭(民 89)、蕭 惠姿(民 90)也有相同的看法,認為小組氣氛和小組長的領導有關。其 他關於小組組員的地位、角色與組成與小組互動的形式的研究相當多(楊 文金,民 88,民 89),這些研究的成果都是未來教學者改善小組氣氛與 互動的重要參考。

二、

二、

二、

二、加強教師教導加強教師教導合作技巧教學的能力加強教師教導加強教師教導合作技巧教學的能力合作技巧教學的能力 合作技巧教學的能力

Putnam(1997)認為共同學習法特別強調直接教導學生合作技能,視合 作技巧為合作功能發揮的關鍵。研究者教導學生合作技巧的方式主要是 透過合作標語,個別與小組訪談以及上課中隨機教導的方式進行,一學 期下來,雖然大部分學生覺得自己的合作表現進步了,但是學生表示在 合作學習中遭遇最大的問題是「禮貌不佳」;而研究者也發現小組氣氛 不佳的組不容易改善。

研究者反思,自覺沒有受過教導合作技巧的訓練,能力不足,並未 在教導學生合作技巧方式多做嘗試,嘗試少,收穫也少。未來在這方面 應多加強,可以試著採用 Johnson & Johnson(1993)提出六個步驟的方式教 導合作技巧,以及 Kagan(1994)提供的各種活動結構,如任務重新建構、

輪流發言遊戲、溝通訓練、衝突解決訓練、技巧發展遊戲、小組角色發 展和角色扮演遊戲等活動教導合作技巧。

三、

三、

三、

三、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 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

三、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 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在教學中要展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