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多元文化歷史課程的教材教法

第一節 歷史單元教學的教材分析

為了達成多元文化教育的歷史單元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

必須設計適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所以本章將先針對本次行動研究所運用 的歷史單元教材進行內容分析;接下來再分別運用「問題探究法」和「合作學 習法」兩種教學法進行多元文化教育歷史單元實驗教學,除了探討與比較如何 運用兩種教學法實踐多元文化教育歷史教學,並且藉由研究者的課堂觀察與紀 錄,從教學過程中發掘問題且嘗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

第一節 歷史單元教學的教材分析

壹 課本內容重點介紹

本次研究在多元文化歷史單元教學課程實驗教學方面,以「配合學校教學 進度」且「不改變原來教學結構」為前提來探討多元文化教育在國中歷史課堂 落實的可行性,因此現行國中社會課本成為當然教材。以下將參與此次研究實 驗教學班級所使用的康軒版國中歷史教科書當中,擬做為多元文化歷史教學的 單元〈4-4 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課文內容整理87如表(三)所示:

表(三)實驗教學班級所使用的國中教科書內容概述表

課文標題 〈4-4 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課文內容概述 一

外來文化的輸入

背景 北朝時期,胡漢融合,隋唐皇室具有胡人血統,因此夷 夏觀念淡薄

發展 1 西域文化傳入中國

唐人日常生活漸染胡風(胡食、胡樂、胡舞、胡服)

形成胡漢交流、兼容並蓄的時代風貌 2 外來宗教傳如中國

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 3 佛教發展興盛

玄奘西行取經

佛教逐漸中國化(禪宗)

87 黃啟清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三冊》(新北:康軒文教,2016 年 9 月 3 版),頁 112-113。

42

唐代文化的傳播

背景 隋唐國勢強盛,文化程度高。

對周邊民族具有很深的影響力。

發展 1 日本:西元七世紀,孝德天皇在位時,派遣使者與學 者前往中國學習,推動「大化革新」,仿效唐朝制度 片假名:漢字楷書偏旁簡化而成

平假名:模仿漢字草書而作

2 新羅:位於朝鮮半島,全力模仿中國制度思想與社會 文化被稱為「君子國」

3 吐蕃:唐太宗時文成公主與其和親,傳入中原的技術 書籍與宗教,有助雙方文化交流與佛教思想傳布 4 大食:怛羅斯之役與造紙術西傳

(資料來源:國民中學康軒版社會科第三冊課本)

貳 課程設計與安排

多元文化歷史教育實驗教學原則上以國中社會教科書-八年級國中康軒版 社會第三冊課本中〈4-4 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單元為主要教學素材,但為配合 達成多元文化歷史教育目標並兼顧教學的完整性,研究者將在課堂中另行設計 與運用電子教學簡報(PPT)及課後學習單,另外再補充部分與本課程相關的歷 史素材,整合成為一個更適合實踐多元文化歷史教育的單元教材。

學生在課本的〈4-2 唐代的盛衰與五代十國〉已經初步了解,唐太宗被西域 各國稱為「天可汗」,成為東亞世界的盟主。而本次實驗教學內容則是在學生已 經具備的「先備知識」基礎上再加深加廣,更多面向的認識「天可汗制度」下 的唐朝社會與文化。也因此配合多元文化教育教學目標重新調整後的歷史單元 教學內容,除了原來課本設定的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情形的了解,並且藉由由法 律、通婚、任官、留學、移民等多個面向認識天可汗制度下的唐代族群關係,

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胡漢融合,兼容並蓄的盛唐社會文化,更能順利達成多元 文化歷史課程的認知與情意目標。

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教育族群議題教學當中,歷史上的族群衝突事件可 作為批判與反省的負面教材,同理可證,歷史上族群友好,和諧共榮的歷史課

43

44

叁 自製相關補充教材與教學電子簡報投影片 一、天可汗名稱與職權:

天可汗名稱的由來始於貞觀 4 年,唐朝皇帝擊敗東突厥後接見頡利可汗之 時,諸蕃上尊唐太宗為「天可汗」。而「天可汗」泛指唐帝,並非專稱唐太宗一 人,在玄宗朝出現次數最多,高達七次,推測應該與當時大食崛起,西域各國 紛紛要求唐朝出兵保衛其國防安全有關。尊稱唐朝皇帝為天可汗的種族,包括 突厥、西域等中、北亞民族;而東方(如朝鮮半島三國、日本)、南方(如:南 詔、天竺)、西南(如:吐蕃)等民族則並未以「天可汗」來稱呼唐朝皇帝,因為 這些民族稱呼其君長或稱「王」、「天皇」、「贊普」,並非用「可汗」,所以上書 唐帝時也就不稱「天可汗」而以「皇帝」、「天子」、「陛下」等尊稱。再者,被稱 天可汗者,並非唐帝所專有,當游牧民族君王強盛,武功傲世,均以此號之。

太宗云:「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天可汗乎89」,也就是唐太宗以皇帝之號下行天 可汗事。唐帝對內稱皇帝,對外稱天可汗,代表大唐皇帝是兼具西域、北荒諸 民族共同的君長。90

