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歷史教學目標

第一節 多元文化教育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多元文化教育興起的背景並認識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同時 為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將先就多元文化教育所包含的各 種面向進行介紹,然後再整理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以做為研究的理論基礎。

壹 多元文化教育興起的背景

要了解「多元文化教育」以前必須先認識「多元文化」的概念。它是北美洲 多族裔國家的產物,也可說是民主化的結果。在西方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學者 班克斯和李奇(J.A. Banks & J. Lynch)50兩人合著的《西方社會多元文化教育》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West Societies)書中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興起是西 方社會在 1960 和 1970 年代盛行的民族復興運動下的產物。51最初源自於 1960 年代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日後逐漸擴大討論範疇,由政治改革轉變為社會文 化的改革運動。多元文化論者認為:「沒有一種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優秀,也不存 在一種超然的標準可證明這樣一種正當性:可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其他文化;

文化間是平等的。」、「多元文化是從文化族群和社群間的差異出發,對主流文 化宰制弱勢文化提出強烈質疑,並且認同與肯定各種不同族群的文化。」52考古 學界早已用科學方法證明人類文明的起源即是多元並立的形式,所以文化發展 本來就該百花齊放各具特色,豐富人類文明內涵。然而像美國這樣多民族的移 民國家卻往往以「大熔爐」為名壓抑了多元異質的聲音,以西方白人主流文化 的標準傲慢地評斷其他文化的優劣。有鑑於此,多元文化論者所追求的不只是 恢復與承認多元文化的並存,認同與欣賞「文化沙拉碗」為社會帶來的養分與 活力,進一步更要批判過往單一文化的優勢霸權。探討或研究的範疇,最初僅

50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是美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的重鎮,而詹姆士.班克斯 (James A.

Banks)即為多元文化教育學者兼該中心主任,詹姆士.林屈(James Lynch)的研究則著重在發展多元文化課 程課程。

51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1993 年),頁 30。

52 但招偉、蘇永銘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1990 年),頁 86。

20

為族群,到 1990 年代之後,逐漸延伸到性別、階級、宗教、鄉土、身心障礙或 資賦優異族群…等。教育是傳遞社會價值觀念並教導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重要 工具,為了落實多元文化理念,改造環境,「多元文化教育」應運而起。有關多 元文化教育興起的背景,學界通常由以下三個面向來討論53,分析整理如下:

一﹑弱勢族群意識的覺醒

1960 年代正值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之際,這個時期非洲裔美國人開 始覺醒,企圖爭取一直以來被剝奪以及忽略的權益,並要求學校在課程中應該 真實的反應其獨特的歷史、經驗、觀點和文化;而後到了 1990 年代,某些女權 運動者更具體要求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制度皆應消除性別、文化的歧視,

並提供足夠的機會使其達成自我實現。在追求公平正義的大前提下,其他長期 遭受忽略和歧視的社會團體也開始陸續加入抗爭的行列,也使得多元文化教育 涵蓋的議題從族群議題逐步擴展到所有被不公平對待的弱勢族群。

二﹑文化多元主義者對同化主義的質疑

同化主義者認為,人類文明呈現一種線性的演化關係,弱勢族群自然認同 優勢族群的文化,藉由文化接觸,逐步同化成為新的共同體。他們格外強調國 家的一致性,認為種族區分會導致分化和衝突,社會中所有成員都應該融入主 流文化當中,亦即所謂的「熔爐政策」。然而,這樣的同化教育帶有嚴重的偏見 與歧視色彩,最後導致弱勢族群不斷被邊緣化,甚至最終激化成為種族衝突事 件。於是多元文化主義者主張,學校教育不該被當成同化的手段,反而應該正 視多元族群並存的事實,強調文化民主,弱勢族群有權利維持他們原有的文化 制度,社會應該像一個多元的「沙拉碗」,當人能自由不受限制的保有其原本文 化,世界才能因此更豐富,呈現多元之美。所以學校教育應該傳遞「差異性的 價值」以及「相互尊重的重要性」。54

三﹑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教育的反思

回顧西方從啟蒙運動到現代化的過程中,人類似乎不斷在企圖建構世界結 構存在整體性與一致性。然而二十世紀後期出現的「後現代思潮」開始對這樣 過度強調一致與整體性的現代化歷程提出質疑與批判。它反對傳統的邏輯中心 論、確定論、統一性以及現代化所追求的普遍、系統、與客觀的理性,後現代 主義拒絕接受現代理性所建立的原理原則。55由此可見後現代主義強調去中心化、

反權威、從差異的立場向現代主義所主張的普遍理性和集體主義對抗。多元文 化教育結合此一思潮後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傳統教科書中展開對歷史事件的 重新理解,以更多元的觀點來詮釋歷史。

