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

自 1970 年代以來合作學習備受矚目。從大量的實證研究可以發現,合作學 習廣泛地運用在不同年級、不同對象和不同學科的教學上,甚至在遠距教學及回 歸主流的特殊教育方面,都有相當的成效,舉凡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學 習態度都有一定的效果,甚至在班級氣氛、人際關係、種族關係、社會技能、學 生自信、控制信念等方面均有助益(張珮玉,2004)。本節先就合作學習的相關 研究依學習成就、學習態度、班級氣氛、學習動機等方面的成效作一扼要陳述,

再聚焦於合作學習應用於國語文教學之相關研究。

壹、學習成就方面

林世華、黃寶園(2002) 的研究顯示,多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合作學習對學 習成就具有正面影響。另外,蔡慧君(2004)採用「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

探討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不同文件性質、樣本性質、

研究方法及研究案性質的合作學習相關研究,研究結果也認為合作學習對學生整 體學習成效有正面的提升效果。不過也有一些相反的研究結果,例如Slavin(1990) 整理一些過去的研究發現,在不同合作學習的研究中,約有10%-40%未達顯著 水準(引自林佩璇,1992)。

Johnson和Johnson (1988)歸納了合作學習能增進學業成就的原因,主要在於:

1.討論的過程提供高層次的認知策略;2.合作參與免不了爭議、意見、觀點、結 論與理論衝突的解決,這些處理技能,增強了學習動機、並促進教材的記憶及更 深層的了解;3.討論增加口語練習的機會以描述新的資料、統整個人的認知,這 過程由資料貯存的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有助於學習成果的表現;4.同儕提供 糾正、支持、鼓勵及回饋;5.異質性的小隊,豐富了自己的學習經驗,能以更多 元的觀點來檢視問題;6.在合作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動機,也鼓勵別人的學習。

貳、學習態度方面

根據Farivar(1985)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你喜歡個別式、競爭式或合作式 教學)發現,大部分使用合作學習的班級對這三種學習方式的喜好都優於傳統式 學習的班級。在傳統式學習的班級中,中下程度的學生比較喜好個別式和合作式 的教學,而高程度的學生則比較不喜歡合作式的教學;低程度的學生比較不喜歡 競爭式的學習,中等程度的學生對此學習方式喜歡的同學有些微增加的趨勢,高 程度的學生比較喜歡競爭式的學習。不過此種差異現象,在合作式學習的班級則 較無存在三種學業成就程度學生喜好的差異現象(張秀梅,2003;柯建樺,2004;

鄧國基,2004)。

參、班級氣氛方面

據Slavin(1990)整理過去相關的20篇研究發現,其中有15篇報告,學生在使用 過合作學習後,更喜愛自己的班級。原因是合作學習的互動過程中,產生了較多 正向的感受,這些「擁有」與「隸屬」的知覺,使得「欣賞別人」和「接納自己」

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此外還有一些關於自控信念、自我效能以及社會關係的探 究,結果都相當類似(蔡慧君,2004;林宜玟,2005)。

肆、學習動機方面

Slavin(1995)指出多數的國外研究結果皆支持: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的 學習動機。Theodore(1999)綜合Johnson、Johnson、Webb和Slavin等多位學者的研究 提出合作學習在動機上的幫助有:1.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尊心,有助於鼓勵學 生加入學習過程;2.合作學習降低學生的焦慮,如課堂出錯或考試焦慮等;3.合

作學習發展正向的學生-老師態度;4.合作學習建立學習者感覺受到尊重且和其他 人有關聯的學習氣氛;5.合作學習發展各種程度學生的社會互動技能;6.合作學 習對於女學生領導能力的提升很有效且男同學往往在最後時刻會尋求女同學的 幫助;7.合作學習促進高階思考技能;8.合作學習促進高水準的工作表現(黃政 傑、林佩璇,1996;尤雅惠,2005)。

不過國內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些研究認為合作式學習能促進學習動機

表 2-3-1(續)

表 2-3-1(續)

表 2-3-1(續)

研究者進一步分析各學者的研究重點,歸納如下:

壹、論文發表年代

20世紀僅有謝順榮、林再山等兩篇論文;進入21世紀則有18篇論文發表。從 論文發表的年代可看出合作學習在國語文領域有漸漸受到重視的趨勢。

貳、研究對象

從研究對象的年齡來看,國小的研究有18篇,國中僅1篇。由此可知,國中 國文教學採取合作學習並不多見。研究者基於自己在國中國文教學上的困境,希 望透過合作學習來加以改善,也為自己的實務工作建立堅實的理論架構,成為具 有實質助益的有效知識。

參、研究方法

從研究方法分析,多數研究以實徵研究為主,計有15篇以準實驗研究法進行 研究,1篇是質性研究,4篇從事行動研究。而實驗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驗證自變項 與依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非以教師實施合作學習的歷程為研究焦點,對於老師 如何實施合作學習及實施過程中遭遇的問題較少探討,因此遂促成本研究以質化 為主,量化為輔的研究方法探究合作學習在國中國文課堂教學的實施情形。

肆、研究主題

一、謝順榮(1997)、林再山(1998)、施頂清(2000)、洪慧萍(2002)、葉 淑美(2002)、陳玟里(2003)、劉信卿(2004)和高曰美(2005)等從閱讀的 角度探討合作學習之學習成效,研究顯示合作學習除了能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成 效,即其閱讀理解能力具有立即與保留成效,學生對於閱讀態度、閱讀興趣也有 正面、積極的回應。

二、周文君(2002)、廖昭永(2003)、陳明發(2003)、陳雲珠(2004)、蕭 維蒂(2007)和沈麗蓉(2007)等從寫作的態度探討合作學習之學習成效,研究 結果認為學童在「寫作態度」、「寫作動機」、「合作學習」、「反省思考」、

「高創造力」等均有顯著的影響;另外學童亦有正向的寫作態度。

三、賴銳霞(2002)、柯昔枚(2003)、張正仁(2005)、劉麗莉(2006)和鄭 寬亮(2007)探討合作學習對於學生在國語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結果得知合 作學習能促進學生在字彙學習能力、造句寫作、學業成就的效果,且有助於正向 的國語學習態度和同儕互動。

四、翁佩瑜(2007)以閩南語說話教學之角度切入,得知學童在合作學習的學習 環境裡其閩南語之學習成效優於講授教學,隨著教學時間增長,學童閩南語說話 能力逐步提升且成效顯著。

本節小結:

綜合以上討論可知,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已是被證實,國內在小學國語文領域 探討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在國中國文科教學中所做的研 究卻仍是相當缺乏,有關國中國文課堂教學實施合作學習遭遇的問題與解決策 略,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