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多元文化歷史課程的教材教法

第三節 合作學習法在單元教學上的實踐

本節當中,第一步將先了解「合作學習法」的理論與操作,第二步再以此 為基礎設計與進行多元文化教育歷史單元教學活動,研究者實施教學活動之際 同時要進行觀察與紀錄,第三步則是依據實作經驗與觀察提出教學心得與反省,

並嘗試提出具體建議。

壹 合作學習法的教育理論

一﹑合作學習教育理論與多元文化歷史教育

現代合作學習的理論奠基於包括社會互賴、社會接觸、認知發展論與行為 學習論等社會學與心理學研究之上。藉由合作,團體成員之間產生資訊和洞識 的交換,發現彼此推理上的弱點,可相互調整修正;經由討論或請益引起認知 衝突進而分析問題,有助發展更高層次的學習策略。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是一種 追求平等與正義的理念,學生無論來自何種族群、性別、階級…等都該享有同 等的學習機會。為了能真正消除社會的偏見和歧視,它必須是持續不斷的歷程,

讓學校課程、組織、教學方法都隨之調整的教育改革運動,以幫助學生建立正 確的多元文化價值與適應多元社會的能力。而合作學習法的精神與多元文化教 育理念正好相符,所以常被多元文化學者推薦運用135。因為進行合作學習時,會 以異質團體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過程中可增進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相互接 觸。除了增進彼此了解,學習人際相處之道,同時藉由小組合作,也有助較弱 勢的學生提升其學習動機與成就。

二﹑合作學習的定義和理念

所謂的「合作學習」,若以教師立場來看,是在大班情境中將學生分成小組 以討論法來進行的教學活動;若就學生而言,則是以小組學習為主的學習。然 而合作學習裡的小組並非傳統的「分組討論」,也就是說,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 時,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負責安排讓學生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使學 生「合作」達到教學成效。136合作學習的優點在於促進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學業上 的學習成效,導正學習觀念,進而培養健康心理。137而合作學習的教材可歸納出 兩大設計理念138

135竇金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北縣教育》第 51 期(2005 年),頁 56。

136林寶山,《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心理,2003 年),頁 153-154。

137黃政傑、林佩璇,《合作學習》(台北:五南,1996 年),頁 18。

138蘇慧憫,〈教學方法之革新–認識幾種社會領域的教學方法〉,《翰林文教雜誌》第 9 期(2000 年),頁 20-29。

84

(一)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應獲得同等的學習資源。學習成就 來自於努力與進步,每位同學擁有相同的獎勵、表揚機會。

(二)彼此合作資源分享與相互鼓勵,體會個體融入群體的必要與價值。

三、合作學習的特質

(一)異質性分組:學生在小組中,學習的除了課程內容,還要學習人際能力。

儘量安排背景不同的成員異質分組(例如:不同能力水準或是不同族群、性別 的學生)這正是多元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理念,希望學生在學校除了習得對不同 族群文化的認識與尊重,還要培養學生與不同族群生活相處的能力,為適應多 元文化社會做好準備。

(二)積極的互賴:

大家努力追求共同目標;同一學習工作大家分擔;分享學習材料資源或資訊;

分配成員擔任不同角色(例如:記錄員、觀察員)

(三)面對面互動:

因為各種積極互賴使學生對彼此的學習負責,不再是孤立的學習個體,而要相 互討論、觀察、回饋,其間包含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換,都會影響學習成果。

(四)個別績效:

每個人對小組的表現都有其責任,都可能有其貢獻。當每個組內成員都能盡力 擴大自我的學習成就或表現時,小組的成就表現就變得最好。

(五)同等的成功機會:

小組表現的好壞是由每個成員的進步分數決定,表現比上次佳可以替小組贏得 較高的平均進步分數;成績表現優異的,只要維持優異表現,一樣為小組贏得 高分。因此,每個學生都會遭遇成功的挑戰,表現均受到其他成員的重視。

(六)人際技巧的學習

直接教導學生熟悉人際技能,並安排其實際運用的機會。

(七)團體過程運用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安排時間的程序,分析討論其小組運作及功能發揮情形,

檢討彼此合作協助以達成學習目標的狀況,觀察成員在團體內是否能有效維護 工作關係並隨時給予指導。

(八)小組酬賞

各小組要贏得酬賞並非彼此相互競爭,小組表現是與既訂標準來比較,在某一 既定時間內任何小組只要能達到目標設定的標準,都能獲得相同的酬賞。139

139 黃政傑主編,《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1996 年),頁 119-122。