唐朝建立的「天可汗制度」,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國際性質的組織,

諸蕃推大唐天子為國際盟主,以唐朝的聲威作為一種穩定國際秩序與和平的力 量,而唐帝國則以強大國力為背景,利用諸蕃之間的相互制衡為自己守衛邊疆,

減少兵事上的花費,建立起以唐帝國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在太宗與高宗朝,

為防突厥報仇,主要目的在維護西域的秩序與和平;高宗晚期到玄宗朝,則為 防大食東侵,主要是維護波斯、印度、康國、曹國等國之秩序與和平;到肅宗、

德宗、代宗時,為防吐蕃西侵則是維護亞洲的和平。91天可汗既為國際共同的盟 主,具有四種意涵:主要目的為維持各國安全,解決各國衝突;其次則具有徵 調各國兵員的權力;其三各國君長繼承需天可汗的詔書承認;最後,此體制雖 非以經濟、文化交流為目的,卻促進了唐代經學、律令以及西域之宗教、藝術 等更頻繁的互動往來與影響。92甚至有現代戰略學者認為,唐朝的天可汗制度已 經建立了類似現代集體安全組織的概念,使許多弱小鄰國可以和平相處,共存 共榮。93

二、天可汗體系下的唐人:

(一)唐太宗的夷夏觀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九八:「貞觀二十一年五月,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

89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三,〈唐紀〉九。

90 朱振宏,〈唐代皇帝‧天可汗釋義〉,《漢學研究》,21 卷 1 期(2003 年),頁 413-443。

91 林天蔚,《隋唐史新論》(台北:東華,1989 年 3 版),頁 239-250。

92 羅香林,〈唐代天可汗制度考〉,《新亞學報》,1 卷 1 期(1955 年,香港),頁 209-243。

93 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台北:麥田,2003 年),頁 250-253。

45

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夷狄。朕才不及古人而成功過之……自古皆貴中 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94」李唐王室的先世,本 是北朝胡化的漢人,又長期在胡族政權中服務,對於所謂的夷夏觀念本就淡薄。

因此,建國之後雖不時對周邊民族用兵,但征服之後則視為本國。唐初,每有 平定外族,便在該族的居地上設置羈縻州、府,以其酋長擔任都督刺史,給予 高度自治權。甚至委任外族人士以中央要職,例如貞觀 4 年(西元 630 年),唐 軍擊敗東突厥之後,其酋長有不少任職唐朝中央官職者,其百姓因而遷入長安 城居住者近萬家,這種「華夷一家」盛況,可說是空前未有之事。95

(二)唐人為「新漢族」

學者陳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中提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 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

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96」雖然二十世紀前期的陳寅恪因為時代背景,所以文句 措辭不完全符合多元文化精神,但單純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對中國三千年來中 原農業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之間的互動關係做了精闢和創見性的概括。他認為 唐代的人並不是從「漢」這個老幹所長出的新枝,而是一個新興的,並經過改 良的族群。唐人吸收胡人勇敢進取的特性又善用自身開明的作風,因此能夠人 才輩出而且允文允武。也可以說唐人在體質上同時具備漢人的文質與胡人的勁 悍,且更富創造力;反映在文化上則可以見到儒、佛融會,並同時與四方交流,

形成開放型文化。

三、天可汗體制與唐代社會文化

(一)允許外族人士入境居住

唐朝時胡人來華的主要目的包括:經商、奉使、求學、傳法、歸附。其中 又以「歸附」的人最多(譬如貞觀 3 年:北方胡族來降男女一百二十萬;貞觀 6 年:党項羌內屬者三十餘萬)。這些來華者,統稱「蕃胡」,也有單獨稱其國名 者。因他們聚居一處,而有「賈胡堡」、「興胡泊」、「高麗坡」等地名;又或聚 居一區,則有「蕃坊」、「新羅坊」、「蠻院」、「波斯邸」、「新羅館」、「渤海館」

等地名的出現。97

天可汗體制下在尊重外族文化前提下還特別創立羈縻府、州等行政制度加 以管理。唐帝國將歸附進來的,主要是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劃分為都督府、州、

縣,而朝廷冊封當地各族首領人物為都督、刺史、縣令,實行世襲制。這些地

94 司馬光,《資治通鑑》,(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線上查詢,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0253

95 張豈之、張國剛、楊樹森等,《中國歷史 隋唐宋史》(台北:五南,2002 年),頁 191-192。

96 陳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陳寅恪先生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1 年),頁 299-304。

97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1986 年),頁 853-854。

46

區的貢賦版籍一般不納入中央戶部進項,只要求受封的少數民族首領要按年節 向皇朝進貢,應朝廷徵調派兵出征,承辦朝廷下達的公務。當時生活在唐帝國 境內的少數民族主要有突厥、回鶻、靺鞨等,被納入唐代全國共八百多個羈縻

區的貢賦版籍一般不納入中央戶部進項,只要求受封的少數民族首領要按年節 向皇朝進貢,應朝廷徵調派兵出征,承辦朝廷下達的公務。當時生活在唐帝國 境內的少數民族主要有突厥、回鶻、靺鞨等,被納入唐代全國共八百多個羈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