53 李苹綺譯,J. A. Banks 原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1998 年),頁 29-30。

54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2001 年),頁 4-5。

55 溫明麗,〈後現代與現代的關係〉,《教育研究雙月刊》,第 50 期(1996 年),頁 4-7。

21

貳 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

在探究多元文化教育興起背景過程當中可以深刻體會所謂「多元文化教育」

是一個頗複雜的概念,因為牽涉的範圍很廣,往往因切入探討的角度不同會得 出不同的理解與定義。以下將針對國內外教育學者對多元文化教育所做的定義 分別做整理與探討,希望能更明確掌握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

美國知名的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J.A. Banks)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個 概念,一個過程,一種教育改革。目的要改變學校結構與文化,使不同文化背 景的學生在學校都能得到平等的學習機會。56然而因為社會正義與減低偏見等目 標並非一蹴可幾,所以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持續不斷改革的過程。

另一名學者 Nieto 也認同多元文化教育是學校整體改革的過程,是針對所有 學生的基本教育,但她更強調多元文化教育應該作為挑戰種族主義及各種歧視 的教育,教導學生接受並肯定不同文化的多樣性。57她將多元文化教育建立在批 判與反省之上,最終希望達成社會正義。58

若根據《多元文化教育辭典》(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Grant

& Ladson-Billings,1997)則將多元文化教育界定為:「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 1960 年代的族群研究運動,它是一種哲學概念,也是一種教育過程。多元文化教育 植基於哲學上的平等、自由、正義、尊嚴等概念,希望透過學校及其他教育機 構,提供學生不同文化團體的歷史、文化及貢獻等方面知識,使學生了解與認 同自己的文化,並能欣賞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文 化不利地位的學生亦提供適性及補救教學的機會,以協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 概念。它牽涉族群、階級、性別、宗教、語言、特殊性等層面的議題。」59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在民國九十八年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專案中,研究團隊 將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分為五大部分,分別為:多元文化教育是持續改革的歷 程、以所有學生為對象、能因應差異、肯定多元的價值、關注教育機會均等、

提供增進人權與適應未來的能力。60以上五點含括兩項重要的概念。第一,「公 平」是多元文化教育支持者的核心理念,所有的學生無論其性別、社會階級、

族群、文化、宗教都應該擁有公平進入學校及社會的管道,能在友善的環境中 受到肯定並且獲得成功經驗。第二,多元文化教育必須「以所有人為施教對象」,

56James A.Banks,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Press,2009), pp.1-27.

57Sonia Nieto,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nd ed.)(New York:

Longman Press,1996)轉引自劉若蘭,〈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看學生的學習──評介 Sonia Nieto 著作《肯定多元 性:多元文化教育的社會政治脈絡》〉《中等教育》59 卷 2 期(2008 年),頁 154-170。

58陳玉樺,〈淺談多元文化主義-展望多元文化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87 期(2010 年)引自 http://society.nhu.edu.tw/e-j/87/A42.htm

59C.A.Grant & G.Ladson-Billings,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Phoenix ,AZ: Oryx Press,1997).

60梁恩典、劉美慧等,「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研究專案」〈運用多元文化教材提升學童多元文化素養之成效研究-以 臺北縣溪洲國小為例〉(2009 年),頁 5-11。

22

積極推動課程與學校環境上的革新,使不同背景的學生學習到文化差異以及尊 重的態度,進一步促成行動意識的開展。

而國內學者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等則對何謂「多元文化教育」做了較 完善的定義,可由廣義及狹義兩方面來分析:「廣義的多元文化教育希望透過學 校的改革,促進社會正義與公平的一種教育方式;而狹義的多元文化教育就是 尊重差異的一種泛文化學習的教育。61」由此可見,「多元文化教育」可說是多 元文化社會下的產物,藉由教育的力量,肯定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尊重文化多 樣性下的人權,增加人民選擇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進而促進社會正義與公平機 會的實現。

藉由綜合與比較上述國、內外教育學者的研究成果及意見,對於何謂「多 元文化教育」相信有助建立更明確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可視為是一種教育 改革的理念與歷程,藉由改革學校結構與文化,讓所有學生認識各種文化的歷 史與貢獻,能批判種族主義與各種歧視,同時對文化不利者提供適性與補救教

藉由綜合與比較上述國、內外教育學者的研究成果及意見,對於何謂「多 元文化教育」相信有助建立更明確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可視為是一種教育 改革的理念與歷程,藉由改革學校結構與文化,讓所有學生認識各種文化的歷 史與貢獻,能批判種族主義與各種歧視,同時對文化不利者提供適性與補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