85

四﹑合作學習課程進行的流程

基於合作學習理念衍生出的相關教學法種類繁多,因應教學性質或實際狀況會 予以變化,以下就參考合作學習理論與建議140,擬定適合本次研究實驗教學的流 程,四步驟分述如下:

(一) 清楚陳述活動的目的

在正式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向學生明確說明單元學習目標、重點以及每個學 習小組的任務與評量方式,使學生明白本課程的要求和期望。

(二) 工作內容架構與系統化

教師要事先準備好教材教具(如:學習單)以及學生合作學習分組表和評分表,

使教學流程系統化。

(三) 教導並評量合作性的過程

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成就、學習動機與行為表現以及學生特質等特質再 進行異質性分組,並安排教室空間,指導學生開始進行小組討論,傳達期望支 持的氣氛,鼓勵學生體認小組與個人的共同命運,充分發揮學習潛能。

(四) 評量各組表現

評量分為三大類:首先是教師觀察與評鑑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他組報 告時是否認真專注;第二類則是小組成績,由他組評分;最後一項則是學習單 元結束之後的個人性綜合評量。

140 郝永威等譯,《有效教學法》(台北:五南,2007 年),頁 368-375。

86

貳 合作學習法在多元文化歷史教育的實施

建立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操作基礎之後,隨即要運用「合作學習法」來落實 多元文化歷史教育單元教學。研究者以「合作學習法」結合多元文化歷史單元 教學先設計教案,從隋唐盛世時期的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的歷史內容中取材,

結合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設計符合多元文化歷史單元認知與情意學習目標的「合 作學習小組討論題目」讓學生分組討論與發表,在此同時研究者也要記錄課堂 教學流程與學生回饋情形,並於課後進行反省與檢討。

一﹑教學設計與進行

單元名稱 4-4 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學對象 八年級學生 時間 45 分鐘 教材來源 國中社會科課本康軒版第三冊

-第 4 課 隋唐五代的盛衰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1.已經了解隋唐時期的政治與經濟發展情形

2.參與此次實驗教學的 819 和 820 班,在其他科目課堂有實施合作學 習法的經驗,學生已熟悉合作學習進行的方式,並且也由導師進行異 質分組

3.前次上課已經分配好各組的討論題目,方便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預 習或相關資料收集

4.已經說明評量方式,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而學生的參與分為兩部分

(1)積極參與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

(2)針對其他組同學所發表的意見進行分析與評論

教具 電腦、單槍投影機、自製多元文化歷史單元教材(PPT)、板書、學生 學習單

教學方法 主:合作學習法

輔:講述法、影視教學法

教學評量 1 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小組的討論活動

(1)學生能發表自己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成果

(2)學生能專心聽其他小組的發表

(3)學生能對其他學習小組的發表提出補充意見 2 多元文化歷史教學認知目標測驗學習單

3 多元文化歷史教學情意目標測驗學習單

87

多元文化 教育歷史 單元教學 認知目標

1 了解天可汗世界的意義

2 了解唐朝胡漢融合的國際性格(唐人的民族文化觀)

3 認識外來文化在唐朝社會發展情形 4 認識唐朝文化向外傳播情形

5 能站在少數民族的立場思考分析,願意與唐人交流的原因 6 歸納分析唐朝時民族文化交流的模式

7 了解大唐文化的多元與強盛,歸因於「開放的民族政策」與「胡漢融 合的國際性格」

多元文化 教育歷史 單元教學 情意目標

1 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2 欣賞唐人開放、自信的國際性格

3 肯定多元的民族文化,促成「隋唐盛世」的產生,每個民族文化均有 貢獻

4 認同文化交流對於提昇人類文明進展是有幫助的 5 確信族群和諧是多民族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6 以唐人開放平等的族群文化觀評論當前台灣多元文化的發展以及世 界上的種族主義或恐怖主義

88

89

90

3 講解唐代文化向外傳播的 情形

(1)講解日本的交流情形

(2)講解新羅的交流情形

(3)講解吐蕃的交流情形

(4)講解大食與大唐之間的 文化交流造成造紙術西傳

……進行合作學習法……

(三)學生配合教學活動,

進行學習小組討論

(四)各學習小組進行成果 發表,並接受其他小組的提 問或補充討論

(每組約 5 分鐘)

討論題目與內容 見本文 92-97 頁

三課後活動

(一)發學習單

(二)預告下次上課討論分 享

25

4 認識唐朝文化 向外傳播情形 5 能站在少數民 族的立場思考分 析,願意與唐人 交流的原因

4 認同文化交流 對於提昇人類文 明進展是有幫助

5 確信族群和諧 是多民族國家長 治久安之道

1 主動積極參與

1 主動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